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華寺藏經閣遺址試掘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1996年,曲江縣博物館配合藏經閣的維修工程,在其地基之東南試掘,清理出一部分宋、元、明、清、民國乃至現代的建築遺迹和遺物,基本上弄清了藏經閣地層的歷史堆積情况。

  Abstract:In 1996,Museum of Qujiang county did a small excauation, in conjugation with the maintenance for the sutra library in Nanhua Temple, the cleaned-out things include the building ruins and the relics from dynasties of Song, Yuan, Ming, Qing, Minguo, or even modern time. In the stratums under the sutra library,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torical deposits were basically clear. 

  
位於廣東省曲江縣東南7公里處曹溪河畔的南華禪寺,是我國南方的著名古寺,它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始,禪宗第六祖惠能便開始在此開演南宗大義,因而南華寺又素有“東南第一寶刹”和“祖庭”之稱。

  1995年底,南華寺全面維修藏經閣。出於文物保護考慮和爲了取得一些南華寺的地層資料,曲江縣博物館配合藏經閣的維修工程,在其地基之東南開挖了一個4×4米的探方。經過1996年1月3日至1月11日爲期9天的初步試掘,共清理出一部分宋元明清民國乃至現代的建築遺迹和遺物,基本上弄清了藏經閣地層的歷史堆積情况。然而由於各種原因,没有進一步進行擴方。

  一、地層堆積

  根據各地層土質、土色和包含物的不同,按由上至下的順序,可將藏經閣地層依次劃分爲6個不同的堆積層次(圖一)。

  第1層:可分爲a、b兩小層。a小層爲磚紅色的鋪地方磚層,方磚邊長30、厚5厘米;b小層爲細砂與白石灰混合而成的灰砂層,該層局部夾雜少量黄泥而呈灰黄色,質地疏鬆而未呈膠着狀,厚度約爲4~6厘米。第1層爲1977年維修藏經閣時所鋪設的地層。

  第2層:爲黄褐色的三合土灰漿層。該層乃由石灰、黄泥、細砂並摻以糯米漿等混合後再經夯打而成,質地極爲細密堅硬,内部可見細密的梅花狀夯窩,表面平坦並涂有暗紅色涂料。該層厚度在6~11厘米之間。這一層應爲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虚雲和尚重建藏經閣時的地層。

  第3層:土色較雜呈灰褐色或深褐色,土質較疏鬆,厚度在38~75厘米之間。該層混雜出土有大量明、清時期的緑琉璃瓦、瓦當、滴水等建築構件和青花瓷片、白釉瓷片、醬釉陶罐底和陶塑殘件等遺物。該層應爲明清時期的堆積層。

  第4層:僅見於探方的東部,爲一層厚約4~6厘米的灰白色石灰層,該層表面平坦,質地堅硬。其西面和北面分别緊鄰着一堵南北向和東西向的磚墻,經仔細觀察,它們應爲同一時期的建築遺存。從磚墻所用青磚的尺寸及上下層位叠壓關係判斷,該層極可能是明代的建築遺存。

  第5層:爲棕黄色或黄褐色堆積層。該層土質黏性較大,厚度在10~30厘米之間。層内出土有宋代的蓮花瓣瓦當、滴水、筒瓦、板瓦、花紋鋪地磚、“咸平元寶”銅錢、黑釉盞殘片和元代獸面瓦當、水波紋帶狀滴水、醬釉碗殘片等。該層未發現明清時期遺物,據此推斷該層爲宋元時期的堆積層。

  第6層:爲橙黄色生土層。土質潔净,黏性較大。

  二、遺迹

  此次試掘先後清理出明代和宋代建築遺迹各一部分(圖二)。

  明代建築遺迹,位於探方東部,其上叠壓着明清時期堆積層,遺迹由一石灰層面和三堵磚墻搆成。石灰層面厚4~6厘米,極其平坦堅硬,距地表0.9米。該層面被一道東西向的磚墻分隔成南北兩部分,北塊僅揭露出一小角;南塊揭露面積較大,南北長3.38、東西寬1.2米。三堵磚墻大致呈南北和東西向排列,其中北端的兩道磚墻呈“T”字形砌就。南北墻殘長1.4、東西墻殘長1.28米,殘高65厘米,均爲雙層磚墻。所用青磚尺寸較小,長27、寬12、厚5.6厘米。南端一堵磚墻呈南北向砌就,與北端磚墻相對應,殘長2.3、殘高0.5米。所用青磚尺寸較大,長41、寬25、厚10厘米。由於所揭露的遺迹面積有限,難以就此判斷該建築遺存的具體用途。

  宋代建築遺迹,分佈於探方西部宋元時期堆積層底部,揭露面積爲南北長4、東西寬2.6米,遺迹東端被明代建築遺迹所打破和叠壓。遺迹由一建築平面、一塊方形柱礎磚、兩條相互垂直的排水溝、一堵石砌擋土墻和一條青磚鋪道所搆成。其中建築平面較爲平坦,距地表約0.86米;其上清理出一塊平置的方形柱礎磚,磚邊長27、厚6.7厘米。平面的東、南面各有一條寬20、深7厘米的排水溝,兩條排水溝匯合後向南經石砌擋土墻將水排出。石墻内砌有一段長34厘米的暗溝。石砌擋土墻位於平面南端,呈東西向砌就,殘長2.6、寬約0.4、殘高0.45米,東端被明代建築遺迹打破。石砌擋土墻以南則有一段東西走向的磚砌路面,係采用長條青磚側置鋪砌成。磚長26、寬9.5、厚5厘米。該磚鋪路面低於其北邊的建築平面約40厘米,東端被明代建築遺迹所叠壓。根據清理出的柱礎磚、排水溝、擋土墻等建築遺物、遺迹分析,它極有可能是一處宋代的殿基遺址。

  三、出土遺物

  此次試掘出土有各式瓦當、滴水、筒瓦、板瓦、方磚、條磚、磚雕、灰塑殘件等建築構件和碗、盤、罐等器物殘件,它們分屬宋、元、明、清各時期。

  圓形瓦當11件,可分爲A、B、C三種不同式樣。

  A.蓮瓣瓦當:4件(均殘)。青灰色胎,形體較爲厚重。直徑約14.5、厚3.2、邊輪寬約1.5厘米。瓦當中心爲一凸出近2厘米的小圓臺,周圍飾有八瓣凸蓮瓣紋,立體感極强。其中一件瓦當表面涂飾有紅彩痕迹,另有2件仍殘留有一些因火燒而形成的黑色煙炱。該類瓦當出於第5層,從形式上應爲宋代的蓮瓣瓦當(圖三,1)。

  B.獸面瓦當:2件(均殘)。灰褐色胎,質地較爲粗糙堅硬。直徑12.5、厚1.2、邊輪寬1.2厘米。瓦當正面印飾有一狰獰獸面圖案,獸頭上有雙角和鬃毛,雙目圓睁,張口露齒形象兇惡,外飾雙圓圈紋(圖三,2;圖四,1)。該類瓦當亦出於第5層,從獸面圖案的特徵判斷,應爲元代的獸面瓦當[1]。

  C.花葉紋瓦當:5件(均殘)。直徑在12.7~14.5厘米之間,厚1.2-1.6、邊輪寬1.3~1.8厘米。其中有兩件爲橙黄色胎的緑琉璃瓦當,瓦當中間飾花葉圖案,邊輪飾卷雲紋。這類瓦當質地較軟,但製作精細(圖三,3、4;圖四,2),均出於第三層内,從形式看應爲明清時期。其餘3件均爲青灰色胎,質地堅硬,且較爲厚重粗糙(圖三,5、6)。它們均出於第5層,從圖案及質地特徵判斷,應爲宋元時期瓦當。

  滴水7件,可分爲A、B兩種。

  A.花葉紋滴水:4件(均殘)。略呈三角形,上端近平,下端由兩邊對稱的花邊曲綫合成,高度約爲其寬度的一半,中間飾有花葉圖案。其中兩件爲淺黄色胎質的緑琉璃滴水,質地較軟,紋飾圖案精美。寬21、高約11、厚1.4厘米(圖三,7、8)。它們出於地層的第3層。另兩件爲青灰色胎,質地堅硬,紋飾較爲粗糙。寬21.5~23、高9~10.5、厚2厘米(圖三,9、10)。該類滴水出於第5層。

  B.帶狀滴水3件(均殘)。呈扁平的水波紋帶狀,上部多飾數道凸弦紋,下端用手捏成波浪形花邊。其中兩件爲橙黄色胎的緑琉璃滴水,上端有3~5道凸弦紋,下端捏成水波紋。高2.5~3.2、厚1.5~2厘米(圖三,11、12)。另一件爲青灰色胎質,火候較高,質地堅硬,中間飾十字星形凸起一道,上下各隔以一凸弦紋,下端飾水波紋,波褶小而密。高4.3、厚2.3厘米(圖三,13)。該滴水出於第5層内。

  筒瓦 21件,均已殘。爲半圓形筒瓦,均有瓦唇以便於相互銜接,瓦唇處略薄。其中胎色爲橙黄色的爲緑琉璃瓦,質地較軟,形制較小,内面無布紋痕迹。按尺寸大小可分爲三種不同規格,筒徑7~10.4、厚度0-8~1、唇長3.5~5.8、唇厚0.7~0.9厘米。胎色爲青灰色的筒瓦,質地較硬,形體較爲厚重粗大,瓦背上有深淺粗細不一的布紋痕迹。根據它們的尺寸大小可分爲四種規格,瓦長15~21.5、筒徑14~15.7、厚1.2~1.9、唇長3.1~4.7、唇厚1.1~1.5厘米。

  板瓦 23件。可分爲五種不同尺寸,胎質有灰褐色、淺黄褐色和青灰色三種,均殘,不見完整瓦件。在瓦與瓦之間的銜接處多飾有四至六道微凸的弦紋,亦有無弦紋而略作减薄的。瓦寬在17.5~24.6厘米間,厚度在1~1.7厘米之間。

  鋪地磚 2件。一件爲青灰色的花紋方磚。磚長25.5、殘寬15.8、厚4.7厘米。製作規整,並經過人工打磨,磚面上拍印有銅錢紋和方勝圖案等吉祥紋飾(圖五,1)。另一件爲淺青灰色的素面磚。殘長31.5、殘寬15、厚3.6厘米。磚的質地細密堅硬,表面經過人工打磨顯得極平整光滑,並在表面涂飾有紅色顔料。

  條磚 數量衆多。均爲青灰色磚,燒制火候較高,質地堅硬,可分爲以下四種不同的規格:A.26×9.5×5厘米;B.27×12×5.6厘米;C.31×14.3×5.5厘米;D.41×25×10厘米。

  磚雕 1件,殘。黄灰色胎,質地較鬆軟並有少許風化,表面似殘留有白色和赭色顔料,正面雕琢有卷雲圖案一朵。殘長7.3、寬11.5、厚7厘米(圖五,2)。

  灰塑殘件包括一些灰塑動物如馬、鳥等的殘件和一些瓦脊上的裝飾部分殘件。均爲青灰色胎,質地堅硬,表面經過打磨並殘留有白色顔料痕迹(圖五,3、4)。

  柱礎磚 1件,完整。青灰色胎,質地堅硬,呈正方形。邊長27、厚6.7厘米。

  銅錢 1枚。爲宋代“咸平元寶”小平錢。錢徑2.6、厚0.25厘米。

  黑釉盞 1件,殘。敞口,斜腹,淺圈足,胎質堅硬呈鐵褐色,底足部分露胎,施黑釉。殘高4.4、底徑3.6厘米(圖五,5)。

  白瓷碗 1件,殘。敞口,斜腹,圈足略高,淺灰色胎,灰白色釉,足部露胎。殘高4.8、底徑5.4厘米(圖五,6)。

  陶罐 1件,殘。侈口,卷唇,溜肩,鼓腹,平底,黄褐色胎,施褐色釉,下半部露胎。高15.2、口徑11、底徑8.8厘米(圖五,7)。

  白瓷盤 1件,殘。灰白色胎,施白色釉略發灰,敞口圓唇,淺腹,内底上有一輪澀圈,底足露胎,胎較厚重。高3.4、足徑8.4、口徑16.4厘米(圖五,8)。

  青花瓷盤 1件,殘。白色胎,質地細膩,敞口,尖唇,曲腹,圈足,内外均繪有青花弦紋和花草圖案,青花發色較藍。高3.2、口徑16.8、底徑9厘米(圖五,9)。

  青花瓷碗 1件,殘。青白色釉,敞口,曲腹,圈足,底足深挖過肩,内外繪青花紋飾,青花發色灰褐。殘高3、底徑3.1厘米(圖五,10)。

  四、結語

  據《六祖壇經》[2]、《曹溪通誌》[3]、《南華小志》[4]等文獻記載,南華寺自南朝梁武帝天監三年(公元504年)建成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多次的興廢盛衰:隋末曾廢於兵火,唐初重建;宋初寺半毁於火,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復修,並賜名“南華禪寺”;元末亦遭兵燹,洪武初已頽敗不堪,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德清和尚大力中興;清康熙七年(1668年)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全寺;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虚雲和尚將南華寺移位重建,將原來寺院的四合院布局改爲現今的中軸綫布局。由此可見南華寺歷史上曾屢經破壞和修建,其地層堆積應是相當之復雜的。

  藏經閣原名御經閣,始建於明英宗年間。據《曹溪通誌》上載之《平南王重建御經閣碑記》,平南王尚可喜在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南華寺時,將祖殿與藏經閣易地重建,藏經閣建成於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後來分别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及1977年亦曾進行了加固重修。按《曹溪通誌》卷一及卷十一載,唐時六祖初住南華,見“堂宇湫隘,不足容衆”,遂謁里人陳亞仙,求施地擴建,後遂擁有包括陳亞仙祖墓在内的地方。現藏經閣位於陳氏祖墓南不足30米處,在唐時六祖擴建之前應仍爲陳氏田産,因而在此建廟宇的歷史當不早於唐,這與此次試掘所得的最早地層爲宋代的結果是頗爲相符的。另據《曹溪通誌》卷一及《六祖壇經》“六祖大師緣起外記”載,陳亞仙在施地時曾囑曰:“此地乃生龍白象來脈,只可平天,不可平地。”自唐迄今南華寺的營建均“一依其言”。所謂“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即謂在營建殿宇平整地基時,只能將低處墊高,使之與高處齊平,即“平天”;而不能將高處削低使與低處齊平,即“平地”。按南華寺建於天王山的南面緩坡上,前有曹溪河,四周林木參天,遮天蔽日,即便是酷暑時節,寺内亦略覺凉意,地勢顯然偏於低濕。如建殿堂時將高處挖低,則地基無疑要低於四周,更顯潮濕,不利於人的活動和居止。因而惟有將低處墊高,使之高出四周,方能緩减濕氣。經過此次發掘,可以證明這種“只可平天,不可平地”的記載是可信的,因爲試掘結果已證實藏經閣地層各歷史時期的堆積正是逐層相叠不斷增高的。

  總的來説,此次對南華寺藏經閣地層的試掘,對研究南華寺歷史上的營建情况無疑有着較高的參考價值,畢竟它是至今爲止惟一的一次對南華寺的地層考察;而出土的大量形制、大小和紋飾各异的建築構件,亦爲我們瞭解嶺南地區宋至清代的建築材料及其特色提供了較爲系統的實物資料。

  

  (執筆:吴孝斌)

   (原載《華南考古》第1輯)

  

  注釋:

  [1]戈父編著:《古代瓦當》第二章七節“宋元明清瓦當”,中國書店,1997年。

  [2]宋代惠昕本《六祖壇經》。

  [3]明代釋德清主編、清代馬元、真樸等重修之《曹溪通誌》。

  [4]隋齋居士胡毅生編著:《南華小志》,廣州登雲閣,1937年3月印。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