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必背瑶山多種經營的調查與研究



  一

  必背〔1〕區位於乳源縣的北部,東瀕桂頭,西連大橋,南鄰游溪、東坪,北與樂昌縣接壤。區内群峰高聳,山巒連綿,搆成平均海拔約800米的遼闊山地,爲本縣境内瑶族四大聚居區之一。解放初,必背曾隸樂昌縣,1963年10月1日起劃歸乳源縣〔2〕,現轄必背、桂坑、方洞、公坑、半坑、王茶六個瑶族鄉和横溪一個漢族鄉,面積爲121平方公里。據1985年統計,全區人口1372户,6523人,其中瑶族占1182户,5459人,分佈於49個自然村中。漢族190户,1064人,集中居住在横溪的15個自然村裏。

  本區水力資源豐富,除横貫區内的主要河流楊溪河外,境内溪澗縱横交錯,并且大都注入楊溪河。這些河流,小溪的自然落差較大,雖不能行船,但却適宜建大小水電站以解决農村用電和供瑶胞散放木材之便。

  必背瑶山地處亞熱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在20℃—25℃之間;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頗多陰霧天氣。然而,由於境内遼闊,各鄉的氣候常常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异,因而形成各地水稻年種植造次的不等,使農業發展有較大的差别。

  本區山高林密,栖息着各種可供狩獵的動物;土地肥沃,適宜發展農林業;水源豐富,牧草茂盛,宜於養殖業的發展。

  林業 必背瑶山在本世紀30年代還是一片原始森林。據調查,全區山嶺面積爲216萬畝,其中有林面積達18萬畝。本區林業分爲用材林和經濟林兩大類:前者以杉樹爲主,共12萬畝(包括成林和中幼林),其次爲鬆樹、漆樹、柯樹、梧桐樹等;後者有毛竹、藤、棕以及桃、李、梨、柚、柑桔、楊梅和富於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野生毛花獼猴桃等水果類,其中的柑桔是解放後引種的新品種。

  農業 主要包括耕田和種山兩大項。全區耕地面積爲6705畝,其中水田(以梯田爲主)3076畝、旱地(即山地,下同)3629畝。水田作物爲水稻;旱地作物則有玉米、黄粟、山禾(旱稻)、苡米、馬鈴薯、番薯、芋頭等,其中的馬鈴薯是解放後引種的品種。

  此外,屋旁的園圃裏還種有各種蔬菜,其中不少品種是解放後從漢區引種的。

  土特産 主要有冬菇、木耳、茶葉、油茶、竹笋、棕,以及藥材甘木通、板蘭根、七葉一枝花、月月紅、半邊蓮、鷄肉花、半楓荷、吊子風等。足見副業資源之豐。

  交通 解放前,此地交通極其閉塞,只有山間的羊腸小道供人行走,運輸全靠肩挑、扛、抬,木材外銷則靠河溪散放,效率甚低。解放後,人民政府幾次撥出專款建築了公路和橋樑,並架設了電話。現有公坑尾至游溪、必背經桂頭扺縣城和必背到横溪的三條公路,爲木材、土特産外運提供了方便。然而,由於千山萬壑,區内大多數鄉或村之間的來往,仍依靠山間小道。

  另外,方洞鄉的瀑布、龍潭,楊溪河兩岸千姿百態的山崖,風光秀麗,景色宜人,30年代到過瑶山調查的民族學工作者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山景奇秀,泉水清洌,無蠅蚊,無毒草,實一人間福地。”〔3〕這是發展旅遊業的優越條件。

  由上可見,瑶山的地理環境完全適合以林業、農業爲主的多種經營的發展,其豐富的資源是瑶胞走上富裕道路的重要的物質條件。然而,由於各種原因,那裏的瑶胞直到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前夕,還没有真正脱離貧困的境地。

  二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前,在極“左”思潮影響下,根本没有從瑶山的實際情况出發去規劃山區經濟的發展,而是片面强調全區(當時稱公社)一律以農業爲主,搞單一經濟,忽視其他各業,走歷史的老路〔4〕;而當看到林業資源的優勢時,却又忽略農業,搞“以林爲益”的清一色經營,也不發展其他各業。這種左右摇擺的片面發展方針,導致了山區經濟的長期落後。加上“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幫”搞絶對平均主義、提倡所謂“寧肯要窮的共産主義,也不要富的資本主義”,瑶山人民的勞動積極性受到了極大的挫傷,生産陷於癱痪。瑶胞在回憶當日的情景時説:吃大鍋飯時,出工像一條龍,做工像一條蟲,收工像一陣風,田裏的草比禾還高,山地有種無管,水利失修,工具亂扔,帳目不清。因此,糧食産量很低,一年缺好幾個月糧,靠國家的統銷糧過日子。當時,全區糧食年總産量爲260萬斤左右,人平年收入只有84元。某些鄉(當時叫大隊)的糧食産量不但没有逐年提高,反而不斷下降,如擁有8個自然村(當時稱生産隊),總人口806人的王茶鄉,1966年—1972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對山林的砍伐無計劃,根本不考慮林業資源的良性循環和綜合利用,致使木材産量鋭减,並因森林砍伐過多而水土流失,給農業生産帶來威脅,造成嚴重的經濟後果。例如桂坑鄉的刺利(lá li)村,在短期内把全村所有的森林通通砍光,而田地又少,又缺乏其他經濟來源,因而成爲靠吃國家救濟糧維持生活的典型。至於種植業和養殖業更是無人敢問津,因爲多種和多養都會被視爲“資本主義尾巴”而狠狠地砍掉。總之,三中全會前,由於瑶山没有實行多種經營,經濟不發展,人均收入低,糧食不能自給。

  隨着三中全會的春風吹進瑶山,廣大群衆和幹部在認真清理極“左”遺害,總結經驗教訓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制定振興少數民族山區經濟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從而使瑶山面貌一新。

  據調查,必背區在1981年底開始經濟體制改革,實行生産責任制,將山林、旱地和水田按人口多少分到各家各户。

  在山林分配方面,當地政府充分考慮到瑶族民間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將山林劃分爲自留山,責任山和集體林三大部分,而集體林又細分爲林場山、水源山和風景山三種。風景山,一般是指房前屋後的山、神壇山和祖墳山,習俗認爲,這三種山的樹木是不能輕易砍伐的。保留這幾部分葱鬱的森林,既美化了村寨的環境,又照顧了現階段的民俗心理,是一種實事求是的做法。農户對所分得的自留山有經營自主權,何時種什麽品種的樹,怎樣砍伐,如何出售,均由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得干預。責任山是一種承包管理形式,必須按照區政府的規定去進行經營管理。政府發給山林承包證書,以確保農户的合法使用權。集體林的共管形式是:風景山和水源山由全村管理,任何人都無權動用;“聯隊林”〔5〕則由幾個村共同管理,共同協商使用,諸如王茶鄉半埂、半崗嶺和山坑三個村一起管理的聯隊林,當農民春季用錢緊張時,便三村一道商量聯合砍伐小部分木材,以解决暫時性的經濟困難。這種辦法常常起到解燃眉之急的作用,故農户十分贊同。

  當地政府對山林分配不作硬性規定,有的鄉除集體山外,把山林全部分配;有的鄉則留一部分集體林,以備人口按計劃生育增加時分給責任山,如一旦人口减少(外遷或死亡),也不收回已分的責任山;有的鄉(如王茶)則徑直把計劃生育和生産責任制結合起來,即:一對夫婦不管生多生少(在計劃範圍内)一律只給三個孩子(瑶胞可生三胎)的田地、山林,超生子女没有責任田地、自留地和責任山林;而生兩胎的夫婦可同樣分到三個孩子的田地、山林。這是一種調整後的靈活政策。

  農業土地(包括水田和山地)同樣承包到户,集體不留田地,責任田則規定15年調整一次。必背區山多田地少,大多數村寨每人只能分到6分水田、20畝山地。土地承包後也給農户發證書。爲了老有所養,區政府對五保户老人也實行承包制。這種承包制分個人承包和集體承包兩種,但以前者爲多。承包者一般都與老人有親戚關係,承包時簽訂合同書,由承包者每年供給老人衣、食、住、行方面的開支,區鄉政府每年發給五保户20元生活費。五保户老人去世後,其財産歸承包者所有。

  爲了明確山林和土地的所有權問題,承包證書中明文規定:無論是自留山、責任山或耕地概屬公有,農户只有使用權,而無出租、轉讓、典當和買賣的權利。這種規定,同樣也載入鄉規民約中,爲大家所共同遵守。這些不違反政策原則的靈活性,大大刺激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度下帶有創造性的政策措施。

  由此可見,必背瑶山生産責任制的落實,既糾正了過去操之過急的政策,也照顧了歷史上形成的民俗心理,從而爲生産力的迅速發展開拓了前景。

  與此同時,區政府又根據瑶山的實際情况,制定了全區“以林爲主,多種經營,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十六字的山區經濟發展總方針。而在擬訂各鄉(或村)經濟發展的具體計劃時,又再周詳地分析它們本身的自然條件和擁有資源的實際情况,以慎重地確定其最優勢的一業爲主,兼營他業,全面發展。諸如,必背鄉和王茶鄉林業資源豐富,而且屬下不少村可以種植兩造水稻,於是確定以林爲主,以農爲輔,發展其他經營;公坑鄉經濟林爲全區之冠,但地勢高寒,氣温低,只宜植一造水稻,便以發展茶葉、油茶、山棕爲主,林、農業爲次,並經營柑桔、冬菇、毛竹等副業;桂坑鄉的半坑尾村,其地理環境宜林宜農,於是確定林業爲主,以農養林,發展種植業,并兼營其他各業;横溪漢鄉環鄉皆爲山溪,水源充足,但田多山林少,便以農業爲主,林業爲輔,充分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等等。

  不難看出,必背區在振興山區經濟的總方針下,議定的各鄉(或村)的具體計劃,具有發揮優勢、揚長避短、長短結合,多層次、多形式的特點。這無疑是總結經驗教訓和調整政策後找到的發展山區經濟的正確途徑。

  區政府爲了確保振興必背瑶山經濟發展方針的貫徹執行,還制定了六條具體措施,即:1.推廣普及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這是文明村評比條件之一);2.從外地引進適宜當地種植的果樹、藥材等經濟林木;3.積極扶持各種專業户;4.改善技術裝備,提高木材使用效率;5.發展水電事業;6.利用山林風景發展旅遊業。

  林業方面,首先推廣人工造林,擴大山林面積,加速森林的良性循環,保持自然生態平衡,逐步增加經濟收入。全區推廣了兩種人工造林方法,即“育林法”和“迹地更新法”。前者有三種育苗方式,一是放種培育;二是插苗;三是移植老樹邊苗。采用育林法,雖然較費工時,但樹苗生長快,成活率高。後者是在成林砍伐一、二年後,將其從根部萌發出的新芽加以護理,使之長大成材。用此法造林成本低,節省勞力,樹苗成活也順利,不足之處是生長速度慢。由於區鄉政府没有作硬性規定,所以瑶胞常常根據自己家庭勞動力多寡和强弱而分别采用這兩種方法。據調查,全區每年造林4000畝左右,采用迹地更新法的造林占80%,采用育林法的造林占20%。説明經濟效益大的迹地更新法已逐漸爲廣大農户所采用。與此同時,大量種植成材比較快、價格比較高的杉樹以取代經濟價值低的柯樹、楓樹等闊葉林。

  其次,吸取過去濫伐的教訓,做出按計劃逐片砍伐而不作大片砍伐成材林的規定,以確保林木的連續采伐利用。區林業公司大力堅持和宣傳有計劃地砍伐木料、砍植相結合的方針。由於生産計劃性的加强,從而使農户的林業經濟收入有了保障。

  第三,各鄉選派一名得力的護林員,負責保護山林的安全。護林員當選的條件是年青力壯,責任心强,家中勞力較多,可以保证他經常的巡山工作。由當地政府每月發給他40元作爲生活補貼。

  第四,利用鄉規民約,保護林業資源。生産責任制落實後,各鄉結合國家頒佈的《森林法》,先後制定了鄉規民約,送區幹部三級會議討論通過,然後廣爲宣傳,認真執行。

  科學造林方法的采用,生産計劃性的加强,嚴格的管理制度的確立,都順利地推動了瑶山林業經濟的發展。

  農業方面,首先推廣科學種田,淘汰低産的舊品種,引進外地的培育雜交良種。三中全會前,瑶山習慣種植一種民間俗稱“牛屎粘”或“百角粘”的品種;其缺點是杆高穗小、抗風力弱、生長期長、産量低。三中全會後,已有99%的農户改種了杆矮穗大、御風力强、生長期短、産量高的雜交良種,因而大大提高了糧食單位面積産量。

  其次,根據各鄉(或村)地形和氣候的差异,合理安排水稻種植的造數。如海拔600米以上的水田只種一造(中造);海拔600米以下的水田則種兩造(早造、晚造)。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違反客觀實際的一刀切的“左”的規定。

  再次,改進生産技術。經過反復試驗,雙造稻的株距、行距宜爲4×5或5×6,中造宜爲6×7或7×7。從而糾正了過去盲目密植而影響增産的耕作方法。解放前,瑶胞的農業耕作十分粗放,没有中耕除草、施肥滅蟲的習慣。解放後雖然有所改變,但仍然不普遍。三中全會後,由於農户生産積極性的大大提高,昔日的農業粗放耕作已逐步爲精耕細作所代替,現在不但中耕除草,而且還把無機肥與有機肥搭配使用;在消滅蟲害方面,如今農藥除蟲的方法已經代替了昔日用菩薩驅蟲或用手抓蟲的原始落後的方法。

  最後,提高土地利用率,實行山地的作物合理間種,以收農林一舉兩得之利。其方法是:將木材砍後,清除地面雜草,俟其曬干後,放火燒光。到植樹季節時栽上樹苗,再行逐年依次間種玉米、番薯、黄粟、山禾等作物。這樣的山地一般可以連種三、四年,待其幼林長高後終止使用。

  區政府在充分重視林業、農業兩項山區基本經濟形式的基礎上,還注意猪、牛、鷄、鴨、鵝等的飼養業,以及冬菇、木耳、茶葉和李、梨、柑桔、毛桃等的種植業和其他副業的發展。此外,區鄉政府對竹、藤器編織、榨油、碾米、釀酒、木材加工等手工業也采取鼓勵、支持和積極態度。

  區鄉幹部還利用民間互相换工(又叫幫工)〔6〕的優良傳統風俗去解决生産責任制落實後不少農户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困難。

  上述措施的實行,大大激發了瑶胞的生産熱情,加速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從而擴大了農户的財源,促進他們走上真正脱貧致富的道路。瑶胞深有感觸地説:以前山林田地有人種無人管,如今落實了生産責任制,“家家都有了隊長”,山地有種有管,水田精耕細作,飼禽畜,養蜜蜂,種果樹,放種冬菇、木耳、碾米、榨油、鋸木、打棕繩,編棕衣(蓑衣),磨豆腐等,各施所長,根本不需要别人去督促。林業生産方面,不管有無補助,群衆植樹、育林都争先恐後去做。

  林業生産由於堅持“砍植結合”的方針,造林面積較三中全會以前有大幅度的增加。據對1985年的調查統計,全區每年植用材林總面積共4000畝左右,年增長量爲8000方,而經濟林的種植面積則爲:苗竹4000畝,山棕2000畝,果樹(蜜柑、橘子)100多畝,油茶1000畝。均爲必背瑶山造林面積的歷史最高記録。

  土特産和藥材等種植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以經濟價值最高的冬菇〔7〕和甘木通兩項爲最。

  家庭飼養業的發展,以猪、牛爲多,據1985年的統計,全區共養猪3238頭,平均每户25頭;養牛1690頭,平均每户15頭,比解放前平均3户一頭牛增加了45倍,而且今後還有逐年增長的趨勢。筆者認爲,在一定的時期内,耕牛仍是瑶山單位面積狹小的梯田農業的主要曵引力,其數量的顯著增加無疑是農業迅速發展的反映。此外,鷄、鴨的飼養也有很大的發展,而且有的農户還開始養兔或養鵝。

  水産動植物的飼養和繁殖也逐漸開始,並有專業户進行承包生産。目前全區已有水塘50—60畝。同時,區政府還計劃興建石蛙養殖場。

  此外,傳統的養蜂業和狩獵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養蜂已成爲一些專業户致富的主要途徑。

  與此同時,區政府爲了加强山區經濟的發展,還大力貸款扶持各種專業户和缺乏資金的農户發展多種經營。據調查,截至1986年6月,全區已有55個專業户共貸了現款16000多元,困難農户共貸款14000元,專業户的承包範圍有林場、魚塘等。

  總之,生産責任制的落實,多種經營的開展,先進生産技術的采用,導致了必背瑶山的深刻變化;廣大瑶胞隨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多數瑶胞基本上解决了衣、食、住、行、用的問題,並不同程度地走上了社會主義致富的道路。

  1985年全區糧食産量達到了319萬斤,人均口糧達489斤,最高的達921斤。到1986年6月止,全區除個别村外,都解决了糧食問題,結束了吃國家返銷糧的歷史。1985年,全區經濟總收入達171萬元(其中林業收入占75%),人均收入242元,最高達310元,比1979年增加兩倍。若以生産搞得最好的鄉來説,人均口糧和人均收入都遠遠超過此數。

  據調查,三中全會前,一人一年只有一套衣服;如今一年好幾套,而且四季有别;“吃大鍋飯”時期,一天一餐飯,兩頓粥;現在一日三餐,頓頓吃米飯,而且有油有菜(含肉類);過去以玉米、番薯爲主糧;吃上大米飯後,番薯、玉米便成爲禽畜的飼料了。解放前,瑶山只有1%的瑶胞住磚瓦房;解放後雖然有所增加,但仍不普遍,現已有95%的農户住上了磚瓦房。以往夜間點松明照明,如今783%的農户裝上了電燈。三中全會後最明顯的變化,是農户都有了自行車、縫紉機、各種收音機等。據對桂坑鄉的調查統計,有自行車的農户占該鄉總户數的56%,有縫紉機的占379%,有收音機的占645 %,有録音機的占88%,有電飯煲的占164%,有電視機的占25%。個别專業户甚至還購買了放映機。此外,不少農户在信用社還有存款。可以説,瑶山人民的生活有了歷史性的大變化。

  三

  必背瑶山自三中全會以後,爲什麽會面貌一新?廣大瑶胞如何能走上脱貧致富的道路?筆者認爲如下的經驗是值得總結和借鑒的。

  第一,區鄉幹部認真領會了黨和政府有關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精神,在進行深入細緻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調整各項政策,把山林和耕地落實到農户,從而進一步解放了生産力,促進了生産的發展。與此同時,又慎重地、實事求是地制定了振興山區經濟的十六字方針;並充分地考慮到各鄉(或村)的自然條件的差异,各有偏重地擬定出以一業爲主、兼營多業、全面發展的具體計劃,從而給廣大瑶胞指明瞭擺脱貧窮、走向富裕的方向。

  第二,在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營的同時,還注意了因户制宜,即從各個農户的資金、勞力及其所在村寨的具體條件出發,搞好家庭經營的層次,發展自己所長的專業,進行多種經營。發揮了農户的主觀能動性,闖出了一條多渠道、多形式的“靠山吃山”新路。

  第三,從瑶山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着眼,把農户當前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結合起來,確保林業、農業的穩産和增産。諸如,各村在砍木材時,有計劃地不砍群山上部的森林,既保護了水源,使半山的小圳有水灌溉梯田;又防止了水土流失,有效地保障了山區的緑化。這是保持生態平衡給瑶山農户帶來的好處。當然,這條成功經驗的取得,是廣大幹部和群衆從桂坑鄉刺利(lá li)村濫伐山林帶來嚴重的經濟後果的慘痛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第四,加强生産與科研的密切結合,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穩産和增産的可靠保证,也是我國廣大農村,尤其是少數民族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從調查統計中可以看出,造林面積的擴大,農業産量的提高,其他副業生産的發展,都是育林新技術的采用、良種和先進技術的引進的必然結果。

  第五,在落實生産責任制與制定各鄉(或村)經濟發展的具體計劃過程中,充分照顧並成功地利用了本民族的傳統風俗習慣。例如“風景山”的保留,鄉規民約的議訂和互相换工習俗的利用,都有效地保证了瑶胞的生産積極性,使他們心情舒暢地從事各種生産活動。

  第六,利用瑶山風光迷人的有利條件,發展旅遊事業,實行對外開放政策〔8〕。由於與外界聯繫的加强,各種信息、先進技術,紛紛帶進瑶山,從而促進瑶山經濟、文化的發展。對閉塞的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加强與國内各族的交往,對各方面都將會帶來促進作用,因爲交往常常是促進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第七,把計劃生育與責任制結合起來,推動了計劃生育的貫徹落實,使全區人口幾年增長率均控制在19‰左右,使農户的家庭生活水平隨年人均口糧和收入的提高而日益改善。

  必背瑶山在發展山區經濟過程中取得的經驗,證明瞭多種經營也是少數民族山區廣大農民脱貧致富的必由之路。誠然,必背瑶山的經濟發展由於起步略晚,各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問題,諸如:進一步扶持各種類型的專業户;不斷引進先進技術,搞好木材加工;發展商品經濟,打好瑶山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基礎;掀起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潮,樹立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科技示範户,逐步培養本民族的技術人才,建立幾個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族山莊,發展可供旅遊者購買的具有民族風格和風味的工藝品與土特産,進一步搞好旅遊業等。我們相信,必背區的廣大幹部和瑶胞,在三中全會以來的正確路綫指引下,將會在“七五”期間,繼續以改革的精神開拓前進,發展大好形勢,把瑶山的經濟、文化建設得更加繁榮。

  

  注 釋:

  〔1〕必背,原名“鱉背”,因區府駐地似一只鱉的背而得名。解放後,人們覺得鱉字難認難寫,便將它改爲諧音的必字。

  〔2〕乳源瑶族自治縣成立於1963年10月1日。

  〔3〕江應樑:《廣東瑶人之今昔》,載《民俗》(復刊號)第1卷第3期。

  〔4〕解放前,瑶胞以農業爲主,不懂得利用其他資源進行多種經營。

  〔5〕公社化後曾以一個行政村爲一個生産隊,故數村聯合管理的山林叫聯隊林,這是名稱的沿用。

  〔6〕换工:這是瑶族民間流行的一種互相幫助,以解决勞力不足的傳統風俗。據習俗規定,幫工者不要報酬,自帶飯食,主人不用招待食宿。農忙季節時,哪家缺少勞力,只要寄語親友,聞者不論相識與否,風雨不改期,前去幫忙。

  〔7〕目前必背瑶山已開始采用人工種植冬菇,方法是:將適宜冬菇繁殖的雜樹(如桃樹等)先截成2米長堆放起來,然後在其上用工具打眼放冬菇種,待其自然生長。

  〔8〕乳源縣政府已將必背瑶山作爲一個旅遊點,對國内外開放。

  

  (原載《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3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