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七章 社區服務:廣衛模式的内涵之四


  近年來,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過程中,全國各地都以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爲載體,積極推動社區的發展。社區服務是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社區服務,才能滿足社區居民群衆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地體現黨的爲民謀利的宗旨。社區服務是指由政府、社區組織、自願者等提供的具有社會福利性和公益性的以社區爲基礎的服務以及社區居民之間的互助性服務,其服務對象是社區内的居民,其目的是發現和滿足社區居民的各種需要。《國務院關於加强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對社區服務的内容進行了概括,主要有:社區就業服務,社區保障服務,社區救助服務,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社區文化、教育、體育服務,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社區安全服務和社區“一站式”服務。[《國務院關於加强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中國民政》2006年第6期。]廣州市越秀區的廣衛街在推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中不斷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社區服務,形成了有特色的廣衛社區服務模式。

  第一節 以人爲本:廣衛街社區服務的出發點

  社區服務的内容和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主要是圍遶人來展開的,人是社區服務的根本點和出發點。廣衛街在開展社區服務的過程中,時時從人的需要出發,處處解决人的問題,體現了廣衛社區服務以人爲本的特點。

  一、重點關愛弱勢群體,體現社會公平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公平正義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價值理念。任何社會都存在着弱勢群體,他們處於社會的邊緣,其生活質量和生存條件都十分低下,只有解决好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體現社會公平的價值。

  (一)從實際出發把社區老人列爲重點關愛對象

  以人爲本,就要首先解决人的生存和基本生活需要,生存權是人的基本權力。對弱勢群體的生存和生活問題,雖然有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和一系列的政策予以保障,但在社區的具體工作中,僅靠國家現有的福利制度,還不能完全解决他們的生存和生活問題,需要通過細緻的社區服務來落實國家的福利制度,才能解决他們的問題。廣衛街地處廣州市的中心,是典型的老城區社區,又是老齡化街道,全街60歲以上的老人有7585人,占常住人口的16.9%,其中散居的孤寡老人21名,獨居老人120名,他們在社區生活數十年,由於没有子女或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生活中常常遇到很多困難。因此,廣衛街根據本街的實際情况,把社區老人列爲弱勢群體中的重點關愛對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體現社區服務以人爲本的原則。

  (二)首創鄰里守望相助的三幫一老人關愛模式

  廣衛街從本街孤寡和獨居老人較多、生活較爲困難的實際出發,除了按規定落實國家的低保政策外,還探索了鄰里守望相助的三幫一老人關愛模式,實施對孤寡和獨居老人的社區照顧服務。其具體内容包括:(1)建立孤寡、獨居老人的檔案,隨時掌握和更新他們的基本情况,方便爲老人量身定做的服務;(2)發動、號召社區内的黨員、志願者和大學生義務爲轄區内的孤寡、獨居老人服務,建立起志願服務隊伍;(3)爲孤寡、獨居老人免費安裝電話並給予一定的話費補助,同時在電話中儲存了街道、居委、110、120、幫扶老弱者義工等常用號碼,方便老人與外界的聯繫;(4)由社區中的一名黨員志願者、一名鄰居街坊和一名義工大學生與一名孤寡、獨居老人結成穩固的對子,方便和有效地爲老人提供隨時的服務;(5)成立廣衛街綜合救助中心,爲每個孤寡、獨居老人製作一張“愛心電話聯繫卡”,把孤寡、獨居老人的電話、住址和志願者、社區居委會及街道綜合救助中心的電話、110、120、119應急電話全部打印在上面,方便老人使用;(6)建立幫扶制度,通過檔案記録、定時巡查、探訪慰問等環節,規範“三幫一”模式的運作。通過實施“三幫一”服務,使廣衛街的孤寡和獨居老人得到關愛,社會和諧落到了實處。

  (三)積極開展社區居家養老和星光平安鐘工作

  廣衛街除瞭解决孤寡、獨居老人的生活問題外,還積極拓展服務領域,爲老年人提供多種服務,如加大了社區居家養老和星光平安鐘工作力度,使全街有124人享受居家養老服務、60人享受平安鐘服務。同時依託街星光老年活動中心和12個社區星光老年之家,開展各種適合老年人的系列活動,如太極拳體育花會、元霄晚會、卡拉OK大賽、乒乓球賽等,豐富了老人的生活。

  二、設法解决就業問題,緩解生活困難

  我國的社會轉型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社會流動和社會分化异常劇烈,産生了大量的社會矛盾,通過開展以人爲本的社區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些矛盾,爲和諧社會建設奠定社區基礎。

  (一)緩解社會矛盾需要解决好社區就業問題

  社會轉型和體制變革産生了大量的下崗工人,這些人都在社區生活和居住,他們迫切需求重新就業,以解决生活困難的問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使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社會流動的加劇,産生了大量的城市流動人口。社會階層的分化,也使新增的貧困階層沉澱在城市的老城區。我國原有的福利制度,不足以解决這些失業和貧困群體的生活問題,由此出現了諸多與此相關的社區服務需求。因此,社區服務需要堅持以人爲本,把解决人的就業和生活問題放在首位,使社區居民安居樂業,才能緩解社會矛盾,才能使社區不斷走向平安和諧。

  (二)與群防群治工作結合解决社區就業問題

  在解决失業群體的就業困難方面,廣衛街通過建立群防群治和精品加工等2個再就業基地,解决了全街登記失業的2094人中1932人的再就業問題,就業率達92.26%。其中在651名4050(40~50歲)失業人員中,實現再就業的有601人,就業率達92.31%。幫扶“零就業家庭”13户、特困失業人員73人,雙低家庭的失業人員38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率爲100%。

  (三)想方設法解决社區居民的各種生活困難

  爲解决流動人口的各種生活問題,廣衛街加强管理、優化服務,强化出租屋管理,並積極協助公安、計生部門爲流動人員提供各種服務。廣衛街還把幫助下崗和生活困難群衆解决生活困難作爲一項重要的社區服務,近年來先後爲群衆解决困難事情數百件,2005年以來爲85户雙特困户解决了住房問題。廣衛街還積極探索建立“綜合救助中心”的試點工作,創新了救助管理機制,對所有救助項目、款物實現信息化管理,將全街困難家庭的信息資料全面録入了救助中心數據庫,便於及時優質高效地開展救助工作。

  三、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城市生活的現代化使人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日益廣泛和多樣化,只有堅持以人爲本地開展多樣性的社區服務,才能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需求。

  (一)城市化的發展要求社區服務多樣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步伐相當迅速,由此産生了對社區服務的多方面需求。一是競争的加劇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工作壓力劇增,人們迫切渴望擺脱日常煩瑣的家務勞動;二是隨着家庭規模的小型化,核心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的贍養功能正在退化,居家養老逐漸成爲現實;三是城市生活的壓力容易道致一部分人産生心理疾病,需要社區的精神健康服務對其進行預防和干預;四是人們在基本的生活需要滿足之後,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需要休閒、娱樂、文化、衛生等的社區服務;五是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需要之後,更注重精神生活和人際間的交流,需要建立和諧的鄰里關係。

  (二)以多種形式開展多樣化的社區服務

  廣衛街的社區服務正是從以人爲本出發,緊緊圍遶社區居民的多樣性需要開展社區服務,盡最大的可能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廣衛街在開展社區鄰居節活動中,舉辦了“鄰里互助服務日”活動,發動社區内有一技之長的黨員志願者、社區義工等爲鄰居們開展家電維修、水電安裝、修補衣鞋、理髮、推拿按摩等便民利民義務服務;舉辦以“奉獻一片愛心,關注姐妹健康”爲主題的爲千名困難家庭婦女免費體檢活動;舉辦面對中、小學生的“法律與我同行”等法律宣傳活動;開展關愛社區弱勢群體活動,發動轄内民營企業爲社區的特困學生捐資助學;舉辦“關愛老人,共建和諧”助老活動,發動社區黨員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爲社區老人提供愛心電話服務;組織社區殘疾人遊覽廣州市容風貌活動等等。

  (三)創辦社區鄰居節滿足群衆文化需求

  爲了滿足社區群衆的文化需求,廣衛街創辦富有特色的社區“鄰居節”,以“鄰里和睦、守望相助、情暖萬家、共創文明”爲主題,舉辦“關愛老人,共建和諧”助老活動、“星光長者杯”社區體育花會、“團團圓圓鬧元宵”文藝晚會、“寶寶爬行比賽”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爲社區居民群衆提供了一個相互瞭解、相互聯繫的平臺,拉近了社區居民群衆之間的關係,提高了社區居民群衆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有效增强了社區的凝聚力,爲建設平安和諧社區打下良好的群衆基礎。

  第二節 民生民利:廣衛街社區服務的着力點

  黨的十七大十分重視民生問題,專門把民生問題列爲一個重要部分,提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區建設是社會建設的主要内容,而社區服務又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環節,社區服務是直接面對社區居民的,與民生問題緊密相關。搞好社區服務,解决好民生問題,讓群衆切切實實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體現黨的爲民謀利的宗旨。廣衛街在街道黨工委的領道下,把社區服務的着力點放在民生民利的問題上,堅持“三貼近”(貼近生活、貼近社區、貼近群衆)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社區群衆的歡迎。

  一、提高社區服務水平

  良好的社區服務依賴於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服務措施的落實,基於這樣的認識,廣衛街注重抓好這兩項工作。

  (一)搞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要搞好社區服務,必須有良好的服務設施,廣衛街一直以來圍遶建設“六好”(指自治好、管理好、服務好、治安好、環境好和風尚好)平安和諧社區的目標,努力抓好社區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想方設法落實了全街12個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用房問題,並對其進行整修建設,使其全部達到面積80平方米以上標準;同時爲居委會統一配置了辦公設備,在每個社區增設了社區警務室,統一配置了電腦、監視探頭等硬件設施,使各個社區的管理和服務得到設施的保障。各社區還按要求先後建起了“星光老年之家”並投入使用,使老年人有了舒適便利的活動場所。

  (二)落實便民利民服務措施

  爲了更好地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廣衛街還將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綜治工作中心統一集中辦公,同時推行網上辦公、網上申報、網上服務的便民服務;推行“窗口受理、全程代辦、内部流轉”的一次性全程服務,推出“首辦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服務承諾,公開了所有服務窗口的聯繫電話、聯繫人姓名,方便社區居民辦事;開通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緑色通道,開展“預約服務、延時服務、電話人代理服務”等特色服務;制定了《窗口服務規定》,規範辦事人員的服務行爲,使來辦事的群衆感到親切和温暖;在辦事大廳加强了硬件設施建設,設立了信息滚動屏、查詢電腦、電子觸摸屏、打印機、複印機、資料索取架以及飲水機、休息椅和報刊資料架等,使爲民服務真正實現制度化、優質化、主動化和人性化。

  二、創新物業管理模式

  物業管理是社區服務的一項重要内容,老城區的物業管理又是社區服務的一種新形式,廣衛街在積極落實黨的惠民政策、解决民生民利問題的過程中,在全市率先探索這種新形式。

  (一)關注民生,把握重點

  居家安全和生活環境衛生整潔是社區居民的首要民生問題。由於歷史原因,老城區過去都是没有物業管理的,因此,社區的治安、秩序、環境衛生等服務都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爲了維護社區穩定和實現建設平安和諧社區的目標,廣衛街積極探索老城區物業管理的模式,通過實施物業管理,建立群防群治的治安管理機制,有效地减少了治安案件的發生,同時也對搞好社區衛生保潔、營造優美的社區環境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以點帶面,穩步推進

  廣衛街是典型的老城區,區内老舊樓房密佈,配套服務設施不足,管理費難以落實。爲此,街道采取了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方法,把推進物業管理與社區服務結合起來,成功地探索出一條符合老城區住宅小區實際的物業管理新路子。在最初的探索中,廣衛街曾經嘗試委托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但由於物業公司以市場盈利爲目的,老城區低廉的物業管理收費難以達到他們的要求;另一方面,僅靠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缺乏居委幹部和社區民警的參與,管理效果不太理想。廣衛街於是采取了自我管理的社區基本物業管理模式,先選取了條件成熟的社區進行試點,然後在全街的各個小區中推廣,到2004年實現了全街社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三)立足實際,加强服務

  根據老城區社區居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特點,他們采取低廉的收費方式,每月每户只收取20元,提供基本的治安、衛生、緑化等服務。在推進物業管理中,還巧妙地把解决本街4050(40~50歲)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結合起來,安排他們擔任管理人員,在領取低保的基礎上每人每月發放500多元補助。這些管理人員就住在社區内,對社區的人員和環境熟悉,與居民容易溝通,居民的認同感强,便於開展工作。這種探索一方面較好地解决了社區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小區物業管理的運作成本。在推進物業管理的過程中,還着重抓好社區服務工作,在各小區進行了衛生保潔網格化考評管理,提高了小區的衛生保潔水平。同時還在全街46個小區的物業管理中增加了家庭水電維修、家庭緑化服務等群衆需求較大的服務項目,通過各種方式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一步提高了社區的公共服務水平。

  三、改進社區黨内服務

  廣衛街在開展社區服務過程中,把黨内服務納入了社區服務的範圍,努力探索社區服務與社區黨建的有機結合,建立了“黨工委爲基層服務、黨組織爲黨員服務、黨員爲群衆服務”的工作體系,在服務群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了基層黨組織的全面發展。

  (一) 堅持工委爲基層服務

  街道黨工委想方設法抓好街道黨員服務站和社區黨員之家的建設,建立了400平方米的街道黨員工作站,配備有音響、DVD、電視機、投影儀、圖書閲覽室、黨員活動室、談心間等;建立了12個社區的黨員之家,使其設施完備、制度落實,保证了黨員能够在温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開展活動。

  (二) 堅持組織爲黨員服務

  廣衛街各級黨組織建立多項制度,從機制上保证“關愛黨員”行動落到實處。除了常規的組織生活制度、黨員學習制度、黨員檔案制度外,還建立定期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制度,黨委(支部)成員堅持定期上門走訪,對“五種情况”(即黨員病重或長期卧床不起時、家庭發生重大灾難時、遇到自身無法解决的生産生活困難時、出現嚴重的思想問題時)的黨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况都能瞭如指掌;建立結對幫扶責任制,按照“三幫一”的原則,分工一名機關黨員、一名社區黨支部委員和一名社區黨員志願者共同幫扶一名困難黨員;建立就業和再就業技能培訓制度,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黨員及其家屬子女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就業;建立特困黨員救助機制,通過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和發動機團單位、企業以及社會人士獻愛心的方式,建立了特困黨員救助基金。同時,街道黨組織還開展了“送温暖、聚黨心”主題實踐活動,先後爲41名失業黨員解决了就業問題,爲326人次解决各類困難。

  (三) 堅持黨員爲群衆服務

  廣衛街積極組織黨員志願者爲群衆服務,及時解决群衆生活中的困難問題,較好地體現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全街315名社區黨員志願者按照個人的特點與專長,分别擔任政策法規宣傳員、計劃生育監督員、治安巡邏員、社區環境衛生監督員、黨風廉政監督員等工作,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工作,始終如一地爲居民群衆服務,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例如利用社區黨員志願者隊伍,組織了義務巡邏隊,堅持每月2次義務巡邏,積極配合小區物業管理工作,受到了群衆的稱贊。

  第三節 平安和諧:廣衛街社區服務的歸宿點

  平安和諧社區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爲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可見,社區服務不僅成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基礎,而且是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根本歸宿,構建完善的社區服務,其最終目標是爲了構建平安和諧社區。

  一、落實安全保障服務

  居家安全是社區居民安居樂業的最基本條件,安全保障服務也是社區居民最需要的社區服務。廣衛街積極探索社區安全保障機制,努力爲社區居民創造穩定的社區治安秩序,提供良好的居家安全服務。

  (一)改善社區管理

  探索建立了社區治安和社區衛生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管理機制。一是進行網格化管理,即將全街劃分爲46個網格,對每個網格進行管理;二是實行小區的治安和衛生公示制定,公佈每個小區每個月的治安情况和衛生情况;三是通過視頻進行管理,每個小區都安裝了視頻監控探頭,一天24小時進行監控。

  (二)優化社區警務

  廣衛街把居委會與社區民警進行合署辦公,把社區管理與社區警務結合起來,街道和社區民警詳細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聯防員守則、來訪登記制度、崗位檢查制度以及奬罰制度等,明確治安聯防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職責,通過這種社區管理體制和社區警務機制相結合的探索,使社區聯防工作落到實處,快速有效地解决社區的治安問題。

  (三)加强綜合治理

  廣衛街各社區聘請社區内退休幹部、教師、企業管理人員等居民在内的人員擔任社區環境、治安義務監督員,建立了以社區治保會爲核心、以社區保安隊爲骨幹、以義務巡邏隊爲補充和居民自我防範相結合的群防群治體系。最後,探索社區物業管理的老城區社區治安管理模式,通過自我管理和群防群治,有效地促進了社區治安狀况的好轉,使社區群衆的居家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

  二、搆築長效機制

  隨着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要求社區承擔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例如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保障等等,要使政府的這些公共服務真正落實到社區,就需要加强社區管理,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才能促進平安和諧社區的建設。廣衛街在加强社區管理方面的主要經驗有兩個方面:

  (一)抓好三網聯動,實現動態管理

  首先是依據地理格局,建好“區域網”,全街劃分爲4個片、12個點、46個管理小區。4個片由街道領道包干負責;12個點由居委會專干定點負責;46個管理小區,由城管隊員、協管隊員、居民代表具體負責。其次是依據管理職責,將城管工作分解爲4類、24項,並將具體任務落實到個人,建好“人員網”。再次是依據動態特點,依託專綫電話、網絡互聯、區内對講等工具,構建快速反應、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建好“信息網”。“三網齊動”形成了有效的社區理格局,促進了創衛工作的開展。2007年,廣衛街在全區城市環境治理、整治“六亂”(即亂擺買、亂張貼、亂搭建、亂拉掛、亂涂寫、亂停放)的工作考評中連續10個月名列第一。

  (二)落實四項制度,健全管理機制

  一是聯席會議制度: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分析網格化管理工作中需要職能部門解决的問題,研究城市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及解决辦法。堅持每年召開一次地區性的城管工作會議,協調屬地機團單位和有關職能部門支持配合街道城管工作。二是三級巡查制度:即街道領道巡查、城管中隊巡查、社區專干巡查。嚴格落實了街道主任每天1小時,城管副主任每天2小時,城管中隊每天14小時,社區專干每天對轄内巡查4小時的制度,對網格内人員在位履行職責、執行紀律的情况進行監督檢查。三是告知、監督制度:對群衆投訴的問題不能處理和解决的,及時告知或報告有關職能部門,並注意跟踪檢查抓落實。四是“三創”(即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考評制度:對“三創”工作進行了量化細化和責任分解,定期進行考核,並將考核成績與個人、單位年度考核掛鈎,充分調動了機關幹部、社區專職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了“三創”工作的落實。

  三、營造和諧環境

  構建平安和諧社區必須實現社區内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因此,着力解决人與人、人與環境和諧是建設平安和諧社區的最後歸宿。

  (一)開展多種活動,促進社區和諧

  社區居民的融洽是社區和諧的根本,現代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容易使人們回到家裏就關起家門,缺乏鄰里之間的交流。爲了實現鄰里之間的人際和諧,想辦法打開社區居民各自關着的家門,讓他們融入社區,培養鄰里和睦相親、互幫互助、融洽相處的良好氛圍,廣衛街通過社區“鄰居節”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爲街坊鄰裏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使他們願意走出家門,融入社區的大家庭。鄰居們相見打個招呼,閒暇時互相聊聊天,有困難時互相幫助,人際關係不斷融洽。和睦的鄰里關係還推動了社區居民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助人和受助成爲廣衛街居民的一種常態,大家快樂時彼此分享,困難時相互扶持,人與人關係的有效改善使廣衛社區漸入平安和諧的佳境。

  (二)利用各種資源,改善社區環境

  爲了改善社區環境,廣衛街充分發動社區内單位參與共建和諧社區的活動,充分利用社區駐區單位的資源。特别是在經費不足的情况下,他們通過三個途徑解决了這個問題,即向社區内的省、市、區黨政機關和職能部門的業務經費中申請解决一點,發動轄内機團企業、熱心慈善人士捐助一點,不够的再從街道工作經費中擠出一點。通過多方籌集經費,較好地解决了社區環境緑化美化的問題,使社區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進一步增强了社區居民與社區環境的親和力,有效促進了人與環境的和諧,平安和諧社區的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廣衛街在推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中,通過以群衆滿意爲標準,以便民惠民爲宗旨,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爲群衆辦了實事、做了好事、切實解决了群衆的民生民利問題,營造了和諧的鄰里關係以及互相關愛的社區氛圍,逐步實現了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程玉新著:《中國城市社區發展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 徐勇、陳偉東等著:《中國城市社區自治》,武漢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3. 常鐵威著:《新社區論》,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1月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