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南海曹邊村曹氏大宗祠實測勘察與研究



  郭順利(郭順利,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文摘要】曹氏大宗祠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它主要體現了嶺南明代晚期祠堂建築的形制、結構、材料、特點、工藝與技術手法,爲研究嶺南地區古代祠堂的發展演變、傳統堪輿術如何影響民間建築以及家族遷移歷史等多方面提供了新的實例。

  Abstract:The ancestral hall of Cao Family is a protected relic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mainly reflects the forms, structures, materials, characters, process and technical skills of ancestral halls of late Ming Dynasty in Linnan area. It serves as a new example in researches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ancestral halls in Linnan area, how did traditional geomantic omen doctrine affect folk architectures,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family migrations.

  

  一、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

  曹氏大宗祠,又名南雄祖祠,位於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曹邊村北坊1巷内,前面設坪地、水塘,左側有水泥路,右邊爲民居樓房,背面是小廠房。以衛星定位儀(GPS)測定祠堂的四角方位分别爲:前左角(即前門廳左角)爲N23°05′19.1″,E113°05′27.7″;前右角(即前門廳右角)爲N23°05′19.3″,E113°05′28.2″;後左角(即寢堂後左角)爲N23°05′17.6″,E113°05′28.0″;後右角(即寢堂後右角)爲N23°05′17.8″,E113°05′28.4″。地勢低平,海拔高度僅3米餘。

  曹氏大宗祠始建於明代中期,曾經明崇禎玖年(1636年)丙子孟春重建、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孟冬重修和2004年落架大修。2002年七月十七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曹氏大宗祠爲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據該村長老們説,大多數村民姓曹,其餘爲雜姓。由於地方誌無此祠的記載,有關曹氏家族的文字史料及族譜又缺失,真正能説明曹氏家族遷徙變化、繁衍生息和有關祠堂及其它情况,是大門祠匾題款、落款的銘文和現存於該祠門廳明間右側隔斷墻上鑲嵌的一方“永代流傳”石碑。此碑文全文記録如下:

  “永代流傳

  蓋聞世人爲不平則鳴,聖人以無訟爲貴。我扶溪滘邊,雖非甲族頗亦名鄉。始祖南雄公原居南雄珠璣巷。自大明時遷居滘水,歷計數百餘年,子孫茂盛不下五百餘丁,然皆兄友弟恭,上和下睦,信義於朋友,和翕於鄉鄰,清白傳家不爲謬矣。迨至十一世祖太明公失昏再娶續弦黃氏,氏乃洋城之女,始嫁江夏蕭家再適,太明攜兒扶養帶來之子,姓蕭名瑞騰,倚我太明公養育稚年漸長。太明公著人送彼歸家,惟伊親屬希微無人領接,復將瑞騰送轉。太明公憐其無可依倚認作螟蛉,教彼口書,爲伊娶婦,給肥田十數畝,銀數百兩,青磚石腳屋一間。瑞騰娶後,連生五子,首長仁,次長義,三長禮,四長智,五長信,素依曹姓向不更移。迄至太明身故,黃氏隨亡,過不年餘,瑞騰繼死,長仁背義姓認回蕭。太明公子蜚淳公見長仁背義忘恩於雍正四年結訟歷情鳴知於  縣  魏公明斷業以追回田畝,給還屋一間遺伊,口主淳公念父明公恩與不忍窮追於干隆四十二年建立瑞騰公宇。迨至嘉慶四年十一月口日,長仁之子蕭錫昌身充棍監謀事多姦誘引江夏諸人,欲在吾鄉建立蕭姓合族大宗於我南向村心擇地賄買。我鄉父老並及諸弟叔疑其有礙,故遍請勘輿參訂,皆雲有害吾鄉。郎錫昌賁我宗祠善言勸免奈彼不依,復願將我太明祖市前吉地爲伊易換,彼仍不肯不已,訟之公庭,爭訟年餘,未分涇渭後,錫昌自知已過,罷工不興,我等見彼不興,亦不再訟。目下,伊雖不建,恐日後他子孫又復傚尤,故我等集眾勒石祠中,使各子孫日後同心矢志勿至成伊之口,爲我等之厚望焉。

  父老簽名列

  殿璣 殿鵬 殿秀 殿燦 殿傳 殿琦 業山 鳳山 彩山 凝山

  應山 瑤山 殿信 承廣 紹山 志廣 懿山 海山 擇山 茂廣

  著山 昇廣 達廣

  合祠公舉出名報告入稟人列

  賽山 尊山 殿審 殿康 仞廣 順廣 意廣 秀廣 殿伍 閏山

  恒有 麗山 揚名

  其碑石誠恐日以發爛不堪,遺囑後世賢能子孫繼述前志費用,太祖賞銀照依修興築則口永遠不朽矣。

  嘉慶十年乙醜歲四月廿六日闔祠眾等仝立

  從此碑包含的歷史信息分析,至少有以下六點:

  1.曹氏始祖南雄公來自於韶關市南雄縣的珠璣巷。

  2.明代中期曹氏家族遷徙於南海的滘水(即今曹邊村)。

  3.至曹氏十一世太明公再娶黄氏時,曹氏家族已經數百餘年,人口繁多,已達五百餘丁。

  4.曹姓與蕭姓兩家族的矛盾緣於兩次訟案:(1)因瑞騰之長子長仁於清雍正四年(1726)“背義姓認回蕭”,太明公子蜚淳結訟之,追回田畝,但未追究“瑞騰公宇”[即瑞騰蕭公祠,碑文言干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現存的瑞騰蕭公祠祠匾題款則爲“干隆四十年建”]。(2)嘉慶四年(1799)十一月時,長仁之子錫昌欲建蕭氏大宗祠,因擇地涉及風水問題而引發訟案。

  5.蕭姓何時何因開始繁衍生息於此地。

  6.説明立碑的原因和立碑的絶對年代。

  如果,上述解釋如實的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個問題:曹氏大宗祠始建於何時?按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竪立的“説明碑”所言:“曹氏大宗祠……始建於明初,明崇禎九年(1636年)重建,清光緒十七(1891)年重修,基本保留了原建築物的風貌。”但是,根據曹氏太明公十一世身份和碑文所傳遞的信息,按中國傳統輩分代的簡單概算,曹氏家族遷徙扶溪滘邊時間應在明代中期而不是明代初期。如果再綜合考慮子孫後輩爲祭祀始遷祖而興建祠堂,一般需要一定的時間(即傳世第三代左右時家族人口較多、經濟狀况稍好)才有能力大興土木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明代祠堂的特徵,更加説明曹氏大宗祠始建時間在明代中期,至今500年餘。因此,曹氏大宗祠始建於明代中期而不是明代初期。另外,碑文存有一誤:即“雍正四年結訟”與“干隆四十二年建立瑞騰公宇”之間的前後時間關係問題,除非此案訴訟時間漫長,否則,就是後人記事疏忽所致。

  二、建築形制、結構與特點

  曹氏大宗祠是主張孝道、尊敬祖先的儒家思想在民間建築方面的具體反映,是曹氏家族祭祖敬宗、追思先祖、增强宗族凝聚力、激勵子孫後代建功立業的祭祀中心,也是族人爲舉行迎神祈福、節日活動、各種喜事慶典儀式的場所和商議本家族事務的一種公共建築。由於祠堂爲祖宗靈位之所,事關整個族人的吉凶禍福,子孫後代的賢愚貴賤,“家廟不比尋常人家,子弟賢否,都在此種秀。又且寢堂及廳兩廊至三門,只可步步高,兒孫方有尊卑” 〔1〕,故非常重視祠堂。曹氏大宗祠經明崇禎九年(1636年)重建後,歷代雖有修葺,基本上保持着明代晚期的建築風格。

  曹氏大宗祠,坐南向北(稍微偏東),面闊三間,深三進,各進采取不同的梁架或檩架形式,灰壟卷草脊,硬山頂,四合院落布局,整個建築面積約492平方米,保持明代晚期建築的風格。一進門廳通面闊12.178米,通進深5.679米,總高6.538米,采取七檩分心造前置博古樑式。門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明間爲敞廳,次間前爲塾、後爲暗房。正門木構修造,爲明帶實榻大門,横披正面陰刻“曹氏大宗祠”五大字,左右兩側題款分别爲“崇禎玖年丙子”、“孟春吉旦重建”、 “光緒十七年孟冬吉旦重修”及題名。中檻置兩方篆文印章式門簪,相間三組浮雕圖案;左右抱柱分别陰刻“滘自淵源前派支流通石井”,“天成福地左龍一路透梯雲”。前博古樑枋下置木質雀替,陰雕卷草紋,近似明清時期流行的“三幅雲”做法。前檐柱端外置人物石雕像(仿清,原爲卷草紋木雕),後檐柱下設插拱承托檐檩。後檐柱、後檐墻均以蚝殻砌築,外表批灰沙漿。左右山墻的側門不對稱。屋面飾清水脊,各脊端頭飾卷草灰塑;新鋪蓋灰漿裹壟式紅瓦,以橙黄色的滴水勾頭剪邊。腦椽、花架椽、檐椽等采取長方形斷面,飛椽底面則斬削成兩道弧面,似尖形木船底部,曲綫優美。享堂、寢堂的各椽同此一樣。前、後封檐板分别雕飾雷紋和卷雲紋。垂脊排山的筒瓦當面模制不同的銘文與花艸,應是明代遺物。明間左側隔斷墻設置一個門官土地神龕,右側隔斷墻鑲嵌一通清嘉慶年間的石碑。山墻灰漿拔檐成一道,博風頭飾黑底白體的卷草紋圖案;裙肩、角柱石以紅砂岩條石砌築。青磚墻體采取平磚順砌錯縫砌法,蚝殻墻以平鋪丁砌叠築法。明間地面鋪花崗岩條石,應是舊時遺迹,近年修繕時保持不動,稍作加固,甚佳。

  享堂,通面闊12.240米,通進深8.420米,通高7.767米,采用穿鬥與抬樑混合式七架樑、十三檩雙步廊式,硬山頂。堂内徹上明造,後置屏門。屏門横披新書“永思堂”、“昭、穆”等黑體大字。前、後檐廊均爲帶斗拱的雙步樑式。前檐廊比後檐廊的步樑稍寬,雙步樑上裝飾品字斗拱和駝峰,其下置雀替。鬥呈蓮花瓣形,駝峰飾浮雕如意卷雲紋。檐柱上端出一插拱安一昇承托檐檩,出雙層長拱以一昇承托挑檐檩。主樑七架樑各層之間的瓜柱圓韵壯實,綫條簡練。次間前、後各設券門(即明代所謂的“圈門式”)連接通廊,後面券門上方各書“敦敬睦”、“崇厚德”等黑體大字。檐柱呈八角形,花崗岩質地,金柱呈圓形木質,柱礎爲花崗岩質地。屋面飾清水脊,各脊端頭飾卷草灰塑。屋面新鋪蓋灰漿裹壟式紅瓦,以橙黄色的滴水勾頭剪邊。封檐板陰刻如意卷雲紋。山墻灰漿拔檐成一道,博風頭飾黑底白體的卷草紋圖案。山墻脚以紅砂岩條石砌築。青磚墻體采取平磚順砌錯縫砌法。地面外邊鋪壓面石,堂内鋪紅方磚。

  寢堂,通面闊12.255米,通進深10.157米,通高8.295米,采用十五檩架置前廊雙步樑式,硬山頂。前廊雙步樑上裝飾品字斗拱和駝峰,其下置雀替。鬥呈蓮花瓣形,駝峰飾浮雕如意卷雲紋。金柱、檐柱的頭端均出一插拱安一昇承托金檩、檐檩。檐柱上端出雙層長拱以一昇承托挑檐檩。次間前面設券門與通廊相連。檐柱、金柱均呈八角形,花崗岩質地。屋面飾清水脊,各脊端頭飾卷草灰塑。屋面新鋪蓋灰漿裹壟式紅瓦,以橙黄色的滴水勾頭剪邊。後坡檐口墻出檐爲單層直檐。封檐板陰刻如意卷雲紋。明間隔斷墻下碱以青磚鋪砌,上身以蚝殻叠砌,外表抹白灰漿層。山墻灰漿拔檐成一道。山墻脚以紅砂岩條石砌築。青磚墻體采取平磚順砌錯縫砌法,蚝殻墻以平鋪丁砌叠築法。除前廊外邊鋪壓面石和檻墊處以長條石墁地外,其餘均以三合土夯實平鋪而成。

  各進之間天井兩側設置通廊。門廳與享堂之間的通廊爲六檩卷棚式,以博古枋承托各檩,其上以羅鍋椽成元寶脊,羅鍋椽、花架椽、檐椽等斷面爲長方形,飛椽底面則斬削成兩道弧面狀。屋面鋪蓋灰漿裹壟式紅瓦。外側砌女兒矮墻,封檐板飾如意卷雲紋。不同石質和不同形式的兩種檐柱礎,恰好佐证了明末重建、清末重修的史實。天井呈長方形,四圍邊鋪壓面石。享堂與寢堂之間的通廊整體結構同前面的通廊基本一樣,簡化的只是未置檐柱。

  曹氏大宗祠的特點: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量材而用,如部分墻體内部以蚝殻砌築,外表抹灰沙漿層,突顯沿海地區的建築材料特色。2.建築位置朝向不采用常見的“坐北向南”,而是“坐南向北(稍微偏東)”。3.門廳次間前面設塾無臺。4.各進采取不同的梁架結構形式。除脊檩呈圓形外,各檩爲長方形截面。5.享堂脊瓜柱上端置一假短樑並直頂脊檩,不同於“山霧雲”構件,視覺上仿佛多了一層樑,未具承重功能,却增加了美感,暗示該祠堂地位的提高,又避免了違反當時封建等級規定的嫌疑。如此梁架構件比較特别。6.大部分的柱有收分,石檐柱側脚微顯,兩者之間“溜多少,昇多少”關係不相吻合,這同多次重建、重修(包括未記録的大小修繕)有關。7.柱礎形式繁多達11種,多數是明末重建之遺物。各石柱礎置櫍,保存了古制的做法。 8.不設窗户。除寢堂左、右山墻各設一長方形窗洞外,未見一扇窗户。9.各脊端頭飾三葉瓣卷草灰塑,同各墻體繪飾卷草紋圖案風格相吻合。10.勾頭當面圖飾多樣,雷紋飾邊,蓮花作母題,銘文有“壽”、“貴”、“金玉”等篆體字。11.椽板、椽子,廣東人稱之爲“桷板”。除飛椽外,各椽均采用扁形木材,斷面爲長方形,而飛椽底部斬削成弧面狀,似尖形木船底,應與“水”、“船”存在着某種的聯繫。12.廣泛采用紅砂岩條石。門廳、享堂的前後檐廊和天井均以紅砂岩條石墁地,各墻基亦築砌紅紗岩條石。此種做法,清代漸消。13.技巧手法嫻熟,工藝水平較高。如門廳前博古梁架的花果、瓶透雕,大門中檻的組畫浮雕,封檐板的如意卷雲、幾何紋平雕等雕刻圖案,造型優美,構圖巧妙,栩栩如生,再現了當時民間技藝的高超水平。

  三、結 語

  嶺南地區的“祖祠”,一般祭祀的不是始祖,而是始遷祖。如果從聯宗派系看,對於原居地宗族而言,僅是其一個支祠;對於遷徙地來説,則是全族供奉始遷祖的祠堂,故稱祖祠。“南雄祖祠”,是始建時的祠名,表明其是祭祀從南雄而來的始遷祖。明末重建後改名“曹氏大宗祠”,强調“大宗祠”是各支房的“宗根”所在。2006年仲夏,應佛山市南海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之邀,通過對曹氏大宗祠進行測量勘察,全面地準確地廣泛收集第一手資料(合計測繪圖紙47張、照片150張),爲研究嶺南的古代祠堂和家族遷徙歷史等多方面内容提供新的材料。經過初步研究,本人認爲:

  1.曹氏大宗祠始建年代,應在明代中期而不是明代初期。

  2.目前,經有關專家學者研究後,將嶺南地區劃分四大文化區:以廣州方言爲標準音,主要聚居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及粤西地區的廣府民係文化;以粤東北梅縣方言爲標準音,主要聚居於粤東北及東江流域的客家民係文化;以潮州方言爲標準音,主要聚居於粤東南潮汕地區的福佬民係文化和以陽江、雷州方言(以閩南方言爲主)爲特徵的,主要聚居於雷州半島地區的粤西南雷州文化區,這充分顯示了嶺南文化的多樣性、多元性和融合性。〔1〕因此,嶺南建築受民係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粤中廣府、粤東北客家、粤東南福佬和粤西南4個不同的建築支係,其建築形式、風格特徵及搆造、搆架均呈現不同的體系特色。曹氏大宗祠屬於粤中廣府建築支係中祠堂類的一種形式,即“明崇禎玖年(1636年)丙子孟春重建”的明代晚期祠堂的一種代表形式。

  3.曹氏大宗祠門廳次間有塾無臺,表現了嶺南明代祠堂的顯著特點之一。從嶺南地區現存的明代祠堂情况分析,門廳次間主要采取有塾無臺的形式,可分爲兩種:(1)前面設兩塾,如曹氏大宗祠;(2)前、後面都設兩塾,共四塾的,如東莞市南城區“蘇氏大宗祠”。其次采取通廊形式,如高州市長坡鎮雷垌“良藝冼公祠、仲芳冼公祠”。這有塾無臺的特點一直到清初。

  4.曹氏大宗祠雖屬小式廳堂建築,也有大式廳堂建築的某些做法,如享堂的柱礎、斗拱、梁架結構等。這説明嶺南明代建築開始出現不按當時封建等級規定的越軌隱象,或朝廷對民間祭祀祖宗的祠堂給予比較寬容的態度,并且延續至清代。這類建築顯著特點是外觀采用小式的最低等形式——硬山頂,但内部結構、梁架、斗拱則屬大式的,有的裝飾精美豪華。

  5.曹氏大宗祠是明代晚期祠堂中三進布局的典型:(1)三進四廊二天井,四合院落布局。(2)門廳采用前梁架、後墻體的形式,簡單與復雜結合一體。由於門廳是整座祠堂的“門面”,前檐、檐廊、大門等多爲磚雕、木雕、石雕、灰塑的“精華”所在。(3)享堂是重要活動區,懸掛堂號與顯祖耀宗的牌匾,設置屏門,采取穿鬥與抬樑混合式,前、後檐廊裝飾斗拱。寢堂比享堂簡單,除前檐廊采取雙步樑與斗拱外,其餘以墻體承重,而明間的高大、寬敞,顯得肅穆莊嚴。這種類型對於清代祠堂影響最大。

  目前,佛山市南海地區現存明代祠堂的基本類型:(1)前殿-拜亭-後殿,左、右設置鐘、鼓臺及通廊,抬樑斗拱硬山頂。(2)門樓-牌坊-前殿-後殿,門樓爲牌樓式歇山頂,前、後殿爲穿鬥與抬樑混合式硬山頂。(3)門樓-正殿,門樓爲牌樓式歇山頂,正殿爲穿鬥與抬樑混合式硬山頂。(4)門廳-享堂-寢堂,天井左右置通廊,采取檩架與梁架,中進爲穿鬥與抬樑混合式,硬山頂。曹氏大宗祠是第(4)的典型,雖然經過歷次修葺,仍保存了明代末期重建時的平面布局、形制結構、材料與工藝和建築風格,這對於研究明代時期祠堂的形制與演變、傳統堪輿術如何影響民間建築,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注釋:

  〔1〕(明)午榮編、峰整理:《魯班經》,第115頁(第一捲《裝修祠堂式》),海南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第381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