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改革開放後廣州市居住區建設發展演進特徵分析



  

  林琳  歐瑩瑩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作爲華南地區的中心城市,憑藉經濟和政策上的優勢,居住區規劃有很大的進步。本文以近二十年來各階段典型居住區爲例,闡述和研究廣州市現代居住區規劃的發展進程,分析和總結了廣州市居住區建設演進的特徵和規律。

   關鍵詞:廣州市;居住區;發展演進;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憑藉經濟和政策上的優勢,居住區的規劃建設發展迅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居住區形態呈院落式(80年代)——集團式(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自由式(90年代末至今)變化。在空間布局、發展規模、功能結構等方面表現出新的特徵和規律,并且這種變化規律還將影響着廣州市居住區建設的未來。

  1. 環境與機遇

  1979年廣州市東山區與港商合作興建了第一個外資建設的居住區——東湖新村,標誌着廣州市居住區發展進入了新的時期。隨後,連接廣州市内城區和番禺區的交通紐帶——洛溪大橋建成通車,爲廣州住宅郊區化發展奠定了基礎。80年代及之前的居住區多考慮到通風、日照、緑化等等建築上的問題,90年代初,概念地産被引入到居住區規劃中,設計者開始注重居住區的文化含量和服務含量。居住區規劃的概念也更加廣泛,旅遊業、教育産業、運動休閒業、醫療保健業等産業都介入到居住區建設中。90年代末,政府多次降息、利息税征收和貨幣分房一系列好的政策推出,直接加速了改革開放後居住區建設的發展進程。進入21世紀,住房分配體制結束,形成了消費者主導的買方市場的狀態。居住區規劃更多的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并且引入了其它文化上的理念,完成了居住區規劃從形式到意義、從功能向理念的轉變,主題居住區應運而生,顯現了廣州市居住區建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特點。

  2. 改革開放後廣州市居住區建設發展演進特

  2.1區位特徵:從城市中心區向邊緣區的轉移

  1950年代,廣州市居住區主要集中布置在以荔灣區、越秀區和東山區爲主的城市中心區,具有代表性的有和平、建設、共和、小港等工人新村和華僑新村,還在濱江東路等處興建了數十萬平方米的水上居民新村。改革開放初期,廣州市居住區分佈仍以舊城中心的東山區、越秀區、荔灣區爲主要區域,並充分利用插花地,結合舊城改造,以見縫插針的方式興建了一些居住區,如東湖新村、五羊新邨。隨後,居住區逐漸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等城市新區擴展,從居住區的區位變化特徵來看,表現爲由城市舊區向新區轉移,進而向城市郊區擴散,並由此進一步向番禺區、芳村區和增城片區推進(如圖1)。

  居住區分佈從城市中心區向邊緣區的轉移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廣州市城區擴展引導了居住區的擴展的範圍和方向。居住區分佈主要向東、南擴展,與廣州市"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開發戰略是一致的。(2)交通的發展使得城市居民在郊區安居成爲可能。洛溪大橋連接了番禺區與廣州内城區,促進了華南板塊的形成。鶴洞大橋的建成和廣州隧道的開通又加速了芳村區部分居住區的建成。另外,地鐵沿綫也陸續有居住區建成。(3)舊城區用地不足。市中心荔灣區、東山區、越秀區産業和人口已過度密集,而番禺、從化、增城、花縣面積合計5990.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80.6%,有較大的發展空間。(4)郊區具有較好的環境條件。盡管舊城改造和新的城市中心的形成使得市區内城環境得到了很大的轉變,然而相比之下舊區環境負荷仍然較重,無法滿足居民渴望回歸自然的欲望。

  2.2 規模特徵:占地由小變大、密度由高變低

  廣州市早期的居住區多分佈於内城區,受用地限制,占地較小,商品住宅在規劃、設計上存在不合理處,其後居住區的規模都有增加的趨勢。從東湖新村到五羊新邨,就其建築和布局而言極具相似,但規模已有很大變化。進入90年代,樓盤的規模有增無减,如麗江花園、祈福新邨。2000年,廣州地産業已經進入“大盤時代”,以星河灣、華南新城、南國奥林匹克花園、錦綉香江和華南碧桂園等幾大項目爲代表,華南板塊的居住區占地大多超過1000畝。大型樓盤仍將是未來廣州居住區發展的一個趨勢,到2002年,廣州占地超1000畝的居住區已不下30個(表1)。

  從表2可以看出,從東湖新村島南浦海濱花園,居住區建築容積率一直呈下降趨勢。改革開放初期,住宅建設多以經濟效益爲中心,布置於舊城區的居住區用地小、緑地率較低,容積率較高。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爲瞭解决中心區住房緊張等問題,建築師在節約用地、提高容積率等方面作了較多努力。很多高樓大厦在天河區建成,居住區密度仍然較高。伴隨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追求,越來越要求居住區密度降低。然而居住區低密度的住宅並不符合廣州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和用地面積的現狀,90年代,居住區建設向城市邊緣擴展,給大盤的産生提供了條件,城郊(番禺區、花都區、白雲區等)興建的居住區占地面積大,容積率也比中心城區的居住區低。居住區規劃更加注意與周圍環境相適應,注重建築間的流綫組合。大盤的增多也意味着人們對低密度住宅的追求,很多别墅居住區應運而生。

  2.3 布局特徵:從鄰里街坊型到自然流綫型

  改革開放初期,廣州市的居住區大多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鄰里街坊式布局,如東湖新村和五羊新村部分組團的院落式布局。這種院落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居民間的交往和聯繫。另外,行列式也是該時期建築布局的主要形式。90年代初期,爲節約用地和提高容積率方面作了較多工作,廣州市的高層住宅紛紛建成,居住區的散點式布局應運而生。隨後,概念地産開始興起,90年代末到2000年後,住宅群體布局充分考慮到與自然環境的結合,跳出了傳統鄰里街坊式的布局模式,形成了以2001年開發的南國奥林匹克花園、星河灣爲代表的自然流綫型布局模式。(圖2)此外,居住區布局除了考慮居住區功能和美學特徵外,還注意與居住區倡導的主題理念相結合,南國奥林匹克花園以奥運五環的造型爲居住區布局的模式,星河灣則是以星座式布局規劃核心。

  2.4 公共建築布局特徵:由配套不足到理性配置,居住區中心從商業聚點到文娱會所

  改革開放初期,居住區公共設施配套不足,如東湖新村、五羊新村。發展到90年代,以市場導向爲主,居住區公建開始出現迅速發展的局面,居住區紛紛增加教育和商業網點,商業網點變化更大。但部分居住區公建的開發建設過火,呈現出生意清貧、教育醫療機構空置的現象。進入規劃較成熟的階段,根據居住區人口規模的减少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居住區公建多重視質量、檔次的提高和布局的合理性,而非盲目建設。

  從布局上看,最初的公共建築的布局傳承了廣州騎樓商業街的特點,多沿街布置。院落式布局的居住區以院落爲中心内向布局。隨着會所的形成,居住區一般都會有一個集中布局的公共服務中心,例如祈福新邨將商飲娱樂集中於居住區主要入口處。另外,爲了節約用地,有的居住區將住宅底層統一開發爲公共設施用房,如麗江花園就是以開發沿街建築底層爲公共設施的分散式布局。目前,居住區公共建築多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即將娱樂會所布置於人流密集的居住區入口處,商業網點則分散於各個組團内部。

  縱觀改革開放後廣州市居住區公共建築的發展,居住區區中心的功能已經發生了由商業聚點到文娱會所的轉變。從東湖新村此類以商業功能爲主的商場、超市爲中心的居住區到南國奥林匹克花園、星河灣等以多功能的文娱會所爲中心的居住區,規劃更注重人與人的溝通,注重社區文化的營造。會所是居住區中的綜合性康體娱樂服務設施,是爲居民提供溝通、閲覽、娱樂、健身等服務的場所,會所的發展促進了社區文化的形成。各居住區根據自己要倡導的社區文化,對設施和服務有不同的側重。例如南國奥林匹克花園的體育會所,建有室内籃球館、乒乓球館、游泳池、甚至攀岩場地,並舉行社區奥林匹克運動會,將奥運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并發揚光大。保利豐花園則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設立了松鶴會、精英會、朝陽會三大會所。

  2.5 道路交通布局特徵:從人車混行、以自行車停放爲主到人車融合、具有多功能停車場的交通系統

  二十多年來,廣州市居住區交通也有較大轉變。從最初的人車混行的交通布局轉變爲現在人車融合、動静結合、結構分明的交通系統。早期的居住區交通系統多以人車混行爲主,而東湖新村、五羊新城已出現了二樓架空的步行走廊,形成人車分層的道路系統;麗江花園、祈福新邨等居住區,道路系統已比較完善,但仍存在等級混亂的問題;發展至今,居住區已有較清晰的道路結構,各級道路在功能上充分得到利用,能够形成較好的分工,南國奥林匹克花園(如圖3)、星河灣等居住區均在組團内布置人行道,組團間的交通聯繫由直接穿越組團的近距離步行道和環繞組團外圍布置的車行道組成,以防交通對居民内部生活的干擾,形成了人車部分分流的交通系統。部分居住區級主幹道仍設有人行道,以組織組團細部人車分流、居住區干道人車混行,人流與車流相互融合的動態交通系統。

  在道路形式上,1980年代的居住區多采取四邊形環路的形式,以方便組織和圍合居住區院落。1990年代初期,居住區規模增大,交通多呈網格狀布局。而近期開發的樓盤交通布局順應其住宅群體規劃形式,則追求自然的流綫型布局 (圖4) 。


  廣州市居住區静態交通的發展完成了一個由小規模自行車停放處到多層次、多類型的静態交通系統的過程。從五羊新城和東湖新村的設計來看,自行車的停放是當時居住區静態交通組織的中心問題。從1990年代開始,居住區開始考慮到機動車的停車問題。1994年,廣東省頒佈的居住小區技術規範第6.3.3條明確規定居住區内應考慮設置居民小汽車、通勤車等停車場庫,其面積須符合規定, 機動車每標準車面積30m2。這一時期建設的大型居住區内,均設有大型的機動車停車場。近年來,居住區一般考慮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場,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南國奥林匹克花園除在主會所布置大型地下停車場外,在組團内也有架空的半地下停車場;而星河灣布置的全部是半地下陽光車庫。2002年建成的碧桂園别墅型居住區鳳凰城則每户配有私家停車場,以滿足别墅區居民對停車的需求。

  2.6 緑地景觀特徵:由人工點綴型到自然鑲嵌型

  多年來居住區緑地規劃設計有了明顯的進步,緑地面積增長,居住區緑化率總體上呈上昇趨勢。改革開放初期,居住區規劃建設以住宅建築爲主導,而緑地環境位於從屬地位,以東湖新村爲代表,此類城市型的居住區盡管利用住宅的周邊式布局,圍合了一定的庭院空間,但由於考慮二層人行架空步行系統,佔用了部分緑地空間。居住區緑地布局受限於僅有的範圍内,且較大部分處於建築的陰影區内,植被生長和環境小品布置均受到限制。這個時期居住區的庭院緑化僅僅是居住區的點綴。1990年代初期,居住區逐漸形成了以中心公園和組團小緑地組成的集中型緑地系統。以麗江花園爲代表的城郊型居住區從選址上就以珠江水網爲依託,藉助大自然的優美環境,爲居住區增添了得天獨厚的緑地風景。2000年後,以緑色生態爲目標的居住區成爲發展趨勢,如星河灣、鳳凰城等,一方面,藉助珠江水景營造緑化環境仍然是廣州居住區緑地規劃的主導,另一方面,通過現代環境景觀設計産生再造環境,加强了立體和細部的緑化設計,譬如屋頂緑化、山墻攀懸緑化等,結合人造景觀,形成立體緑化網,建築群鑲嵌與緑地環境中,源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

  3. 存在的問題與弊端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居住區規劃在進步的過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問題:激烈的市場競争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導致了設計者經常錯誤估計人們的生活需要,造成居住區公共設施配置超標,商用房閒置或生意冷清的現象;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導致規劃師過分追求高容積率和大片的緑化用地,衆多大盤紛紛誕生,容積率一降再降,造成了土地的浪費;與此同時,伴隨着低容積率,居住區的緑化水平並没有跟上,大面積的緑地經常以草坪的方式出現;交通量的過分估計造成了用地浪費,交通量的增加對交通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這其中的矛盾越來越尖鋭;單元房、别墅的住宅類型造成了鄰里關係的澹薄,會所等交流場所並没有完全滿足人們的交往需要。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爲獲取更多利潤,也引發了房地産開發中出現的一些弊病。這些問題反映在居住區住宅、緑化、交通、基礎設施配置等方面:開發商偷工减料,造成的住宅質量問題,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安全;爲了節約開發時間,一些居住區在緑化中選擇容易培養、生長快的樹種,或者以荒地、或將其稍作修飾後充數,作爲居住區緑地,以達到廣告宣傳的作用,失去了居住區緑地規劃的真正意義,這類問題在講求誠信的今天,是完全可以避免和解决的。

  4. 居住區建設與人類自身發展的互動

  居住區建設的目的就是爲人們創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促進人類自身發展。而與此同時,人們的心理和行爲也影響着小區建設的變化。(1)人們對更高的生活水平、更豐富的物質條件的追求是居住區建設發展的原動力。一方面,人們在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對住房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深,他們可以用自己積蓄的很大一部分來購置房屋,這也促進了小區建設的發展。(2)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同等人口規模的小區占地面積增大。2000年廣東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東省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爲3.21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家庭户平均人口3.83人又减少了0.62人,每户新居擁有的建築面積由平均50多平方米增加到70平方米以上。(3)人們文化素養的提高,促成了居住區全方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一種健康、充實的生活。這主要表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居住區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4)人們交通方式發生變化,小汽車的數量增加一方面使得道路的等級分工更加重要,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刺激了步行系統和静態交通系統的規劃發展。(5)市場經濟也促成了居住區規劃的群衆參與,人們規劃意識逐漸提高。改革開放後,面臨市場經濟的發展,福利分房變革爲貨幣分房,住宅成爲了市場上可以交易的商品,作爲商品規劃的設計,小區規劃的市場意識越來越强。

  5. 結語 

  改革開放後,廣州市居住區的建設布局在各方面均呈現出新的特點:居住區的分佈由中心城區向邊緣郊區轉移;居住區的規模擴大,容積率下降;居住區的布局形態從鄰里街坊型趨於自然流綫型;公共建築的布局由配套不足演進成爲理性配置,居住區中心由商業聚點轉變爲文娱會所;交通系統由人車混行、經過人車分流發展進入人車融合的階段;静態交通也有自行車停放處發展爲多層次、多分工停車場;居住區緑地布局特徵由建築包圍緑地的人工點綴型轉變爲緑地包圍建築的自然鑲嵌型。這些演變的趨勢和特徵在很大程度上都體現了人們追求高質量人居環境的要求,這主要包括對環境質量、交通安全、文化品位等方面,體現了現代人進步的文化和返璞歸真的心態。

  廣州市居住區建設發展日趨完善,逐漸形成結構分明,布局合理,環境優良的規劃風格,今後還將不斷發展創新。誠然,我國的居住區規劃還面臨着許多的問題:例如設計者更多地着眼於商業炒作,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和高容積率。一些設計追求社區景觀形態西洋化,帶來了許多弊病。在設計中,缺乏一定的眼光,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然而,通過對廣州房地産的發展研究,可以看出,隨着人們對住宅和居住區環境、文化的要求不斷提高,居住區規劃在這樣的壓力下,居住區規劃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須不斷進步,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王志綱.大盤時代——中國泛地産革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 鄧述平,王仲古.居住區規劃設計資料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6.

  [3]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原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4] 郭旭,郭恩章,陳光.面向21世紀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原則.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1999,32(1):89-92.

  [5] 楊宏烈.嶺南居住文化的新篇章.新建築,2002(2):66-69.

  [6] 伍曉紅.星河灣居住區規劃設計.建築學報,2002(3):18-20.

  [7] 惠州市房地産網http://www.hzre.com/hongfu/hf3/huishou.htm .

  [8] 南方都市報網站http://www.nanfangdaily.com.cn/ds/20030703/hyzk/200307030828.asp.

  [9] 搜房網http://sz.soufun.com/winopen/view.asp?id=86665.

  [10] 搜房網http://tj.soufun.com/asp/trans/buynewhouse/newhouseinfo_show.asp?id=124888.

  [11] 中國家家網http://www.jiajia.net/kongjian/zz/xdsoho17.htm.

  [12] 南方房地産頻道http://www.chinasouth.net/estate/news/gzls/200206030900.htm.

  [13] 車房網http://home.21cn.com/.

  

  作者簡介:

  林琳,博士,教授。

  歐瑩瑩,1998級本科生。

  原文發表在《規劃師》2004年第9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