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05年的兩岸關係回顧



  一

  2005年對於從事兩岸關係的人而言,是揚眉吐氣的一年,這一年中央出臺了許多對臺新舉措,使我們開始站在超越臺灣黨派、統獨、個人的高度,以整個中國命運作爲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從改變臺灣同胞的認同混亂着手,主動去滿足他們正當願望,從而産生了很好的效果,使“臺獨”分子無從找到詆毁我們的口實,大大扭轉了被動局面,重新掌握了兩岸關係的主動權,讓國家進一步贏得了可貴的和平發展的時間與空間,這讓我們這些從事兩岸關係的人也臉上有光,心情舒暢。

  回想一年前兩岸關係還是那樣劍拔弩張和波濤汹涌,一些主張堅持“和平統一”的人被公開斥爲“投降派”和“臺姦”,當時兩岸關係走向混沌極了,全世界都在爲我們捏汗。然而,黨中央没有抛棄“和平統一”的方針,没有將臺灣問題交給軍隊去解决,更没有去懲罰“緑色臺商”,也没有中止兩岸交流,甚至没有采取威脅與恫嚇。相反,我們公開提出了“四不”與“四要”,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决不動摇,争取和平統一的努力决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决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决不妥協”,以及“要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要加强經濟上的交流與合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要平等協商,加强溝通,擴大共識;要鼓勵兩岸民衆加强交往,增進瞭解,融合親情”,並將這些精神寫入了《反分裂國家法》。在《反分裂國家法》指引下,我們不斷主動釋放善意,出臺了許多改善兩岸關係的新措施。從此兩岸關係出現了逆轉性的變化,臺灣内部矛盾反而激化了,内亂加劇了,弊案頻爆,沉淪加速,“臺獨”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以致在23個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僅保住了6個縣市,而我們站到了矛盾與漩渦之上,穩操了兩岸的主導權與言語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

  這種戲劇性變化,恐怕出於許多人的意外。一位日本資深的中國問題專家語重心長地説:“試想,如果當時中國領導人不這樣做的話,今天的臺灣與中國又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景呢,恐怕是不堪設想,”他爲我們作出了明智的選擇感到慶幸,我們這些從事兩岸關係的人何嘗不是如此。一念之間的選擇常會謬之千裏。對我們學者來講,在黑暗中要善於看到希望,决不氣餒;在勝利時要善於看到危機,保持憂患;要善於分析潮流,懂得掌握規律,决不盲從隨流,這是一個學者最重要的素質,但也是最困難的事。

  二

  其實,臺灣問題並不是無法把握的事,例如民進黨上臺後從表面上看氣勢如虹,有些民進黨人也躊躇滿志並大言不慚地稱—— “從此執政二十年無敵手”!於是我們一部分人也跟了悲哀地稱時間不在我們這邊了,即使我們到現代化一日,臺灣民衆也不會認同我們了,於是提倡只有靠武力解决臺灣問題了,並提出晚打不如早打,更有甚者提出解放了臺灣再搞現代化。其實説這些話的人是不了解臺灣問題,更不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他們被民進黨掀起的民粹運動嚇怕了,他們被極端的喧囂塵上的意識形態鎮住了,而没有看到播弄意識形態和玩弄政治是没有出路的,“臺獨”極度瘋狂之日正是民進黨走向衰敗之日,何况陳水扁之流决不是心懷正願的仁人志士,執政後的民進黨迅速黑金化,成了一個徹頭徹頭尾的利益集團,尤如太平天國的農民領袖進了京城迅速墮落了,而這種“非道德化”又成了“去臺獨化”的清醒劑,“臺獨”執政僅五年半時間,就從巔峰滑落了,其實這一切都是在預料之中的。在兩岸關係最動盪與黑闇時期,爲什麽有些人還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有些人就不堅持了,這不僅僅是對鄧小平的感情問題,而是對臺灣問題本質與規律的認識水平問題。

  “三合一”選舉民進黨的大敗,陳水扁竟嚇得躲了起來,民進黨不僅没有反省,反而投入了更激烈的權力之争,於是我們一些同志又喜形於色,斷言民進黨不行了,陳水扁跛脚了,等着馬英九上臺去進行新的國共合作了……。這些人又錯估了形勢。這次民進黨雖大敗,但還是有41.95%得票率,較四年前僅下降了3.4%,在縣議員選舉中,民進黨還增長了50席左右,也就是説,這僅僅是中間選民中同情緑營的選民及緑營中淺緑的選民,用選票教訓了傲慢的陳水扁,而民進黨的基本板塊及基本群衆依然没有改變立場,没有放棄對民進黨的支持,我們統一大業如果没有辦法改變這些民衆對我們的認同,那是不可能成功的,兩岸關係也不可能有所好轉的。

  從這次選舉來看,民進黨依然擁有近42%的基本支持者,這些民衆並不是不知民進黨“執政無方,搞錢有術”,他們對陳水扁的不滿也溢於言表,但他們也無法一下子認同國親新,他們認爲國親新下臺五年來,同樣没有反省没有改悔,他們認爲國親新比民進黨好不了多少,同時他們對國親新的兩岸政策心存疑慮,他們對國親新的整合也不樂觀,他們有着另一種苦悶。今日臺灣只是藍緑的選民對政壇無休無止的惡鬥,對政治人物的貪瀆無信,感到厭倦與失望,人們開始懷念久違的誠實與守法,於是沾有許多政治潔癖的“不沾鍋”——馬英九,突然變得人氣十足。但在這麽滿目瘡痍的臺灣政壇,馬英九能創造奇迹嗎?在泛緑還擁有這麽多基本群衆的今天,兩岸能出現奇迹嗎?即使2008年大選,馬英九當選“新總統”,泛藍長袖揮舞的空間究竟有多大,泛藍能給臺灣民衆一個新的願景嗎?面對泛緑的反撲,泛藍能團結一致共度艱難嗎?馬英九若能成爲臺灣新領導人,兩岸反獨壓力會减輕,但誰代表中國及用什麽主張去統一中國,這矛盾又會尖鋭起來……。總之,我們仍需要多一點冷静,不宜大喜大悲。

  三

  我們有理由爲2005年我們在兩岸關係上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這些成就在我看來表現在四方面:

  (一)對兩岸關係本質的瞭解有所深化

  人們開始認識到統一是兩岸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創雙贏、共締一個更美好的新中國的過程。這個過程應從交流着手,經貿合作着眼,對話談判着力,通過論壇、互訪、三通……建立新的民族感情,撫平歷史的創傷,建立新的相互認同。作爲這樣一個過程,要尊重它的規律,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一個黨或一個人身上,要全方位做臺灣民衆工作,而做臺灣民衆工作又莫過於把自己事情做好。這一年由於我們對兩岸關係中這些本質性問題認識有所深化了,因此工作中也少了許多條條框框,多了不少活力。

  (二)統一的理論與法律有所健全

  長期以來,統一作爲全民的一種意志與追求,思考顯得過於簡單,缺乏必要的理論根據與法律的建設,而《反分裂國家法》的建立,使兩岸關係有了一定理論根據與法律武器,這是一個巨大進步,但“理論沙漠化”現象還没有根本改變。今年新一代領導人提出對内謀求和諧社會,對外謀求和平發展,推動建立和諧世界,這新論述對兩岸關係也帶來了新内涵,有人提出兩岸應該謀求和解,這一新説法爲2005年的兩岸關係帶來了新的思考。是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且雙方在憲法中都明文指出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兩岸稱不上處於分裂狀態,也就談不上統一,而且只要臺灣承認自己是中國一部分,我們也同意“一國兩制”,臺灣選舉照搞軍隊照存生活方式照舊,那麽我們所指的統一,實際上就是謀求臺海之間的一種和解。這種論述引起了人們廣泛興趣,類似這樣理論性和法律性問題在兩岸關係中還有很多,需要我們一一去加以厘清。

  (三)改變臺灣民衆認同的努力有所加强

  兩岸關係之所以如此膠着,很大原因是兩岸經歷了“四百年的疏離,一百年的隔絶,五十年的對抗”,從而造成對國家認同的混亂,因此兩岸關係應該從改變臺灣同胞的認同着手,對這一點問題的認識大大有所深化,今年出臺的許多措施,無論對臺灣學生、南部農民、廣大臺商、在野黨等,不僅僅是釋放善意,更不是施捨,而是企圖努力去改變他們認同的混亂,這是找到做臺灣民衆工作的一條正確道路。

  (四)兩岸政黨交流有所突破

  長期以來,臺灣當局拒絶對話與談判,尤其拒絶黨對黨的接觸,這使兩岸關係始終處於僵局。而如今世界,任何重大問題如果不對話不談判,是不可能單方面加以解决的。今年我黨領導人胡錦濤誠邀臺灣國、親、新三黨領袖訪問大陸,打破了兩岸政黨間互不往來的僵局,而且通過胡錦濤與連戰、宋楚瑜、鬱慕明的會談,形成了許多共識,並通過兩黨交流,我們落實了許多臺灣民衆期盼的政策,讓廣大臺灣同胞獲得許多利益,從而打破了“親共”等於“賣臺”的魔咒,讓臺灣民衆看到了兩岸“和平雙贏”是符合臺灣利益,是臺灣民衆可以選擇的另一條道路,而“臺獨”之路未必是唯一利臺的途徑,這使得民進黨慣用的“扣紅帽子”手法開始失靈,從而大大緩和了兩岸關係。通過與國親新的交流,使我們通過做在野黨工作去有效影響近半臺灣民衆,使我們做臺灣民衆工作更加實在了。當然這僅僅是個開始,我們還應該把這工作做到另一半臺灣民衆身上及執政黨身上。展望未來,這種黨對黨、政對政的對話與談判,應該成爲一種常態,爲此我們應更加努力。

  回顧2005年的兩岸關係,我們有權利感到高興,但展望未來兩岸關係,我們依然任重道遠,我們依然没有盲目樂觀的權利。

  (寫於2005年12月,本文應東南電視臺撰稿,作於2006年1月11日,收録於2006年上海東亞研究所的《持之以恒》一書。)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