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3再談香港經濟問題



  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七十年代以來,香港的經濟向多元化發展,伴隨而來的金融業也迅速發展。近年來,整個香港的金融市場的發展規模和結構都日趨多元化和國際化,它的金融業在本地和國際上所擔當的責任和所處的地位日趨重要。它是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業成爲香港經濟的又一重要支柱。

  香港金融業分爲三級,由三類各具特色的存款機構組成;銀行、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和註册接受存款公司。銀行:可接受任何數目及期限的公衆存款。香港銀行公會定有利率規則,對最高利率有規定,但款額在50萬元以上而期限少於3個月的存款則無最高利率限額,銀行可自行定最高利率限額,以争取顧客。至1983年底,本港共有136家銀行(1970年只有74家),這些銀行共有1,397家分、支行。此外,外國銀行駐港辦事處從1968年的15家,增加到1983年底的115家,發展异常迅速。

  持牌接受存款公司:此類公司必須發行股本至少1億元及實收股本至少7,500萬元,可接受任何期限的公衆存款,但存款額不得少於50萬元。至1983年底止,香港共有347家持牌接受存款公司。

  註册接受存款公司:此類公司只準接受5萬元以上的存款,最初的存款期限至少爲3個月。任何公司申請註册,必須基本符合條件,如要擁有實收資本1,000萬元,其股本半數必須由本港或外地銀行擁有。至1983年底,共有註册接受存款公司319家。

  1983年香港銀行存款達3,922億港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港幣存款1,534億港元,外幣存1,388億港元,分别比上年增長133%和307%。1983年放款3,913億港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屬當地放款2,089億港元,海外放款1,315億港元,貿易放款324億港元,其他放款185億港元。

  香港的金融市場規模近年不斷擴大,是亞太區資金的集散中心。其中主要有外匯市場、黄金市場、股票市場和保險市場。

  外匯市場。在五、六十年代期間,香港的金融業主要圍遶着當地的經濟活動而展開金融業務,當時資金、外匯受管制,只有部分外匯可以進行自由買賣。1973年撤銷外匯管制以後,香港成爲開放的自由外匯市場。1974年11月,港幣不與美元掛勾,實行港元匯價自由浮動,香港的外匯市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目前,本港有一個較爲成熟的外匯市場,港幣與主要國際貨幣的交易十分活躍。外匯市場的買賣,主要圍遶香港對外有形和無形貿易收支、資金流出和流入、黄金的買賣以及投資等金融活動進行。平均每天港幣外匯買賣達5億港元以上。香港已逐漸發展成爲國際外匯市場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場所。現在,在香港進行的美元兑换西德馬克的買賣活動占東南亞地區的一半,日元買賣僅次於東京,每天海外美元交易額在20億美元左右。

  黄金市場。香港是東南亞地區一個重要的黄金交易中心和集散地。1974年港英當局撤銷了對黄金進出口的管制,使香港黄金貿易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成爲世界四大黄金市場之一。香港的黄金買賣,主要集中在金銀業貿易場進行。該貿易場交易的黄金純度爲99%(又稱九九金),重量以兩計算,並以港元報價。該貿易場於1910年成立,現有會員商號194個。如將匯率波動的影響計算在内,該貿易場的黄金價格與倫敦、蘇黎世和紐約等其他主要黄金市場的價格相符。此外,還有本地倫敦金市場,以美元定價交易,黄金純度爲 9995%,按每金衡盎司計算,在倫敦交收。由於時差和地理條件的關係,香港黄金市場剛好填補了紐約市場閉市之後和歐洲市場開市以前的“真空”,爲從事跨國性黄金投機、投資提供了方便。香港同倫敦、蘇黎世和紐約形成一個可連續進行24小時交易的黄金市場。香港金價的漲跌,與國際金市的漲落相聯繫,同樣,香港金市價格的波動,對世界其他金市亦産生重大的影響。

  股票市場。香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以向市民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所需的資金,戰後股票發行擴展,市民亦逐漸采用股票作爲投資生利的手段。股市指數的昇降,受香港政局變化、金融政策、經濟發展、房地産業等因素的影響。香港現有4家證券交易所,即遠東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交易所。近年來股市成交總額和價格指數穩步上昇,不少外國投資者參與香港股市的買賣。1981年股市成交額居世界第5位,達1,000多億港元。

  保險市場。隨着香港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保險業更爲重要。目前保險業務趨於多元化、集團化和國際化。香港已成爲亞洲最大和近年發展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至1984年3月底止,香港的保險公司及分支公司,加上保險代理和經紀公司,總數超過1,200家,從業人員約8,700人。香港的保險業分爲兩大類:一是財産保險、内分水險、火險和意外險;二是人壽保險,内分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和家庭保障儲蓄人壽保險。此外,香港還有再保險業務,就是保險公司爲减輕承擔的責任,將所承保業務的一部分或全部再向另一家或多家保險公司投購保險。近年來,許多外國公司到香港辦保險業,僅1983年新註册的外商保險機構就達51家之多。目前共有280多家外國保險公司,其中有相當部分以香港爲基地,擴展海外的保險業務。香港各業每年支付的保險費共30億港元,其中財産保險21億港元,人壽保險9億港元。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銀行業從本身的職能,發展爲多功能,即從存款、放款、匯兑等傳統業務,擴展爲投資、財力諮詢、企業資信調查、經營企業等多元化的業務。二是從港内資金,發展爲港内外資金結合;本港銀行與外資銀行有的自成體系,有的相互滲透,有的溶爲一體。到1983年底止,共有外資銀行99家,占總數的728%;華資銀行7家,僅占51%;港外合資14家,占103%;中資銀行13家,占96%。三是金融專業人員、輔助服務人員多,金融服務多樣化。目前從事金融業的人員達6萬多人,約90名居民中,有1名金融從業人員。在提供金融服務上,既有短期貨幣市場,又有外匯市場;既有證券市場,又有黄金市場;既有保險市場,又有商品期貨市場。香港金融中心的功能比紐約、倫敦更全面,更多樣化。四是香港金融中心既是籌資中心,又是投機中心。香港作爲一個與自由港結合在一起的金融中心,是亞太地區投資基金中心和銀團貸款中心,許多投資在香港形成,如1983年香港對海外放款達1,315億港元,占放款總數的33%。據測算,目前香港可供利用的資金有200至400億港元。在籌資的同時,還有各種投機的因素。既有利用港幣匯率進行投機,也有利用時差進行套匯投機;既有利用股市行情進行投機,也有利用房地産價格進行投機;既有進行黄金的炒買炒賣,也有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的買空賣空等投機活動。這一切充分説明瞭香港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的金融中心,它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弊端也是不可否認的。

  香港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有:(1)工商業、貿易業的發展推動了信用調查、匯款、信用保險等一系列金融業務的發展。(2)大批外國金融和大量遊資從東南亞及世界各地不斷涌入香港,使本港的金融業改變了過去只爲本地工商業服務的地位,轉變爲國際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3)香港具備了國際性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如政局較爲穩定,所得税率低、資金可以自由彚進彚出、有自由的黄金市場和外匯市場、有發達的海空運輸和先進的通訊設備。(4)港英當局逐步加强對金融市場的鼓勵和支持,如增發外資銀行牌照,吸引海外資金更多地流入香港金融市場。(5)香港金融市場是具有資金充足、買賣方式靈活、現貨期貨合一、手續費便宜和資金集散方便等有利條件。(6)我國對外開放後,擴大了對外經濟關係,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都利用香港的特殊條件和地理環境,在港設立金融基地,以便開展對我國内地的信貸業務,這也大大加强了香港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支柱之一。八十年代以來,旅遊業更加迅速地發展。到香港的遊客從七十年代中期的170多萬人次增加到1982年的260萬人次。1983年來港遊客達28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10億港元,分别比上年增長6%和26%。

  促使香港旅遊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第一,香港旅遊業的模式以購物爲重心,改變了通常旅遊以勞務消費爲主的狀况。自六十年代以來,香港在遊客的心目中是理想的“購物天堂”。由於香港不征進口關税,因而物品便宜,許多日本人到港買日本貨,美國人在港買美國貨,均比在本國購買要便宜。1983年遊客總消費達11376億港元,其中購物占57%,住占27%,吃占10%,觀光、娱樂各占3%左右。第二,有方便的出入境手續。凡持有英聯邦成員國家護照的遊客,進入香港可免辦簽证手續,對40多個其他國籍和地區停留不超過一個月者,可用護照代替簽证。第三,市内交通、電訊服務條件好,從事商業活動、觀光遊覽、探親訪友,十分方便。第四,在地理位置上,香港是進入中國内地的橋樑,許多外國遊客取道香港進入我國内地,因而造成到港人數增多。第五,有比較完善的旅遊服務設施。到1983年底止,共有酒店48家,175萬個房間,332萬張床位,酒店内設備先進、齊全,爲遊客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1983年房間平均租用率達83%。

  香港發展旅遊業主要采取了以下幾條措施:一是不斷擴大多種有本港特色的旅遊設施。目前香港建有多種康樂及輔助設施2,506處,其中有花園、公園457處,運動場 504個,海灘40處,游泳館11座,還有建築現代化的體育館、大會堂、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太空館和科學館以及頻有特色的海洋公園,還興建了一座旅遊邨“宋城”,從衣飾、食、住、行、聽的音樂、用具及城内的景物、樓房、文藝表演和使用的貨幣均模擬我國宋代首都汴京(開封)而設計,使遊客如臨中國宋代城池之境。二是搞活旅遊形式,定期舉辦各種“展覽會”、“時裝節”、“香港藝術節”、“亞洲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等以招攬海外遊客。三是不斷提高旅遊服務質量。旅遊服務人員做到服務周到,快捷妥貼,以禮待人,並區别不同國家與民族、不同風俗與習慣、不同性别與年齡,熱情招待,使人感到“賓至如歸”。四是注重旅遊人員的培訓。旅遊業人員必須經過有關業務訓練後,才能正式走上崗位服務。目前香港共有6個商業訓練委員會專門培訓旅遊業各種專門人才,還有5家工業學院、職業進修學校和理工學院設有3年制的旅遊訓練課程。

  香港的旅遊業將來必須向高素質方向發展,着重發展消費遊客市場,擴大旅遊業務範圍,减少旺淡季的差距,與内地的旅遊活動相聯。這樣,香港的旅遊事業繼續蓬勃發展不是没有可能的。

  房地産業在香港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産建築業在香港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地産建築業是指地産、房産與建築三個相互聯繫的行業。

  香港是建築業最發達的地區。在本港工務局註册登記的建築商號有2,000多家,實際經常營業的只有500多家,共有建築工人8萬多人,但建築業的輔助性工種的工人達15萬人。建築業的主要特點:一是建造速度快、款式新、樓層高。建築業使用新式機械、重型設備、先進操作方法和嚴密的管理制度,使營建速度很快,如建一座1萬平方米的大樓,只要130個工人,不到一年便可以投入使用。五十年代初期,15層樓爲全港最高建築物,現在已有62層樓高的商業大厦。二是建築業向多樣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建築業圍遶荃灣、屯門、沙田、葵涌等新市鎮的發展,除建造住宅屋邨外,還填海造地,建設道路天橋、高速公路、工廠大厦、商店、貨倉、學校、醫院等等。三是建築業采取投標競争,分級承包的經營方式。香港的建築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蓬勃發展,是與房地産相輔發展的一個重要行業。

  土地是香港最重要和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圍遶土地的使用與經營,香港的房地産物業在四十年代後期迅速興起。土地全部爲港英當局所佔有,以批租方式出售供私人發展,賣地皮是政府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港英當局高度壟斷和有計劃地操縱地價,帶頭掀起地産的投機活動,以推行其高地價政策。其主要的方法是不定期分批供應有限土地,並用公開拍賣或投標的方式,讓買家競争,使地價高漲,從而增加港英當局的財政收入,其中最高收入是在80至81年度,達1077億港元,占當年財政收入的355%。

  港英當局的高地價政策加劇了房地産業的投機活動。它的直接後果是導致瞭高樓價、高租金、炒地皮、炒樓宇、炒樓花(即炒賣正在建築中的樓宇)的投機活動。1975至1980年,房地産價格迅猛上漲。從地皮來看,工業用地平均每年漲553%;非工業用地平均每年漲829%;住宅用地平均每年漲386%。從樓房出售來看,工業大厦的售價平均每年漲303%;一般住宅樓宇的售價平均每年漲22%;辦公樓宇平均每年漲452%至576%。1981年7月以後,地産業轉入全面調整,1982年從前幾年畸形膨脹中急轉直下,地價大跌,各種樓宇大量空置。地産物業的成交量和價格節節向下,地價和樓價平均下跌30%至60%。目前,香港的房地産業處於低潮時期,其根本原因是香港當局的高地價政策,使前幾年在虚假需求下出現的地産業畸形發展。

  (本文原載1984年5月《探求》月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