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八章 社區自治:廣衛模式的内涵之五



  隨着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城市社區建設日益成爲基層工作的重點和百姓關心的熱點。而社區自治又是國家基層管理由“單位制”走向“社區制”的關鍵環節。社區自治是城市社區成員依照法律,對本社區事務進行自我管理的制度。近年來廣衛街通過各方積極工作,初步形成了較健全的社區組織和較好的自治發展態勢,在同類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典型示範作用。本章主要從科學自治、創新自治、民主自治這三條脈絡來把握廣衛模式在城市社區自治工作中努力探索的成果和不斷實踐的經驗。

  第一節 逐步走向科學自治

  科學自治是城市社區自治走向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的必由之路。因爲只有科學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爲社區自治保駕護航,使社區建設之船行駛得更遠更穩。本節圍遶現代的自治理念、正確的自治定位、有效的自治路徑這三個維度來考察廣衛模式在逐步走向科學自治的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進展。

  一、追求廣衛社區科學自治的現代理念

  現代自治理念是開展科學自治的思想起點,它使社區自治工作符合現代社會的時代背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制度建設、績效、法治等現代理念在廣衛模式中的體現説明瞭廣衛人對現代科學自治的追求。

  (一)現代理念之劍:制度建設

  制度是規範和法治的前提,制度建設體現了現代科學管理的理念,而制度建設的水平則體現了社區自治的科學性和現代性。廣衛街注重從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入手,先後制定並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堅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保证了各項工作規範有序地進行,奠定了權責分明的基礎,營造了居民參與的理性氛圍。廣衛街着重從以下兩方面加强了制度建設:

  一是完善日常工作制度。社區自治管理組織建立了收費員制度、培訓制度、值班制度、奬懲制度、例會制度、群衆意見處理制度和來訪登記制度。

  二是建立公示和監督制度。公示制度指自治管理小組對每月收取的管理經費、社區治安情况、衛生保潔情况全部在社區内的公告欄公開,讓居民知道他們出的錢的去向及作用,增强對社區工作的信心,提高居民參與度。監督制度指社區在成立自治管理小組的基礎上,爲充分體現社區的自治性和居民的參與性,由社區居委會聘請關心社區公益事業的居民代表做監督員,主要工作是在自治小組每月考評時對社區的收費、治安、衛生等自治管理情况進行監督。目前,全街12個社區共聘請監督員36人,共同參與社區自治管理工作,以使自治管理的各項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

  (二)現代理念之矛:績效細節

  對於績效的重視也體現了廣衛街追求科學自治的現代理念。不管是開展社區治安、衛生還是物業管理工作都注重對工作人員績效的考核,並輔之以相應的奬懲制度來進行激勵 。廣衛街注意跟踪工作進度,工作細化,評定標準量化,每一項工作與相應的責任都落實到個人,每件事都有人管,能够不斷清除工作死角,完善整體機制。

  (三)現代理念之盾:依法自治

  恪守國家相關法律,依法自治,是現代社區自治的必須要素,也是社區自治合法性和長久性的基礎。廣衛社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條例,在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收取合法合理的物業管理費,能够杜絶亂收費現象。對《全國城市社區建設示範活動指道綱要》、《廣州城市管理三年規劃工作方案》等相關法令文件的學習和謹守,也體現了廣衛人對依法自治的理念追求。

  二、探求廣衛社區科學自治的正確定位

  社區自治主體(社區居委會和自治管理小組等合法社區自治組織)在自治工作中對自身的定位决定了他們的工作角色,而他們對自治客體(社區)的定位又决定了社區發展的大方向。

  (一)社區建設的主體定位

  廣衛模式中的社區自治主體是團結務實的,也是開拓創新的。他們是社區建設的設計師、施工隊,也是客服部;是主體,也是公僕。

  廣衛街自治主體在工作中實行“三分三合”,即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責任上分,决策上合。在實踐中,廣衛人形成了突出主題,破解難題,落實民心工程的工作思路。廣衛街對基本物業管理和鄰居節兩大品牌的打造,也都體現了廣衛街社區自治主體的自我定位。在政府主道與居民自治相結合的廣衛街,居民自治組織以其非營利性在“街道制”向“社區制”的轉變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社區建設的客體定位 

  廣衛模式中的社區自治客體——廣衛街的目標是成爲“自治好、管理好、服務好、治安好、環境好、風尚好”的六好社區。它有它的現狀和現實條件,也有它的發展空間和未來。

  廣衛街是一個典型的舊城區街道,居民認同感、歸屬感强,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但素質參差不齊。各項設施建設不盡完善,但又地處市、區行政中心地帶。這些現實情况便决定了廣衛街的社區建設工作具有復雜性和交織性,居民工作難開展。立足自身特點,針對真實需求,夯實基層工作是廣衛模式探索出的道路。不斷完善社區硬件設施,加强社區軟環境建設,關注民生、民風、民願是廣衛模式對社區工作重點的定位。

  (三)主體客體的關係定位

  社區建設的主體是在對社區建設的客體的不斷建設中而逐漸成熟的,反過來,社區又是在人們的不斷改造中而逐漸完善的。兩者是相互促進,緊密相連的。社區並非廢墟,它是一個集文化、生活、硬件環境、社會關係等於一體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的發展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徵。廣衛街在把握個中關係,尊重社區自身的發展進程上做出了努力。

  三、尋求廣衛社區科學自治的有效路徑

  走向科學自治不僅需要現代理念和正確定位,還需要有效路徑。廣衛街在這項工作的探索中有如下收穫: 

  (一)科技之路: 科技運用

  在確立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思路時,廣衛街展開了大量的社區現場調研。例如在設置崗亭、治安人員配置和裝備、人員費用支出、基本物業管理費的收取標準和具體操作方法等各項細節上都反復徵詢了群衆意見,與居民達成共識,最大程度地適應居民需要,這是對社會調研技術的應用。另外,在治安管理、衛生治理、物業管理中都得到很好運用的攝像頭監控系統,也是對現代化科學手段的有效利用。這大大减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並有效提高了工作質量。廣衛街還利用成熟的網絡技術建設社區網站,爲社區的領道、工作人員、居民提供了一個寬廣的平臺,在這裏,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學習、討論,逐漸達到相互的理解和溝通;這種和諧共融的氛圍還會延伸到現實社區中。

  (二)求實之路:因地制宜

  針對自身是典型的舊城區街道、居民工作難開展、社區下崗分流任務重等特點,廣衛街主要由居委會組織成立自我管理式的基本物業管理小組,向居民收取每月20元的物業管理費(低保户免交),並聘請社區内的4050(40~50歲),下崗職工擔任社區物業管理的工作人員。這樣做,既解决了下崗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也降低了運營成本,而且居民認同率高,效果也好。另外,依據人際關係緊密的特點,廣衛街創造性地開展鄰里互助、互動活動,也是因地制宜的體現。

  (三)思變之路:協同配合

  社區建設是關係到百姓生活各方面的大事,它本身也是一項十分復雜多元的整體性工作。因此,在開展社區自治時注意協同配合是非常必要的。在實踐中,廣衛街能够堅持基本物業管理與社區再就業的結合、群防群治與社區黨建的結合、鄰居節與廉政建設的結合、社會保障工作與志願服務的結合。這些都是廣衛人不斷探索的結果,對同類工作具有重要的啓迪作用。

  第二節 努力開展創新自治

  創新自治是城市社區自治的活力之源,只有依據自身情况努力開展創新才能把工作有聲有色的做下去。然而,創新並非是隨便搬出新鮮的東西,創新是有條件的,要符合實際並有實際效用才是真正的創新。本節從合理利用創新條件、情理共鑄創新果實、用心打造品牌特色這三個方面來探析廣衛街努力開展創新自治的經驗。

  一、合理利用廣衛社區自治的創新條件

  廣衛街在努力開展創新自治時具備的條件,有些是其他社區也具備的普遍條件,有些則是廣衛街的特殊條件。各方因素相互作用,大家共同努力才有今天的廣衛模式。對於創新條件的合理利用是開展創新自治的首要條件。

  (一)内驅力:時代背景與歷史文化積澱

  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國社會急速轉型、“單位制”向“社區制”的過渡這些大背景决定了社區自治的迫切性和緊要性。它使社會産生對社區自治的内在需求,爲創新自治提供了内驅力。廣衛街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社區成員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强。這就决定了廣衛街在開展社區自治時不是大刀闊斧式的‘新城新建’,而是因地制宜式的‘舊城改建’。换言之,廣衛街有必須保留和尊重的現實土壤和文化精神。如:開展鄰居節活動和助老機制的建立等,就都合理利用了舊城區人情深厚的條件。

  (二)外推力: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

  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爲廣衛街開展創新自治提供了外推力。社會的發展使創新自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日益深化。經濟的發展爲廣衛街開展創新自治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如:街道和轄區内機關團體單位爲廣衛街社區自治提供的啓動資金是廣衛街開展基本物業管理的物資起點。科學技術的發展則爲廣衛街開展創新自治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將視頻監控系統運用到治安和物業管理上等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

  (三)自動力:社區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

  廣衛街在社區自治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投入也是開展創新自治的重要條件。街道領道、黨支部人員、派出所民警、居委會工作人員、居民團結在一起爲廣衛模式添磚加瓦。没有他們的艱苦探索,智慧凝結,創新自治就是空談。治安崗亭、 對講機、統一制服和公示欄等基礎配置以及社區建設啓動資金、收取的物業管理費等資費,則使廣衛街創新自治從思路變成現實所必需。

  二、情理共鑄廣衛社區自治的創新果實

  創新自治要結出果實並非具備一定的創新條件就行了,要合理利用這些條件,但更重要的是情理共鑄。就像種樹,有了陽光、雨水、土壤還不够,還要有合理的種植方法和關注愛護。廣衛街在努力開展創新自治時非常重視社區共同情感的培養和良好社區氛圍的營造,工作力求步步爲營,合情合理。

  (一)保潔創新

  廣衛街在開展街道衛生保潔工作中探索出一條新路子,使衛生保潔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們以公示爲核心,建立了“定、查、考、示、評”的“五步法”衛生保潔機制。定,就是確定職責,將轄區劃分爲若干衛生保潔責任小區,並將保潔責任落實到責任人身上,實行一人一區制。查,就是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記録在册。考,就是實施考核,量化考核内容,做到標準規範。示,就是實行公示,接受群衆的監督,有需要時進行復查和再公示。評,就是評比優劣,與相應的奬懲雇傭制度相結合。這些做法,增强了保潔員的責任意識 ,能够以完善的制度來規範行爲;同時,又使社區居民在監督中提高了自覺維護社區衛生的意識,營造了大家共同來維護社區衛生的氛圍,提高了社區成員的主人翁意識。

  (二)警務創新

  廣衛街街道派出所爲了配合和發揮社區基本物業服務的平臺作用,積極探索社區警務機制創新,有效整合社區資源,形成了以社區民警爲主道,居委會和聯防人員爲主力,社區居民爲主體的群防群治工作局面。其中提高警務室功能,實現警力前移的工作頗具創意。廣衛派出所安排了一名社區民警,不參加派出所值班備勤,彈性上班,負責將一些簡單的治安案件放到社區警務室處理,做到警察就在居民家門口辦公,增强群衆安全感。如此,便實現了警力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三)活動創新

  爲了避免社區活動流於形式,廣衛街積極開展活動創新,通過形式多樣、内容豐富、貼近群衆的活動來吸引居民熱情參與。廣衛街的社區活動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有投入没收穫。像組織居民開展社區系列性鄰居節等等都是富有創新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對居民之間和諧關係的營造就具有潜移默化的影響。

  三、用心打造廣衛社區自治的品牌特色

  廣衛模式之所以受到各方關注,和它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是密不可分的。近年來廣衛街在社區自治工作中的努力和探索使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兩大品牌——自治型物業管理和社區鄰居節活動。

  (一)自治型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是一種基於居民集體參與、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社區管理模式。廣衛街在開展社區物業管理工作中注意因地制宜,采用居民自治、自我管理的社區基本物業管理模式,向居民提供基本實用的服務。在收費上采用三聯單收費方式,向居民公開收支情况,讓居民監督工作,保证工作透明度。收費標準和使用方式都是經過反復向居民徵求意見而確定的。廣衛街首先選擇了過去治安狀况較差的福恩裏小區作爲試點小區,通過不懈努力使之成爲零發案小區,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廣衛街還把推行物業管理與加强再就業工作相結合,先後聘請了190名本街4050(40~50歲)下崗人員擔任物業管理人員,解决了他們的再就業問題也降低了運營成本。黨員志願隊伍的建設和社區發案情况的公示也成爲廣衛街基本物業服務的亮點。廣衛街逐漸走上了由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收支、自我監督”的自治途徑,實現了基本物業管理的良性循環。

  (二)社區鄰居節活動

  鄰居節是廣衛模式的另一自創品牌,它旨在改善鄰里關係,建設社區軟環境。鄰居節活動形式多樣,内容豐富,通過開展一系列與居民生活十分貼近的活動,廣泛地調動了居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引道社區居民相識相知、互敬互愛,使社區成爲真正的鄰里守望的大家庭。像鄰里互助服務日、鄰里愛心電話、鄰里趣味體育運動會、包餃子會、攝影展這些活動都是居民喜聞樂見的,因此,居民群衆的參與性自然就高了。社區活動不再是某些人的事,也不再是走過場、搞形式。此外,鄰居節還能很好的和其他工作結合在一起,像廉政文化進社區、社會保障工作都通過鄰居節的平臺得到更有效地開展。

  這兩個品牌的打造凝結了廣衛街所有人的心血。但相關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探索。

  第三節 不斷探索民主自治

  民主自治是城市社區自治的靈魂,也是社區自治基本精神之所在。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社區對於民主自治的探索都在起步階段,有很多新問題新思想都在這片剛開墾的土地上争相怒放。本節從以民爲本、群策群力、公開透明三個切入點來談廣衛街對民主自治的不懈探索。

  一、以民爲本:發掘廣衛社區民主自治的源頭活水

  以民爲本就是要將居民群衆的利益作爲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它是廣衛社區民主自治的源頭活水。只有堅持以民爲本,才能擁有社區長遠發展的源源動力,才能針對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提出解决的最佳方案,才能廓清思想,檢驗是非。

  (一)依居民需求解决現實問題

  要瞭解居民的真正需求,才能解决居民的現實問題。廣衛街在探索民主自治的實踐中,相關領道和工作人員因爲物業管理等問題不斷到居民家中探訪,徵求工作意見,做群衆的思想工作,説服群衆轉换觀念。他們針對居民真實需求,收取合理的管理費,提供基本的衛生、治安、緑化服務;進行培訓提高黨員素質,整合各方資源開展助老活動以及一系列的助學助殘活動;爲特困户解决住房和基本生活問題,爲下崗職工解决再就業問題。這些都是關係民生的實事。

  (二)擺正居民的社區主體地位

  擺正居民的社區主體地位,必須尊重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决策權。廣衛街在各項工作中力求提高居民參與性,讓居民的各種權利得到滿足。廣衛街在很多工作開展前都經過現場考察龢民意調查,尊重群衆的意見和决策權。廣衛街在公示欄公示社區的治安、衛生、物業管理收支情况,接受群衆的監督,尊重群衆的知情權。廣衛街指道居民選出居民代表組成居民物業管理小組,開展衛生檢查,物業收費等各項工作。廣衛街每週末都開展鄰居節活動,使居民在豐富的活動中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廣衛街社區活動堅持“三個貼近”,即貼近社區、貼近群衆、貼近生活,力求緊扣民心。

  (三)抓好社區自治工作的重點

  廣衛街在開展社區居民自治試點工作中注意抓好三個重點:一是制定和完善《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制度》、《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制度》等社區的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指道,規範操作。二是强化社區的公共服務功能,拓展社區互動服務、義工服務、“十分鐘爲老人服務圈”等服務工作方式和内容。三是整合利用社區的各項服務資源,包括社區福利設施的良性運作,社區服務隊伍的整合,社區居民群衆積極性的調動,社區活動經費籌集渠道的拓寬,爲社區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這三個重點雖各有側重,但都是以居民爲出發點,爲優化群衆利益而服務的。

  二、群策群力:共築廣衛社區民主自治的堅實基礎

  廣衛街是一個整體,廣衛模式也是一個整體。它的發展壯大與廣衛街的街道工作人員、社區居委會人員、居民物業管理小組等居民自治組織還有廣大居民的群策群力是分不開的。只有團結所有的力量,同心協力建廣衛才有今天不斷發展的廣衛模式。

  (一)隊伍建設

  在增强内部團結建設工作隊伍上,廣衛街有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以民主促團結,建設一個和諧的班子。堅持集體領道和經常性思想互動。二是堅持以團結聚合力,建設一支和諧的隊伍。主要是做到“三動”,即:街道班子與轄内派出所、工商所、城管中隊等部門互動;機關内部互動;機關科室與社區居委會互動。三是堅持以合力促和諧,建設一種和諧的氛圍。堅持通過文藝晚會、知識競答等各項活動營造良好的社區風尚。

  (二)關注民生

  在關注民生增進與人民的血肉聯繫上,廣衛街也有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做到“四個到位”。即基礎管理到位,首辦責任到位,特色服務到位,便民措施到位。二是堅持保障利民。三是堅持務實親民。廣衛街將力量和工作重點放在居民身上,從居民的日常生活出發,改善社區生活。

  (三)黨建示例

  廣衛街的群策群力還可以通過“五個一、二個管、一個争”的黨員志願活動來窺一斑而見全豹。就是每個黨員給社區提一個“金點子”,做一件好事,結一個幫教對子,幫一個貧困户,參加一次義務勞動;管好本樓群,管好自己和家人;争做文明風尚帶頭人。另外,在社區建設剛剛起步還没有公信力之時,轄内機團單位和街道提供啓動資金開展物業管理試點是信任和力量的投入,是一個好的開始,爲以後的試點成功奠定了基礎。

  三、公開透明:描繪廣衛社區民主自治的民風背景

  公開透明是廣衛街開展自治工作的又一特點,相關制度的建立完善爲居民瞭解、參與、監督社區建設工作提供了合理性基礎。各方工作人員之間、行政機關與居民自治組織之間都力求有事大家商量,平常多交流溝通。這樣,居民對自己生活的社區知根知底,歸屬感和認同感不斷增强,社區就逐漸形成了民主、和諧、團結的自治氛圍。

  (一)民主建設

  廣衛街就工作事項向居民徵求意見,設置群衆建議反饋機制,各項工作考核制度,居民監督制度,例會制度等,這些都加强了社區自治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廣衛街每月召開民主生活會並將會議内容公開,將社區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經費收支使用公開。廣衛街聘請6名社區居民擔任社區廉政義務監督員,列席民主生活會,並將他們的聯繫方式和工作情况等公佈在社區公告欄,使社區群衆既能通過他們及時準確地反映社區黨支部或黨員個人存在的問題,又監督了他們的工作情况。

  (二)公示制度

  廣衛街將轄内社區分成46個責任區,在每一個責任區内設立公示欄。將環衛保潔的標準和質量、每月考核結果、社區發案狀况、物業管理費用收支情况在這裏公佈於衆,接受群衆監督。公示時間爲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如居民有疑問和不滿則進行復查並將復查結果再公示。這樣,對社區的基本生活狀况,居民就有了一個全局上的把握和瞭解。

  (三)兩個培育

  廣衛街在開展社區居民自治試點工作中着力兩個培育:一是着力於社區自治和服務意識的培育。即通過創新工作方式和手段,通過機制的完善,向社區服務隊伍和社區居民群衆灌輸社區自治和服務意識,增强社區的凝聚力和參與度。二是着力於社區中介組織的培育。在完善義工協會、老年協會等組織的運作基礎上,大力培育慈善公益性和服務性的中介組織,承接社區的服務工作,參與和支持社區的自治。這兩個培育是减少了社區自治中的行政化並使之向社會化過渡,提高了居民的參與性,增强了服務的主動性,從根本和長效的角度增强了社區工作的公開透明度。

  要做到公開透明是需要勇氣和穩打穩扎的實際工作的,堅持這種公開透明性更是需要社區各方長期不懈的努力工作。

  

  廣衛街的實踐證明,通過基層社區自治,可以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居民參與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熱情,以主人翁的姿態關注和支持社區建設工作。探索立足本土的社區自治道路,現正面臨很多挑戰和問題。比如行政主道性很强,居民參與度不高,資源匱乏等。怎樣構建有利於社區服務形式與内容多樣化的格局,形成良好的社區非營利性組織成長環境,實現“街道體制”向“社區體制”的轉换,實現政府職能轉换與明確角色定位,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内要面對的問題。在我國,社區自治是一條嶄新的道路,這條道路上會有荆棘也會有鮮花,可能山窮水盡也可能柳暗花明,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選擇這條道路並堅定不移地放膽前往。

  

  參考文獻:

  1. 楊榮:《論社區建設中的居民參與》,《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2. 徐勇 、陳衛東主編:《中國城市社區自治》,武漢出版社,2002年版。

  3. 馬健 :《城市社區自治存在的問題與創新探討》,《重慶行政》,2007年第5期,第77-78頁。

  4. 張武 :《城市社區自治組織體系與機制建設研究》,《 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第6 期,第40-41頁。

  5. 王琳、 程瑋 、宋曉輝 :《廣東城市社區自治與基層民主調查分析報告》,《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06年第6卷,第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