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李家泉對扁失望見证大陸心態



  我與李家泉先生關係甚密,是忘年交。1992年,我與李家泉先生參與籌辦了北京臺灣經濟研究中心,一直密切合作至今。作爲大陸最爲著名的臺灣問題專家之一,年近八旬的李家泉先生今時今日還在對臺灣問題作全面深入的思考,積極爲兩岸關係獻策。其情其意,實在感人。 

  在與李家泉先生長期的接觸之中,我非常佩服他的研究精神。他在研究臺灣問題時能夠秉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求實求真,用實踐來作理論的檢驗,拒絶武斷、拒絶空泛。尤爲可貴的是,對臺灣,他有開闊的心胸,有包容的思考。 

  我非常清楚,李家泉先生在陳水扁上任伊始,是對扁有期望的,他從不隱瞞這種期望。正如李家泉先生在昨天爲中國評論通訊社撰寫的評論文章中所説的:「長時間來,我一直十分希望,能有一個本土出身、愛臺灣也愛中國、能夠把『臺灣人和中國人』統一起來的政治人物出現,以便更好地解決兩岸關係。我當然也曾十分希望陳水扁就是這樣一個政治人物。」 

  李家泉先生這樣的期望不可能代表大陸所有專家學者,個人色彩濃一些,但是並非孤立的,它是大陸對臺心態的一種折射。從外部看來,大陸對臺獨人士思維僵硬,動輒就是斥責、批判。從內部來看,則知道,大陸從沒放棄爭取包括臺獨人士在內的一切維護兩岸穩定的力量。所以,過去對李登輝,後來對陳水扁,都有一個期待的過程。陳水扁2000年上任後,大陸出臺「聽其言、觀其行」的對策,今天看來,其中不是包含著期待嗎? 

  李家泉先生是一個典型的關心兩岸前途命運的中國知識分子,除了臺灣與兩岸關係的問題,他對其他的學問沒有什麼愛好,與他在一起,離開臺灣問題,其他話題是談不起來。他始終認爲,作爲領道人,必須對歷史負責,必須對國家民族有貢獻。所以,當有人説,陳水扁想做「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英雄」,扁雖口喊「臺獨」,實際上仍留有「伏筆」,不排除在兩岸關係上做出大動作來。對於所有這些説法,他還是多少有些相信的。在這裏要看到,寄希望於臺灣當局,曾經一直是大陸公開的對臺政策,所以,李家泉先生期待陳水扁能夠在兩岸關係上有作爲的心態,也是一種政策的反映。 

  李家泉先生長期在思考一個問題:沒有歷史包袱的民進黨執政後是否更加有利解決兩岸問題。正如李家泉在評論中説的那樣:「説實在的,在解決兩岸關係上,我對於身居臺灣的外省人從沒有抱著太大希望。一是他們『出生地』的包袱太重;二是與此相關的是膽識太小,很難指望他們有所作爲;三是懷有舊的成見,『反共』的陰影難散。還有,就是對外國勢力的顧忌太多。」民進黨、陳水扁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多的麻煩。這樣的看法,是大陸不少專家都有的。然而,事實卻説明,民進黨的意識形態包袱,更大更重,令之更加難有作爲。對此,李家泉先生早就發現了。 

  經過長時期的觀察,李家泉先生對陳水扁早已不抱一絲期望。他在評論中指出:「歷史已大體注定,陳水扁將像李登輝一樣,不過是中國臺灣地方史上的一個悲劇性人物。」這個結論十分重要,恐怕代表了當前大陸對陳水扁的基本評價。大陸對陳水扁過去是有期待的,現在已無一點點希望。 

  李家泉先生在昨天的評論中,毫無掩飾地披露了自己從對陳水扁有所期望到完全失望的原因,的確是見证了大陸的心態。事實説明,陳水扁原來是肩負著兩岸的期盼的,今天,他已把兩岸的期盼踐踏殆盡。在未來的時間裏,大陸不會把陳水扁當作打交道的對象了。 

  年近八旬的李家泉先生,每天最大的樂事,就是研究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數月前他學會了上網,因爲他需要直接爲中國評論新聞網撰寫文章。他在臺灣問題上的誠實思考以及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前瞻思考,超越了年齡,感動著我們!

  

  2006年8月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