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韓能,兩岸爲何不能?



  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日前在中國評論新聞網發表評論文章,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韓國與朝鮮能,兩岸爲何不能? 

  潘錫堂教授之所以有此慨歎,乃因5月17日朝鮮和韓國同時舉行連接朝鮮半島南北方的京義線鐵路和東海線鐵路試運行儀式,來自朝鮮和韓國的列車分别從朝鮮金剛山站和韓國汶山站出發,這是56年來首次跨越朝韓軍事分界線的運行。中華日報因此指出:火車相通被視爲具有韓國與朝鮮邁向和解的高度意涵,反襯海峽兩岸和解之路走得比兩韓更遲緩。 

  的確如此,臺海兩岸與兩韓有相似之處:一,同樣是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後來發生分裂。二,同樣是處於敵對狀態,長期分隔、武力對峙。三,同樣是面臨艱難的統一過程。 

  但是,兩岸與兩韓又完全不同。早在2000年4月11日,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就説,朝鮮和韓國舉行首腦會晤與臺海兩岸關係的改善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中國大陸對陳水扁仍要「聽其言、觀其行」。他强調,臺灣新領道人「不能只做些姿態,還要有行動」,才能「取信於人」。中國大陸在兩岸關係的改善問題上强調「必須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2001年7月21日,韓國前總統金泳三也表示,在韓國總統金大中訪問朝鮮之後,南北關係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韓國內部對於未來、統一的意見越來越多;他無法推定南北統一時間,「或許是遙遙無期」。但談到兩岸關係時,金泳三就保守許多,僅簡單表示,兩岸之間的關係不一定完全等同於韓國和朝鮮,兩岸間的互動也不能等同於南北韓的往來。 

  説到底,兩岸與兩韓究竟有何不同?有什麼實質的區别呢?大約有五個方面: 

  一,兩韓雙方彼此正式承認對方,爲結束對立、對抗,實現和平共處奠定了基礎。兩岸至今未有承認對方,未能緩和對立與緊張關係,未能搆築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新型關係。所以,兩韓與兩岸的關係性質是有區别的。 

  二,兩韓强調了統一問題上的民族自主意識。雙方一致認爲,朝鮮半島事務與北南關係的改善及統一問題,均應由當事者自行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這表明瞭朝韓主宰自己命運的意志。兩岸當前的矛盾焦點是統一與獨立的嚴峻鬥爭,互不相容。 

  三,兩韓將交流與合作從民間層次提昇到政府層次,南北政府間高層對話機制已經開啓。兩岸政府至今沒有正式接觸,遑論對話。當然,兩岸民間往來是密切的,但是,民間往來是基礎,真正要從政策層面解決問題,尚需要政府的層次。 

  四,兩韓采取措施增進軍事上的相互理解與信任,加强對話與交流,努力緩和緊張氣氛,爲半島的和平與和解提供了保障。兩岸軍事對峙情況非常嚴重,火藥味濃,兩岸軍備競賽在進行中。 

  五,兩韓雙方簽署了北南媒體聯合協定,表示北南新聞媒體將避免對抗,停止有損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誹謗」、「詆毀」報導;在新聞領域進行合作,通過接觸、互訪和交流加深瞭解,增進信任。兩岸之間,敵對的輿論宣傳從未停止,尤其是極端的詆毀性的臺獨言論,極大地刺激和惡化兩岸關係。 

  上述五個方面説明,兩岸與兩韓的最大差别是:兩岸爲獨所困擾,兩韓爲合做準備。 

  有意思的是,兩岸與兩韓在2000年都遇到了歷史轉折關頭,兩岸走進了狹路,兩韓走上了大道。 

  2000年4月10日,當南北雙方同時宣佈金正日與金大中將舉行首腦會談時,全世界無不爲之震驚,朝鮮半島立即成爲了舉世矚目的焦點。翻開當時的報導可知,2000年6月13日至15日,金正日與金大中在平壤舉行了朝鮮半島分裂以來的首次南北首腦會談,並簽署了《共同宣言》,從此拉開了朝韓和解與合作邁向更高層次的序幕,朝鮮半島形勢峰迴路轉。之後雙方采取各種措施落實宣言,冷戰的陰霾正在逐漸消散,敵對與對抗正在爲和解與合作所代替,朝韓關係跨入了全面接觸、增進信任、加强和解、擴大交流與合作的嶄新的歷史時期。目前這種良好的態勢正在向深入而又廣泛的領域拓展。 

  2000年3月20日臺灣的大選,帶來什麼結果呢?以陳水扁爲代表的臺獨勢力上臺執政,給兩岸關係帶來瞭高度的不確定性。大陸對陳水扁提出了「聽其言、觀其行」的政策。陳水扁、民進黨在執政後,加大力度製造臺獨麻煩,肆意衝擊兩岸關係,臺灣社會動盪不安,兩岸關係動盪不已。其間大陸不斷釋放善意,臺灣當局也有回應,但是,缺乏深度,更缺乏誠意。兩岸在對抗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兩岸關係跌入不接觸、不增進信任、不加强和解、不擴大交流與合作的困路。 

  正如潘錫堂教授所批評的:兩岸因「九二共識」分歧,遲遲無法促成高峰會,即使最能締造互惠交流的舉措,諸如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實現客貨運包機常態化,兩岸也高來高去,甚至互批對方之不是,對比兩韓以「火車對開」體現經濟上的合作,益顯兩岸和平機制之不可求。 

  但是,兩韓的發展對兩岸是具有啓發意義甚至是借鑒意義的。潘錫堂教授認爲:長期以來,兩韓從敵對狀態,到啓動「總理層級」會晤,2000年更提昇爲「兩金高峰會」,消弭敵意與對峙,共建互信追求雙贏,頗值兩岸當局參考;何況兩岸文化經貿交流,臺商登陸投資及雙方人民往來頻繁,遠甚於兩韓互動何止千百倍。 

  也就是説,兩岸比兩韓更具有求得和平發展的條件。一,兩岸文化交流融合的密切程度,遠勝於兩韓。二,兩岸經濟的互利互惠、同根共生狀態遠勝於兩韓。三,兩岸民眾往來頻密、互爲一體的大條件,遠勝於兩韓。 

  可惜,縱然有如此之優勢,兩岸卻落後於兩韓,令人痛心疾首。乃至於提出兩韓能、兩岸爲何不能的質疑來,實在無奈。 

  潘錫堂呼籲:兩岸應逥避主權爭議,立足人民利益、便利、權益的雙贏考慮,體現最大的包容,方能在協商上取得進展。審諸兩岸關係固與兩韓大不相同,加上陳水扁對兩岸議題之操作,尤甚於善意之釋放;特别時值大選年,又見祭出兩手策略,一邊進行促談喊話,一邊肆行法理臺獨,圖爲民進黨選情加分,早已被大陸看破手腳,是以在陳水扁任內,勢將形成兩韓能、兩岸不能之局。 

  我們今天已經完全不相信陳水扁在短短的任期內會做什麼對兩岸有大利的動作來,就算陳水扁口頭上有,也不可能獲得大陸的立刻回應和認同。2000年以來,兩韓關係也有不少的摩擦和起起伏伏,但是路走對了。而兩岸在2000年以來,兩岸就沒有走在一條道上。歲月蹉跎,是誰一再躭誤兩岸的和解之路、和平之途?

  2007年5月2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