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雲浮蟠龍洞人類化石的考古學意義



  邱立誠 張鎮洪(邱立誠,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鎮洪,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 雲浮蟠龍洞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不僅爲嶺南地區人類化石的發現增加了一個新的地點,更爲在南江流域尋找舊石器文化遺存提供了重要綫索。 
Abstract: The human teeth fossils unearthed in Yunfu Panlong Cave not only increase a new site of human fossil discovery in Linnan area, furthermore, they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for  researches on Paleolithic relics along Nanjiang River.

  

  蟠龍洞位於雲浮市雲城區的獅子山西麓,爲石灰岩洞穴,裂隙型發育,總長526米,寬3米,高8米。洞口向東,高出地面12米。高出洚水河水平面30多米,相當於第二級(T2)河流階地或第三級(T3)河流階地。洞内較平坦。洞前有西江支流洚水河流經。從洞口内進40米處有黄褐色膠結堆積,含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1987年在堆積中出土2顆人類牙齒化石〔1〕,其中一顆爲左下第三臼齒(M3),另一枚爲左下第二前臼齒(P2)。2008年5月,筆者與雲浮市博物館文物工作者一行到洞内考察出土人類牙齒化石的堆積時,在距離堆積不遠的地方采集到一件石片,石質爲硅質灰岩,器身有4~5個片疤,應爲人工打擊痕迹。因此,蟠龍洞含人類牙齒化石的堆積中很有可能還有人類文化遺存。

  據觀察,左下第三臼齒(M3)的齒冠長(L)12.3mm,寬(W)10.8mm,高(h)7.2mm,齒根兩根,殘長7.3mm,斷口似被嚙齒類動物咬過,呈斜狀。齒冠相當粗壯。齒冠咬合面似園形,咬合面的各尖只有中度的磨損,所以其前、後、原、次各尖以及頰溝、遠中溝、近中溝、舌溝、中央缺隙均清楚可見,而且相當發育。下次尖雖比下原尖稍小,但也很發育,在下次尖後面有一下次小尖存在,這是其原始特徵的表現。左下第二前臼齒(P2)的齒冠長(L)8.0mm,寬(W)8.5mm,高(h)15.3mm;齒根單支。殘長6.1mm。

  我們將雲浮蟠龍洞的人牙齒化石與馬壩獅子岩飛鼠洞〔2〕、封開垌中岩的人牙齒化石〔3〕作比較分析,測量數據結果見表一。

  從表中可以看出,三個地點出土的下第三臼齒(M3)中以雲浮蟠龍洞出土的牙齒M3最爲粗壯,牙齒搆造(尖和溝)復雜程度則相差不大,但蟠龍洞出土之M3的下次小尖比前兩地點出土的下M3都明顯,齒帶痕迹也清晰膨大,所以整顆牙齒顯得更爲碩壯。長寬指數113.7已進入晚期直立人的變异範圍。石化程度,三者差别不明顯。蟠龍洞出土的另一顆牙齒是人的第二前臼齒(P2),這顆牙齒不大,牙根單支,似乎還未發育完全,齒冠面各尖没有磨損的痕迹,據此估計可能屬於一顆乳齒,和已經磨損明顯的M3很可能分屬不同的個體。兩者年齡相差較大,M3可能屬於30歲左右的青年個體,而P2則屬於10歲左右的兒童。

  根據上述研究,可以認爲,這兩顆人類牙齒的形態特徵較爲古老,初步判斷屬於早期智人化石。

  雲浮蟠龍洞的人類化石年代迄今還未進行絶對年代測定,這裏結合伴生化石動物群的種類組合予以探討和推斷。

  經初步鑒定,蟠龍洞發現的第四紀化石哺乳動物群種類有6目23種:

  靈長目

  彌猴(Macaca sp.)

  猩猩(Pongo sp.)

  長鼻目

  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

  納瑪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

  嚙齒目

  豪猪(Hystrix sp.)

  竹鼠(Rhizomys sp.)

  食肉目

  大熊猫洞穴亞種(Ailuropoda melanoleuca fovealis)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cf.tigris)

  獵豹(Acinonyx sp.)

  西藏黑熊(Ursus thibetanus)

  猪獾(Arctonyx collaris)

  大靈猫(Viverra zibetha expectata)

  靈猫(Viverra sp.)

  奇蹄目

  華南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 

  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

  偶蹄目

  野猪(Sus scrofa)

  鹿(Cervus sp.)

  水牛(Bubalus sp.)

  野牛 ( Bison sp.)

  赤麂(Muntiacus muntiak)

  水鹿(Cervus R.nricolor)

  鬣羚(Capricornis sp.)

  巨羊(Megalovis sp.)

  蟠龍洞動物群中的許多種屬,如彌猴、猩猩、華南巨貘、水牛、水鹿、鬣羚、巨羊等種類都是適合熱帶、亞熱帶氣候環境的動物,可見當時雲浮地區的生態環境是比較潮濕和炎熱的,處於間冰期的氣候環境。這個時間内對應的間冰期只能是廬山冰期和大理冰期之間的間冰期,因此,蟠龍洞人的生存年代應爲中更新世晚期之末或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約爲10多萬年以前,屬於遠古時期“西江走廊”中古人類東進的一支。

  雲浮蟠龍洞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不僅爲嶺南地區人類化石的發現增加了一個地點,爲在南江流域尋找舊石器文化遺存提供重要綫索;更重要的是,這個地點出現在珠江流域主幹流——西江中游的雲浮地區,這裏與盛産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文化遺址的封開、羅定地區連成一片,同時也是兩條極爲重要的文化古道——瀟賀古道和南江古道所在的地方之一。這兩條古道是溝通嶺南和長江以及中原地區最早的人文古道,在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開始後,成爲海、陸絲綢之路的連接通道。遠古時期,這裏又是現代中國人起源並自南往北輻射的要道,在通道兩側和連接的地區,都有古人類生存和活動遺迹,留下了豐富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因此,雲浮蟠龍洞古人類化石的發現爲現代中國人起源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又一珍貴的實物材料。

  近期的一些考古新發現也給予我們更多的啓示,如韶關市武江北岸百望大橋頭附近的芙蓉山舊石器地點〔4〕,這裏屬於二級階地,采集到一批人工打擊石製品,均爲礫石石器,石料爲石英砂岩,個體爲中等大小,基本上在10厘米以内。單面單向簡單打制,不見修理臺面,也不見第二步加工,刃緣没有修理面,刃面片疤較大,器種有邊刃器、端刃器、凹刃器、弧刃器等。有的在一個長邊打擊爲陡刃器;有的在打擊加工過程中因一個刃角受損而廢棄。這批石器與兩廣地區常見的礫石石器基本相同,顯現出較爲原始的面貌。根據地點位置及石器的形態特徵,初步推測石製品的年代可能與馬壩人相當或更早一些,即距今在10多萬年以前。

  此外,在河源地區的東源縣上莞鎮必壽洞發現一批化石動物群〔5〕,是代表粤東北地區更新世時期的哺乳動物群,必壽洞含化石動物群的堆積爲棕紅色粉質粘土層,這與馬壩人動物群的堆積非常接近。初步觀察,必壽洞動物群的種屬有6目12種:

  靈長目 

  彌猴(Macaca sp.)

  長鼻目

  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

  嚙齒目

  豪猪(Hystrix sp.)

  食肉目

  狼(Canis sp.)

  大熊猫洞穴亞種(Ailuropoda melanoleuca fovealis)

  最後斑鬣狗(Crocuta ultima)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cf.tigris)

  奇蹄目

  華南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 

  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

  偶蹄目

  野猪(Sus scrofa)

  鹿(Cervus sp.)

  水牛(Bubalus sp.) 

  上列種屬中,其中東方劍齒象、大熊猫洞穴亞種、最後斑鬣狗、華南巨貘、中國犀爲絶滅種,其餘爲現生種,屬於泛義的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反映了這個動物群自西向東遷徙、演變的進程,爲在粤東北地區尋找古人類化石遺骸提供重要綫索。由此,我們認爲河源必壽洞化石動物群的年代可能與馬壩人動物群相當,地質年代爲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早期。據最近發表的馬壩人化石地點測年報告,馬壩人化石的年齡有可能前推至距今23萬年〔6〕。這個年代數據與馬壩人化石處於早期智人較早階段的形態特徵更相吻合。必壽洞動物群正好處在華南地區東西連接的鏈條上,對於探討華南大熊猫——東方劍齒象動物群自西向東的發展及其軌迹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以往河源地區的燈塔一帶及龍川縣老隆東江河二級、三級階地曾發現一些零星分佈的礫石打制石器,其年代未進一步確認。據相關的研究,三級階地的年代爲距今28~55萬年,二級階地的年代爲距今9~22萬年〔7〕。其中二級階地的年代與必壽洞化石動物群的年代大致吻合,爲在河源地區探尋舊石器文化遺存增强了希望。通過上述研究,我們可以逐漸地從嶺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古人類的發展關係中找出一條比較清晰的演變軌迹來,這是現代中國人起源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注釋:

  〔1〕 陳耀昇主編:《雲浮文物志》,1990 年内部出版,17~18。

  〔2〕宋方義、張鎮洪、 黄志高:《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岩新發現的人類化石》,《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卅週年文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年。

  〔3〕邱立誠、宋方義, 王令紅:《廣東封開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人類學學報》,1986年4期;宋方義、 張鎮洪、鄧增魁:《廣東封開垌中岩動物群和人牙化石研究》,《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三十週年論文集》,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版,28-40。

  〔4〕2007年調查資料,標本現存曲江區博物館。

  〔5〕黄東、邱立誠:《廣東東源縣必壽洞更新世化石動物群》,2008年(未刊稿)。

  〔6〕高斌、沈冠軍、邱立誠:《馬壩人地點南支洞鈾係定年初步結果》,《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第28卷第3期。

  〔7〕曾祥旺:《廣東珠江流域古河流階地發現的舊石器遺存》,《廣東省博物館集刊》(1996),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