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多學科綜合分析研究文物的新成果



  ——羅雨林《嶺南建築明珠——廣州市陳氏書院》讀後

  座落在廣州市中山七路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陳氏書院(陳家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氣勢之雄偉、裝飾工藝之精湛、民族風格之獨特、民俗文化内涵之豐富,令人嘆爲觀止!這座清代民間藝術建築,從落成(1894年)到現在,已歷百餘年的滄桑歲月。期間(尤其解放後經過維修),引起了中外無數名流的注意而前來瀏覽觀賞,並留下了不少珍貴的題咏,爲這座嶺南古建增輝。如今,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藝術研究委員會副研究員羅雨林先生,將其對陳家祠多年悉心研究的成果《嶺南建築明珠——廣州陳氏書院》(以下簡稱《陳氏書院》)公諸於世,從而有助於海内外人士瞭解、欣賞和探索這顆永放异彩的明珠。

  全書(16開本)共20萬字,作者從陳氏書院的籌建經過、歷史沿革、使用功能、建築藝術、歷年維修、保護,到陳姓宗族源流、及其歷代名人在海外的拓展和典型彩圖解説諸問題,都作了細膩而透徹的論述。换句話説,作者對陳氏書院所展現的民俗文化的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大層面,均進行了詳盡的叙述、考證和探討。尤其寶貴的是作者插入了近350幅圖像,更令人有圖文並茂之感而留下直觀、難忘的印象。讀者閲後,可以拓寬視野,獲益非淺。

  筆者從總體上認爲,《陳氏書院》一書的長處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材料豐富翔實,闡述鑿鑿有據。作者長期在該館做研究工作,爲寫此書,從60年代起便着手蒐集和積累資料。縱觀全書,既有建築學、民俗學、美學、考古學和文獻學方面的材料;也有走出書齋,進行深度訪談的田野調查記録,以及勘測、攝影、繪圖和長期參與維修和保護古建築方面的資料。故其對書中各章所涉及的問題的考證、闡釋、論述都詳實可信和言之成理。這無疑是作者歷經長期實踐和研究的心血的結晶,讀者從中可以窺見其廣博的史識和史才。

  第二,唯物主義的文化整體觀。作者將陳氏書院作爲一個濃縮的廣義的民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整體,從民俗學、民族學、美學和建築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獨特視角,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審視和評價,力圖得出符合歷史實際的科學結論;並在某些重要問題(詳後)上,説出前人所未曾説的見解,從而使這本專著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這也許就是此書爲當今不少名流所肯定和讚揚的主要原因。

  第三,考證了一些歷史上懸而未决的重要問題。比如,廣東境内哪些縣的陳姓參加了書院的籌建,歷來衆説紛壇。作者經過考證後認定爲72縣陳姓,並列出了具體的縣名。又如,這座古建築的總設計師和現場施工總管是誰的問題,作者考證爲當時廣州著名的建築工程師——黎巨川。再如,書院建築藍圖描好後,又是誰具體參與施工的問題,書中對那些參與者的商號、店號,以及木雕、磚雕、陶塑瓦脊、灰塑、鐵鑄、壁畫等能工巧匠和職業藝人的姓名都逐一作了考訂,材料之翔實,足見作者用力之勤及其文史功底之深厚。

  第四,揭示了民俗文化的多元功能。作者對有關材料詳加分析研究後指出,祭祖與教化相結合,乃是廣東陳姓建築這座書院的主要原因。由於書院在教化方面成爲廣東陳氏實業學堂,所以其後又創辦了“體專”、“學校”、“中學”等,這種多元性功能甚至延續到解放後。這樣,作者便成功地追溯了這一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及其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與變遷的過程。書中對陳氏書院多元性功能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書院的整體研究的連續性,及其視民俗文化事象爲歷時態並互相聯繫的唯物史觀。

  第五,提供了從姓氏爲單位研究漢族史的又一新例证。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是以同姓宗族聚居的主體民族,“祠堂”或“宗祠”則是同姓宗族最明顯的標誌。漢族的姓氏最多,源流湮遠,錯綜復雜,但各姓的來龍去脈又大都有根有據,而且還編成可供稽考的族譜。有鑒於此,學術界有論者開闢出一條從姓氏角度探索漢民族史的新蹊徑。這無疑是有價值的。羅雨林先生的《陳氏書院》一書,就是循着這條蹊徑進行探索而取得的寶貴成果。

  作者指出,陳氏宗族乃廣東第一大姓,境内人口衆多,故民間有“廣東陳,天下李”的俗諺。它作爲中國歷史上的豪門望族,與今天廣東其他漢族姓氏一樣,也是從中原遷居嶺南的。據文獻記載,中原漢族向南方的大規模移民共有四次,即秦漢、魏晋南北朝、唐宋和明末清初。這些移民進入嶺南(尤其廣東)後,大都先後與土生土長的越族如南越、閩越、西甌越和駱越等融合,從而形成“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和“蛋民”四個文化群體。它們與嶺南境内尚未漢化或融而未化的壯、黎、瑶、苗、畲等十多個少數民族一道,對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們使嶺南文化在近代和現代兩度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而功不可没。作者運用廣州陳氏書院中保留的大量的珍貴資料,對廣東陳氏宗族的起源、發展、遷徙以及人物、事迹、世系、民俗事象和文化傳統等重大問題,均作了詳細的考釋,並爬梳出一條有史實依據的綫索,從而爲我們以姓氏宗族爲單位去研究漢民族歷史提供了一部難得的著作。作者這一研究的重大現實意義在於:促進海外華人的文化認同,滿足他們尋根問祖的需要,從而,增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利於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六,圖文結合,互相印证。此書既與重圖不重文的一般畫册、圖録不同;也和重文不重圖的一般學術著作有别。作者摒棄了這兩種著作的不足,而刻意將它們的優點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書中所論述的内容達到藝術性、學術性和資料性的統一。作者這一新的嘗試,無疑是成功的。

  總之,此書盡管還存在某些不足之處,但其多學科綜合分析研究的新方法,觀察問題的獨特視角,考證翔實可信,論述有據,形式與内容的統一和積極的現實意義等,都是應該肯定和值得借鑒的。它確實是一本瞭解、研究陳家祠的成功的百科全書。

  

  一九九七年初夏於康樂園

  

  (原載《廣東民俗》1997年第3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