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曲江羅坑動物群初步研究



  張鎮洪 宋方義 賴林生 黄志高 劉成德 唐維哲(張鎮洪,中山大學人類學係;宋方義,廣東省博物館;賴林生,羅坑文化站;黄志高、劉成德、唐維哲,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介紹的是1987年6月份在曲江縣西南部羅坑圩的桂龍岩洞穴中發現的一個新的動物群,共計有24個種屬,這個動物群的特點是:動物群雖然基本屬華南常見的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但内中出現了北方常見種屬有十來種之多,如中華縞鬣狗、小巢鼠、擬布氏田鼠、翁氏鼠鼩、馬鐵菊頭蝠等等。顯示華北動物群大批南遷迹象。第二個特點是擁有早更新世(Q1)的殘留種;如安氏獼猴。其三,絶滅種屬占的比例達58.5%,高於馬壩動物群的55.5%,接近於觀音洞動物群的57.1%和萬縣鹽井溝動物群的57.4%,反映出偏冷的氣候環境。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fauna newly discovered in June 1987 in a cave of Guilong Rock in Luokeng which locates in the southwest of Qujiang County. There are 24 species in this fauna of which the characters are: Firstly, this fauna is basically an Ailuropoda-Stegodon fauna often seen in South China, however, it also includes more than ten species often seen in the North, such as Hyaena sinensis, Micromys minutus, Microtus brandtioides, Crocidurahongi, Rhinolophus ferumequinum, etc, and this is an indication of a large-scal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animals in North China; Secondly, this fauna includes the residual species from Early Pleistocene(Q1), like Macacus anderssoni; Thirdly, the percentage of extinct species in this fauna is up to 58.5%, which is higher than 55.5% of the Maba fauna, while close to 57.1% of the Guanyindong fauna and 57.4% of the Yanjingou fauna in Wanxian County, and this indicates a colder climate.

  

  1986年3月,羅坑鄉農民在桂龍岩挖掘了一批動物化石。羅坑文化站得知後馬上報告曲江縣文化局和博物館,該縣博物館及時向省博物館報告。同年4月,省博物館派員會同曲江博物館前往現場進一步調查與試掘,又獲得了一批動物化石,經國家文物局批準,1987年6月由廣東省博物館宋方義(發掘領隊);曲江縣博物館黄志高、劉成德、唐維哲,中山大學人類學係張鎮洪;曲江縣旅遊局獅子岩管理處禤細賢;羅坑鄉文化站長賴林生等組成的發掘隊,在曲江縣文化局和羅坑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半個多月的發掘,又獲得了一批種類豐富的動物化石。現將初步研究的結果報告如下。 

  一、地理位置、地貌與地層

  羅坑鄉地處曲江縣的西南部,南北分别與英德縣和乳源縣爲鄰(圖一)。

  羅坑圩位於該鄉的中心部位,距曲江縣城馬壩鎮58公里(東徑113°16′,北緯24°30′):這裏是一個長約8公里、寬約6公里的山間盆地。盆地四周群山環抱,山巒起伏。盆地北面的天堂峰,海拔1016米;西面閘子崎,海拔1225米;東面梅花頂,海拔1384米;南面船底頂,海拔1568米。盆地基地西南高,東北低。羅坑水庫在盆地的東北角,羅坑河由西南至東北横貫整個盆地,其中一條支流就在桂龍岩前面流過。

  桂龍岩座落在羅坑圩東北角約1公里處的崩山東南麓的山坡上。洞口高出洞前河水面約9米,與河對岸的第二階地處於同一高程。洞口方向爲320°,洞口高度5米;洞内由前部主洞與後部支洞兩大部分組成;主洞長約250米,高5-15米,寬20-80米;到了250米處則開始分叉成許多支洞,總長度尚未測量。主洞爲沿層面發育形成的水平洞,洞頂與洞底均較平坦,洞底堆滿了長期坍塌下來的大岩塊鍾乳,在岩塊間隙中,充填着桔黄色的沙質粘土,少量的河卵石膠結其中,這些河卵石磨圓度較高,與洞外的第二階地礫石層的礫石完全一樣。主洞的南、北洞壁和後段底部有粘土堆積,厚度2-5米不等,膠結程度不等,早期的堅硬,晚期的較鬆軟,顔色棕黄、橙黄不一。堆積層中含少量動物化石、礫石、鐘乳石和石灰華等。主洞的後部支洞和裂隙的堆積,已被流水冲刷得一干二净,僅少數岩壁夾層與石灰華蓋板下面覆蓋着一層粘土堆積,這些堆積層裏,往往富含動物化石。有些裂隙由於出水洞淤塞或河床下切而最後在底部形成0.5米-1.5米厚的砂和粘土堆積層。我們這次發掘的地方,就是桂龍岩裏一條富含化石的大裂隙。

  出土動物化石地層結構比較簡單,基本上可分成上、下兩層,在它們之間往往有一層灰華蓋板相隔,其厚度幾厘米至十幾厘米不等。在上層頂部也常見有一層厚度不等的蓋板或石灰華覆蓋着。兩層堆積的岩性差别不大,上層是淺灰黄色亞粘土層,内含少量灰岩角礫和鈣質結核,膠結程度不高,内含化石,厚度爲0.2-0.4米不等。下層也是亞粘土層,但顔色已變爲淺褐黄色,含砂量增高,堆積物的水平層理明顯,除靠岩壁部分膠結堅韌外,其餘不見膠結現象,其中含少量礫石和灰岩角礫,還有一些小鐘乳石殘片。偶見大塊角礫。這可能是流水作用和風化坍塌所致,此層富含動物化石。厚度約1米左右,個别地方只有半米或更薄些。兩層蓋板的存在説明瞭兩層堆積物之間有一段沉積間斷,但出土的動物化石種類並没有明顯的區别。因此,我們在討論羅坑動物群時把它們作爲一完整的動物群來對待。對於動物群中偶然出現的個别早期的種屬,這很可能與洞壁早期殘留堆積有關。

  二、化石記述

  根據初步的鑒定,羅坑動物群共九目二十二科三十二屬三十九種:

  食蟲目Insectivora

    翁氏鼩Crocidura wongi Pei,1936.

    麝鼩Crocidura sp

    姬鼩鼱Microsorex sp.

  翼手目Chiroptera

    馬鐵菊頭蝠Rhinolophus cf ferrumequinum Schreberii,1774.

    南蝠Ia jo Thomas,1902

    蹄蝠Hipposideros armiqer.HodRson,1835

    鼠耳蝠Myofis sp,

  靈長目PrimDates

    安氏獼猴Macaca anderssoni Schlosser,1924

    丁氏鼻猴Rhidopithecus tingianl3s Matthew et Granger,1923

    猩猩魏氏亞種Pongo pygmaeus weidenreichi Hoojier,1984

  兔形目Lagomorpha

    野兔Lepus sp.

  嚙齒目Rodentia

    擬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oides Young,1934

    小巢鼠Micromys cf minutus Pallas,1771

    小家鼠Mus musculus L.,1758

    姬鼠Apodemus sp.

    黑鼠Rattus rattus L.,1775

    豪猪Hystrix sp.

    華南豪猪Hystrix subristata Swlnhoe,1870,

  食肉目Cannivora

    爪哇豹古老變種Cuon.javanicus,car.antiquus M.et C.,1923

    大熊猫Ailuropoda sp.

    西藏黑熊Ursus thibetanus Cuier,1843

    獾Meles sp.

    突吻沙獾Arctonyx rostratus Matthew et Cranger,1923

    花面狸Paguma larvate Hamilton-Smith,1827

    靈猫Viverra sp.

    中華縞鬣狗Hyaena sinensis Zdansky,1924

    虎Panthera tigris L.,1958

  長鼻目Proboscidea

    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fis Owen,1870

    納瑪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 Falooner et Cautley,1846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華南巨貘Mega tapirus a ugustus Matthew et Cranger,1923

    貘Tapirus sp.

    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 Owen,1870

    犀牛Rhinoceros sp.

  偶蹄目Artiodactyla

    野猪Sus sp.

    野猪Sus scrofa L.,1758

    水鹿Cervus(R)unicolor Kerr,1792

    赤鹿Munfiacus muntjak Zimmermann,1780

    麂Muntiacus sp.

    水牛Bubalus sp.

    羊科Caprinae indet

  此外,還發現了一些魚類化石,如鯰科中的鯰(Parasilurus asotus)和皖科中的黄桑魚(Pseudobagrus fulvidraco)以及一些可能是洞穴陸龜(Testudo tungta)一類的龜化石。同時也發現了一些鱉類的舌蝮甲、下腹甲和肱骨化石碎片,由於過於破碎,難於鑒定其種屬。令人高興的是,這次還發現了三只螃蟹化石,其中兩個相當完整,可以清楚地判斷它的性别。它們的性别和種屬問題將另文詳述。

  爲了更好地瞭解該動物群的特點,便於和其他動物群作對比.我們將羅坑動物群中一些在廣東地區新出現的,或者在形態特徵上變异較大的種屬作一簡單的描述。

  翁氏鼩Crocidura wongi Pei.1936

  材料:完整的左下領骨一個,右下頜骨三個,其中兩個是完整的,有一個只保留了下頜骨的水平枝及整個齒列,傾斜枝已全部損壞。

  描述與討論:下頜水平枝呈大梭形,傾斜枝上的喙突偏狹,其關節面平滑簡單,整個喙突體與下頜水平枝的主軸綫平行,翼窩深並呈三角形。關節突纖細,並由外向内傾斜。頜角突不太長,但尖細。下頜齒的齒式爲:1·1·1·3下門齒小刀形,腹面有淺溝,犬齒低圓,下前臼齒只有一枚,由一主尖和一微弱的齒帶組成,呈小丘狀。下臼齒三枚,第一和第二下臼齒的前葉比後葉高,齒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第三下臼齒的齒座呈“V”字形,但跟座只剩下一單尖了。第一和第二下臼齒的齒帶均相當發育,第三下臼齒則不發育,只留下痕迹。整個下頜骨長(從關節突末端至門齒的尖端)12.0-12.9毫米,下頜水平枝高2.1毫米(M1處),下齒列長(從I1的尖端至M3的末端)7.6-8.1毫米。以上特徵與麝鼩中的翁氏鼩完全相同,故將其劃歸此種。

  發掘中還發現了兩個食蟲類下頜骨,除了下頜傾斜枝大部分被損外,下頜水平枝和齒列則完整無缺。觀其形態結構特徵與翁氏鼩差别明顯。它的門齒雖然也呈小刃狀,但尖端是明顯往上彎曲,並在前l/3處有一小凹缺,其長度按比例亦比翁氏鼩的門齒長;它的下頜水平枝不是呈長梭形,而是呈條狀;從它殘留的下頜傾斜枝可以看出,下頜喙突較厚,不狹扁。這些特徵的造成雖然不排除是個體差异因素,但總的來看,與麝鼩(Crocidura russula)相應結構的特徵是很吻合的。有可能屬於同一種,由於材料不多,我們暫時將這兩件標本劃歸不定種(Crocidura sp.)。

  姬鼩鼱Microsorex sp.

  材料:一個比較完整的頭骨和一個殘右下頜骨

  描述與討論:該頭骨不大,狹長、嘴尖,眶前孔較大,位於第四前臼齒(P4)和第一臼齒(M1)之間的上方,顴弓缺失,頂骨部低平,矢狀嵴和人字嵴不明顯,枕骨部缺損。第三門齒(I3)特别發達,呈鈎尖狀,比犬齒還大,基部膨大,中央部有尖狀突起。犬齒單尖,只有第三門齒的一半大,第二、三、上前臼齒(P2、P3)單尖、單齒根,稍比犬齒大;第四上前臼齒(P4)明顯臼齒化,有一發達的小前尖,主尖相當粗壯。第一、二上臼齒(M1、M2)有原尖、前尖和後尖,排列呈“W”形,第三上臼齒(M3)缺失,但從齒根孔可看出它比較小。上齒式爲:3·1·3·3。

  下頜骨殘,只保留下頜水平枝,上面帶有門齒、犬齒、前臼齒和第一下臼齒(M1)。第二、三下臼齒(M2、M3)丢失。下頜水平枝呈長梭形,最寬處在M1處。下頜傾斜枝大部受損,只剩喙突下端。門齒呈小刃形,相當粗壯,其長度相當於下頜水平枝的2/3,犬齒扁圓形,很小;前臼齒呈小丘狀,單尖,基部有明顯的齒帶。M1的齒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前葉較後葉高。M2、M3缺失,只留齒根孔。還有,其中間頦孔在M1下方中間部位。可惜。無論上頰或下頰齒的齒冠上均未染有鮮明的栗紅色。爲此,我們曾懷疑它小屬於鼩屬(Sorex),而屬於翼手目的鼠耳蝠類(Myotis)。後經反復對比,才發現它與姬熟鼱類(Crocidura)更爲相似。因此。我們把它定爲此類的一個不定種。該種大多數見於北美的化石,在我國更新世地層中出現還屬首次。

  南蝠Ia io Thomas,1902  

  材料:較完整的右下頜骨一個

  描述與討論:下頜水平枝完整,只是下頜傾斜枝受損。齒列除門齒和犬齒缺失外,其餘均完整。下頜聯合部呈卵圓形,頦孔位於犬齒和第二前臼齒之間的下方。P3退化,僅呈尖刺狀。P4單尖雙齒根,也比較粗壯,與M1前葉高度相同。M1、M2齒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M3退化迹象存在。與北京周口店第一地點出土的南蝠(Ia io)比較,無論大小和形態結構均無大的差异。故將其歸於此種。

  馬鐵菊頭蝠Rhinolophus cf ferrumequinum Schreberii,1774

  材料:完整的左下頜骨兩個,右下頜骨一個。

  描述與討論:兩個左下頜骨中,一個門齒和犬齒缺損,一個只缺失P2,其餘均保留完好,右下頜骨則完整無缺。下頜水平枝細長,下頜聯合部稍寬長,下頜傾斜枝中的冠狀突小而低,呈小三角狀。髁突的位置稍後;角突短而末端呈疣狀,稍向外下延伸。下頜長15.0-16.5毫米。門齒低小;犬齒高尖並具齒帶;P2-3特别小並位於齒列之外側。這是本種的重要特徵。下臼齒的齒座和跟座均呈“V”字形;M3並無退化。根據與北京周口店第一、三地點出土之馬鐵菊頭蝠化石標本比較,其特徵完全相同,當屬同一個種。

  大蹄蝠Hipposideros aimiger Hodgson,1835

  材料:一個帶犬齒和第四前臼齒以及第1-3臼齒的左下頜骨,一個只帶第一、三下臼齒的右下頜骨殘段。

  描述與討論:下頜水平枝很寬大,在M2處,下頜水平枝的寬度爲3毫米,犬齒大而尖鋭,具不很發育的齒帶;P3較小,P4比M1稍高,並具有一小的後尖。下臼齒均呈三楔式齒。與北京周口店第三地點出土的馬蹄蝠化石標本比較,形態結構基本相同,只是在個體大小上顯得更爲粗壯。而與我國海南島現生種大馬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在大小上更加接近。爲此,我們認爲把桂龍岩的標本歸到大馬蹄蝠可能更合適。

  安氏獼猴Macaca anderssoni Schlosser,1924

  材料:桂龍岩出土的猴科牙齒化石共十二顆,其中有四顆的齒冠是黄色的;另外的八顆是白色的或米黄色的。它們之中包括上臼齒四顆,下臼齒四顆。

  描述與討論:這些牙齒相當粗壯,現將它們的測量數據以及對比數據列於表一:

  
  從表一測量數據來看,羅坑桂龍岩出土的八顆彌猴牙,大小上很接近安氏彌猴(M.anderssoni)而較碩彌猴和現生種均粗壯得多。在形態特徵上,其頰側的齒尖呈圓錐形,在磨損後仍然比舌側的齒尖高出不少。另外,上前臼齒寬大於長,表中的p3其寬爲6.7毫米,而長只有5.8毫米就是一明顯的例子。以上的特徵是安氏彌猴所特有的。因此,我們只好把它們歸入此種。

  至手那四顆齒冠變黄的牙齒,如果不是埋藏環境污染所造成的話,那麽它們理應歸於金絲猴屬的牙齒。因爲只有金絲猴的牙齒才具有隨年齡增長而不斷變黄的生物屬性。將這些牙齒進一步觀察,其臼齒的横嵴比其他猴類牙齒發育得多,磨耗後仍很顯著;另外,這類牙齒的周圍還有一圈隆起的小嵴而把各齒尖連係起來。這些特徵均爲金絲猴類所特有。牙齒本身也較纖細些。將這些標本與廣西一些山洞堆積中出土的丁氏金絲猴(R tingianus)牙齒標本比較,其結構完全相同。若鑒定無誤,則桂龍岩也有金絲猴存在。

  猩猩魏氏亞種:Pongo.Pygmaeus weidenreichi Hooijer,1948

  材料:左右I1各一顆,I2一顆,左P3、P4、右P4各一顆,左M1、M2各一顆。

  描述與討論:各顆牙齒測量結果如表二:

  

  從測量數據中可以看出,牙齒的個體相當大,尤其是兩枚第一門齒,已進入巨猿的變异範圍。臼齒也很明顯,十分粗壯。齒冠咬合面有復雜的皺紋,而且齒帶相當發育,這些特徵屬於猩猩是無疑的。而個體大小則與猩猩魏氏亞種符合。因此,我們把它歸到此種。

  擬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oides Young,1934

  材料:一個比較完整的左下頜骨。

  描述與討論:這是一個保留有I和M1、M2兩枚臼齒的左下頜骨。下頜水平枝是完好的,只是下頜傾斜枝已損缺。從M1上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在前後嵴之間有五個封閉的三角環,這是擬布氏田鼠區别於其他田鼠類的特徵。與華北周口店出土的同種化石相比,個體上稍大些,M1結構完全一樣,M2上的環數也完全一樣,只是各環之間的距離稍近些,這可能屬個體差异的原因。這種化石在華南地區很少發現,在華北地區出現較多。説明它們的適應範圍甚廣泛。

  小巢鼠:Micromys cf.minutus Pallas.177l

  材料:一個比較完整的右下頜骨。

  描述與討論:下頜骨很小,比田鼠還小。下頜水平枝及齒列完好無缺,只下頜傾斜枝已損壞大部分,留下僅是喙實和角突的基部。M1的長度比M2+M3稍小一點。M1上有三對尖,末尾還有一小附尖。M2有兩對尖,後面也有一小附尖;M3有一對尖,後面還有一獨立小尖。該種鼠類牙齒的結構與林姬鼠(Apodemus)、家鼠(Alus)和黑鼠(Rattus)較爲接近。從個體大小來看,黑鼠大得多,其次是林姬鼠和家鼠,小巢鼠最小。在牙齒結構上也有明顯的區别,黑鼠牙齒大,M1的前端不是一對齒尖而是一個相當發育的齒尖。小家鼠雖然M1也是具有三對尖,但其M1和M3頰側不具有一連續的齒帶。而林姬鼠的M1第三對齒尖的頰側,有一明顯的小附尖,這是其特有的。 

  中華縞鬣狗:Hyaena sinens Zdansky。1924

  材料:右下頜骨(帶P3-M1)一個,C兩枚,I1一枚,P2、P3各一枚

  描述與討論:下頜水平枝完好,但傾斜枝已有損壞,無法全面測量。現將各牙齒測量結果介紹如下,P3,L21.8毫米、W15.8毫米;P4,L21.5毫米、W14.5毫米;M1,L28.6毫米、W13.0毫米。M1的兩葉分别爲,前葉14.8毫米、後葉12.6毫米。兩犬齒(C)都有缺損,已無法測量。據觀察,下裂齒(M1)的兩葉大小差别明顯,其跟座相當發育,有兩小尖(即下次尖和下内尖),但一尖發育,一尖很弱;具有後齒帶。這些特徵與中華縞鬣狗基本相同,差异之處是仍然保留微弱的下内尖,而不象桑氏縞鬣狗(H.licenti)那樣下次尖和下内尖均很發育,而且還有明顯的下次小尖。但又不象最後斑鬣狗(Crocuta ultima)那樣前後葉大而低,跟座小。所以,我們把它歸人中華縞鬣狗。

  突吻沙獾Arctonvx rostratus Matthew et Grarlger,1923

  材料:右上裂齒(P4)一枚,M1一枚,左下裂齒(M1)一枚,犬齒一枚。

  描述與討論:上裂齒(P4)比第一上臼齒(M1)外側長度稍小,近三角形,原尖的中側有一發育的附尖,裂齒前沿平直不呈凹窩狀,M1大於P4,長大於寬,呈菱形,有圓形的後葉,舌側有一低的縱嵴。下裂齒(M1)長,跟座相當發達;下後尖位於下原尖之後,下原尖與下前尖位於一直綫上,跟座呈長盆狀,邊沿由5個小齒尖搆成,中間凹陷,觀其特徵,與突吻沙獾(Arctonyx rostratus)相比無异,實屬同種。

  與此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幾顆獾的牙齒化石,其中包括一枚左上裂齒和一枚右上第一臼齒。這兩顆牙齒與上述的同類牙齒大不相同,P4不呈三角形,它的第二尖前沿有一明顯的凹窩,其原尖外側沿不僅有一附尖,同時還有另一相當發育的小附尖。整枚牙齒的長度基本上等於M1的外側沿長度。而M1形狀也不近似菱形,是似正方形,并且在前尖的内側前方有一明顯的小尖;舌側那條縱嵴並不低,而且相當發育,上面隆起似像兩尖。以上的特徵,無論沙獾、狗獾、猪獾、山獾都不具備,而與賈氏獾(Meles cf chiai Teilhard,1940)很相似。賈氏獾屬於真獾屬(Meles),多見於華北地區。從地理環境觀之,只能把這標本定爲一不定種(Meles sp.)。

  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 Owen,1870

  材料:右M1一枚(稍殘)、左M3一枚,右M3、左M1、左P4各一枚,完整左肱骨一根。

  描述與討論:各類牙齒測量結果如表三:

  
  上臼齒具兩個外肋,但前肋强後肋弱,臼齒又有一個前刺而無反前刺,M1有後凹存在,前齒帶發育,上臼齒各嵴(原嵴、次嵴、外嵴)均很發育;原、次嵴基部膨大,中凹入口處未見疣狀結構。下臼齒由半月形兩葉搆成。以上的特徵正與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的特徵相符。與中國犀化石發現的同時,我們還發現了一種個體較小、結構差异較大的犀牛化石。從牙齒的磨損程度來看,這些牙齒不可能是乳齒,也不屬幼年個體。這類犀牛牙齒發現不少,下面把幾顆完整無缺的牙齒測量數據列於表四:

  
  這些牙齒除了在個體大小與中國犀有明顯差异外,在結構上也有不同之處,其上臼齒的外肋只有前肋一條。外嵴側沿顯得很平緩。另外,前齒帶不如中國犀和梅氏犀(Dicerorhinus Mercki)那樣發達,接近於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a)但只具有一前刺。下臼齒結構也比較特殊,雖然爲兩葉組成,後葉呈新月形,而前葉則呈近方形,與披毛犀的下臼齒非常相似,這種結構在下前臼齒上表現不那麽典型,在下臼齒上則是很明顯的。這種結構是否表明該種犀牛在系統演化上與披毛犀有親緣關係,有待於積累更多材料和作進一步研究,目前只能定爲不定種。

  野猪Sus scrofa L.,1758

  材料:各種牙齒102枚。

  描述與討論:在桂龍岩動物群中,按化石標本件數統計,猪類和鹿類的牙齒是最多的。在猪的牙齒中前臼齒和M1、M2的特徵差别不很顯著,只有M3和M3以及犬齒的結構特徵才明顯地反映出來。羅坑的野猪化石中明顯分爲兩種。一種個體大,M3和M3結構很復雜,尤其是M3更爲顯著,它的跟座變化很大,往往發育成第四小葉,所以此牙齒顯得特别粗壯和長。這種野猪的門齒也很發育。在桂龍岩發現了一顆上門齒,不計已損缺的根部就有118毫米長,寬20.7毫米。這種野猪的特徵與華北地區常見的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很接近,但考慮到地理區係關係,暫且定爲不定種。另一種個體較小,牙齒特徵也不相同,現選擇幾顆同類牙齒比較如表五。

  

  

  從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種野猪的第三臼齒,無論是M3或是M3,其跟座變化很小,没有變成第四小葉,所以其長度往往短些;它的形狀呈梯形,這點在齒冠面上清楚反映出來。尤其是M3更爲明顯,所以M3的寬度遠比李氏野猪的大得多。這個特點與河猪(Potamodaeorus)相似。這種野猪不僅羅坑動物群中出現,在馬壩人伴生動物群中也有,我們暫時稱其爲野猪(Sus scrofa),待材料豐富後再行確定其屬。

  赤麂Muntiacus muntiak Zimmermann.1780

  材料:一只比較完整的右角,若干單個牙齒和一顆犬齒。

  描述與討論:角小,横切面呈不規則的橢圓形,角冠長96.5毫米,角柄只有53.0毫米長,角指數爲56-55之間。眉枝爲一短的突起.緊靠着角環,與主枝成85°相交,角環的疣狀突起不很發育,呈15°角向内傾斜,角柄呈扁狀,前後徑爲16.5毫米,左右徑爲11.0毫米。靠近基部扁得尤甚。主枝不很直,中部稍有點彎曲,到末端向内向後明顯的彎曲。角面有不規則的縱溝,尤以後側顯著,但無瘤狀突起。上犬齒相當發育,呈獠牙狀,但不象獐類(Hydropotes)和麝類(Moschus)那麽發達,而且短异彎曲得厲害。這是明顯區分於獐、麝兩類。

  以上的特徵與赤麂(Muntiacus muntiak)相似的地方較多,但也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首先,眉枝比較發育,與主枝相交的角度接近直角,另外眉枝後方有一縱溝,但稜嵴不很發達。這些很可能屬於個體和性别上的差异,因此,我們仍把它歸赤麂。

  在此次發掘中我們又發現了另一只角:這只角不太完整,主枝末端與角柄缺失,主枝基部、眉枝和角環都存在。此角比赤麂角粗壯且大,眉枝與主枝交角小於赤麂,眉枝突起也大,在眉枝内側有一條相當大的縱溝,以至使主枝的横切面不呈完整的圓形或橢圓形,而是帶凹缺的圓形。這個特徵有些象汾河麂(Muntiacus fenhoertsis)的角,但限於角不太完整,只有一件標本,暫且把它定爲麂的不定種(Munfiacus sp.)。

  上面我們着重介紹和討論了有關羅坑動物群中在華南比較不常見和變异較大的一些種類,對於特徵穩定的華南地區常見的種類,在此不再重復。

  三、羅坑動物群的相對年代與生態環境

  羅坑動物群種類之多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其中鑒定到種的計有二十四個,不定種十五個。絶滅種十四個,占58.5%。不定種中許多具有較古老種屬的特徵,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這個動物群的古老色彩就更爲濃厚些。總的看來,這個動物群似乎具有由兩個動物群,即華南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和華北北京人動物群混合組成的特點。在羅坑動物群中出現北方常見種屬就有十來種,如翁氏鼩、馬鐵菊頭蝠、南蝠、擬布氏田鼠、小巢鼠、中華縞鬣狗、小家鼠等,還有豪猪、野猪、虎、姬鼠、獾、麂等的不定種。在一個南方動物群中出現如此多的北方種類是很不尋常的,這似乎顯示華北動物群大批南遷的迹象,造成這種遷移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性氣温下降。

  根據現有記録,這批南遷的種類大多數生存於中更新世的中、晚期,即相當於距今40-20萬年,這個時期内曾出現過冰期,即第三冰期。由於氣候發生變化,不少動物死亡了,動物群中一些種類在寒冷氣候的驅使下進行長途的遷移,當它們到了南方並繁衍其後代的時候,已是冰期的中後期。即中更新世晚期了。

  羅坑動物群中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擁有早更新世的殘留種,如安氏彌猴等等。在整個動物群中,絶滅種所占的58.5%比例高於馬壩動物群的55.5%,接近於貴州觀音洞動物群的57.14%和四川萬縣鹽井溝動物群的57.4%。由此可見,羅坑動物群的相對年代與以上幾個動物群的相對年代很接近,大致處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這個時期的氣候正處於一個寒冷期,在全球性大幅度地降温的情况下,地處粤北山區的曲江當然不能繼續維持它原來那種亞熱帶的生態環境,而是更多地表現出温帶氣候環境的色彩:四季分明,冬天干燥偏冷,春秋温暖凉爽,夏季潮潤甚至有時變得炎熱。這樣的環境既能使原來適應於亞熱帶生態環境的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中大多數種類繼續生存下去,同時也給從華北南遷的一些種屬提供適宜的生存條件,從而搆成了—個很具特色的動物群。當時曲江地區的氣候環境偏冷,也可以從桂龍岩的堆積物不呈紅色而呈淺灰黄色得到佐证。

  從羅坑動物群的組成中没有發現適應乾燥環境的種類,而適應凉爽甚至偏冷的生態環境的種類不少,如金絲猴、大熊猫、豪猪、納瑪象、麂等等。同時,喜水的種類或適應於水邊生活的種類也頗多,如水鹿、猪獾、田鼠、水牛、犀、貘等等。這種現象説明了當時羅坑一帶河流的水量是很可觀的,今天的羅坑水庫昔日也是延綿十幾裏的湖泊、沼澤星羅棋佈的地帶。這裏水草茂盛,水生動物豐富。在桂龍岩的地層中發現的河蟹和大淡水龜就可證明。加上四周都是高山環繞、林木繁茂、山間草甸廣泛存在,所以栖息着不少食草類動物和以獵取食草類動物爲生的大型肉食類動物。羅坑動物群之所以那麽豐富多彩,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羅坑地區不僅地處華南,而且又是一個不太大的山區盆地,其地形和馬壩相似,但因海拔高度比馬壩高300米,其生態環境似乎更復雜一些。將羅坑動物群作爲南方山區中更新世晚期代表性動物群是合適的。這樣,在曲江地區的中更新世晚期,已經出現了基本銜接的兩個動物群,即羅坑動物群和馬壩動物群。在相對年代上它們大體同期但稍有先後差别。在成份上,羅坑動物群對馬壩動物群是一個補充,也爲我們今後進一步系統地劃分南方各個不同時期的動物群創造了條件。

  四、小結

  (一)羅坑動物群是一個具有近四十個種屬的第四紀哺乳動物群。該動物群不僅具有大量的華南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中的主要成員,而且也包含着不少由華北地區南遷的北方種屬,表現出一種混合組成的特點,充分反映出氣候的變遷給動物群的成份帶來明顯的影響。

  (二)從羅坑動物群的成份來看,中更新世中、晚期的種屬占大多數,絶滅種只占58.5%,與四川鹽井溝動物群和貴州觀音洞動物群比較接近,比馬壩動物群的比例稍高;早更新世時期的殘留種較多,其相對年代屬於中更新世晚期,比馬壩動物群可能稍早些,但它們在時間上銜接,在成份上對馬壩動物群起了一個補充的作用。

  (三)羅坑動物群反映的生態環境,表明地處低緯度的粤北山區在冰期全球性的普遍降温的影響下,出現一個温暖潮濕的温帶性生態環境。這一發現爲今後系統研究華南地區第四紀動物群的劃分提供了值得重視的因素。

  

  (原載《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三十週年文集》)

  

  參考文獻:

  1. 卡爾克:關於中國南方劍齒象一熊猫動物群和巨猿的時代,《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1年2期。

  2. 計宏祥:華南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劃分問題,《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7年4期。

  3. 李炎賢:我國南方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劃分和演變,《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1年1期。

  4. 李炎賢、文本享:《觀音洞——貴州黔西舊石器時代初期文化遺址》,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周明鎮:哺乳類化石與更新世氣候,《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3年4期。

  6. 胡長康、齊陶:陝西藍田公王嶺更新世哺乳動物群,《中國古生物志》,科學出版社,1978年。

  7. 韓德芬、許春華、易光遠:廣西柳州筆架山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5年4期。

  8. 黄萬波:華南洞穴動物群的性質和時代,《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9年4期。

  9. 裴文中:中國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地理分佈,《古脊椎動物學報》1957年1期。

  10. 裴文中:廣西柳城巨猿洞及其他山洞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2年3期。

  11. 裴文中:關於第四紀哺乳動物體型增大縮小的問題的初步討論,《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5年1期。

  12. CHARLES A.REPENNING.1967.Subfamilies and genera of the soricidae.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