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曲江縣楓灣騎馬石洞穴遺址發現的打制石器



  禤細賢(禤細賢,廣東省曲江縣馬壩人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介紹的是1982年文物普查時,在楓灣騎馬石洞穴遺址中發現的一件打制得不錯的礫石器,岩性是石英砂岩,呈似不等邊三角形,打制時是沿礫石兩個側面,采用單面單邊打制而成,是一件砍砸器。這一發現説明在馬壩人生存的同一時間内,在曲江地區人類活動的踪迹分佈是相當廣的。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well-made gravel stone artifact discovered in the 1982 investigation in the Qimashi Cave at Feng Bay. The lithologic character of this artiface is quartz sandstone. This resembling scalene-triangle-shaped stone artifact is a chopper made of a piece of gravel which was chipped at two flanks using single-side and single-edge parocessing method. This discovery shows a wide distribution of the traces indicating human activities in Qujiang area at the same period of the Maba Man. 

  

  自馬壩人發現30多年,曲江縣在史前文化考古方面有個新的突破,特别是1982年文物普查以來,在曲江縣範圍相繼發現一些舊石器點,其中有龍歸飛鼠岩洞穴遺址和楓灣騎馬石洞穴遺址。1984年7月,在清理馬壩獅子岩1958年農民從洞裏搬至洞口的堆積物,發現兩件打制石器,研究者認爲這是馬壩人同期的産物。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楓灣騎馬石洞穴遺址發現的打制石器。該遺址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遺址出土有打制石器一件和古生物化石一批。由於該遺址的地層堆積大部分巳不存在,故没有進行系統的發掘,加上發現的材料不多,所以,没有專門的研究報告。但在此發現的打制石器是一非常重要的綫索,故作者對此地點再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現將材料整理公佈如下:

  一、地質與地貌

  楓灣騎馬石洞穴遺址,位於南嶺南部的粤北山區,距曲江縣城馬壩鎮約40公里。(圖一)。此地岩溶地貌極爲發育,群峰林立,峰林間廣布漏鬥、落水洞、竪井、槽谷窪地。遺址北面是獅子寨,長廊排,南面是駝背石,東面是伯雲石,西面是一片開闊的農田,由東向西形成一條峽谷,韶關至瑶嶺的公路從遺址旁邊經過。該山高約50米,直徑約100米,全山有溶洞4個,可分3層,第一層爲下水洞(可能是一通向地下河的通道),低於地面,終年有潺潺流水流入,第二層有溶洞3個,即大岩塘、打油岩和大肚岩。

  大岩塘,又叫傻仔岩,洞口向東,洞口前有一個大魚塘,洞口寬約12米,主洞長約30米,洞右側有一條水溝,終年有水流入,洞左側中間有裂隙與大肚岩相通,洞内有少量堆積,大部分堆積已被人爲破壞或爲地下水溶蝕掉,堆積物爲褐色砂質粘土,膠結程度較高,含化石,在此洞中采集到一件打制石器,石器表面粘結有堆積物,堆積物内膠結有一枚食肉類的動物牙齒,石化程度較高。

  打油岩,洞口向南,洞口寬約6米,主洞長約50米,洞口高出地面3.5米,洞的主體呈西北走向,由裂隙發展而成,洞口稍寬往裏漸漸變窄,洞内寬大部分在1.2~2.5米之間,主洞中段有一向東的支洞,長約15米,堆積物多存在於中段和洞裏部位,可惜堆積物大部分已被人爲破壞,從剩餘的堆積物剖面可觀察到,堆積物相當厚,約在1~2米之間,岩性均爲紅褐色亞砂土,含化石。

  大肚岩,位於山的西面,洞口向西,洞口略比打油岩高,洞口寬約4米,主洞長約15米,左邊有一條2~3米寬的裂隙向下傾斜,可通大岩塘,右邊溶洞較淺,地層堆積物均爲紅褐色帶膠結的亞砂士,含豐富化石,上述三個溶洞是相通的,堆積物和出士的化石種類也基本上相同。

  第三層洞未發現有堆積物和化石。

  二、石器記述

  石器用礫石制成,岩性屬石英砂岩,呈似不等邊三角形,最大長15.7,厘米,最大寬12.8厘米,厚6.2厘米,打制時是沿礫石兩個側面,采用單面打制法打出刃部。可能在使用過程中産生折斷而少了一角(圖二)。

  
石器背面上粘結有堆積物和一牧食肉類動物牙齒化石,而且有明顯火燒過的痕迹,膠結物中含有炭。這件石器與馬壩獅子岩發現的兩件石器中的KP84001號標本,同是用錘擊法采用單面單向加工的礫石石器,可視爲同一類型的砍砸器,與龍歸飛鼠岩的石器也相似。

  三、動物群

  從三個溶洞同類的堆積物中發現的動物化石計有:

  豪猪Hystrix subcristata

  竹鼠Rhizomy sp.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西藏黑熊Ursus thibetanus

  最後斑鬣狗Crocuta ultima

  中國犀  Rhinoceros sinensis

  巨貘Meoatapirus auoutus

  野猪Sus sp.

  赤麂Muntiacus muntiak

  水鹿Cervus(R) nricolor

  山羊亞科Caprinae indet

  水牛Bubalus sp.

  四、遺址的時代與環境

  從該遺址發現的動物群來看,雖然目前發現的種屬僅有十多種,但這十多種哺乳動物類動物化石均屬於華南地區泛稱爲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常見的成員。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在華南地區於更新世早期已經出現,一直延續到更新世晚期。從發現的動物群來看,絶滅種有劍齒象、大熊猫、最後斑鬣狗、中國犀、巨貘等。加上它與馬壩人的伴生動物群相同。由此可知楓灣騎馬石遺址的動物群與馬壩人的相對年代可能同屬於更新世晚期或稍早。

  從動物群組成可以看出,有適應潮濕炎熱環境的水鹿、水牛,巨貘、中國犀,也有適應凉爽甚至偏冷氣候的大熊猫、豪猪和喜歡乾燥環境的最後斑鬣狗。生態環境當與馬壩人的時代的生態環境相似,即四季分明,夏季温熱多雨,春秋干爽凉快,冬季稍爲偏冷的亞熱帶氣候。

  本文承蒙本館前館長黄志高提供資料和大力支持,中山大學人類學係張鎮洪副教授多方指導,本館樑國勁同志提供照相,特此致謝!

  

  (原載《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三十週年論文集》)

  

  參考文獻:

  1.宋方義等:馬壩人化石地點新發現的打制石器,《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30週年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2.宋方義、張鎮洪:馬壩人伴生動物群的研究,《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30週年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