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老美麗的現代化大公園盧森堡




  盧森堡是個大公園(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urg),位於歐洲西部比利時、法國和德國之間的一個内陸小國,面積2.586平方公里(與我國一個中等縣域面積相當),人口43萬人。别看它國小人少,但治國有方,經濟發達,近年人均國内生産總值達4萬美元,與瑞士堪稱伯仲,同爲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首都盧森堡市,還是歐洲第三大金融中心呢!到訪之前得知,盧森堡竟然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有“千堡之國”、“世外桃源”、“天然公園”等美譽;盧森堡市美麗的大峽谷竟然是戰火紛飛的古戰場。是故,我們從布魯塞爾到巴黎途中,在盧國首都短暫停留觀光,得益良多,深感没有虚此一游。

  古老的“千堡之國”

  進入盧森堡,一個鮮明的印象是全國城堡林立,人稱“千堡之國”。緣由是地理位置特殊,是法、比、荷進入中歐和德、奥、意到西北歐的重要通道之一,戰略地位重要,在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古羅馬、西班牙、奥地利和普魯士等列强稱雄歐洲的必争之地。

  公元963年古羅馬帝國就在首都盧森堡市建立了一座名叫盧澤爾的城堡。自15世紀起,盧森堡市曾多次遭受异邦入侵、分割和兼併,在外國佔領期間修建了大量的地面和地下防禦工事。1815年建立大公園成爲“永久中立國”後,爲使首都做到易守難攻,固若金湯,又擴建地面、地下防禦工程和武器彈藥庫及藏兵營地。

  在全盛時期,盧森堡市曾經有過三道護城墻、數十座堅固的城堡和砲臺,並有25公里長的地道及暗堡與砲臺相連,是西歐重要的要塞和著名的古城。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盧森堡均被德國佔領,歷史勝迹多遭破壞。“二戰”以後,大多得到修復,有些改建爲公園。今日的盧森堡,古迹處處,城堡衆多,有古堡歷史遺迹,有宫殿、教堂、砲臺,一派古色古香的中世紀風光。

  大峽谷、憲法廣場、聖母教堂、士姆廣場、大公宫殿和紀念碑廣場等都是著名景點。據導遊介紹:老城區東部現仍留有古堡和砲臺遺址,有地下隧道、暗堡與砲臺相通,地道彎彎曲曲,約二米多高,像是一座迷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古城堡遺迹和大峽谷風光列爲世界文化遺産。

  譽滿全球的大峽谷

  盧森堡的風景區中,以大峽谷馳名於世,我們甫扺市區,首先來到大峽谷上邊的憲法廣場,觀賞舉世無雙的大峽谷。初臨貴境,令人大惑不解!盧國地勢北高南低,盧森堡市位於該國南部,周圍都是起伏不大的丘陵和平原,何來舉世聞名的大峽谷?考察後方知,大峽谷原是盧森堡舊城城墻脚下的大壕溝,昔日是戰火紛飛的古戰場,今日已改建爲世界人民向往的旅遊勝地。

  大峽谷大體上是新舊城區的分界,站在憲法廣場的峽谷邊沿,朝着遠不可測、深達四、五十米以上的大峽谷眺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飛跨峽谷兩岸的阿道夫大橋。大橋建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橋高46米、長86米,據説是當時世界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大橋樑拱左右對稱、弧綫優美、造型典雅、壯觀雄偉。從外觀看,很像我國古代的石拱橋,是否由中國引進還有待橋樑專家考證。阿道夫大橋聯結盧市新舊城區,是穿越城市的交通要道。據主人介紹,新舊城之間有100多座橋樑相連,其中既有古色古香的磚橋、木橋、石橋,也有現代化的鐵橋,建築精巧,各具特色。

  隨意走下峽谷上端,扶着欄杆俯瞰,下面就是著名的大峽谷。只見峽谷幽深,谷底是一條狹長的平川向遠方延長而去,不見盡頭;平川上緑草如茵,有小溪和小徑,流水潺潺、楊柳依依,橙色和白色的小樓掩映在萬花叢中,景色分外柔美。峽谷兩側的峭壁劈成多層臺階,下部臺階長滿蒼鬆翠柏,較高的臺階種着各種常緑闊葉的芳香和觀賞樹木。我們是深秋時節來的,放眼望去,風景這邊獨好!都説大峽谷是盧森堡的靈魂,只有到達大峽谷的遊人,才能體驗到她的雄偉、秀麗、深邃與飄逸。她是市民休閒漫步,情侣們談情説愛的温馨雅地,也是國際觀光客必到的景點。而足下的憲法廣場就像是一座大陽臺,可以盡覽盧森堡美麗的城市風光。

  憲法廣場上高高竪立着一座兩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兩側紅、白、藍三色的盧森堡國旗迎風飄颺,遊人欣賞大峽谷絢麗風光享受和平幸福同時,也不忘用各種方式對爲保衛盧森堡和世界和平而犧牲的將士們表示懷念和敬意。

  富有啓迪的新城觀感

  我們在參觀大峽谷後,到新城區瀏覽。總的印象是街道不寬,車輛不多,兩邊的樓宇也不高,商店也不那麽密集,路面多用水磨石鋪設,有的還飾着各種花式圖案。街上樓宇看上去多爲近代的巴洛克建築,整齊劃一,莊重華麗。令人詫异的是:商業步行街也出奇地寧静,商店大都没有敞開的店面,只是門口放個廣告牌招商,但屋内商場陳設考究;街上行人依稀,有婦女還推着嬰兒車上街購物,一對青年男女還有閒情當街相擁呢!拿它與我國廣州、上海人如潮涌的商業步行街相比,簡直是“世外桃源”。

  走在這樣的商業步街上倍感舒適,當我們正在欣賞品味之際,遠處傳來陣陣歌聲,循聲走去,原來是一家金鑽首飾店門口,有兩男兩女的金髮小伙子在街頭賣藝,他(她)們都是俄羅斯人,邊唱邊演奏着我們聽來並不陌生的俄羅斯民歌。進出金店的顧客和過往路人紛紛駐足觀看,霎時間,圍攏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小伙們的演唱也越來越起勁。每當演奏完一曲,要離開的路人大多自願地往擺在小伙們面前的小盒子投硬幣,臉上洋溢着友好的微笑對着演奏者示意。筆者聯想前些年在廣州、汕頭、深圳、珠海等地,也經常見有俄羅斯女郎在游樂園、髮廊和夜總會打工,看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由了,公民可以到世界各國找生活了!

  不斷調整産業結構致富

  街市的寧静並不意味着經濟的蕭條。這與敝國以成片的高層樓宇,通街車水馬龍,到處人山人海象徵都市繁榮的觀念相反,富國寧静的都市風情,筆者在瑞士蘇黎世、日内瓦、列支敦士登、奥京維也納一一領教了,人家市場經濟秩序完善,社會誠信度高,居民文化素質好,電子商務、網上購物已普及,街上行人自然少了。這回在盧森堡,看到這般寧静優雅的景象,不但心不存疑,而且是抱着學習的態度認真考察了。

  盧森堡國家雖小,但治理得好,經濟文化水平都很高。有人説,盧森堡有諸多有利自然條件,加之地理位置處於歐盟(初期)的中心,位於拉丁文化與日耳曼文化的交會點,擁有受過良好教育且有多種語言傳統的國民(一般居民會説法語、德語和方言盧森堡語,銀行、公司職員、企業高管和政府公務員還會説英語和西班牙語),才使它稱富世界。筆者認爲,此説頂多對一半。盧國土地面積小,資源貧乏,自然條件並無過人之處;但地理位置及其帶來的上述文化優勢,都是它經濟驕人的因素之一。筆者考察後得知,盧國最大的成就及成功秘訣在於:它能根據國情和世界市場情况的變化,不斷調整産業結構,不斷發展經濟。

  近200年來,盧國成功地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第三産業經濟的轉型。盧國鋼鐵工業始於19世紀中葉,到1870年代,鋼鐵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並在之後的一百年間成爲國家經濟主體,全盛時,人均産鋼8噸,有“鋼鐵王國”之稱。到了1970年代,因替代産品出現,石油危機和國際市場的競争,鋼鐵工業面臨危機。盧國立即調整産業結構,去粗存精,並大力發展金融業,到上世紀末,盧森堡擁有來自世界25個國家約200家銀行和1400多家投資基金組織,成爲僅次於倫敦、巴黎的歐洲第三金融中心和世界第七大金融市場。隨後又抓住歐洲媒體市場的契機,大力發展廣播電視産業,使之成爲繼鋼鐵、金融之後的第三經濟支柱産業。時下盧國正進入新的信息技術(IT)時代,又是歐盟創始國,在歐洲事務中發揮着遠超自身力量的作用。

  盧森堡人總是説,“我們是一個小國,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不斷有創造力”。這種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就是值得當前倡導“自主創新”,變“中國製造”爲“中國創造”的中國人學習麽!

  “快樂的市民”尋釋

  在盧森堡新城區的里弄之間,有一座名叫“快樂的市民”雕像,塑造的是幾位普通市民在敲鑼打鼓,是國際遊客必到的景點。不少遊客觀後疑惑不解,問及有什麽歷史緣故?經筆者查詢,没有什麽歷史典故,作品也不是什麽突出的藝術佳作,寓意很一般。但爲何列入“遊客必到”,依在下愚見,也許這正體現盧森堡人“平凡中見偉大”的創造性風格,讓它昭示世人:盧森堡國家雖小,但人民是富裕的,快樂的。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