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鬱南:神秘南江文化之都——《南方日報》2008年2月26日專版報導



  “廣東不僅有東江、西江、北江,而且還有一條南江,可惜知者不多。這條江發源於信宜市鷄籠山,流經信宜、羅定、雲浮、鬱南,在南江口鎮注入西江,不知何時被稱爲羅定江,而歷史上是稱爲南江。南江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不僅南江本身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其相關流域也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搆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藴豐厚的南江文化帶。”

  “在南江流經的幾個縣中,主河道在鬱南縣最長,南江口鎮地扼南江咽喉,是古代南江文化根深葉茂之地。可以説,鬱南縣是南江文化的心臟和腹地,是南江文化的喉舌與龍頭。”

  一、粤西探秘 “南江文化”浮出水面

  衆所周知,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東江組成,獨缺南江。事實上,建國前的廣東地圖,都清楚標出南江之水路和名稱,不知何故,建國後的地圖却全都易名爲羅定江了。從此,南江的名稱漸漸被人們遺忘。

  2003年7月上旬,省政府參事室的黄偉宗等10多位專家、教授,專程到陽江、茂名、雲浮市及其所屬縣域進行實地考察,確認了南江發源於海拔1280米的信宜市鷄籠山,流經信宜、羅定、鬱南等縣市,在鬱南縣南江口鎮流入西江,全長202公里。其中,南江流經信宜、羅定共89公里,流經鬱南112公里。現在的鬱南縣南江口鎮,自古至今從未易名,即是南江自古存在的實证。

  專家學者們發現,南江流域存在一條獨特的南江文化帶。即:人們的溝通語言與廣州話基本相同,人們同唱一種民歌即連灘山歌,人們的民居風格及生活習慣相近,經濟交往密切,都崇拜盤古和天後,具有雙重信仰,呈現出獨特的山地與海洋文化匯合的特徵。爲此,黄偉宗教授得出了初步結論:“南江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不僅南江本身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其相關流域也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搆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藴豐厚的南江文化帶。”

  爲了深化對南江文化的研究,2005年4月,以黄偉宗爲團長的南江文化考察團,又一次到雲浮、陽江等地調研。2007年10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張鎮洪教授一行6人,分兩組沿南江流域地區作進一步考察,對其古百越文化、絲綢之路文化及古村落文化等進行深入探討,寫出了多篇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考察報告和論文。專家認爲,鬱南是南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在南江流經的幾個縣中,主河道在鬱南縣最長,南江口鎮地扼南江咽喉,是古代南江文化根深葉茂之地。可以説,鬱南縣是南江文化的心臟和腹地,是南江文化的喉舌與龍頭。”

  南江的發現和南江文化的提出,促成了雲浮市一大文化品牌的誕生,成爲當地繼六祖禪文化、雲石文化之後的又一大文化品牌。被黄偉宗教授喻爲南江文化的心臟和腹地的鬱南縣,近年來自覺擔當起了發掘、整合南江文化資源和弘揚南江文化的重任。

  二、巧借東風打響“南江文化之都”品牌 擦亮南江文化品牌 提昇鬱南文化實力

  在市縣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縣人民的合力打造下,南江文化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初露真容顯魅力,呈現了文化與經濟互動的雙贏局面,令人備感欣慰。

  南江歷史文化光輝燦爛,是鬱南縣建設文化名縣的優質資産。組織舉辦“南江文化論壇”,既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近日提出的提昇文化軟實力的指示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大省、和諧廣東的舉措和體現,也是鬱南縣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的實際行動。南江文化所體現的忠孝之道、善良之德、勤儉之風、兼容之懷,已經成爲鬱南人民推動鬱南科學發展,建設山區經濟强縣、文化名縣、和諧鬱南的内在動力。通過舉辦“南江文化論壇”必將凝結共識,重新認識南江文化的歷史價值,以利於保護和開發利用。今後,鬱南將進一步整合南江文化資源,擦亮“南江文化之都”品牌,弘揚南江文化的傳統,開創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輝煌,爲全省的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南江文化被正式提出來後,如何抓住專家學者高度關注南江文化、省和雲浮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契機,努力打造“神秘南江文化之都”品牌,是擺在鬱南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面前的一大重任。

  2004年8月,剛剛赴任的鬱南縣委書記金繁豐任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兩個多月的時間深入調研。金繁豐發現,南江流域文化遺産豐富多彩,而鬱南縣保留最完好、最豐富,而且亮點紛呈。金繁豐認爲,重新認識南江文化的歷史價值,努力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産,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用規模效應打響“南江文化之都”品牌,必將開創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輝煌,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作出貢獻。

  舉措一:在發掘整合中形成“南江文化”品牌

  隨後,鬱南縣迅速深入開展南江文化資源大普查,邀請省内外著名專家學者對南江文化進行考察和論证,爲鬱南打造“南江文化之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繼而對豐富燦爛的南江文化遺産進行發掘、挽救和整理,逐漸形成“南江文化”品牌。對連灘山歌,鬱南縣有關部門隨即進行整理,如今已有上萬首之多。對豐收時節祭祀圖騰的古舞禾樓舞,鬱南縣進行了挽救和整理。對南江流域大量風格獨特的古村落、古民居,鬱南縣都進行了保護性開發。

  舉措二:在做大做强中擦亮“南江文化”品牌

  [KG(0.1mm]鬱南縣結合每年農曆正月二十舉行的張公廟會,努力創新,將民間藝術、時代特色與發展文化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使沉澱厚重的“南江文化”及民間藝術風韵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從2003年至2008年,鬱南先後成功舉辦了五届“南江文化藝術節”,因其藝術含量高,每年都有省内外近20萬人前來觀看,其規模、影響、水平以及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效果在鬱南的文化歷史上實屬空前。2007年,最能體現南江文化的“禾樓古舞”、“張公廟會”、“連灘山歌”,被省政府確定爲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今年1月24日,國家文化部公示完畢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推薦項目”中,鬱南“禾樓古舞”榜上有名,成爲我省五個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的推薦項目之一,從而大大提高了鬱南縣作爲南江文化發祥地的歷史地位,打響了“神秘南江文化之都”的品牌。

  舉措三:在發揮作用中激活“南江文化”品牌

  近年來,鬱南縣以弘揚南江文化來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來鑄造新鬱南人精神,以鑄造新鬱南人精神來推動鬱南科學發展,實現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繁榮。

  以弘揚南江文化,解放思想凝聚合力。不斷發掘南江文化優良傳統,把南江文化轉化爲建設山區經濟强縣、文化名縣、和諧鬱南的一種内在動力。

  秉承人文之風,鑄造“新鬱南人精神”。在全社會宣揚南江文化所體現的忠孝之道、善良之德、勤儉之風、兼容之懷,鑄造“團隊、拼搏、務實、奉獻、開拓”的“新鬱南人精神”。

  傳承民間藝術,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社會風尚。通過辦好每年一届的“南江文化藝術節”,引導群衆挖掘、整理和創新的“禾樓古舞”、“連灘山歌舞”、“麒麟白馬舞”等南江藝術節目,激發群衆傳承南江文化的熱情,打造南江文化精品。

  整合歷史古迹,推動經濟發展和文化提昇的良性互動。

  三、探秘鬱南的南江文化遺存

  禾樓舞:民族舞蹈中的“活化石”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2000多年前曾經在鬱南縣連灘鎮盛行的禾樓舞就“復活”了。在河灘竹林邊,村民們一邊圍着温暖的火堆,一邊觀賞。舞者戴面罩,頭頂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晚間手持火把圍遶火堆亦歌亦舞。在古檏而悠揚的音樂中,身披紅袍的“族長”左執牛頭錫杖,右執銅鈴,在鈴聲號召下,衆族人依次出場,過火門,拜“族長”,雙手將稻穗舉過頭頂,慶祝五穀豐登,祈求上天再次賜福。舞者舞步輕快,號聲呼呼,一派慶豐收的景象,歌詞亦曰:“登上樓台跳禾樓,風調雨順慶豐收,瑶户欣歌太平世,衆執穗鈴咏金秋。”

  據當地學者考證,禾樓舞起源於漢代居住在南江流域的越族烏滸人,經過漢、晋、隋、唐時代的交通大動脈南江,越過並不高的山界傳到高州、化州、臺山、陽江、鬱南等地,是原始巫文化流變與儺文化結合的産物,如果從其源頭算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鬱南的禾樓舞是唐代由瑶胞從湖南傳入的,也有幾百年了。鬱南禾樓古舞2002年參加廣東省首届民間藝術節表演大賽獲銀奬,它被專家稱爲民族舞蹈中遺留的“活化石”。今年1月24日,國家文化部公示完畢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推薦項目”中,鬱南縣的“禾樓古舞”榜上有名,成爲我省五個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的推薦項目之一。

  張公廟會:歷經400年演繹新傳奇

  張公廟會流傳於“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連灘鎮,至今已有400多年。相傳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張公(元勛)誕辰是爲節期,也是張公廟會的高潮階段——藝術扮飾大型遊行表演。“張公出巡”,以豐收時節祭祀圖騰的“禾樓古舞”慶豐收,“八仙”沿途向圍觀的群衆祝壽,彩車款式多樣,緩緩駛過,騎着高頭大馬的新郎和尾隨的轎夫抬着迎親花轎走過來,穿着古裝服飾的“蘇秦”坐在馬車上緩緩而過,“六國大封相”沿途進行,鎮内的聲韵、音韵樂社的藝員合奏着一曲曲美妙動聽的音樂,來自各鄉村的10多支醒獅隊的隊員們舞動着威武的瑞獅,長龍與瑞獅嬉戲,龍獅相會更覺喜慶樣和。遊行隊伍約有2公里長,吸引着10多萬群衆站在街道兩旁觀看。當晚,還有盛大的文藝晚會和山歌擂臺、烟花表演。

  光二大屋:亂世中的“諾亞方舟”

  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的村民都把這座方圓幾公里内最大的建築叫“清朝古堡”。這座“古堡”事實上既非貴族城堡又非軍事要塞,而是供紅塵小民繁衍生息的普通大宅。

  屋主叫邱光二,建屋於清嘉慶年間。村民們眼看着他起高樓,眼看着他宴賓客,却始終没有看到他的樓垮了。讓人詫异的是,兩百年間光二大屋始終穩穩矗立,威風凛凛,據説在日軍侵華的時候,這座大屋光憑氣勢就嚇跑了一隊害怕機關的日本人。

  光二大屋占地10畝,整體建築呈四方形,用厚一米的圍墻圈起來,圍墻最高處有13米。暮色中看,是一個如假包换的青灰色堡壘。内部結構五進五入,共有房36間(據説每一間就是一個家庭),人丁最旺的時候,這裏曾經居住過700多人。除了家丁,全部都是邱氏子孫。這裏有曬場、廳堂、倉庫和起居房屋,關起門來幾個月,大約裏面的人也可以自給自足,儼然一個小小的王國。

  光二大屋立在南江畔的灘涂之上,每年南江水漲總免不了要被淹一回,大屋裏的人要生存,避免背井離鄉的命運,必須要防洪;除此之外,亂世常有山匪來吃大户,大屋要考慮防盗;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萬一敵人火攻怎麽辦,因此還需要考慮防火。基於這三點,邱氏家族在建這個“堡壘”的時候,在墻、門、内部排水系統上做足了文章。

  據介紹,光二大屋體現出來的强悍求生意志、警惕性、防禦性和獨特的生存智慧,每年吸引5萬遊客前來參觀探訪。

  連灘山歌:南江文化變遷“活化石”

  “一路行路彎轉彎,歌聲飄出山過山;自古老少都唱慣,山歌聖地數連灘。”世代生活在南江流域的許多人,張口就能來上幾段句句壓韵的山歌。筆者在匆匆來去中,就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在哼着一些相當古老渺遠、陌生却又似曾相識的曲調。早在明代已存在的連灘山歌一直流傳至今,相傳因起源於連灘鎮而得名。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盡管社會封閉,交通不便,關山阻隔,但連灘山歌一直展開雙翼,帶着人民的心聲,飛越廣闊的空間,飛越歷史的長河。據考察,連灘山歌産生於明朝嘉靖年間,覆蓋如今雲浮的鬱南縣、雲安縣、羅定市,以及陽江的陽春市,廣西的蒼梧、岑溪等地,流傳至今業已400多年。其傳播地域廣泛,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同唱的就是這種民歌。

  連灘山歌深爲群衆喜愛,民間歌手不僅勞動之餘唱以自樂,還受聘到主家演唱,爲婚娶、祝壽、添丁、進宅等喜慶活動增添歡樂氣氛。也有聚衆演唱的,當地稱爲山歌擂臺,男女歌手各一人當臺柱,男稱歌伯,女稱歌妹,坐在群衆中間,接受四面八方的歌手挑戰,以歌答歌。歌手不但觸景生情地表達個人對社會、對人間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抒發民間的心聲,而且常常聚於一處賽歌,民間稱作山歌打擂臺。這些山歌猶如“活化石”,反映出南江流域的文化變遷,至今仍有留存。據説每年正月,連灘都有盛大的復古山歌節,吸引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和遠近鄉鄰自發踴躍參與。

  大灣古村落:“桃花源”頻見“鑊耳墻”

  南江流域除了像光二大屋這樣的特例民居,還有大量具有相對穩定統一的南江文化特徵的古民居村落。這些村落的建築布局基本上都有一個中心,如宗祠、社壇、古樹、小學、池塘等,其他建築散點分佈,但又凝聚於一個中心,處處體現社會的多元性和開放性、自由度。南江流域民居的“鑊耳”不但建於山墻,同時也建於宅地的正面和背面,成爲建築外部的主要裝飾,從實用性趨於藝術性,這是南江流域民居的主要地方特色。

  在大灣鎮一個2平方公里的範圍内,建於咸豐元年到民國初年的民居建築,能保存至今的居然有46座之多,而其中16座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蜿蜒的小徑步入這個古村落,遥遥望見“鑊耳”墻鱗次櫛比。這個村子裏的壯年人大約都已經出門打工,迎面而來的多是褲管高卷、神情悠閒的白發叟。水牛悠然高卧,鷄犬各不相擾,讓人忍不住自問是否誤入桃花源。

  這個村落裏的每幢大屋占地1000至2000平方米不等,分佈錯落有致。單體建築門面寬闊、净空高、通風采光好、天井寬敞,門前屋後常有花徑小院,建築節奏舒緩平和開放,屋脊、山墻之上多有極具匠心的灰雕、木雕、壁畫、脊飾,題材多樣,風格華麗,與光二大屋步步爲營的緊張氣氛迥然不同。竹籬茅舍間常有楊柳、芒果、荔枝、枇杷、龍眼、木瓜與石榴,在濕潤空氣裏自在開落。

  

  (注:以上内容參考黄偉宗的《南江文化的發現及其重要意義》及張富文的《南江文化縱横》,特此説明。)

  (本專版報導採寫人員譚仕龍,王雨吟,周小林,劉力勤,劉爍,均是南方日報記者和通訊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