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廣衛街的歷史回眸



  廣衛街雖然只是廣州市的一個街道,但是,她却有着悠久的歷史,而且,這種歷史至今也没有中斷過。在一定的意義上,要瞭解廣州的歷史進程,就一定要瞭解廣衛街的時空演變;要理解廣州的歷史價值,就一定要探尋廣衛街的人文景觀。廣衛街,既是廣州市歷史的一個縮影,更是廣州市發展的一個見证。

  第一節 獨特的地理環境

  廣衛街歷史悠久,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經歷了一些變化,但是,她在廣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所擁有的獨特位置,却一直没有改變。這種獨特的位置,主要表現在她幾乎一直處於廣州的地理位置中心和政治活動中心上。

  一、地理人口

  今天的廣衛街,於1999年7月1日,由原來的廣衛街和越華街合併而成。

  (一)地理界限

  1999年7月1日以前的廣衛街,位於廣州市中心偏北部,處於越秀區中心位置。其地理範圍是:東以正南路爲界,與越華路相接;西以解放北路爲界,與六榕街相交;南以中山五路爲界,與北京街、解放中街相壤;北以東風中路(含中山紀念堂)爲界,與洪橋街、解放北街相鄰。全街面積爲0.413平方公里。轄内共有11條馬路(有的只是其中一段),原有47條自然巷。20世紀80-90年代,因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撤消了17條,到1999年時剩下30條自然巷。

  1999年7月1日以前的越華街,東以東山區芳草街的德政北路爲界,南與東山區的大唐街和中山四路爲鄰,西與廣衛街的越華路相連,北與洪橋街的法政路相通。全街面積爲0.46平方公里。轄内共有6條馬路(有的只是其中一段)。

  1999年7月1日,根據越秀區城市機構改革的總體安排,廣衛街和越華街合併,成立新的廣衛街。新的廣衛街,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心,東以德政北路爲界,與東山區相連;西以解放路爲界,與六榕街相交;南以中山四、五路爲界,與北京街、光塔街相接;北以東風中路(中山紀念堂)爲界,與洪橋街相鄰。全街面積爲0.79平方公里。有15條馬路,62條自然巷(原有103條,因城市建設發展需要撤消了41條)。

  2005年,經國務院民政部批準,廣州市對原“10區2市”進行了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其中越秀區、東山區合併爲越秀區。廣衛街,仍屬於合並後的越秀區。

  (二)人多地少

  1998年時,廣衛街面積爲0.413平方公里,設11個居民委員會,有居民5850户,19873人;越華街爲0.46平方公里,設10個居民委員會,有居民8285户,26092人。1999年合並後的廣衛街,面積爲0.79平方公里,設21個居民委員會、184個居民小組,有居民14135户,45965人。[以上數據來源於《越秀年鑒》。另據2003年編制的《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街志》記載,1999年7月1日合並後的廣衛街,面積爲0.873平方公里,有22個居民委員會,199個居民小組,有居民15402户,44838人。] 2007年底時,廣衛街轄區内設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居民22665户,57716人。

  面積只有0.79平方公里的廣衛街,户籍人口居然有57716人。也就是説,在廣衛街,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户籍人口73058人!要知道,在廣衛街,還有許多的流動人口。地少人多,是廣衛街的典型特徵。

  再者,廣衛街地處廣州市的中心地帶,土地和房屋的價格都很昂貴,屬於典型的老城區,可供開發的空間十分有限。在這樣的地區開展有效的管理和發展工作,確實不容易。

  1999年之前,廣衛街有漢、蒙、回、壯、瑶、白、黎、仫佬、朝鮮10個民族人群居住;越華街有漢、回、滿、壯、苗、瑶、黎、蒙8個民族人群居住,都體現了多民族聚居的特點。現在的廣衛街,共有漢、滿、蒙、回、壯、瑶、白、黎、苗、仫佬、朝鮮等11個民族的人群居住,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文化意味。

  在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1個民族的人民群衆和諧相處,共同承續着歷史悠久的廣衛街文明,共同創造着今天的廣衛街文明。不論人數多少,不論民族大小,大家都是廣衛街文明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廣衛街文明的享受者。

  (三)氣候宜人

  廣衛街地處廣州城區。廣州地處亞熱帶,横跨北回歸綫,年平均温度20-22℃,最低温度0℃左右,最高温度38℃,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爲四季常緑、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年均降雨量爲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爲77%。全年中,4至6月爲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臺風,10至12月氣温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二、市區軸心

  廣衛街一直是廣州的軸心地帶。在新的時代,市區軸心又有了新的發展。

  (一)地處廣州城軸心地帶

  據《越秀區志》等文獻的記載,古代的廣衛街,背靠觀音山,東有番山,東南有禺山,西南有坡山,是歷朝廣州城廓的軸心地帶。

  民國期間,開闢馬路,形成今天的街巷。所建的低矮樓宇,多爲居民住宅。陳濟棠治粤時期(1929-1936),修建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廣州市政府大院、中央公園(現人民公園)、海珠橋,從而形成了廣州的中軸綫。

  新中國成立後,對這些建築、設施、場所,進行多次的修建,進一步加强了廣州中軸綫的標記。而它們中的多數,正座落在廣衛街的轄區内。

  (二)地處廣州傳統中軸綫

  廣州城市中軸綫是中國廣州市的城市中軸綫,分傳統中軸綫和新中軸綫兩條。

  傳統中軸綫位於廣州中心城區,有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人大常委會大樓、市政府大樓、人民公園、廣州解放紀念碑、海珠橋等。廣衛街,正處在傳統中軸綫上。

  隨着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廣州的規模不斷擴大,於是誕生了一條新的中軸綫。新中軸綫北起白雲山餘脈的燕嶺公園,往南經廣州火車東站、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到達珠江,再經過海珠區到萬畝果園保護區,最後經新客運港達珠江外航道沙丘島,全長12公里。這一中軸綫匯聚了東站廣場、珠江新城中央廣場、歌劇院博物館前廣場、海心沙市民廣場、赤崗塔廣場、東風生態公園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搆成廣州的城市開放空間。廣州新中軸綫景觀設計規劃已初步成形,北至廣州火車東站、南至洛溪島的區域將打造成一艘集生態、休閒、文化等多功能爲一體的“遊船”。

  三、政治中心

  幾乎從廣州建城開始,廣衛街就一直成爲廣州的政治中心,直到今天。

  (一)初始的廣州城區

  秦朝時,南海郡尉任囂築番禺城(廣州城之始),其城基本上在今廣衛街轄區範圍内(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在廣州的街鎮中,最古老的首推廣衛街。此後,廣衛街轄區,幾乎一直成爲廣州市的政治中心地帶。

  (二)歷朝的官府治所

  先後在廣衛街設立的政治機構主要的有:隋朝廣州總管府,唐朝的嶺南署道,宋朝的都督府、經略安撫廳,元朝的廣東道肅政廉訪使司署,明朝的布政使司署、都指揮使司署,清朝的布政使司署、靖南王府、廣州府、撫臺衙門、兩廣總督制臺衙門,民國時期總統府、市政府、督軍署。

  (三)現在的市區窗口

  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廣東省財政廳、民政廳、越秀區委、區政府,以及多個省市區的管理機構,都設立在廣衛街轄區。[資料來源:《越秀區志》第二編第二章《街道概况》。]

  新廣衛街成立後,在廣衛街設立的省市區級機關事業單位有17個,各類公司企業近40間,科研機構8個,金融、教育、文化、飲食服務等單位33間。到2007年底,轄内的省市區級機關單位和機團單位有100 多個,主要有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地税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局,以及越秀區人民政府等機關單位,還有阿迪達斯、耐克、李寧、安踏、康威等多家國際體育用品名牌店等。可見,廣衛街地理位置特殊,是市政府、區政府設所即市區的窗口地帶,政治、文化和商貿氛圍比較濃厚。

  第二節 深厚的文化底藴

  廣衛街是廣州市歷史最悠久的街道,在一定的意義上,廣衛街的歷史正代表着廣州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廣衛街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成爲嶺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民主革命的重要陣地,在新的歷史時期,廣衛街還是廣州改革開放的首腦機關所在地,成爲廣州極其重要的政治場所。

  一、嶺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部廣州的歷史書,幾乎都是圍遶着廣衛街而展開的。因爲,廣衛街一直是廣州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一)初建嶺南都城

  廣州歷史悠久,周朝時,楚國派大臣來到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歸服於楚時稱楚庭。周赧王時,在南海之濱築城,稱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囂率兵統一嶺南,設立南海郡,廣州當時稱番禺。任囂任南海郡尉,築番禺城,俗稱“任囂城”。這是一座小城,在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屬於廣衛街的轄區。此後,歷朝歷代的廣州治所,基本上都在這一帶。

  (二)形成嶺南文化

  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在廣西設置桂林、南海、象郡。秦朝末年,中原動亂,南海郡龍川縣令趙陀乘中原農民起義之機,據嶺自守,兼併了桂林、象郡。於公元前203年,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趙陀在都城番禺(今廣州老城區中心中山四路,廣衛街轄區)興建王宫御苑。其王朝歷經五世93年。公元前111年,漢平南越時,一把火燒了南越國都城趙陀城,地上的建築盪然無存,令人十分惋惜,今只留下南越國宫署遺址。

  趙陀接受漢王朝授予的“南越王”封號,與漢王朝修好,從中原引進生産工具和生産技術,發展生産。爲了嶺南社會的安定,趙陀還采取了“和輯百母(越)”的策略,内容包括: 1.吸收越人首領參加政權管理,讓各地民族首領自治其民。2.尊從越人習俗。3.鼓勵漢越通婚,促進民族團結與融合。4.輸入中原地區的生産工具發展生産。5.與周鄰地區民族和睦修好。

  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緩和了階級矛盾龢民族矛盾,促進了嶺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史記·商帝紀》評價到:“南海尉陀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人以故不耗减,粤(越)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

  《漢書·食貨志》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了南越國,統一嶺南後,漢沿承趙陀制定的“和輯百越”政策,任用當地民族首領爲官,實行“以其故俗治,無賦税”政策,並令“南陽、漢中以往,各以地比給韌郡吏卒奉糧幣物,傳車馬被具。”

  這一政策的實施,開創了我國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的先河,爲以後歷代王朝所傚仿。這也是嶺南文化的最初貢獻,奠定了此後延綿不絶的嶺南文化精神。

  (三)承傳嶺南精神

  廣州建城之後,其中心治所幾乎一直没有變化。只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廣州城區的朝代不斷更换,城區的規模不斷增大。

  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曾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爲洪水所淹。隋時,爲廣州總管府所在地。唐時,爲嶺南道治。南海王劉隱鑿禺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爲新南城。

  五代樑貞明三年即公元917年8月,劉隱异母弟劉 在廣州稱帝,改元干亨,國號大越。翌年改稱漢,史稱南漢,昇廣州爲興王府,作爲都邑,成立五代十國時期割據嶺南的獨立王國。南漢政權共轄60州,214縣。公元970年,宋滅南漢。

  宋代時廣州城垣修建多達十數次。北宋時先後修築了中、東、西三城。中城又稱子城,是以南漢舊城爲基礎,東扺甘溪,西扺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周長2.5公里。東城以趙陀城東部舊址爲基礎,西接子城,東至芳草街,北至豪賢路,南扺文明路。公元1071年增築西城,周長6.5公里餘,規模最大。由於經濟文化重心南移,城鎮迅速發展,宋代修建擴建後的廣州城的面積比唐代時增大4倍。

  公元1279年元滅南宋。元朝的廣東道肅政廉訪使司署,就設在廣衛街内。 

  明代,廣東成爲明朝13個行省之一,這是廣東省獨設省之始。廣衛街爲廣州府所在地。 明代,廣州是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墻。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爲一,稱老城,周長10.5公里。明後期,又在老城南增築新城,今萬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爲新城的南界。公元1645年,朱聿釒粤曾在廣州建立了爲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紹武。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築了較小的東西兩翼城。

  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爲廣州正式建市之始。辛亥革命後開始拆除改作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現僅殘留越秀山上五層樓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觀瞻。

  二、民主革命的重要陣地

  廣衛街不僅在古代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民主革命時期,它也是十分重要的指揮和領道機關所在地。

  (一)“三·二九”起義發生地

  1910年11月,孫中山、黄興、趙聲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召開同盟會骨幹會,决定再次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黄興擔任總指揮,在越華路小東營五號設立起義總指揮部。1911年3月29日(農曆,陽曆爲4月27日)下午發動起義,黄興率領130多名敢死隊員冲入兩廣總督衙門,擊斃衛隊,焚燬衙署。經過一晝夜的浴血奮戰,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而失敗。這次起義被稱爲“三·二九”廣州起義,也因烈士們葬於黄花崗而被稱爲“黄花崗起義”。

  革命黨人發動的這次起義成爲辛亥武昌起義勝利的前奏。爲紀念“三·二九”廣州起義犧牲的烈士,廣東軍政府於1912年始建黄花崗烈士陵園。

  起義總指揮部舊址經重新修建後,於1958年對外開放至今。

  (二)國民政府所在地

  1923年3月1日,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成立(今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孫中山任大元帥,但大元帥府被外國使團視爲“地方政府”。在l924年l月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孫中山作了《關於組織國民政府之必要案之説明》,闡明成立國民政府的必要性。大會遂研究瞭如何將大元帥府改爲國民政府,以及如何建國等問題。1925年1月,孫中山離開廣州到北京,由胡漢民代行大元帥。同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6月中旬,平定了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組建國民政府條件已成熟。

  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在今越華路118號正式成立,當天發表了《國民政府成立宣言》、《國民政府之組織法》。會議推選了汪精衛、廖仲愷、胡漢民、孫科等16人爲國民政府委員,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設財政、外交、内政、司法、教育、交通、商民、軍事等部。與此同時,將軍隊改編爲國民革命軍。 

  國民政府成立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决議多在此制定。對發展工農運動、促進生産、發展國共合作事業,國民政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隨着革命形勢的發展,北伐戰争節節勝利,革命中心也隨之向北轉移,國民政府遂於1926年11月遷往武漢。這裏便作爲廣東省政府所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這裏一直是廣東省民政廳所在地。

  (三)陳濟棠治粤之所

  1928年6月,國民政府宣稱統一全國;9月,宣稱全國進入訓政時期;10月,任命蔣介石爲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總司令。1929年,陳濟棠(字伯南,1890年2月12日-1954年11月3日)受任國民革命軍廣東編遣區特派員,取代李濟深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一直到1936年7月。其治所,就在今越華路118號。

  陳濟棠是廣東省防城縣(今廣西區防城港市)河洲上峒望興村人。在廣東推行新政期間,他下令拆除木屋、城垣,在沙河一帶建平民住宅,可容納近10萬户,整理、擴寬内巷街道共1356條,修建馬路30餘條,建黄埔港、珠江新堤、愛群大厦,特别是1931年11月建成中山紀念堂,1933年2月15日開通海珠橋,在廣州城市建設史上有着重要意義,使羊城面貌焕然一新。

  陳濟棠在廣東的影響是巨大的。除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外,他還設立了工商業區,對廣州乃至全省的財政税收、文化教育等社會民生各方面進行整頓改造,使南粤大地工業發達、商業繁榮,抗戰前城市化建設領先於全國。1980年9月10日,鄧小平在接見陳濟棠之子陳樹柏時説:“令尊治粤八年,確有建樹。有些老一輩的廣東人還懷念他。”[朱德義:《老城紀事:“南天王”的大手筆——陳濟棠與廣州城市建設》。http://www.ycwb.com/ycwb/2006-09/24/content_1224560.htm。]

  三、改革開放的首腦機關

  廣衛街的耀眼光環,並不僅僅屬於歷史,也屬於現時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廣衛街成爲廣州地區改革開放的首腦機關所在地。

  (一)機關重地

  廣衛街是“三府”(省府、市府、區府)的窗口地帶,100多個省市區黨政機關和衆多商業機構,雲集廣衛街。特别是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廣州市政府、中共越秀區委、越秀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越秀區政府,以及隸屬於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等方面的領道和管理機關,都在廣衛街轄區。

  (二)决策中心

  廣州市、越秀區的重大决策,都是在這塊土地上做出的。無論是30年前解放思想、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决策,還是不斷總結改革開放經驗、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實踐的思路和措施,都是在這裏制定的。無論是抓經濟建設,還是抓精神文明建設,抓和諧社會建設,群衆的智慧都會集中到這裏來,成爲高層决策的重要依據。廣州市、越秀區思想解放的歷程、改革開放實踐推進的歷程、和諧社會建設的歷程,都濃縮在廣衛街這個特殊的區域。

  不僅如此,廣東省民政廳、廣東省財政廳等單位,一直處在廣衛街的轄區。這些單位在廣東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節 璀璨的人文景觀 

  正因爲廣衛街有着悠久的歷史,所以才使得今天的廣衛街擁有了璀璨的人文景觀。這些景觀,既是歷史的積澱和遺産,也是今天廣州嶺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以下選幾個比較典型的景點略作介紹。

  一、清代以前的人文景觀

  廣衛街清代以前就有許多人文景觀,這裏重點介紹三處。

  (一)南越國宫署

  南越國宫署遺址位於廣州老城區中心中山四路。公元前203年,秦將趙陀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在都城番禺(今廣州)興建王宫御苑。公元前111年,漢平南越時,一把火燒了南越國都城趙陀城,地上的建築盪然無存,令人十分惋惜。今南越國宫署遺址内不僅有南越宫苑,還有從秦、漢、晋、南朝、隋、唐、南漢、宋、元、明、清到民國共12朝的遺迹遺物。這些遺迹層層相叠,搆成了一部記載廣州兩千多年發展的無字史書。

  南越國宫署遺址面積共15萬平方米,東起倉邊路,西至廣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華路,被專家們稱爲東方的“龐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區域爲4.8萬平方米,東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廣州大厦門前,已被廣州市政府列爲文物保護區。爲了保護宫署遺址,市政府已撥出專款5億多元補償外商的地皮價值和搬遷市兒童公園。目前,廣州市正按申報要求,將南越王宫遺址、西漢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發現的西漢南越國“水關”(水閘)三處遺址,以“南越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1984年,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電信局電信樞紐大樓工地發現南越國御花苑遺址。此次發現的石刻“蕃”字、“貲”字和“閲”字,是嶺南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遺址共有7個時代的重叠文化層,83口各個時期的水井。王宫的中心是考古工作者在2000年初發掘約500平方米的1號宫殿遺址,在這裏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00年前兩條南越王宫殿的“散水”,1300年前的唐代鋪磚廊道,1000年前的四列南漢宫殿的“磉墩”基槽,以及各種建築結構的遺址。[根據http://www.oyly.net/destination/sceneryinfo_2432.html等資料整理。]

  北京的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的皇家園林。2000多年前的南越國宫署御花苑,建築時間比頤和園和避暑山莊要早1000多年,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宫苑遺址,是中國的園林之最。

  (二)唐代都府街

  位於廣州正南路的都府街,是一條只有約5米寬、200多米長的小路。路面由光滑的麻石鋪成。“都府”一名就是一塊珍貴的歷史“化石”,該地名告訴人們,羊城自古以來都是嶺南的行政中心,而且古代嶺南的最高權力機關也就在這一帶。

  據有關記載,唐太宗時期,全國行政區域劃分爲十道,廣東就屬於嶺南道。嶺南道的最高權力機關叫嶺南道署,因爲其最高長官是都督,所以嶺南道署又稱爲“都府”,即都督府簡稱。當時“都府”的大概範圍北起今日都府街,南至今日中山四路,東扺今日忠佑大街,西邊地界在今日廣大路。“都府”的前半部是森嚴肅穆的衙署,後半部是以山水花石取勝的園林。[參見曾衛康:《都府街過去“好威水”》,《廣州日報》2006年10月19日。]

  唐朝滅亡後,傳説節度使劉 割據嶺南,就在“都府”稱帝。於是,“都府”昇格爲南漢皇帝的“干初殿”,成爲南漢政權的中心。宋代,“都府”先後叫廣東經略安撫使署和清海軍都督府,元代則叫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百姓仍簡稱爲“都府”),仍爲顯赫之地。

  由於戰亂頻繁,昔日“都府”的建築物,已盪然無存。它本來含有的儀門3間、公廳5正間、常衙廳5正間、設廳5間、抱厦3間,竟悉數被毁。唯有“都府街”這個名字,還被後人繼續使用以紀念此地昔日的顯赫。[資料來源:http://club.163.com/viewElite.m?catalogId=1148014&eliteId=1148014_112e9e74fde01d9_1。]

  (三)明代東營寺

  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兩廣總督韓雍出於軍事需要,從南京調派大量軍隊來廣州,其中包括當時駐紮在南京的1000多名由回民組成的軍隊。回民軍隊在羽士夫、馬黑麻率領下來廣州後,分設大東、小東、西營、竹筒四營,俗稱“回回營”,分别駐防在廣州城内外。今天越華路上的小東營街就是昔日小東營的舊址,並由此而得名。

  這些回民軍人從此定居廣州,現在廣州的回族同胞中,有許多是這支回民軍隊的後裔。他們在聚居之地分别修建了濠畔寺、南勝寺、東營寺三座清真寺,與懷聖寺、清真先賢古墓並稱爲廣州五大伊斯蘭聖地。

  東營寺建於明代,距今約有500年曆史。今天的東營寺内只保存有兩塊木匾和一塊刻有或含有阿拉伯文的石碑。其中最有研究價值的是一塊懸掛於大殿正中,高1米,長3.2米的匾,這亦是廣州現存最大的阿拉伯文雕刻品,匾額緑底金字,文字采用中國書法形式,用阿拉伯文寫着:“安拉是萬物的創造者和維護者”。晚清時,曾對清真寺重修。民國時,中國回教促進會成立,該寺被指定爲回族人喪殮儀式場所。

  據1948年的《月華週報》載:東營寺教長馬季顯阿訇,設寺内經文小學一處,有學生20餘名。這間經文小學即現在的越華路小學,位於東營寺旁邊,已發展成爲越秀區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 

  二、清朝時期的人文景觀

  廣衛街在清代前期、中期和晚期都有一定的人文景觀。這裏重點介紹兩處。

  (一)清中葉越華書院

  越華書院由清朝鹽運司範時紀倡辦,設立於清朝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院址在布政司後街(今廣中路附近),今天的越華路因而得名。當時廣州的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很多商人子弟没有求學深造的地方,富商們便捐款興辦這間書院,所以入學以商人子弟爲多。範時紀作《越華書院記》,講述了越華書院創辦的起因和經過。因爲有辦學基金,所以能聘請名儒擔任學長,求學者日衆。

  著名學者樑廷 (1796-1861年),廣東順德人,曾任教於越華書院,以編纂《廣東海防匯覽》、《粤海關志》馳名。林則徐奉命到廣州查禁鴉片時,就立即拜訪樑廷 ,請他提供有關海防資料,越華書院成了林則徐的“行轅”。樑不僅積極支持禁煙,還提出不少寶貴建議。丁仁長(1861-1902年)字伯厚,號潜客,廣東番禺人,曾擔任過學海堂、越華書院學長,擔任《番禺縣續志》總編,並有《丁潜客先生遺詩》。

  廣東的書院始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没落於清末。唐開元期間,已有集賢殿書院。到了清代中葉,廣東書院蓬勃發展。據楊榮春《中國封建社會教育史》記載,清代全省約有書院109所。而據劉伯驥的調查統計,廣東全省的書院共411所。1898年,廣東南海人康有爲大力抨擊書院制度,呈上《請飭各省改書院淫祠爲學堂折》。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正式頒佈《清帝諭各省府廳州縣改書院設學校》的通令。兩廣總督譚鐘麟、學政張百熙,遵令改革書院,書院由式微而趨於没落。[根據http://www.gd-info.gov.cn:8080/was40/outline?channelid=59470&page=6等資料整理。]

  (二)“三·二九”起義指揮部

  1911年3月29日(農曆,陽曆爲4月27日)下午,黄興率領130多名敢死隊員冲入兩廣總督衙門,擊斃衛隊,焚燬衙署。經過一晝夜的浴血奮戰,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而失敗。這就是著名的“三·二九”廣州起義,亦稱“黄花崗起義”。

  “三·二九”廣州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廣州越華路小東營五號。原來,起義時,這裏是清朝的一個官員住宅,稱“朝議第”。在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中,可以看到兩座巨大花崗岩獅子:高180厘米、長170厘米、寬81厘米。在兩個獅子身上,我們一共看到了23處彈痕。這是革命黨人在總督署前與清廷軍隊展開槍戰留下的痕迹。[許黎娜、邢照華:《“三·二九”紀念館重開》,《南方都市報》2006年3月29日。]

  1956年,業主李誦剛根據其父遺願將其獻給國家。1958年7月1日,作爲“三·二九起義(即黄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正式開放。20世紀60年代初,移交給廣州博物館。2006年,廣州市文化局斥資100多萬元,按照“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對紀念館進行徹底整治。現在,在這座古建築裏,分四個展示室,用圖片、實物全面展示黄花崗起義的籌備、發生過程,及其深遠影響等方面的内容,觀衆還可以在陳列廳裏欣賞到一組展現黄花崗起義革命黨人的塑像。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清朝以後的人文景觀

  清朝以後,廣衛街轄區内也有一些好的人文景觀出現。這裏重點介紹三處。

  (一)廣州市第一公園

  人民公園北面爲市政府,南臨中山五路,東爲吉祥路,西爲連新路,面積4.46萬平方米(不包括公園南廣場),建於廣州的傳統中軸綫上,是廣州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公園。

  園址從隋朝起均爲衙門官邸。元代爲廣東道肅政廉訪使署,明朝爲都指揮司署,並曾爲南明紹武政權王宫,清代先後爲平南王府和廣東巡撫署。巡撫托恩多、康紹鏞、阮元、兩廣總督張之洞等先後修建園林。1918年,孫中山倡議闢爲公園,命名爲“市立第一公園”。1925年改名爲“中央公園”,解放後更名爲“人民公園”。

  1918年,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係的楊錫宗擔負起了廣州市立第一公園的設計重任。他所設計的公園,是廣州唯一的西式古典風格公園,采取意大利圖案式庭園布局,呈方形對稱形式。1921年,孫科任廣州市市政廳第一任市長,在拆城墻和開馬路的同時,正式建設市立第一公園。同年10月12日,廣州市第一公園行開幕禮。1923年8月12日,第一公園公佈中國第一個公園規則。園内古樹參天,緑籬花叢,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有清初雕制的漢白玉石獅及1926年修建的音樂亭。後陸續增設景點設施。1987年又建成《魯迅》、《冼星海》等 6座雕塑。1999年9月,人民公園整治工程完成,不僅種植了更多的草坪和樹木,還拆去四周的圍墻和商鋪,並免去門票,讓市民自由進出,成爲市民休閒娱樂的好去處。從2003年開始,國内第一個政論性電視節目——“羊城論壇”固定在人民公園每月舉辦一期。

  2006年2月,總投資759萬元的人民公園南廣場工程完工。該廣場占地約2萬平方米,廣場地下是地鐵一、二號綫的交匯點公園前站。廣場包括硬地鋪裝區域、緑化種植區域和地鐵下沉式出入口廣場區域三部分,其中硬地主要以花崗岩大理石鋪裝,面積約9500平方米;緑化種植面積約7000平方米,地被約6000平方米。其地下商場有三層,是廣州最大的地下商場。園建方面包括“原點標誌物廣場”(聳立廣州城市原點標誌)、“友好城市紀念廣場”(共16個友好城市)、“中心臺階”等。廣場定位爲市民休閒廣場、文化紀念廣場和交通集散廣場。

  (二)國民政府所在地

  國民政府舊址位於越華路和吉樣路的交叉口東北角,原爲廣州市七區一段土地房地門牌第3076號,即現在的越華路118號廣東省民政廳所在地。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在這裏隆重成立。她的正式成立,對於推動全國的革命運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佔領武漢三鎮。11月8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决定遷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到武漢。12月5日,國民黨中央正式宣佈中央黨部和政府停止在廣州辦公,各機關工作人員分批前往武漢。生存了一年半的廣州國民政府,宣告結束生命。1927年2月21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辦公。廣州國民政府所在地,就作爲廣東省政府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這裏一直都是廣東省民政廳的辦公場地。

  國民政府舊址占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原爲清朝兩廣總督署,但房子已盪然無存。現在大院内的幾幢樓房均是1949年以後新建的,但大門口的4柱1門的門柱仍保存完好。大門的柱均爲正方形,兩根大柱係琉璃瓦八角攢尖頂,高約10米。大柱每邊長1.4米,底座每邊長1.7米。兩根大柱中間相距約5.2米,距離大柱2.7米的東西兩邊的小柱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柱每邊0.9米,底邊長1.3米。在大小柱中間有3.5米高的琉璃瓦圍墻圍住。現大門柱旁的幾米長圍墻仍是琉璃瓦,其餘的已變樣了。

  (三)廣州中山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全國及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吕彦直先生設計,1929年動工,1931年11月完成。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采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内不設一柱,更顯氣勢恢宏。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爲6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600平房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证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煙大遊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裏簽字投降;解放後,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裏舉行。

   解放前夕,紀念堂因年久失修,已嚴重損壞。解放後,人民政府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至1988年曾七次撥出專款對各項設施進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撥款6000萬元,對紀念堂進行一次全面的大維修,更换了中央空調、燈光、音響、座椅,重新改造了貴賓室,化妝間、舞臺,增加了消防噴淋系統和保安監控系統,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銅材鑄造,對廣場、環境亦作了進一步的美化,使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焕發出勃勃生機。從20世紀80年代初向遊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中外人士喜愛的參觀遊覽勝地。[資料來源:http://www.zs-hall.com/gk/index.htm。]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衛街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景觀衆多,佔據廣州城市的中心地帶。對於在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快速發展的廣衛街而言,這些無疑是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也是創建文明社區的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越秀區志》第二編第二章《街道概况》。

  2. 《越秀年鑒》1997年至2008年各卷中關於廣衛街的介紹。

  3. 《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街志》(2003)。

  4. 《廣州市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