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老人·廣場



  ——廣州市海珠廣場老人休閒活動現狀與需求調查

  

  鄧超群 石瑩怡 黄秋平 黄  雯 

  指導老師:黄代偉  林 琳  魏清泉

  

  摘要:伴隨着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公園和廣場成爲老年人主要的户外活動場所,原來作爲城市景觀功能及爲普通居民提供休閒活動的廣場,已不能適應老齡化的需求。通過對廣州市海珠廣場老年人休閒活動的現狀和需求調查,提出了廣場功能和設施布局的不足之處,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並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海珠廣場;休閒活動;老年人

  

  一、調查背景、目的、意義

  1.調查背景

  1.1 城市公共休閒空間  近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對提昇生活環境質量越來越重視,爲此許多大中城市開始大規模興建和改造城市公共休閒空間。廣場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爲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閒活動的場所,與人們的空間活動直接相關,而且是一座城市的特色風景之一。城市廣場建設的數量、規模、布局、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人們的休閒生活質量高低,同時是城市形象設計和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1.2 老年人的孤獨心理  城市廣場設計的初衷是爲全體市民提供一個公共的休閒空間,但在實際中,城市廣場的使用者主要是老年人群。老年人有充裕的空閒時間,在室内却容易産生孤獨感。研究表明,我國有大約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獨、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因此他們大都不希望獨自留在家裏。順理成章,城市廣場成爲他們的主要休閒娱樂場所之一。

  1.3 中國人口老齡化  值得關注的是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6%;2004年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爲985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7.5%,2005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10055萬人,占全國人口比重已昇至7.7%。根據聯合國制定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爲老年型人口結構類型,這意味着我國已開始邁入老年型社會。據估計,從2020年開始,中國將步入老齡化嚴重階段;2050年,中國將步入超高老齡化國家行列。所以老年人是目前社會一個龐大的值得關注的群體,關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成爲當代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方面。

  2.調查目的和意義

  調查將從老年人這一城市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去關注城市廣場,如何合理建設廣場,使其不僅景觀設計體現城市形象,也從内容和實質上滿足主要使用群體——爲老年人需要,再且更加關注加速增長的老年人生活和心理,使老有所樂。

  二、調查時間、區域、對象、方法與思路

  1.調查時間

  6月9日   星期五   小雨轉中雨    6:00—14:00

  (因爲下雨,十點後廣場人員稀少)

  6月11日  星期日   晴     6:00—14:00

  6月15日  星期二   晴轉陣雨      6:00—14:00

  6月23日  星期五   晴   14:00—22:00

  6月24日  星期六   晴  14:00—22:00

  2.調查區域(圖1、圖2)

  海珠廣場由海珠大橋引橋分開,由東西兩部分廣場組成。我們選取海珠廣場東廣場作爲調查區域。

  2.1  調查區域簡介

  海珠廣場建於1953年,位於廣州舊城中心軸綫與濱江景觀帶的交點,是廣州目前爲數不多的濱江廣場之一,也是廣州珠江邊上最大的一塊草地,占地35萬平方米,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海珠廣場起初爲景觀性廣場,後來改造形成了開放性的市民活動廣場。海珠廣場緑草如茵,每天各個時間段都吸引了附近衆多市民,尤其是老年人鍛煉、休息、聊天、唱歌……成爲了老年人消遣娱樂活動的主要場所。但是海珠廣場同其他廣場相比面積較小,而且設施簡陋,老人們最喜歡的健身設施也因爲之前的管理不善,要麽被一些缺乏社會公益心的人所偷竊,要麽日久被破壞却得不到及時修理。還有很多設施都不能滿足老人需要。

  2.2  調研區域的選擇理由

  ①兩側廣場由於海珠大橋路口的分割而聯繫不緊密。

  ②兩者的設施布置不同:西邊主要爲景觀草坪,樹木少,可供活動的硬地面積也不大。東邊部分主要有緑地和三組大樹下的硬地組成,可供活動的面積較大。

  ③東廣場爲老海珠廣場,西廣場爲新建的海珠廣場,於是東廣場成了老年人主要的活動場地。

  3.調查對象:① 廣場空間 ② 廣場活動人群

  4.調查方法:

  ①文獻法:調查前查看了與城市休閒空間、老齡化、老年人心理等相關的文獻資料。

  ②觀察法:爲本次調查較爲主要的方法。直接觀察廣場人群活動狀况以及廣場空間布局、設施狀况。

  ③問卷法: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93份,其中有效問卷90份。由於本次調查中心觀察法爲主,所以發放問卷數目不多。

  ④訪談法:對廣場保安和部分活動人群進行訪談,主要針對在問卷發放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展開。

  5.調查思路 (詳見圖3) 

  三、調查過程

  1.現場觀察

  1.1  廣場現狀

  海珠廣場東廣場由五塊大草地、三塊大硬地、多組喬木和灌木組成。硬地上圍遶樹下的花基邊可供市民休憩,草地邊緣也有一定數量的弧形石凳。東面有一排“健身路徑”,布置有18個健身設施。有東、西、南三個主入口,北面一個次入口。南入口旁是公交站,海珠橋脚有收費公共厠所一間。現狀總平面圖和設施分佈圖見圖4、圖5。

  1.2  人群活動

  據觀察,廣場一天内的人群主要活動如下:

  6:00—9:00    晨練(慢跑、太極、體操、使用健身設施)

  9:00—11:30   團體演出(粤曲①、小型歌舞、交誼舞、扇舞、合唱②)

  11:30—14:00  午間休息③(聊天、閲讀、下棋觀棋)

  14:00—17:00  粤曲表演及欣賞、下棋、觀棋、聊天、納凉、牌藝、打羽毛球。

  17:00—22:00  下棋、觀棋、使用健身設施、休息、看風景

  1.3  活動人群分時段分佈

  我們將工作日和週末廣場内分區、分時段活動人群分佈情况用布點法作示意圖如下:

  1.4  老年人活動區域

  經過觀察記録,海珠廣場東廣場主要活動人群爲老年人,同一時段老年人總人數是年輕人總人數的好幾倍,老年人的主要活動範圍可劃分爲以下四個區域:


  1.5  總結

  (1) 廣場活動規律總體爲:上午和下午人數較多,中午休息時間人數劇减。一天最高峰點在上午十點左右。這時廣場上人們活動的内容最豐富(跳交誼舞、扇舞、唱歌、歌舞表演、粤曲演出等),參與人數最多。下午人群主要可分爲三種:聽粤曲的約有一百三十人;下棋、圍觀的約一百人;納凉、聊天、打牌的約五十人。

  老年人遠遠多於年輕人。老年人的活動時間集中於7:00—11:00、14:30—18:00兩個時間段,一天呈現兩個波峰(上午10:00和下午15:00左右)。老年人中,男性人數比女性人數多,上午10:00後女性人數開始减少,下午廣場女性很少。年輕人的人流量變化曲綫較平緩,變化不大。

  白天老年人占絶大多數,只有少數的年輕人。早上來廣場的年輕人基本上是上班前做做運動,中午12點以後主要是下班路過休息。下午16點以後,年輕人人數逐漸增多。到晚上20點開始多於老年人,這時主要是情侣。

  (2)北部硬地使用率最高,活動面積廣、規模大、内容豐富,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動區域。東部硬地因爲靠近生活性道路,下棋圍觀的人較多,還有小規模演出、合唱等,因而人數居多。樹蔭面積也是聚集人氣的重要原因。早上陽光還不是很强烈,西部硬地人相對多一些,之後由於樹蔭不足人數减少。健身設施因爲破壞嚴重,使用的人數受到限制,但早上使用的人數還是相對多,而且主要爲老年人。

  (3)廣場上老年人男女的活動區别明顯。活動内容上女性明顯比男性活躍:男性以静爲主,主要是休息、下棋觀棋、欣賞粤曲;女性以動爲主,主要爲唱歌、跳舞、練健身操等。時段上:女性集中在6:30—10:30,男性則集中在7:00—11:30,14:00—17:00兩個時間段。範圍上:女性遍及整個廣場硬地,男性主要集中在北部硬地及東部硬地。

  (4)根據觀察廣場白天人數遠遠多於夜晚。但根據對保安的訪談,平時,尤其是夏天的夜晚,廣場也像白天一樣擠滿了納凉、聊天、觀風景的人群。由於調查時間是世界杯開賽期間,晚上人們留在家裏看球賽,廣場人很少,影響了統計結果。

  2.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

  在對現場觀察的基礎上,我們還對海珠廣場的使用人群發放問卷。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結合進一步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2.1  海珠廣場使用人群文化程度偏低(圖6-a、6-b)

  在抽樣調查中,海珠廣場使用人群未受過教育的人群占22%,比2005統計的中國文盲率5%高出很多。從圖5-b可以看出,這與海珠廣場使用人群中老年人占較多數有關。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海珠廣場這一類城市開放型廣場對弱勢群體的吸引力。

  2.2  海珠廣場使用人群中退休人員居多(圖7)

    抽樣調查中,海珠廣場退休人群占61%,與下崗/離職人員加起來共占70%,這也與海珠廣場中老年人數量較多有關。退休人員相對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參與娱樂休閒活動,因此,城市廣場的設計中也應更多地考慮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2.3  廣場使用人群較爲固定,人群使用廣場的時間也較爲固定,廣場對使用人群産生了歸屬感(圖8-a、圖8-b)

  被調查人群中,1天來海珠廣場1次或1次以上的占絶大部分,1周來1次以上的則占多數。26%的海珠廣場的使用人群很固定,30%基本固定,44%不固定,總體上超過半數人對廣場使用時間比較固定。這有利於老年人在廣場中形成一種歸屬感;活動人群大多是獨自一人到來的,他們在這裏可以融入到廣場的氛圍之中,即使因爲個性關係而不互相結交朋友或者交談,對於消除孤獨感仍會有很大幫助。

  有37%的廣場使用者住處附近是有類似的公園或者廣場的,有13%的人住處附近只有小型居住區游園,50%的人住處附近根本没有公園和廣場。他們都選擇來海珠廣場,原因是這個廣場的建設時間長,他們很早之前就與廣場結下感情,這裏還有很多熟悉的朋友;或者認爲海珠廣場比較熱鬧。可見海珠廣場確實給予了其使用人群很强的歸屬感。

  2.4  廣場使用人群在廣場中停留時間較長(圖9)

  被調查者中,有51%的人群會在廣場中停留1-2個小時,22%的人群則會停留2個小時以上。其中有個别被訪者表示,除了喫飯和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是在廣場中度過的。可見,廣場中的大部分人群對廣場的依賴程度較高。

  2.5  廣場使用人群住處一般離廣場較近(圖10、圖11)


  被調查者中,50%的人到達海珠廣場所花費的時間在15分鐘以内,另外28%的人花費時間稍長,約爲15-30分鐘,這説明大部分人從住所到達海珠廣場較爲方便。但仍有部分使用者居住地離廣場較遠,個别被訪者需要花費1小時以上才能到達廣場。訪談過程中我們瞭解到,有的人是因爲海珠廣場有朋友或者這裏的氣氛較爲熱鬧才會遠道而來的,但有的人却是因爲家裏附近根本没有這種活動廣場才不得不選擇來到海珠廣場。這一結果一方面反映了海珠廣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廣州市城市廣場的不足與分配的不均衡性。

  2.6  廣場使用人群對設施的滿意度差异較大

  從問卷統計結果我們發現,大部分人對廣場設施滿意度處於一種較平和的態度。39%的人認爲廣場内的設施基本滿足,21%的人認爲稍有不足,但還存在27%的人認爲設施不足。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即使是選擇基本滿足的人群,也只是因爲他們本身很少用到廣場内的設施,對其没有什麽要求;而那些認爲廣場設施不足的人群,怨聲很大,對廣場的設計和管理很不滿意。針對下面具體設施我們瞭解廣場的適用人群的意見。

  座位

  被訪者對廣場内的凳子最不滿意:廣場内僅有3張有靠背的椅子,因此大樹下的花壇邊緣,成了老年人的最愛設施。草地四周布置了没有靠背的弧形石凳,對於老年人來説相當不舒適;而且由於外形看起來像棺材,老年人稱這些弧形石凳爲“棺材凳”,有部分老年人寧願選擇坐在硬地上也不願意坐弧形石凳。

  健身設施

  廣場内的健身設施也是受非議較多的。在廣場東側有一排“健身路徑”,設置了18種健身設施。由於以前管理不善,很多零部件已被偷走,加上一直没有人維修,設施破敗不堪。據瞭解,廣場内的健身設施是由一間體育用品店贊助的,後來該店停止了贊助,政府也没有派人管理維修,所以情况一直没有好轉。

  硬地與草地

  接受訪問的非老年人一般認爲廣場中應該多增加花艸與緑化,以美化景觀,但老年人的需求却截然不同,大部分老年人認爲,廣場中應該增加更多的硬地以提供更多的活動場地。

  公共厠所

  廣場附近最近的公共厠所位於廣場東面的海珠橋脚,是一個收費公厠,但對持老人证的老人免費。在年輕人看來,也許還算方便,但老人却有不同的感受。對於一些年邁的老人來説,公厠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有的老人並不能够忍受那麽長的一段路途,有時候只能就近“解决”。而對於一些低收入但没有老人優待证的老人來説,公厠的費用能省就省,他們會選擇去附近賓館内的厠所,但那些厠所都需要跨越馬路,十分不方便。許多被訪者認爲,應在廣場中增加一個免費公厠或者流動厠所。同時有老人反映,厠所都是蹲厠,希望有坐厠,因爲有些老人家使用蹲厠不方便。

  樹蔭和亭子

  整個海珠廣場没有一個亭子,廣場的活動人群都是依靠樹蔭遮陽遮雨的。廣場中樹蔭還算比較多,但樹蔭下的座位却不是很多,許多座位都是暴露在太陽之下的,利用率比較低。被訪者建議在座位旁多種樹,樹蔭下添加座位。晴天樹蔭能够遮擋陽光,但雨天便會發現,廣場中根本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如果是淅瀝小雨,便可看見許多老人家冒着雨繼續在廣場中鍛煉或者休息;但如果是傾盆大雨,廣場中便空無一人了。大部分受訪者認爲,在廣場内增添亭子是十分必要的,但個别人則表示亭子可能會吸引流浪漢。我們認爲流浪漢問題應該通過管理手段解决,亭子確實應該添置。

  棋牌桌

  廣場上没有棋牌桌,老人家都是在凳子上鋪開棋局:打牌的人都是自帶報紙或者在地面攤開直接開局,或是坐在攤開的報紙或布上,或是自帶凳子,玩起來十分不方便。棋牌是老年人比較喜歡的娱樂活動之一,但是却没有相應的設施供老人家娱樂,許多老年人都反映希望增加棋牌桌。

  欄杆石墩柱

  這些石墩以前是用鐵鏈連接,用來維護草地防止進入的,但是之前管理不善的時候鐵鏈給一些缺乏社會公益道德的人偷了,老年人普遍認爲這些石墩多餘,没有必要設置,浪費。

  其它設施

  據觀察,廣場中設施十分有限。訪談中瞭解到,廣場以前是有洗手設施和飲水設施的,但後來都遭到破壞而被撤走了,這些設施對於活動者來説却是很需要的。應該結合管理手段重新添置這些設施。另外,廣場中本來路燈就不多,而且部分路燈的電綫也給偷走了,導致晚上廣場燈光比較昏闇。部分被訪者還建議可以增加一些其它設施,如小型溜冰硬地、寵物厠所、報刊欄、小賣部、美觀的垃圾桶、小花壇、雕塑、燈飾等。

  還有訪問者提出,因爲廣場本身面積不大,增設設施反而讓廣場顯得更爲狹窄擁擠,他們希望能够擴大廣場整體面積,考慮到這一建議可行性不高,我們建議優化增設的設施質量並减少占地面積。

  2.7  廣場出入口較爲方便,内部小路通暢性較高(圖12、圖13)

  現在廣場共有4個出入口,廣場中的小路連通性也比較好。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人對廣場出入口的便捷性以及内部小路的通暢性較爲滿意,但還存在7%的人認爲廣場的出入口不够方便。據我們觀察,發現確實存在跨越欄杆出入的現象,這就證明廣場局部地區出入還是不够方便。另外,廣場北面原本没有入口,後來人爲撬開了欄杆才形成入口,狹小而且不美觀。

  四、對廣場規劃設計的改進建議(見下頁圖14、圖15)

  (1)增加風雨亭、免費厠所、靠背凳椅、棋牌桌、路燈、花壇、飲水設施。

  (2)加强對設施的維護,包括保護設施不被破壞和對損壞的設施及時維修。

  (3)加强廣場的衛生建設,對於隨意亂扔亂吐的現象采取一定的監督和處罰措施。同時通過衛生的環境引導活動人群養成衛生習慣。

  五、總結

  通過對海珠廣場東廣場上老年人的活動調查,我們發現在海珠廣場上活動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屬於低收入階層,他們的閒暇生活很大部分都是圍遶公園和廣場展開,他們害怕孤獨,希望通過廣場在消磨時間的同時尋找精神寄託、驅趕孤獨。他們大多數對廣場的設施没太多要求,多有多用、少有少用、没有就不用。盡管如此,廣場的設施從根本上説還是不能滿足他們需求的,而且有些設施的設計不合理。建議設計廣場的時候應該瞭解廣場服務半徑内的老年人群狀况,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老年人群設計廣場。同時,隨着以後中國老齡化的繼續,新生代的老年人文化水平提高了,社會經濟發展了,他們對老齡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城市廣場的建設應該更加主動關懷老年人的真實需求,與時俱進,更加人性化,親近和舒適。

  

  參考文獻:

  [1] 海珠廣場.中國廣州網www.guangzhou.gov.cn,2005.08.11.

  [2] 2005年主要人口數據.中國人口信息網 http://www.cpirc.org.cn/index.asp.

  [3] 莫伯治,張培煊,樑啓龍,陸雲峰.廣州海珠廣場規劃.建築學報,1959(8).

  [4] 孫敏明,李德友.海珠廣場市民活動情况調查.南方建築,2001(2).

  

  作者簡介:

  鄧超群,石瑩怡,黄秋平,黄雯,2003級本科生。

  黄代偉,博士,副教授;林琳,博士,教授;魏清泉,教授,博士生導師。

  該調查報告榮獲建設部高等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2006年城市規劃專業社會調查報告作業二等奬”(一等奬空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