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澳門文化論述談南江文化形象提昇的若干問題




  本文從澳門的文化論述與澳門文化形象的塑造,來談談提昇鬱南地區南江文化形象的若干問題。

  澳門目前約共有十八家博物館,每個博物館都有不同的主題,當中包括有:以澳門古代與現代藝術品爲主題的、以澳門海事歷史爲主題的、以澳門城市風貌龢民俗特色爲主題的、以澳門大賽車歷史爲主題的博物館等等。上述的博物館從不同的角度共同叙述着澳門不同方面的歷史文化。這些博物館大部分在過去十多年間建立起來,其中自澳門回歸的1999年至今,就有約十間博物館開幕啓用。我們不難發現,一個 “博物館熱” 正在澳門燃燒。

  事實上,這個 “博物館熱” 的産生,與澳門葡萄牙統治時代的文化遺産保存工作有着密切關係,我們可以從澳門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起始及其歷史脈絡來瞭解它。

  澳門的歷史文物建築群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申報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録。關於澳門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不過在1999年澳門回歸之後,文保工作才有突破的發展,這包括了投入更多的資源以及起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

  事實上,澳門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開展,是當時澳葡政府面臨澳門即將回歸的情况下所起動的一系列去殖民化工作之一個部分,它的目的在於,重新解釋過去的歷史,合理化葡人過去在澳門的存在。在1979年中葡兩國簽署協定,宣佈澳門已不再是處於殖民地的政治地位,而是一個“在葡國管治下的中國領土”。在之後的二十年間,澳葡政府在歷史文化領域付出了極大努力,將澳門城市文化形象,迅速從一個“在東方的歐洲城市”轉變成一個“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城市”。〔1〕 這種文化論述的轉向,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特别明顯,我可以在澳門出版的大量書籍中看到這個轉向。大力倡導文化遺産的保護,而這些文化遺産所呈現出的本地文化特色,正好爲過渡期間的澳門,在澳葡政府的去殖民化過程中所需要的一套用於美化過去、發展未來的論述成爲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學者重新在澳門歷史材料中找尋“東西文化交流在澳門”這一套論述的證據。而這套論述亦漸漸成爲今天澳門的文化學術圈、甚至旅遊事業及其它層面在論述澳門特徵時最常出現的説法。

  雖然這套文化論述的開始,與澳葡政府的去殖化過程有關,不過這套論述在今天已經隨着澳門回歸之後而有不同的意義了。這套文化論述,現在被利用爲澳門發展文化旅遊事業的論述基礎。而在近十年多間建立起來的博物館,不少亦圍遶着這套文化論述來建構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從不同角度詮釋着澳門。在澳門的衆多博物館中,其中有兩間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澳門藝術博物館)的規模較爲龐大,其在建構澳門文化形象的工作也較爲顯着。正如設計澳門博物館的建築師所説:“他們把澳門博物館的展示焦點,集中在老一輩市民仍然記得的一個澳門過去生活面貌中,希望在博物館開幕以後,能够激起觀衆的情感。” 這除了使本地市民聯想和緬懷過去之外,博物館本身亦成爲了一個文化想像的生産場域,爲旅客(在地居民亦然)提供詮釋本地文化的基礎。

  而澳門藝術博物館自1999年開幕以來,亦以推動藝術教育及通過文化藝術交流,以樹立澳門鮮明的文化藝術形象爲目標。一方面,舉辦不少以澳門本土爲主題的展覽,嘗試透過藝術品去表述澳門的文化事物及歷史風貌,爲澳門營造地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每年與國内、外著名博物館合辦大型展覽,大多選擇以能反映出澳門作爲中西文化交流中介角色的文物,在展示與詮釋的方向上,以述説澳門擁有中華文化的歷史根源爲基礎,同時亦宣揚澳門在早期西洋文化、藝術、知識傳入中國過程中所處於的特殊的歷史地位。

  將澳門的文化遺産作爲本地尋求發展的文化論述(“東西文化交流在澳門”的基礎),而這套論述及相關的文物保護工作,又幫助唤起一種懷舊情緒,建構出人們對澳門城市的文化想像,這種解説,似乎可以暫時用來描述現今澳門文物保護工作的内涵。〔2〕

  處在全球化下的各地文化群體,紛紛爲自身尋找文化論述的基礎,因爲在世界經濟貿易與文化物品廣泛流通的現今社會裏,地方特有的“差异性”,往往成爲市場中競争優勢位置的手段。〔3〕 “傳統”和“文化遺産”現已被用作爲增加某地的吸引力、吸引外來者投資和旅遊的重要元素,從而提昇起本土的生活質量。在這個生存競争的環境中,透過地方上的“文化遺産”建構出别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形象”,顯然是各地藉以突圍而出的好方法,於是,一套套述説着自身文化特色的論述處處涌現。在這全球化普遍的文化旅遊事業發展洪流之中,澳門如此,鬱南也如此。

  有學者已經提出建議整合鬱南的旅遊資源,振興地方經濟,這種旅遊資源的整合,應以文化作爲旅遊資源焦點來考慮。如果我們考慮將南江文化的元素轉化作爲本地旅遊資源的話,借鑒澳門狀况,現在南江文化的提出,正好用作提昇爲鬱南及鄰近地區的文化論述基礎。南江文化的内涵是什麽?它的核心價值在哪裏?它有什麽 “差异性” 有别於鄰近地區?相信是次論壇中的專家學者已從不同角度作出論证,在此不再引述。然而,我們如何進一步將南江文化的内涵和核心價值轉化成爲本地特有的文化論述,以幫助塑造鬱南及鄰近地區的文化形象,顯然是我們今後仍要繼續完善的方向之一。一套有特色的文化論述,一句朗朗上口的、直截了當的能够突顯本地特色的話語,甚至可以成爲帶領我們整合本地文化旅遊資源的方向,幫助提振地方經濟質量。

  此外,本地的博物館亦應該進一步美化和精緻化其展示空間,在是次考察中曾參觀了本地的博物館和文物展示設施,如果從提昇本地文化論述、建構本地文化形象的角度來看的話,目前本地的博物館仍未好好發揮它本身可以具有的作用,在展示設計與設施上還需要大大改進。因此,發展本地博物館也是另一個可用力的方向之一。

  近年來,有關南江文化的調查研究,包括了區域歷史重建龢民俗風情、文化藝術方面的探討等已有一定程度的成果,將來除了繼續深化、發掘藴藏的地方文化精粹以外,專家學者亦應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同時收集、觀察和記録可供博物館日後展示的文物元素,并且充分考慮如何將這些研究成果可視化成爲展示内容項目在博物館中展出。在可能的情况下,參與調查研究人員應有博物館學專家參與,甚或獨立開展地方文物搜集的研究項目。

  博物館不可避免地作爲協助文化旅遊觀光事業的發展場所之一,外來遊客到一個地方旅遊,最常做的活動就是“參觀博物館”。旅客在匆匆的參觀旅程中,當走進博物館以獲取一地的若干信息時,博物館當即變爲一個知識生産場域,協助人們産生對該地的觀感和記憶。博物館展示就在觀衆的信息摘取過程中,透過地方主題的展示設計,一個關於城市的文化形象在這裏生成。

  在是次考察中,據聞新的博物館已在計劃籌備之中,將來在建設新博物館同時,如何配合地方文化論述來展示别具特色的地方文物,將目前的研究、發掘成果視覺化成爲吸引人的展示内容,這在博物館建築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進去了。一間具規模的博物館,一方面可以呈現地方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它還可以成爲開發整合地方文化旅遊資源、宣傳和教育南江文化的中心,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昇地方的文化形象,吸引外來者的目光和駐脚。

  當然,文化旅遊作爲文化産業的一個部分,它是一整套的發展概念,除了目前的及有待進一步深化的研究成果之外,與發展文化旅遊事業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大量的推廣宣傳活動、酒店設施和服務質素,具地方特色的精緻美食,以及便利的交通設施等等都十分重要。提昇地方文化形象,以文化旅遊刺激地方經濟,需要多方面共同考慮、共同進步方能突圍而出,今後還有更多的工作有待大家共同努力。

  

  注 釋:

〔1〕Clayton, C. H. “Discourse on the City: Identity Formation and Urban Change in Comtemorary Macao”, Review of Culture (International Edition) 3, Instituto Cultural do Governo da Regi?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2003, p. 69.

〔2〕吴衛鳴、陳炳輝,〈文化遺産、懷舊意識與城市文化形象((遺産元素在博物館平面設計應用的思考〉,《文化雜誌》中文版第60期,2006年。

〔3〕Mayer, M., ‘Local politics: from administration to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n Regulation, Innovation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Cardiff, 13-15 September, 1989, p.12-13.

  (陳炳輝,澳門藝術博物館館藏研究人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