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去統之爭,國民黨本土化需要什麼?



  國民黨進行史上最大幅度、也最重要的「去統加臺灣」黨章修正,引爆黨內路線之爭。不但深藍系統受震盪,連黨中央內部也出現口徑不一致情況。相信今次的路線之爭影響很大,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對國民黨的前途都有不可忽視、不可低估的影響作用。 

  國民黨修改黨章的動作,當然有其合理性:一,黨章已有許多過時的內容,或者未能適應新潮流的內容,是需要修改的。二,根據形勢的變化,增加新內容,增强黨的戰斗力,也是無可厚非的。三,2008年大選,需要國民黨以新的面貌出現,修改黨章,是重要的一步。 

  國民黨當前的最重要也是最艱巨的任務就是打贏2008年的選戰,2008年贏,什麼都好辦,2008年輸,什麼都完蛋。2008年是國民黨的生死線。但是,事實已經説明,2008年國民黨沒有必贏的可能,選舉將是殘酷的。因此,國民黨必需反思、必須奮起、必須洗面革心,必須采取一切有可能打贏的合理合法手段。 

  國民黨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就是如何才能在最廣泛的程度上團結民眾,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對此,國民黨已經進行了長期的努力。比如:一,做一個負責任的在野黨,在臺灣政黨政治格局中發揮重要制衡作用。二,做一個維護兩岸和平的政黨,爲臺灣民眾謀取利益。三,做一個理性的政黨,努力遏制分裂、動亂,維護社會的穩定。 

  但是,這些作爲似乎仍然不夠,仍然沒有得到更加廣泛的民意的支持。問題何在?國民黨因此産生了重大的心理障礙,黨內一股力量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走向本土化的問題。國民黨思考的本土化究竟是什麼?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在2001年7月5日首度提出,國民黨主張的是「建設性本土化路線」,就是「堅持民主、理性中道、立足臺灣、深入基層、建設『國家』、厚植實力」;政壇若干人士企圖做出本土與非本土區隔,以爭取選舉利益,將會對臺灣造成永久傷害,國民黨絶不容許這種情形發生。2006年,連戰又指出:「本土化」和「臺灣意識」這些提法,我都同意,不過,「本土化」並不代表「臺獨」,「臺灣意識」也不是分離和分隔的思想。 

  被稱爲國民黨本土化領袖的王金平在2005年5月2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論述了本土化的內涵。他指出:國民黨要團結,本土化是必然的趨勢,本土化等於基層化,國民黨要和基層民意結合、走到群眾之中,就要落實本土化。本土化也就是居住在臺灣的民眾不分族群,只要心在臺灣,就是新臺灣人;只要一心追求臺灣利益,就是本土化。本土化不能帶著族群的觀念,這樣的本土化才正確,國民黨要走這樣的路線,才能夠在路線上跟泛緑競爭,維持既有優勢,爭取更多的支持,順利在2008年重新取回「政權」。 

  如果從字面意義來看,連戰、王金平提倡的本土化有合理性。一,廣泛團結人民。二,不等同臺獨。三,反對族群對峙。四,追求臺灣利益。本土化不等於臺獨,有這樣的精神存在,本土化就不會誤入歧途。 

  但是,事實不是如此天真簡單,有兩大因素制約著國民黨的本土化趨向。 

  第一大因素,民進黨的本土化路線不斷干擾著國民黨、時時引誘著國民黨,對國民黨的所謂本土化路向起到誤道的作用。 

  民進黨的本土化實質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臺獨化。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一,刻意將「臺灣文化」與「中國文化」分開,且並列對等起來,去中國化成爲本土化運動的內容。二,强化本省人的「被統治、被剝削、被迫害」的「悲情」,使「省籍矛盾」與「本土化」捆綁,以本土化主道臺灣政治民主化的發展方向。三,把本土化等同於一種「狹隘的福佬主義」,具有排他性質,在社會上營造不認同「福佬主義」就是不認同臺灣、不愛臺灣認知。 

  面對民進黨這樣的極端的本土化,國民黨能用本土化來作鬥爭嗎?正如國民黨人士指出:國民黨以本土化對民進黨的本土化,永遠是被動捱打的。也就是説,國民黨的改良型的本土化根本不可能與民進黨的抗衡。如果國民黨一門心思地以爲,只有搶佔民進黨的本土化空間才能贏,恐怕就掉入了民進黨早已挖好的陷阱,不可動彈。聯合晚報説得好:若真的只從外在籍貫來定位,那國民黨即使改黨章、修路線,也别想贏。連戰不是本省籍嗎,不照樣被民進黨打成不愛臺灣?所以籍貫不是問題,愛不愛臺灣又成爲「民進黨專利」,如此一來,國民黨豈不陷入改也尷尬、不改也尷尬的新困境嗎?目前黨中央的「去統加臺灣」改黨章爭議,處境正是如此。 

  第二大因素,李登輝通過所謂的本土化路線毀掉國民黨的陰影至今未散,仍有可能道致國民黨迷失方向。 

  2002年4月,李登輝説,在國民黨主席任內時,原要帶領國民黨走向一個認同臺灣的「本土化」政黨,並在認同臺灣後能在臺灣安心。他説,「本土化」的臺灣系統政黨,目前以民進黨和「臺灣團結聯盟」爲主,「中國論」的政黨爲國民黨和親民黨,中長期來看,能推動臺灣「脫胎換骨」、建立臺灣主體觀念的政黨是民進黨和「臺聯黨」。 

  李登輝的話有三層意思:一,原本要用本土化方式帶國民黨走臺獨的路。二,如果國民黨實現了本土化,民進黨沒有今天。三,如今只有民進黨、臺聯黨是本土化的。事實上,最能代表李登輝所謂的本土化的理論是「獨臺」思想。「獨臺」與臺獨的結合,最終道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最早倡議改名爲「臺灣國民黨」的臺南縣「立委」洪玉欽日前表示,黨在臺灣扎根那麼久,大戰略本就該走本土化並强化論述,國民黨愈往本土路線走愈好。可見,李登輝的「獨臺」思想,在國民黨內仍有市場。 

  有鑒於此,再回過頭來看今次國民黨修改黨章的動作,就知道危險性很大。

  昨天,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史113年來,黨章首度出現與臺灣緊密結合的重大修正。「中山會報」高層會議周二通過黨章修正草案,不但首次將「臺灣」寫入黨章,宣示將「以臺灣爲主,對人民有利」作爲黨的信念,並在黨員目標條次中刪除「統一」字眼,改以「和平發展」代替。 

  報導一出,國民黨內人仰馬翻,一片爭吵。而且真假莫測。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25日説,臺灣現在沒有統一或獨立的條件,因此,黨的最高策略就是「統獨爭議放兩邊、人民福祉放中間」,修改黨章加入臺灣,就是先愛臺灣,才能捍衛「中華民國」,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吳敦義這一番話明顯是肯定了有這一回事的。但是,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26日又表示,國民黨將在十七全大會修正黨章,但是目前都只是交換意見、尋求共識,並沒有做成結論。他説,國民黨會有務實的做法,但沒有更改目標。吳伯雄的話又是不肯定的。 

  如此可知,國民黨內部有人的確是在做修改的研究,但是尚未成爲定論,不過,基本上有了結論。據知,這次國民黨黨章重大修正,不但將讓國民黨往本土政黨轉型,也意在厚實馬英九參選「總統」的本土論述。馬英九本人的意志强烈,黨主席吳伯雄、副主席關中、秘書長吳敦義,「雙吳一關」則是背後的重要推手。仍據媒體透露,國民黨這些高層人士之所以有此動作,道火索是他們認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出線後,謝長廷與馬英九同有兩岸和解、溫和理性的政治風格,兩人區隔容易模糊,這場仗並不好打。馬英九必須加强本土論述,才能正面迎戰謝長廷。 

  如果國民黨真的在修改後的黨章中去統,原來的連戰、王金平定義的比較積極的比較正確的本土化可能就變味道了,非常嚴峻的問題就將發生:一,國民黨的本土化論述不是以反獨爲核心價值的了。二,國民黨的本土化論述有回到李登輝當年的以「獨臺」爲核心的本土化路線的危險。三,國民黨的本土化論述引起深藍以及廣大泛藍支持者的排斥,道致發生嚴重的分裂。四,國民黨的本土化路線排除逐步與民進黨的趨同的基本區隔。 

  很多的國民黨人都在批評。國民黨「立委」洪秀柱批評説,「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去做這樣無意義、文字上的修正嗎?」她質疑國民黨中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國民黨「立委」雷倩也批評説,「國民黨中央也是任意而爲,作爲它長期的支持者也好,或是新加入的支持者,會覺得無言以對。」這些批評言論,其實道出了國民黨內部的高度焦慮。 

  我們認爲,國民黨在對待本土化方面,要高度慎重,要在把握大方向不動搖的情況下,與民進黨的反理性的極端的本土化路線嚴格區分。否則,同淪醬缸,全身臭味,本土化不僅救不了國民黨,還會使得本來日趨明朗的國民黨的前途毀於一旦。

  

  2007年5月27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