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馬壩石峽遺址出土的青銅器



  朱非素(朱非素,廣東省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介紹的是石峽遺址出土的十三件青銅器特徵,並通過對其進行對比研究而瞭解當時的古代先民們的勞動、生息、繁衍的情况。同時初步推斷這批青銅器的年代是相當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13 pieces of bronz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the Shixia sit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m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s about ancient people on their labor, living and multiply. Assumption was simultaneously made that these bronze artifacts dated back to a period lasting from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馬壩石峽遺址位於獅頭與獅尾兩石山之間的峽地,面積約三萬平方米,是坡度平緩的山崗遺址。現已闢爲農田。遺址周圍有闊而低平的耕地,遠處的山崗在幾千年前曾生長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遺址西區有終年不斷,長流不息的獅尾泉水,可供生活和生産所需。由於地理環境的優越,遠在五千多年前,古代先民們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一帶土地上。近年來,在該遺址除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氏族公共墓地外,還出土了相當於商周到春秋時期的遺迹、遺物。本文僅就遺址中這一期出土的青銅器作簡單的介紹。

  遺址共出土青銅器十三件。計有銅矛1,銅鉞l,銅刮刀(亦稱篾刀)2,鋼錐2,殘銅鏃5,殘靴形鉞1,殘器銎部l片。都發現在第二層的上層,即②A層(第一層爲耕土層),總稱爲上文化層。其年代相當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

  銅矛(T15②A:5)t身作柳葉形,刺實心扁平,中脊起稜,甬短呈扁圓狀,無鼻鈕,唯銎側有一穿。筒長4.8厘米,身長6.5厘米(圖一:1)。

  銅鉞(L46AH1:1):身薄而刃部呈弧,斜肩,首部兩邊上翹。銎爲長方形,内有朽木痕迹。脊端外表有一周弧綫凸稜。兩側面正中各有一道明顯的鑄縫。長8.5厘米(圖一:一2)。

  銅刮刀(T46②AH1:2):形似竹葉狀,身扁薄呈弧,背中間起脊,兩刃前聚成三角形鋭鋒,後部平。長8.5厘米(圖一:3)。

  銅錐(T81②Ad5:1):横斷面爲方形,一端漸細成鈍尖。長7.3厘米。

  銅鏃:長身狹條形,凸脊,中脊横斷面爲菱形。兩葉較瘦,前聚成鋭鋒。個别後鋒倒刺稍大於身。有圓鋌和扁條形鋌。銅鏃(T23②AH12 1):狹條身,中間靠前鋒部分爲凸脊,緊相連的後部分是血漕直通鋌後端,鋌呈扁條形,形制獨特。殘長6厘米(圖一:4)。

  和以上青銅器共存的陶器爲火候較高的幾何印紋硬陶。器形有罐、瓿、盂、圈足盤、豆和原始青瓷鉢、豆等。拍印的幾何印紋有F紋(過去稱夔紋)和雲雷紋、菱形紋、凸方塊紋、方格紋、圈點紋等組合紋,有雲雷和粗方格的組合紋,還有雙圈紋、篦點紋、圈點紋……等等。以T46②A層一號灰坑爲例;灰坑打破了第三層(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它的西端還打破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第三期墓的第42號墓東南角火燒壁。出土銅鉞一件,銅刮刀一件,夾砂紅陶鉢形鼎一件。同坑還出土了幾何印紋硬陶片,有F紋,雲雷粗方格組合紋和規矩雲雷紋。後一種雲雷紋和清遠三坑公社馬頭崗春秋墓出土的陶罐上拍印的花紋相似。

  類似石峽遺址出土的銅鉞、銅刮刀、銅鏃等在本省的廣寧、羅定、德慶戰國墓和廣西平樂銀山嶺戰國墓中也發現。但戰國墓中與青銅器共存的幾何印紋硬陶的米字紋大陶瓮,弦紋、水波紋組合的陶瓿以及陶杯、陶盒等的器形和花紋,截至目前止,石峽遺址的上文化層中未曾見到過。而短小的銅矛,刺實心扁平,筒側有一穿的形制,可能説明年代較早的特點。

  所以,我們認爲這批青銅器的年代,約相當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這看法是否恰當,還有待進一步的發現和探討。

  

  (原載《廣東文博通訊》1978年3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