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岩新發現的人類化石



  宋方義 張鎮洪 黄志高(宋方義,廣東省博物館;張鎮洪,中山大學人類學係;黄志高,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介紹的是我們近年來在獅子岩洞穴裏新發現的人牙化石,它們是:一塊帶M3的下頜骨左側部化石(野外編號:PA104),發現於從出土馬壩人頭骨那條裂隙中搬到飛鼠洞口的堆積物中,還有於1985年6月由民工清理銀岩的堆積物時發現的兩顆臼齒。1984年7月發現與較出土馬壩人頭骨的層位約低2米的水洞堆積物中的三顆上臼齒。最後一顆人牙化石則發現於大口岩的堆積物中。這批人牙化石由於産出層位不同,所以不可能屬於同一年代。但均可能屬於馬壩人的後裔,它們的發現爲進一步研究馬壩人的演化以及該地區人類活動和文化的延續與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uman tooth fossils on which we have been studying in recent years. They were newly discovered in a cave of the Lion Rock. The fossils are: a fossil of the left side mandible with M3(field number PA104), which was discovered in the deposits moved to the Feishu Cave from the fracture where the Maba Man skull was unearthed. Two molars were discovered in June 1985 by civilian workers when cleaning the deposits on Silver Rock. Three upper molars were discovered in July 1984 in the Water Cave deposits which is about 2 meters lower than the stratigraphic horizon where the Maba Man skull was unearthed. The final human tooth fossil was discovered in the deposits on Dakou Rock. These human tooth fossils were unearthed from different stratigraphic horizons, therefore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that they were from the same horizon. However,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all the fossils came from the descendents of the Maba Man. Discovery of these fossils provides valuable material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Maba Man, as well as the continuity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ultures in this region.

  

  一、前言

  1958年,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化石發現於曲江馬壩獅子岩第二層洞穴裏的一條大隙裂中。其出土層位距堆積層表面僅1米餘,屬於該洞穴的第二層堆積。

  本文研究的人類化石則是近些年來在獅子岩洞裏新發現的人類化石,其出土時間及層位各异。其中,一塊帶M3(前端已殘)的下頜骨左側部(野外編號:PA104)是從出土馬壩人頭蓋骨那條裂隙中搬到獅頭山飛鼠洞口的堆積物中清理出來的。六顆上臼齒中有兩顆是1985年6月由民工清理銀岩的堆積物時發現的,銀岩是緊接出土馬壩人頭蓋骨那條大裂隙西邊的一個較大的洞穴。另有三顆上臼齒係1984年7月發現於較出土馬壩人頭蓋骨的層位約低2米的水洞堆積物中,此洞穴與出土馬壩人頭蓋骨的那條大裂隙相連接,只是部位較低;由於現在有地下水從其底部滲出,故稱此洞爲水洞。還有一顆人牙化石則發現於大口岩的堆積物中。這些人類化石並非與馬壩人頭骨化石出在同一裂隙,産出層位亦不相同,因此,這些人類化石與馬壩人化石很可能並非屬於同一時代,他們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區的馬壩人的後裔。這些人類化石的發現,爲進一步研究馬壩人的演化以及該地區人類活動和文化的延續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現將初步的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二、地層概述

  所有人類化石出土的地層堆積,發現於大口岩的一顆右M1出土於較低的層位,發現於水洞和銀岩的五顆人牙化石更大的可能是出土於第二層溶洞中的第一層堆積物之中。連有M3的下頜骨左側部出土於第二層堆積物之中,它的具體層位很可能屬於第二堆積層的上部,我們從其本身附着的粘土顆粒以及整個下頜骨的比較進步的形態結構分析,不會與馬壩人頭蓋骨出於同一層位。而出於較晚的地層中。標本縫隙中保留的稍偏褐黄色的亞粘土也支持這種判斷。 

  據我們的觀察,第二層洞穴中的堆積物可以分爲三層:上層爲膠結程度不高的粘土層,淺褐紅色,内含少量結核,厚度0.3-0.5米,個别地方稍薄或稍厚;中層爲膠結程度較高的亞粘土層,含砂量較少,顔色偏淺褐黄,顆粒較粗,分選不好,厚度0.8-1.2米不等,富含化石;下層爲含砂礫石的粘土層含粘土量較多,最厚處可達4米左石,未發現化石。

  由此可見,上述人牙化石均出自第二層洞穴堆積物的中、上部是肯定無疑的。可惜的是,這些人牙化石是由開發獅子岩的民工在清理堆積物時發現的,由於不是由考古發掘人員直接從堆積物中發現的,當時没有及時準確地測量,所以我們只知道其出土層次而不知其準確的出土部位(圖一)。 

  三、人類化石的描述與討論

  在分别進行描述和討論之前,先將各牙齒的測量結果列於下表(上第一和第二臼齒齒冠測量比較表)。

  (一)水洞出土的三顆牙齒(野外編號:SZl、SZ2、SZ3)

  SZ1爲一顆右M1。齒根均被嚙齒類動物咬斷,但根柱尚存,三根的牙髓管孔仍可見,可清楚辨明舌根及兩頰根的位置。齒冠咬合面呈斜四方形。牙冠長10.5毫米、寬11.0毫米,牙冠遠、近中徑8.6毫米,頰舌徑11.0毫米;近中頰側角及遠中舌側角爲鋭角,遠中頰側角及遠中舌側角爲鈍角。前尖、後尖、原尖、次尖以及中尖窩、中央點隙、斜嵴、頰溝、近中溝、遠中舌溝皆清楚可見。無卡氏尖。近中面接觸區在中1/3近咬合緣,遠中面接觸區在舌1/3與中1/3交界處,離咬合沿較遠。原尖稍發育,但前尖、後尖和次尖均不縮小退化。因而原尖與前尖之間的分界綫稍移頰側,基本上還在齒冠中綫。齒冠的頰面中部有一垂直溝延至咬合面,舌面中部也有一溝斜向延至咬合面,這種情况和貴州桐梓所發現的那顆左M1非常相似。齒帶存在,尤以舌側基部明顯。齒冠咬合面紋飾簡單。

  從齒冠咬合面的磨耗程度屬I到Ⅱ級來看,該牙屬主的年齡爲25—30歲左右。可能是男性。由於次尖發育良好,可能屬第一臼齒。 

  SZ2是一顆右M1。齒根保存,且相當粗壯,只是遠側頰根被截斷,只留下根柱部分,但舌根不僅粗壯而且與頰枝分離的跨度大,直向外伸,除尾端稍彎曲外,其餘均直,這明顯不同於現代人。齒冠咬合面呈斜方形。齒冠磨損較嚴重,前、後、原、次尖均已磨平,暴露出齒質點,斜嵴亦已磨平。無卡氏尖。整個牙齒較爲粗壯,從各齒質點可以看到各尖均爲發育,前、後、次各尖無縮小退化的迹象。從齒冠側面觀察,在頰面中部有一垂直較深的直溝延至咬合面,舌側則不明顯。

  根據其磨耗程度屬Ⅲ一Ⅳ級,估計屬主的年齡大約40-45歲,可能爲男性。

  SZ3是顆右M2。齒根均保存,只是舌側根末端已斷。牙根一般並不十分粗壯,但舌根與頰根分離的跨度相當大,并且直而不彎。齒冠咬合面爲一橢圓形,長軸是頰舌向。齒冠各齒尖和各齒嵴均已磨平,露出齒質點。從齒質點可以發現,次尖不發育,原尖相當大。近中接觸區在頰1/2與中l/3交界處咬合緣。遠中接觸區在中l/3遠中面中部。從齒質點和殘留的紋嵴來看,該牙的齒冠面紋飾較爲簡單。由於次尖很不發育,所以該牙很可能屬於M2。

  據齒冠咬合面磨耗程度屬Ⅲ級。估計屬主的年齡大約爲36—40歲。性别可能爲女性。

  (二)銀岩底層出土的兩顆牙齒(野外編號SY1、SY2)

  兩顆牙齒均爲左上臼齒。但石化程度有异,SY1石化程度較高,SY2較低,可能由於處在同一層位中的上、下部之故。

  SYl爲一顆左M1。該牙較粗壯。牙冠長10.3毫米,寬11.2毫米。牙頸近、遠中徑8.4毫米,頰舌徑111.0毫米。有三齒根,但舌根與頰根分開較遠。齒根粗壯,舌根直而向外伸。頰側近、遠中兩根的根尖已斷。齒冠咬合面呈斜四方形,前、後、原、次各尖及斜嵴、中央窩、中央點隙、頰溝、近中溝、遠中舌溝等結構均清楚;遠近接觸區可見。與SZl一樣,在齒冠的頰面中部有一垂直溝延至咬合面,舌面中部也有一溝斜向延伸至咬合面。在舌面基部齒帶稍明顯,但在頰面基部則僅留齒帶痕迹。咬合面各尖均發育,前、後、次尖没有退化的迹象,這是較原始的特徵;咬合面上的紋飾較復雜,近頰副溝和横溝也均存在。

  齒冠咬合面磨耗程度屬I級。牙齒屬主的年齡爲20—22歲左右,性别可能是男性。

  SY2爲一顆左M2。該牙比SYl較纖細,石化程度也較低,齒根保存,分叉較聚合,而且齒根末端膨大呈瘤狀,是否屬於病態則難於確定。整個牙齒較小。齒冠咬合面呈斜四方形、前、後、原、次尖及中央點隙,頰溝、近中溝皆清楚。原尖明顯發育,後尖明顯縮小,次尖更小、斜嵴有遠中溝横過。近、遠中接觸清楚。齒帶不發育。這些特徵更接近於現代人。 

  根據咬合面磨耗程度屬I級。屬主年齡大約爲20歲左右,性别可能爲女性。

  (三)大口岩出土的一顆牙齒(野外編號:SDl)

  牙齒爲一顆左M1。保存三個齒根,但根尖皆斷。近中頰根有被嚙齒類動物啃咬過的痕迹,但仍可看出其粗壯之態,舌根直而且與兩頰根分叉明顯。

  齒冠咬合面呈斜四方形、前、後、原、次各尖及斜嵴、中央窩、中央點隙、頰溝等結構都清楚可見;卡氏尖也可見,但各尖發育程度相差不很大。齒冠上的紋飾簡單。遠、近接觸區清楚可見。咬合面基部有齒帶,但不甚發育。牙齒比較粗壯。

  咬合面磨耗程度屬I級。牙齒屬主年齡約爲22—23歲左右,可能屬女性。

  (四)飛鼠洞清理出的人下頜骨左側部化石(野外編號:PA104)

  標本是從出土馬壩人頭蓋骨那條裂隙中搬到獅頭山飛鼠洞口的堆積物中清理出來的,是一塊保存着自左側第一、二下臼齒交接處以後的下頜體和下頜支全部。齒槽中只有一顆M3保存。下頜支除下頜角是完整的之外,喙狀突和髁狀突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M1、M2間下頜體的高度爲26.8毫米,厚度爲16.5毫米。下頜枝高爲56.0毫米,寬爲42.0毫米,高寬指數爲73.2,與許家窑人(高寬指數爲70.7)較爲接近,處於許家窑人和海德堡人(高寬指數爲75.0)之間。下頜角爲128°,可見其年齡不大。從下頜角結構明顯内收、有較低的下頜體等特徵來看,這件標本很可能屬於女性。

  另外,下頜體在第二和第三下臼齒處的齒槽部内側面明顯隆起,這一結構在現代人中不多見。下頜枝的内面翼肌粗隆也相當發育,下頜孔大而且有明顯的頜小舌的痕迹。

  該下頜骨附連的M3齒冠相當粗壯,兩齒根。尤其近中根也很粗壯,齒冠咬合面似圓形,齒冠長11.6毫米,寬10.7毫米,齒冠咬合面上的前、後、原、次各尖以及頰溝、遠中溝、近中溝、舌溝、中央點隙均清楚可見。而且各尖發育良好,次尖比原尖稍小,但並不退化,在原尖頰側前方似有一小附尖。齒冠基部有不發達的齒帶。根據齒冠咬合面磨耗屬I級,牙齒屬主的年齡約爲20歲左右(圖版Ⅱ:2)。

  (五)討論

  從以上的描述、對比可以看出,獅子岩繼馬壩人頭蓋骨發現以後陸續發現的六顆人牙化石情况各不相同。水洞出土的三顆牙齒中,SZl和SZ2兩顆情况較相似,牙根粗壯,舌根與頰根分隔距離大,舌根直而且向外伸。前、後、次、尖未縮小退化,齒帶普遍存在等特徵説明它們與現代人的牙齒結構有着較大的區别,與尼人階段的人類牙齒結構相同。從測量數據比較中,顯示出其大小變化均屬尼人的變化範圍之中。

  可是,SZ3這顆右M2的情况有明顯的不同。雖然它的舌根與頰根分離的跨度也相當大,且直而不彎,但牙根並不十分粗壯。齒冠咬合面上各尖發育程度差异較大,次尖不很發育,而原尖則相當大。咬合面上的紋飾十分簡單,這些特徵都與近代人的牙齒結構十分接近。雖然這些特徵也可能受到性别不同和牙齒種類不同的影響,但總的來説仍反映出它的進步性多於原始性。因此,此牙的屬主不可能是很原始的人類。與前兩顆牙齒相比,其存在的年代也可能有先後之别,前兩顆時代稍早,後者則晚些。

  銀岩底層出土的兩顆牙齒的情况也有類似的情况。SYl牙齒所反映出來的形態結構特點與上述的SZl和SZ2號兩顆牙齒的情况相同,表現出較多的原始特徵,因而它與SZl和SZ2很可能屬於同一年代的産物。而SY2號這顆左M2的情况則與SZ3號牙齒有共同之處,只是其個體稍大些,而且其牙根下端膨大呈瘤狀,很可能是一種病態表現。因此,對此牙歸宿問題的確定比較困難。

  大口岩出土的右M1(SDl)的情况與上述SZl、SZ2和SYl三顆牙很相似,而且是這批牙齒中唯一能看見卡氏尖的一顆牙齒,雖然不很典型,但仍清楚可見。由此可見,這顆牙的存在年代理應和上述三顆化石牙的年代相當。 

  綜上所述,獅子岩繼馬壩人頭蓋骨後發現的六顆人牙化石基本上可分成兩個不同時期的産物,SZl、SZ2、SYl和SDl四顆牙齒以劃歸同一時期的遺物,而SZ3和SY2兩顆牙齒則可以劃爲另外一組,它們存在的年代可能會稍晚一些。從上述的地層岩性以及牙齒化石本身的形態結構綜合分析推斷,這批牙齒化石屬於晚期智人階段的可能性大,不可能早於馬壩人或與馬壩人同期。只能較馬壩人頭蓋骨化石晚些。由於與這些人牙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少量的動物化石,其中可辨認出種屬的有西藏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中國貘(Tapirus sinensis),還有一些可能是水鹿和麂子的單個牙齒。而這些動物化石均爲馬壩人伴生動物群中一些常見的種屬,雖然不能據此確定它們的準確年代,但至少可以證明這批人牙化石的時代不會晚於晚更新世後一階段。殘左下頜骨左側部化石的下頜枝高寬指數爲73.2,介於許家窑人(70.7)和海德堡人(75.0)之間;其下頜體的齒槽部内側面明顯的向内隆起;下頜枝的内面翼肌粗隆相當發育,下頜孔大而且有明顯的頜小舌的痕迹。這些較爲原始的形態特徵,證明它不大可能是現代人的下頜骨,而應屬於較爲原始的人類。但是它的下頜角較大,不像直立人那樣向外翻,而且下頜枝高而窄等特徵表明它的原始程度僅屬於智人階段的範疇,到不了直立人的階段。從出土地點來看,和馬壩人頭蓋骨出自同一洞穴的堆積物中,但是否出自同一部位則很難確定,目前根據其石化程度的對比和化石標本的結構特徵來看,很可能較馬壩人頭蓋骨晚,從標本出土時表面和斷口的骨鬆質窩裏所帶的堆積物岩性來看,與第二堆積層的岩性接近。所以更加證實以上的判斷是可靠的,屬於晚期智人的前一階段的古人類可能性大些。

  四、小結

  1.馬壩獅子岩裏繼馬壩人頭蓋骨發現之後在其相鄰各個洞穴中陸續發現的六顆人牙化石,根據其形態特徵的差异,基本可分成兩組:一組包括水洞出土的SZI、SZ2兩顆右M1,銀岩中發現的SY1號左M1,大口岩出土的SD1右M1;另一組則包括水洞中發現的SZ3號牙齒和銀岩底層發現的SY2號牙齒,它們均爲M2,第一組中各顆人牙化石具有較多的原始特徵,其時代可能稍早些。第二組中的兩顆人牙化石石化程度偏低,具有較多的進步特徵,與近代人的牙齒更爲接近,其時代比上組的偏晚,但它們仍均屬於晚期智人階段的人類化石。

  2.從飛鼠洞口的堆積物中清理出來的左下頜骨,具有較明顯的原始特徵,其存在的年代很可能比人牙化石年代早些。根據其石化程度和標本本身的形態特徵,以及它所帶有的出土層位堆積物的岩性特徵,證明它很可能出土於較馬壩人頭蓋骨稍高的地層中,其年代相對晚些,很可能相當於早期智人後一階段或晚期智人前一階段時期,而後者的可能性大些。

  3.迄今爲止已經出土的獅子岩人類化石表明、獅子岩所在的馬壩地區,自馬壩人出現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大約可延續到晚更新世後期),陸續存在着人類活動的踪迹,古人類曾長期在這一地區生存、發展。這些材料的發現,對我們系統研究古人類在這一地區的活動及其分佈規律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爲我們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積累了材料。它們的發現是很有意義的。

  本文得到賈蘭坡教授、馮家駿教授的指導和大力幫助。廣東省博物館劉谷一同志幫助照相,在此一並表示謝意。

  

  (原載《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三十週年文集》)

  

  參考文獻:

  1.邱立誠等:廣東封開發現的人類牙點化石,《人類學學報》1986年4期。

  2.黄萬波等:安徽和縣猿人化石及有關問題的初步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2年3期。

  3.李有恒等:廣西柳江土博出土的人牙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動物群,《人類學學報》1984年4期。

  4.王令紅等:桂林寶積岩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和石器,《人類學學報》,1982年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