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單元 中國與經濟全球化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國入世五週年的紀念日,入世五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入世後中國的企業和國際競争力有了哪些變化呢?

  
  第十一課 機遇與挑戰:中國面對的經濟全球化

  絶對優勢説和比較優勢説

  重商主義

  17世紀,重商主義大行其道。這種學説認爲,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得到金銀貨幣,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除了開採金礦和銀礦外,只有從事貿易,即商品流通,通過一手低價買入,一手高價賣出來積累金銀。在一國國内,這種活動只會使一部分人獲利,一部分人受損,並不能增加國内的金銀貨幣總量,所以,只有發展對外貿易,且保持貿易順差時,金銀才能流入國内,本國才能實現財富的增長。正是基於這種理論,16——17世紀的各國政府,無不對國際貿易實行管制,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鼓勵金銀流入,嚴禁金銀流出,例如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就規定,外國商人在西班牙出售貨物所獲得的金銀,必須用於購買西班牙的商品。國王有權爲此指派特别的“監督”,甚至是密探。對私自將金銀運到國外者,要判處死刑。用一句話來概括重商主義的實質,就是經濟政策應千方百計地爲國家積累金銀,商品流通是財富的真正源泉。

  18世紀中葉,蒸汽機和大工業時代的到來顯示了巨大的創造力,也引導人們開始從生産的角度去看待國際貿易問題,大家所熟知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首先就一個國家應按照什麽樣的原則來進行國際貿易提出了完整的命題,這個命題就叫做“絶對優勢説”。

  絶對優勢説

  斯密認爲,重商主義者把金銀財寶和真正的財富混淆在一起。實際上,對一個國家來説,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銀,而是生産所創造的商品和勞務。因此,作爲擴大生産的手段之一,社會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産率,促進生産的發展和産量的增加,從而實現國民財富的增長。那麽,分工的原則是什麽?就是每個人都生産自己最擅長的那種産品,然後進行交换。斯密指出,如果自己生産某種物品,比購買它的花費還多,就應該去購買而不是自己生産,這是每個精明的家長都明白的格言。裁縫不想自己做鞋子,而要向鞋匠購買。鞋匠不願自己做衣服,而要雇用裁縫製作,農村的居民,與其自己做鞋子和衣服,還不如專心生産糧食,然後用糧食去交换。這種個人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國家之間。所以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這本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中,斯密寫到:“如果其它國家提供的某種商品,比我們自己生産更便宜,那麽,與其我們自己來生産它,還不如輸出我們最擅長生産的商品,去跟外國交换。”比如蘇格蘭可以在暖房中種植葡萄,釀造出上等的美酒,但它的成本比國外要貴30倍。在這種情况下,如果爲了鼓勵在蘇格蘭生産酒類,而禁止所有外國酒的進口,顯然是愚蠢的。總之,斯密的絶對優勢説指明,一個國家應該出口那些在本國生産更有效率的商品,進口那些在國外生産更有效率的商品;按照這一原則進行國際貿易,貿易雙方都能比閉關自守獲得更多的好處。

  如果有了國際分工,法國專門生産小麥、英國專門生産布,那麽同樣的時間兩國各得50噸小麥和40匹布。

  可是斯密的“絶對優勢説”暗含這樣一個假設,那就是參加貿易的雙方,至少各有一個具有優勢的商品,能在國際間銷售。但是如果一個國家所有的商品生産,相對於另一個國家都處於劣勢,那麽,這兩個國家之間,還會有國際貿易嗎?爲了回答這個問題,大衛李嘉圖於1817年提出了他的“比較優勢説”。迄今爲止,這一理論仍然爲世界各國的經濟學家所普遍接受,薩繆爾森在他風靡全球的《經濟學》一書中,稱它爲“國際貿易不可動摇的基礎”。

  比較優勢説

  什麽是“比較優勢説”呢?我們不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説明一下:

  有兄弟倆,都已經結婚成家,另立了門户。哥哥養了一頭牛,弟弟家買了一臺拖拉機。如果用牛來耕地,一天能賺40元錢,搞運輸能賺60元錢;拖拉機干活比牛强,耕一天地能賺50元錢,搞運輸能賺100元錢。剛開始的時候,兄弟倆都是上午耕地,下午跑運輸,一天下來,哥哥收入50元,弟弟收入75元。幾天之後,聰明的弟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哥倆一天干兩種活,不如分一下工。於是就找哥哥説,從今以後,你替我耕地,我則專門跑運輸,每天除了你耕地得到40元外,我在給你20元作爲你替我耕了半天地得報酬,這樣,你就可以得到60元,比以前多的10元,我在支付給你的報酬之後,還能得到80元,比以前多的5元,對我們兩個都有好處,哥哥起初將信將疑,心裏反復盤算,始終不知道這多出的15元時哪裏來的,還以爲弟弟是在騙他,便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後來經弟弟解釋,才明白這15元時哥兩分工創造的,於是欣然應允。

  這個例子説明,和牛相比,雖然拖拉機在耕地和運輸上都有優勢,但占優勢的程度並不相同,相對於耕地而言,跑運輸的優勢更大一些,這就是比較優勢的含義所在。反過來,雖然牛在耕地和跑運輸方面都處於劣勢,但在耕地方面的劣勢更小一些,與跑運輸相比,這自然也是一種比較優勢。按照比較優勢分工的結果,兄弟兩個都得到了好處。我們把這個原理擴展到任何兩個國家的任何兩種産品,我們就明白了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説,即一個國家不論處於什麽發展階段,不論經濟力量是强還是弱,都能確定自己的比較優勢,即使處於劣勢,也可以找到劣勢中的優勢。各國只要都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讓優勢國家生産優勢更大的産品,劣勢國家生産劣勢較小的産品,然後兩國開展貿易,則貿易雙方都可以用較小的産品,創造出更大的財富。這就是説,並非只有“互通有無”才能進行貿易,也並非只有在“絶對優勢”或“絶對劣勢”的情况下才參與國際貿易;只要通過正確的比較,“兩優相權取其重,兩劣相權取其輕”,任何國家都可以從國際貿易中得到好處。

  可是綜觀世界經濟史,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却是並行發展,此消彼長的。二戰後,整個世界被分爲兩大陣營,形成了“ 冷戰”局面,兩大陣營之間幾乎互不來往。在此期間,發達國家的貿易政策尤其是關税政策不斷趨於自由化。80年代以來,隨着冷戰結束和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國紛紛向市場經濟過渡,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世界經濟市場化越來越明顯,全球性質的合作與交流便開始了。這種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後得到了進一步加强。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各國實行的非關税壁壘將予以關税化,而關税水平將不斷降低。1997年,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税水平已經降至3.8 %,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税水平也已經降至12.5%。貿易自由化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國際分工是社會生産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後的産物。它同世界技術革命緊密聯繫在一起,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來往,加快了經濟的全球化。第三次技術革命産生了大量的新産品、新材料、新原料,涌現了大量新興工業部門,並推動了原有的工業部門的新發展。一方面,加速了發達國家産業結構的昇級换代。另一方面,大大推動了生産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把一種産品的各個部件交給分佈在不同國家的子公司進行生産和裝配,擴大了國際間的生産專業化;同時,跨國公司以世界市場爲其投資和産品銷售的目標,在全球範圍内組織生産、投資和銷售,使國際分工有了嶄新的内容。首先,先進國家的許多新産業處於相近的競争水平上,更多的産業内部分工得到發展;其次,科技革命使同一産品的零部件生産乃至工藝上要求合作,各國之間的競争,已不只是産業的競争,更重要的是在同一産業的某個環節上取得比較優勢,從而分得國際貿易的利益。因此行業内貿易成爲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

  信息革命促進了世界貿易的信息化,爲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貿易信息系統已於80年代後期建成,它是指電子商務、EDI(電子數據交换)國際貿易方式及網絡貿易的建成、實施和推廣。電子商務是實現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前提條件,而EDI則開創了世界範圍内實現商業文件標準化、電子自動處理和交换的新型貿易方式,使國際貿易能够按照國際統一的貿易程序進行貿易交往及商務處理。網絡貿易突破了服務業的時空限制,使服務業長期以來難以或完全不能從事貿易的行業獲得了解放,獲得了“可貿易”的物質條件。

  貿易自由化已進入各國共同實行自由貿易的公平貿易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和相形見絀的競争力,使其難以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考慮各自國情、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參與的方式。但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已經成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去是發展中國家的唯一選擇。

  經濟全球化

  全球化

  “全球化”這個詞我們現在越來越經常説起來,什麽“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軍事全球化”,“環境全球化”等等,那麽究竟什麽是“全球化”呢?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爲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冲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地球不再是一個割裂開來的各個部分,而是像一個村莊一樣,我們把它叫做“地球村”,這也使得世界越來越融爲整體。

  目前,全球化已顯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美國全球化理論權威、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院長約瑟夫·奈認爲,全球化的第一層含義是經濟領域,可稱爲經濟全球化,指商品、服務、資金、信息遠距離的流動;第二層是環境方面,在空中或海洋裏遠距離的物質傳送,影響全球環境,包括艾滋病、酸雨等對全世界的影響;第三層是軍事全球化,使用武力的危險促使了軍事上的聯繫;第四層是社會與文化的交流,包括宗教的傳播和科技知識的推廣;第五層體現在其他領域,如政治、法律、娱樂、時尚和語言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各個層次的全球化並不是同時出現的,經濟全球化出現得最早,是各種全球化的基礎和先導。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至今没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從生産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内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内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爲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爲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内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我們認爲經濟全球化就是生産要素(土地,資金,勞動力,技術,信息等)和商品在全球範圍内自由流動和配置,使各國、各地區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繫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於20世紀50年代産生, 90年代形成高潮。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在此之前,在全球市場分開的情况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地區之間的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 

  國際貿易成爲發展經濟的重要因素。從世界經濟總體來看, 1978年世界貿易占世界 GDP的比重僅爲 9.3%,而 1998年上昇到 24.3%,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强。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力和載體,跨國公司大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據統計,跨國公司的産值占世界總産值的 40%,國際貿易的 60%,國際技術貿易的 60%— 70%,對外直接投資的 90%。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 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跨國公司已成爲全球經濟的核心,在推動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高速發展上起到了主導作用。跨國公司通過在海外設立子公司,不僅可以繞過許多壁壘,迅速掌握當地的市場需求,有效利用當地資源,也可以通過内部貿易降低生産和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便促成了生産、流通和消費的全球化,使經濟具有實際意義上的全球化。 

  同時“新經濟”的出現,催生了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突飛猛進,人類知識所形成的第三次技術儲備在通訊、計算機和網絡領域不斷釋放出來,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上加以體現,發生了信息革命和數碼革命,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把各個國家和各個機構連在一起,人類在這個全新的基礎上進行生産、貿易、科研、學習,開展各種社會活動並進行文化交流,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濟全球化的成因

  1.根本的原因是全球生産力的發展帶動了全球統一市場的發展。

  2.世界各國經濟體制的趨同消除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體制障礙。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只有選擇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提高本國的國際競争力。封閉經濟由於缺少外部資源、信息與競争,而呈現出經濟發展的静止狀態。計劃經濟體制則由於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對稱和激勵不足問題,而導致資源配置與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傳統的封閉經濟,還是起源於前蘇聯的計劃經濟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國在經濟體制上的趨同,消除了商品、生産要素、資本以及技術在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流動的體制障礙,促成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3.各個單個的經濟主體的自私自利性推動了經濟活動的全球化發展。我們知道,即使是一模一樣商品或者是同樣的生産要素,它們的價格在世界的不同地區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企業家總是會尋找最少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利潤。於是他們就會在全球範圍内選擇盡可能便宜的商品和生産要素。於是,便有了對外投資、技術轉讓,以及企業生産過程的分解與全球配置。所以我們説正是每個單個的企業出於自私的動機的這種全球性擴張,推動了經濟的全球化。

  4.信息技術的進步降低了企業遠距離控制的成本。在信息經濟時代的今天,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網絡經濟的誕生,使得一家有能力進行全球擴張的企業來説,它的活動範圍可以達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經濟全球化的當前趨勢

   人們已經看到,最近二十年國際間的貿易壁壘不斷消除、商品流通不斷增速、服務貿易异軍突起、國際投資日趨活躍、跨國企業不斷坐大、信息流動迅速擴張——“國界已有些模糊,地球村好像快到了!”美國《洛杉磯時報》評論説,在全球化趨勢下,人類開始“向世界大同社會發展”。

  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爲一個不争的事實,但是問題在於:經濟全球化會對各國經濟産生什麽樣的衝擊?并且,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衝擊,各個主權國家的政府有没有選擇權?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全球生産力大發展,加速世界經濟增長,爲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争,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衝擊。

   更復雜的疑問來自發展中國家。它們在享受全球化帶來的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學習管理、培育人才等方面成果的同時,還要同時面對國家主權、經濟安全受到挑戰的可能性(亞洲金融危機就是例子)。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不斷向西方提問:“全球化到底是誰的遊戲規則?”“這是否是暗示後殖民時代的到來?”“是否是西方利用全球化對全球進行的有組織的剥削?”以及“蛋糕做大以後通常分給了富人,爲什麽我們只能得到麵包渣?”……

  於是,進入21世紀後,我們看到經濟全球化將呈七大趨勢。

  第一大趨勢:信息引領經濟發展。盡管網絡經濟並非萬能,但是正如有“小超人”之稱的香港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提出的那樣,“面對這一全新的經濟大潮,動作快的人會打敗動作慢的人,動作慢的人會打敗根本不動作的人”。

  第二大趨勢:技術表現爲獨立的商品形態。技術加速進步使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促使技術逐漸獨立出來,表現爲獨立的商品形態,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流動。

  第三大趨勢:私人資本成爲國際資本流動主力。專家提供的材料表明,全世界的外貿增長速度多年來一直大大超過經濟的增長速度,絶大多數國家外貿出口占國民生産總值的比重都在不斷上昇,而且,隨着商品在世界範圍内的流動擴大,包括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在内的生産要素的流動也逐漸加速起來,其中資本的流動更爲明顯。

  第四大趨勢: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會更加凸現且更加完善。國際經濟體系面臨重組,國際經濟將以整體觀、均衡觀、多極觀、進化觀的認識爲基礎,使市場與計劃、微觀與宏觀相融合,建立一種經濟新秩序,推動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文化的多元化,避免霸權主義、强權政治、單極世界,改革以發達國家爲主導的過時的國際經濟秩序。

  第五大趨勢:高素質人才無國界流動。

  第六大趨勢:各國之間的依賴性增强。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相互分割的市場一體化,市場的不確定性較過去增强,各國之間的依賴性也隨之增强。

  第七大趨勢:發展中國家改革和開放相互兼容。經濟全球化爲發展中國家利用國際資金和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新機遇,同時也帶來各種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通過資源在全球範圍的合理配置使效率提高,但在目前的國際經濟秩序下,會加大世界範圍的貧富不均,而且由於世界經濟廣泛而緊密的聯繫,經濟全球化將對發展中國家産業和國内市場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發展中國家經濟産生波動的可能性增加。

  所以,在這些趨勢下,任何一個國家既無法反對,也無法逥避全球經濟化,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並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發展中國家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况,實行正確得當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揚長避短,迎接挑戰,才能變不利爲有利,在參與經濟全球化中求得本國利益最大化,從而實現現代化。 一國要想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增加獲利、减少損失,關鍵在於提高國際競争力。所以我們的觀點是:提高國家的國際競争力是扺禦經濟全球化衝擊的最有效方法。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爲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强。任何一個國家的内部失衡都會反映成爲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係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着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税同盟,統一農産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無不説明各成員國的財税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之三:全球範圍内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範圍内的市場化過程。這個過程中,競争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國内生産總值爲高收入發達工業化國家人均國内生産總值的2.4%,即後者是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爲1.6%,即後者爲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我們已經説明,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爲事實上,作爲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導權,不可避免地會使它們在與處於邊緣地位、作爲勞動主要擁有者的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换時獲得更多的利益。

  中國與經濟全球化

  “全球一體化”與“全國一體化” 

   全球化成爲新千年的一個重要主題。應付全球化的挑戰成了各國政策制定者的一項艱巨任務。

  交通通訊費用的降低推動了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從1920到1990年,美國進出口一英噸貨物的海上運輸費用由95美元降到了29美元;從1930到1990年,航空運輸每人英里收費由0.68美元下降爲0.11美元。在此期間,從紐約到倫敦的長話費每分鐘從244.5美元跌到3.32美元。而傳真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更使得“天涯”宛如“咫尺” 了。我們可以看到,剛剛在巴黎流行的時裝會很快出現在北京的街頭;而在中國餐館中你可以品嚐到夏威夷的海鮮。當然,你還可以與遠隔千山萬水的异域朋友在網上聊天。

  當然,目前的全球化還存在着許多障礙。除去意識形態不説,還有語言文化、歷史等因素。這可以説是一些“軟”障礙,另有一些實實在在的 “硬”障礙。比如距離。研究發現,當兩國之間的距離增加1%時,其間的貿易將會下降0.7到1個百分點。再比如貨幣幣種不同所造成的對貿易的影響。研究表明,匯率變動的一個標準差,比如由平均7%變到0,會導致伙伴國家之間的貿易增加13%。

  以上分析表明,全球化還不是那麽名副其實。對於正處在市場化進程中、全國的一體化還未能實現的中國而言,全球化就顯得更爲遥遠。這種遥遠當然並不意味着中國可以置身於全球化大潮之外,而是説,我們在眼睛向外,關注全球一體化的同時,更需要向内,關注一下“全國一體化”。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每個省區差不多像歐洲的一個國家了。中國在政治上是個大一統的國家,這從秦始皇時期就開始了。但是經濟上的一體化,按現代標準來講,還差得較遠。盡管改革與發展正在逐步將分割的市場變成一個一體化的大市場,但這其間的種種障礙依然存在。

  歐洲的一家研究機構就是將中國省區之間的貿易當作國際貿易來處理,這既表明中國之大,也表明盡管有“全國一盤棋”這樣的指導思想,但利益分割與利益保護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却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地方保護主義(就像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一樣),只强調區内經濟的發展。就地方政府來講,解决當地的財政問題以及職工就業問題才是根本問題,如果地區間的自由貿易妨礙了這一點,地方政府就會出來干預。

  我們已經看到太多的保護地方産業的例子了(這有點類似於全球化中對民族産業的保護)。比如,湖北的奥迪車在上海的銷售受到扺制,很快地,上海桑塔納的銷售就在武漢受到報復性扺制。湖南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樹起 “湘”煙的牌子,也得益於對雲貴香菸的限制。最近的調查還發現,北京有對於東北水産品的限制;即便是西電東送這樣利國利民的大工程也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影子在裏面。比如四川二灘的電要送到廣東便有困難,因爲廣東有自己的火電廠,要解决當地的就業等問題。

  上面講的是國内商品的自由流動。在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方面,則有着更嚴重的障礙。比如,在就業方面對外地人口的歧視,以及仍然存在並起作用的户籍制度限制等等。

  如果説全球化的發展是技術與制度兩方面的因素推動的(技術方面是交通通訊的發展,制度方面是冷戰的結束、柏林墻的倒塌、前蘇聯的解體等),那麽,中國的“全國一體化”也是受制於這兩個因素。不過,在這裏,體制因素是更爲根本的。

  考察一下中國的“全國化”水平,纔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離全球化到底還有多遠。我們需要冷静地對待全球化浪潮,認真解决一下“全國一體化”問題。

  經濟全球化不能少了中國

  中國經濟如何走向世界,那就是在經濟全球化中强化“中國因素” 。

  什麽是“中國因素”?這裏所説的“中國因素”,是指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國,她所具有的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凝聚力、自然資源、經濟實力等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響。

  中國因素是客觀的、積極的因素。“中國因素”也是中國國家形象的對外展示。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作爲WTO的成員國,以一種負責任的精神和態度,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鞏固和發展世界市場;同時,抓住時機發展自己,把國内的事情辦好,争取對人類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因素”是一個古老的話題。當中國的傳統文化向世界傳播的時候,當“絲綢之路”譜寫着中外經濟貿易燦爛篇章的時候,中國就以東方大國特有的形象出現在世界舞臺。發端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因素在世界社會經濟地位發生了質的飛躍。

  “中國因素”是推動世界經濟進步的發展因素。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追求世界共同發展的民族。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所持有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下太平,世界大同。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能够在團結、和諧的氛圍中生存、發展,根本點在於中國文明是以道德文明的傳播和各民族的大融合爲特點的。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目前中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從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和開放地區、沿邊開放地帶的陸續建立,沿海、沿江、沿綫、沿邊的開放推演到廣大内地的全方位對外開放,使長期閉關鎖國成爲永遠的歷史。如果説,在整個80年代,中國的沿海戰略主要是由南向北“冲浪式”發展的話,現在已經開始了自東至西的“跳躍式”前進,並以“大開放”、“大開發”的經濟模式融入經濟全球化。

  “中國因素”是世界事務中的積極因素。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是政治大國;中國人口衆多,且市場潜力巨大,主要工農業産品産量居世界前列,又是發展中的大國;同時,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三大經濟實體,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使中國經濟總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逐漸縮小。凡此種種,中國完全有義務、有能力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使“經濟全球化”真正成爲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全球化”,成爲世界人民的“經濟全球化”。

  “中國因素”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動因素。目前,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一個主要貢獻,是通過開放市場龢利用外資來實現的。從1993年起,中國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連續多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和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且吸收間接投資方式多樣,與國際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的合作相當融洽,被世界投資者、金融界評爲投資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

  “中國因素”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協調因素。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是尋求經濟與環境生態之間的動態平衡。這應該是經濟全球化嚴格遵守的一個原則。20年來,中國根據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發展國民經濟,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中國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特别加强了環境生態保護的力度,爲世界經濟、社會、自然的協調做出了貢獻。

  經濟全球化作爲一種歷史大趨勢,不僅决定着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與方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關係着一個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尤其像中國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應該清醒認識到,如果説缺少“中國因素”的經濟全球化,不是真正的全球化,那麽同樣缺乏“經濟全球化”内涵的中國,既不是現代的中國,也不可能成爲强大的中國。我們高興地看到,經濟全球化已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目前,中國海外投資已遍佈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企業近5000家,中方投資金額爲53.7億美元。積極開展海外投資有利於促進中國商品與技術出口,帶動相關勞務輸出,有效開發龢利用國外資源,參與國際分工和協作,除了能獲取市場信息和吸收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還能有效促進中國經濟各方面、各環節的進一步成熟與壯大。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也成了經濟發展的競争焦點。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市場競争往往表現爲大公司、大集團的科技、産品、服務、形象以及綜合素質的競争。90年代以來,世界著名的500家大型跨國公司已有200多家在華投資,其規模大、領域寬、覆蓋面廣,對擴大中國外商投資的整體規模和帶動中國産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較强的推動作用。近年來,中國的家電企業進步特别快,一個重要原因主要是直接參與了同國際上家電行業的一流名牌企業的市場競争,不僅基本佔領了中國的家電市場,而且一定規模上開拓了國際市場。全球化市場競争,既提高了競争的質量,使世界範圍的市場競争從自由競争、保護性競争、壟斷競争,過渡到目前的聯盟競争,又促進了企業的國際交往,激發産品、服務、人才和信息在全球市場中流動。

  中國是個大國,但是,在世界的經濟發展格局中,中國還不是强國。在同西方發達國家的比較中,中國感覺到自己的差距,感覺到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

  中國的經濟競争力究竟如何?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綜合國力並非競争力,在涉足中國的競争力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廓清兩個概念:綜合國力和競争力。

  (1)綜合國力是主權國家經濟、軍事、科教、資源等方面的實力和影響力的總和。這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的評估報告在開宗明義時對綜合國力的概括。作爲反映一個國家盛衰强弱的戰略性指標,幾十年來各國都對此進行了研究探索。那麽,中國的綜合國力到底有多强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七大國綜合國力的排名順序爲:美、日、法、英、德、俄、中。美國的綜合國力居世界第一位,日本的綜合國力值約等於美國的60%,法、英、德綜合國力各約等於美國的50%,俄羅斯綜合國力接近美國的40%,中國的綜合國力值約爲美國的25%。

  該評估報告的主要參考指標體系包括經濟、軍事、科教、資源四大領域。

  在經濟領域,中國處於第6位,分值略高於俄羅斯,但不到美國的1/3;

  在軍事領域,低於美、俄、英、法,與日、德大致接近。據該研究報告稱: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分值約相當於美國的1/9,俄羅斯的1/3,英、法的1/2,與日本、德國大致接近;

  在科教領域,中國處於第7位;

  在資源領域,中國處於第2位,俄國第1,美國第3。

  所以,我們對我國的發展水平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盲目悲觀。應有一個理性、冷静、科學的認識。

  該報告探討的是綜合國力。若論人均水平,我國的排名會大大推後。

  那麽,中國將在多少年内趕上和超過美國呢?一份由五角大樓資助、前參議員沃倫·拉德曼和加裏·哈特任主席參加的一個專家小組於1999年9月底發表的報告得出的一個重要的結論説,雖然在“今後25年不太可能出現能在全球與美國競争的國家,至少在2025年以前,美國仍將是世界上首要的政治、軍事和文化力量,但中國的崛起將越來越大地限制美國的選擇,抑制美國的戰略影響。20世紀末以主要匯率計算的全世界的國内生産總值是293000億美元,僅占世界人口4.6%的美國在其中占了29%左右。而用同樣的方法計算,中國每年的經濟産值大概是一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的3.4%,然而中國的人口却占世界21.2%。即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喜歡的以購買力平價作基礎計算國内生産總值也是這樣,中國在世界國内生産總值391000億美元中占的份額爲12%。盡管在過去10年它的年均增長率達到9·7%,而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只有2%,但中國的經濟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國家指揮的工業生産的增長爲基礎的,隨着中國經濟接受外界的競争,這種情况是持續不了的。正如彼得·沃伯頓最近在《國際會計》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説的,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經濟改革過程,加强了對未充分利用的資源的利用,從而支持了國内生産總值的增長;而隨着改革的深入,産生的作用却大相徑庭,失業增加,生産能力的利用减少,增長率降低。所以中國將經歷一個大的過渡時期,這個階段可能持續10年以上,增長速度將放慢,不能維持比美國快7%的年增長率,人民幣也必然會貶值。當然,中國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只是時間問題。至於差距縮小的時間有多快,取决於多種因素。設想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不變,中國經濟平均年增長率超過美國6個百分點,中國也只能在37年後,即在2035年超過美國,成爲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强的國家。

  美國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1998)按實際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將明顯縮小與美國經濟總量的相對差距。1978年中國GDP相當於美國GDP總量的23.0%,到1995年上昇爲52.0%,2000年爲60.6%,進而在2015年左右超過美國。但是,那時中國人均GDP仍然大大低於美國,中國人均GDP由1995年相當於美國的1/10上昇爲2015年的l/5,縮小人均GDP差距需要更長的時間。

  該評估還認爲,假設美國的綜合國力年均增長速度爲3%,中國的綜合國力年均增長速度爲7%,中國達到美國的同期綜合國力水平需36年,達到排行第三的法國的綜合國力水平,最快需要18年。但中國始終保持高速增長較難,若中國年均增長速度爲5%,35年後達到排名第三的法國的水平。即使中國能够始終保持7%的水平,美國的增長速度只有3%,今後14年内,中美兩國的相對差距逐年縮小,但絶對差距還是逐年擴大。到15年後,絶對差距才開始减少。

  (2)國際競争力是指一定經濟體制下的國民經濟在國際競争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國力强弱程度。它包括經濟競争力,政府效能競争力,國家基礎結構競争力和企業效益競争力四個方面。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最新公佈的2002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國際競争力排行榜顯示,2002年中國國際競争力,總體排名居世界第31位,比2001年上昇了兩位;經濟競争力從上年排名的第七位昇至第三位。

  從IMD公佈的情况看,02年國際競争力平均水平爲59.034分,高於平均水平的有26個國家,基本爲發達國家;低於平均水平的有23個國家,基本爲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得分爲52.199分,比去年有所提高,總體排名也隨之提高兩位。在200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大幅回落並出現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成爲全球的一個亮點。中國以擴大内需帶動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經濟競争力有較大提高,以82.497的高分,從上年的第七位上昇到第三位。

  中國在國際競争力四個方面表現最爲突出的是經濟競争力。近年來,中國國際競争力水平比較穩定,排名一直在30位左右,這主要取决於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經濟能够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表明中國的國際競争力有相當大的潜力。

  從另外三方面競争力看,中國政府效能競争力和國家基礎結構競争力也在不斷提高,排名分别從上年的第35位和第39位上昇到第30位和第35位,但仍處於較低水平,需要大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企業效益競争力方面,中國從1998年以來排名連續五年呈下降趨勢。在今後的改革中,如何改善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效益是中國亟須解决的重要課題。只有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企業的差距,中國的國際競争力纔可能從根本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從國際競争力總水平看,美國依然是世界上競争力最强的國家。在參加評估的世界49個主要國家和地區中,美國以100分排在首位,這是自1996年以來,連續第七年位居榜首;芬蘭和盧森堡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名。因受經濟滑坡影響,新加坡由連續四年的第二名降至今年的第五名;中國香港特區由上年的第六名降至第九名。

  國際競争力水平排名落後的國家有印度、俄羅斯、哥倫比亞、波蘭、土耳其、印尼、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這些國家的競争力水平已連續五年没有大的變化。 

  比較而言,綜合國力評價主要是對現實實力和影響力的評價,它以硬指標即統計數據爲主,而國際競争力的評價更多依賴於軟性因素和指標。此外,軍事因素在國際競争力評價中是完全不考慮的,一國的總體經濟規模、總體科技水平、總體軍事實力、資源的豐缺程度都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第十二課 中國與WTO

  WTO

  世界貿易組織(WTO)簡介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英文縮寫爲WTO)成立於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關税和貿易總協定(GATT)。其總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目前已經擁有137個成員,成員的貿易量占世界貿易的95%以上。WTO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並稱爲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 GATT共主持了八個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最近、持續時間最長的一輪叫烏拉圭回合談判,該回合從1986年開始,前後長達7年半之久,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創立了WTO。 

  WTO的基本職能 

  ·制訂和規範國際多邊貿易規則 

  ·組織多邊貿易談判 

  ·解决成員之間的貿易争端 

  WTO的宗旨、目標及地位 

  WTO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業,大幅度和穩定地增加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産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最優運用世界資源,保護環境,並以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種相應的措施;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稱的份額。 

  WTO的具體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以鞏固原來的關貿總協定爲貿易自由化所作的努力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爲實現這些目標,各成員應通過互惠互利的安排,切實降低關税和其它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中消除歧視性待遇。 

  WTO的地位是:WTO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與其前身關貿總協定相比,WTO在調解成員間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WTO的組織機構 

  WTO的最高决策權力機構是“部長大會”,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可對多邊貿易協議的所有事務做出决定。部長大會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WTO日常會議和工作。總理事會設有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産權三個理事會和貿易與發展、國際收支、行政預算三個委員會。秘書處設總幹事一人。 

  WTO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果 

  1)落實烏拉圭回合協議内容,繼續談判框架協定 

  WTO成員除按照已達成的關税减讓表减讓關税外,還有43個成員方在1997年3月26日同意從1997年7月1日開始到2000年逐步取消信息技術産品的關税,它們涉及的貿易額約爲6000億美元。7國集團和歐盟同意對465種藥品實施零關税待遇。 

  同時,WTO確定在2000年1月1日前,就農産品、服務貿易兩個關鍵領域進行談判。迄今爲止,通過談判已達成4個重要的協議:①1995年7月28日自然人流動協議;②1997年2月15日69國達成基礎電信服務協議,並於1998年2月15日生效;③1997年3月26日43個國家達成减讓信息技術産品關税協議;④1997年12月12日,70個國家達成一項多邊金融協議,同意開放各自的金融服務業,它包括95%以上的有關銀行、保險、證券和金融信息等方面的貿易,該協議將於1999年3月1日生效。 

  2)解决成員之間貿易争端 

  到1996年11月,WTO受理的貿易争端已達62起,兩年内受理的貿易争端就相當於原關貿總協定50年受理的貿易争端的1/4以上;而且,在62起貿易争端中,發展中成員方作爲申訴方的有20起,占32.29%,作爲被控方的有24起,占38.7%。而在原關貿總協定受理的238起貿易争端中,發展中締約方作爲申訴方和被控方總共才占25.6%。 

  3)舉行高層會議,幫助最不發達國家成員解决貿易發展問題 

  1997年10月,WTO、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銀行就最不發達國家的貿易發展舉行高層會議、探討幫助解决最不發達國家的市場準入、與貿易有關的技術援助、訓練和智力建設等問題。9個WTO成員宣佈主動改進從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的市場準入措施,如削减産品進口限制、拓展已有的關税减讓表,重點放在紡織品和農産品領域,要大量簡化附加條件等等。WTO其他成員也表示要采取相應的行動。 

  4)舉行部長級會議,解决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中的問題 

  1996年12月9日至13日,在新加坡召開WTO首届部長級會議。會議成立3個工作組(貿易與投資,貿易與競争政策,政府采購透明度),發表了針對信息技術産品貿易自由化的“新加坡部長宣言”。 

  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機構和職能

  部長會議:世貿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由所有成員主管外經貿的部長、副部長級官員或其全權代表組成,部長會議至少每兩年舉行一次,部長會議具有廣泛的權力,主要有:立法權;準司法權;豁免某個成員在特定情况下的義務;批準非世貿組織成員國所提出的取得世貿組織觀察員資格申請的請示。 

  總理事會:在部長會議休會期間,由全體成員代表組成的總理事會代行部長會議職能。總理事會可視情况需要隨時開會,自行擬訂議事規則及議程。隨時召開會議以履行其解决貿易争端和審議各成員貿易政策的職責。 

  總理事會下設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知識産權理事會。這些理事會可視情况自行擬訂議事規則,經總理事會批準後執行。所有成員均可參加各理事會。 

  各專門委員會:部長會議下設立專門委員會,以處理特定的貿易及其他有關事宜。已設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國際收支限制委員會;預算、財務與行政委員會;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等10多個專門委員會。 

  秘書處與總幹事:世貿組織成立由一位總幹事領導的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下稱秘書處)。世貿組織秘書處設在瑞士日内瓦,大約有500人。秘書處工作人員由總幹事指派,並按部長會議通過的規則决定他們的職責和服務條件。 

  WTO成員的權利和義務

  加入世貿組織後,世貿組織各成員應享有一定的權利和履行相應的義務。各成員應享受的基本權利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現有成員中享受多邊的、無條件的和穩定的最惠國待遇。 

  2.享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開放或擴大貨物、服務市場準入的利益。 

  3.發展中國家可享受一定範圍的普惠制待遇及發展中國家成員的大多數優惠或過渡期安排。

  4.利用世貿組織的貿易争端解决機制和程序,公平、客觀、合理地解决與其他國家的經貿摩擦,營造良好的經貿發展環境。 

  5.享有世貿組織成員利用各項規則、采取促進本國經貿發展的權利。 

  在享受上述權利的同時,世貿組織成員也應根據世貿規則履行相應的義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在貨物、服務、知識産權等方面,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給予其他成員最惠國待遇。 

  2.根據世貿組織有關協議規定,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準入程度,即具體要求降低關税和規範非關税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 

  3.按《知識産權協定》規定,進一步規範知識産權的保護措施。 

  4.根據世貿組織貿易争端解决機制與程序,和其他成員公正地解决貿易摩擦,不能搞單邊報復。 

  5.增加貿易政策和有關法規的透明度。 

  6.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繳納一定會費。 

  WTO的原則

  1. 最惠國待遇原則

  最惠國待遇,是國際經濟貿易關係中常用的一項制度,又稱 “無歧視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締約國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給予的不低於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條約中規定這種待遇的條文稱“最惠國條款”。 

  最惠國待遇可分爲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有條件最惠國待遇兩種。前者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第三國的一切優惠,應無條件地、無補償地、自動地適用於締約國的另一方。後者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第三國的優惠,締約國的另一方必須提供同樣的補償,才能享受。最惠國待遇範圍廣泛,其中主要的是進出口商品的關税待遇。 

  在特殊條件下,最惠國待遇源於自由貿易原則,即各國在世界市場上享有平等的、不受歧視的貿易機會。是用來作爲對付重商主義保護關税政策的一種手段。到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爲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采用。後來帝國主義國家往往利用他們簽訂的最惠國條款,在殖民地、附屬國中享受各種特殊優惠,而後者則由於所處的從屬地位,實際上難以享受到相應的優惠。二次大戰後,許多發展中國家爲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况,要求發達國家對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實行單方面的、普遍的關税减免,即實行關税普遍優惠制。 

  2.國民待遇原則

  國民待遇原則是指在民事權利方面,締約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業和船舶在本國境内享受與本國公民、企業和船舶同等待遇。國民待遇是最惠國待遇的有益補充。在實現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平等待遇基礎上,世貿組織成員的商品或服務進入另一成員領土後,也應該享受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相同的待遇。這正是世貿組織非歧視貿易原則的另一體現。所以國民待遇原則,嚴格講應是外國商品或服務與進口國國内商品或服務處於平等待遇的原則。 

  3.互惠原則

  互惠互利是建立WTO共同行爲規範、準則過程中的基本要求,這種互惠原則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體現: 

  (1)通過舉行多邊貿易談判進行關税或非關税措施的削减,對等地向其他成員開放本國市場,以獲得本國産品或服務進入其他成員市場的機會。 

  (2)在現實中,一國或地區加入WTO後,其對外經貿體制在符合《1994年關貿總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及《知識産權協定》規定的同時,還要開放本國的商品和服務市場。 

  (3)互惠貿易是多邊貿易談判及一成員貿易自由化過程中與其他成員實現經貿合作的主要工具。任何一個成員在WTO體系内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是最大的獲益者,也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中國與WTO

  中國與GATT/WTO的關係

  中國是關貿總協定23個創始締約國之一。1948年4月21日,當時的中國政府簽署了《臨時適用議定書》,同年5月21日,中國成爲關貿總協定締約方。在未得到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授權的情况下,臺灣當局於1950年3月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决定退出關貿總協定。雖然中國指出這一退出决定是無效的,但由於受當時國内外政治、經濟環境的制約,中國未能及時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 

  隨着中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取得巨大經濟成就,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繫日益緊密。從加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進一步發展國民經濟的需要出發,中國中央於1986年做出了申請恢復我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决定。 

  自1986年7月11日中國正式提出恢復我締約方地位後,1987年3月關貿總協定成立了“中國工作組”,開始中國的“復關”談判。1995年1月,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從當年7月起中國復關談判轉爲加入WTO談判。 在經過15年的談判後,我國於2001年11月12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中國爲什麽要加入WTO?

  因爲

  (一)加入WTO,WTO成員中的主要貿易大國將不得不减少、取消對中國的紡織品等商品實行的不同程度的貿易歧視措施。

  據測算,中國加入WTO,每年國内生産總值將提高約3個百分點,相當於300多億美元,並帶來1000萬個就業崗位。一些專家指出,加入WTO後,隨着關税的降低和投資的放開,中國貿易總量將迅速增長,到2005年可望達到6000億美元,隨着WTO取消紡織品配額等措施,中國的紡織、家電産品的出口將有很大優勢。

  (二)加入WTO有利於中國在平等的條件下參與世界競争,有利於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給外商實行國民待遇後,將有利於改善中國的投資環境,對引進外資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及自身的活力都有好處。

  (三)加入WTO後,中國作爲WTO的正式成員將可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决策過程,擺脱别人制定規則,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况,而且參與制定規則,有利於使中國的合法權益得到反映;同時,可把國際貿易争端交到WTO的仲裁機關處理,免受不公正處罰。

  中國由於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内的原因,急需外匯資源,但由於國際環境的問題,貿易衝突的危機越來越明顯。當前,中國還無法享受美國的正常貿易關係(即無條件最惠國)待遇,並要繼續蒙受歐盟衆多的歧視性配額限制。而我國外貿額90%以上是同WTO成員發生的,一旦發生摩擦,往往以雙邊政治關係爲“扺押”,却無權引用多邊争端解决機制,從而在貿易中處於被動地位。而無權引用烏拉圭回合反傾銷協議和反補貼協議下的權益,也使中國往往成爲歧視性反傾銷反補貼的首要對象。截至到1998年,國外對中國的反傾銷案達300起以上,而1991年以來,美國更是動輒以301條款爲由對中國實施調查,雙邊貿易糾紛不能置於多邊貿易體系中予以解决,使中國外貿形勢面臨不確定性,喪失許多機會。加入WTO後,由於可藉助WTO的仲裁機制,類似針對中國的單方面的制裁將會多了一個申述的渠道,不會光吃啞巴虧。從外貿的實踐看,經濟實力大的國家和經濟實力小的國家進行雙邊制裁和反制裁,最後受損害最小的是小國和窮國。

  WTO是制定世界經濟和貿易規則的組織,如果中國能够參與這一規則的制定,中國在這一問題上就有了發言權。WTO將開展新一輪全球談判。如果中國在新一輪多邊談判發起之前解决不了加入問題,以後解决的難度將大大增加,新規則産生的要求會更多,中國經濟將爲之付出更大代價。

  (四)加入WTO將有利於擴大中國的出口。“入世”後,WTO的100多個成員都將給中國以最惠國待遇,而且也不必再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遭到美國一年一度的非難,中國的出口有望大幅度增長。

  (五)入世對中國統一大業非常重要。

  中國政府一直强調,中國加入WTO必須也只能在臺灣地區加入之前進行,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中國加入WTO,是自身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需要。同樣,WTO也需要中國。没有12億多人口的中國參加,WTO是不完整的,也不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社會生産力還不發達,只能以發展中國家的條件加入WTO。中國加入WTO,其權力和義務一定要平衡。中國不會接受過高的、越出中國承受能力的要價。

  入世後中國政府的承諾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做出了四個方面的承諾,即降低關税、减少和消除非關税壁壘、農業方面的承諾和服務業的開放。

  在降低關税方面,我國承諾:到2005年,把15%的平均關税水平降到10%。降低關税是我國改革開放自身的需要,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一種“補課”,同時也是生産全球化的一個趨勢。

  在减少和消除非關税壁壘,也就是進口配額、許可证問題方面,我國承諾:到2005年,全部取消400種進口配額。因爲在200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都要取消進口配額許可证,我國承諾取消也是應該的。

  在農業方面,根據我國同美國達成的中美農業合作協定,我國承諾:取消對美國7個州的TCK小麥出口禁令;放開美國6000多家肉類加工廠對我國的出口等。

  在服務業方面,我國承諾:逐步放開銀行、保險、旅遊和電信等服務業市場。

  入世後老百姓的生活會有什麽變化?

  入世後老百姓能得多大實惠,是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

  入世後,我國5300多個税目的税率降低,我國關税總水平由15.3%降至12%左右,2005年將降至10%以下。從已公佈的部分入世協議看,入世後中國會大幅降低農産品關税。到2001年1月前,農産品平均關税降至17%,美國優先考慮的産品税降到14.5%,重要農産品的關税配額到2005年前大幅提高,部分農産品不設關税配額。因此,老百姓將吃到大量價廉物美的國外農副産品。

  入世後,我國信息技術産品平均關税從13.3%降到零,大部分産品在2003年前實施執行信息技術協議。這樣,手機等通信設備的價格將大幅下降。同時,由於兩年内逐步取消尋呼機、增值電信的地域限制,5年内取消移動電話的地域限制,允許電信服務領域中外國投資的份額可占49%,我國75%的電信市場實現開放。長期以來困擾消費者的電信資費過高,移動電話雙向收費,電話分鐘計費等問題,都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或部分地得到緩解。

  中國加入WTO後,汽車的關税將從現行的80%至100%降到2006年的25%。汽車零部件平均關税將降到10%,相對於不斷提高的收入水平,汽車價格不再令人咋舌,大多數邁入小康生活的城鄉居民能購置自己的私人轎車。

  與此同時,隨着外國保險公司大舉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産品將更加豐富,種類將更加齊全。而且由於競争的日趨激烈,可以預計保險産品的價格將有所下降。服務質量會大幅度地提高。

  近年來,國家取消福利分房,開放二級市場,從此,百姓買房得自個兒掏錢了,而一路上揚的房價就成了百姓心中一個難解的“結”。爲支持開發房地産二級市場,近兩年國家出臺税收優惠政策,我國對房地産二級市場征收的税收减少了近50%。這些税收政策的出臺,總的思路是通過减税來降低房地産價格,進而刺激房地産銷售,這種做法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房地産市場的啓動來拉動經濟增長,進而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穩定,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有關業内人士預測,入世後,由於建築材料等産品關税下降而引起住房造價下降,以及不合理收費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使住房價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會超過15%。  

  入世後七類人才會走俏

  據有關部門預測,我國加入WTO後,七類人才會走俏,這七類人才是:

  1. 教師:我國將有數千萬人要重新就業,在崗人員也需要知識更新,教師地位將大爲提高。

  2. 律師:熟悉國際法則的律師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通曉國内外法律的人才也將受到青睞。

  3. 外語人才:貿易經濟將與國際接軌,懂外語又學有專長的管理人才特别受歡迎。

  4. 心理醫生:市場競争、人才競争將愈演愈烈,生活節奏加快,心理疾病將增加,所以急需大批心理醫生。

  5.談判人才:商務活動頻繁,急需大批談判人才。

  6.旅遊人才:境(國)外人員將大量進入我國旅遊觀光,内地也將有大批人員出境(國)觀光、考察。因此,熟悉電腦操作、旅遊專業畢業的管理人才,以及通曉古今中外的導遊人員,將是企業争奪的對象。

  7.信息業人才:誰掌握最新信息,誰就掌握市場競争的主動權,信息諮詢員、電腦網絡技術員等信息靈通人士將受垂青。

  

  第十三課 WTO與知識産權保護

  知識産權制度

  知識産權制度是保護智力勞動成果的一項基本法律制度,也是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産業化、增强經濟和科技競争力的重要激勵機制之一。當今世界,在科技、經濟和綜合國力競争日趨激烈的國際環境下,知識産權制度作爲激勵創新、促進科技投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競争秩序的重要法律機制,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增强,成爲世界各國發展高科技、增强國家綜合能力競争的戰略選擇之一。 

  新世紀之初,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爲代表的高新技術及其産業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逐步形成,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着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影響着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能否在高新技術及其産業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成爲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的命脈所在。幾近白熱化的科技競争,使得人們對“落後就要捱打”的理解有了更爲切身的體會。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新時代,我國的知識産權領域也容不得絲毫樂觀。我國加入WTO後,科技、經濟的競争舞臺也將更爲廣闊、更爲激烈。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增强我國科技、經濟競争實力,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上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問題。 

  知識産權保護與管理問題的重視,與近年來興起的新經濟成長理論和創新理論漸成主流思想有關。新經濟成長理論認爲:科技研發與實物生産完全不同,後者是有形的,生産成本也大體上是相同和固定的,而前者則是無形的,研究投入可能是巨大的,而一旦完成,便可無限地應用於生産,獲取高額利潤,而仿冒者則不必付出任何研究成本。因此,必須强化知識産權權利人的壟斷權,保证其能够收回研發成本並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而技術創新理論則認爲知識産權制度與中介服務、税收優惠、奬勵制度等一樣,是創新環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鼓勵技術創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政府應當運用知識産權制度和政策,保護並鼓勵科技發明和技術創新,使知識産權權利人享有獨佔利潤的可能,因此要把知識産權放到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高度予以政策上的考慮。 

  入WTO後我國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面臨的新形勢 

  加入 WTO後,隨着《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産權協議》(TRIPS)的實施,我國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也將面臨嚴峻挑戰。在專利方面,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在技術原創方面的自然壟斷地位進一步加强並轉化爲市場壟斷優勢,市場壟斷能力進一步提高,將會使我國在高科技方面的技術進口受到更多的限制並付出更高的商業成本。據調查,到 1997年,美國擁有生物工程領域世界專利的 59%,歐洲擁有 19%,日本擁有 17%,其他國家僅擁有 5%;在藥物生産領域,美國擁有51%的專利,歐洲擁有33%,日本擁有12%,其他國家僅擁有4%;在人類DNA排序方面,美國擁有40%的專利,歐洲擁有 24%,日本擁有 33%,其他國家僅擁有 3%。這表明在今後一段時間内,在上述産業的發展中,我國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發達國家的專利制約。同時,近年來,爲搶佔中國市場,外國企業在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尤其是近五年來,國外發明專利的申請量一直高於國内申請量,在高新技術領域尤爲明顯。截止2000年12月,國外在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爲169866件,國内發明專利申請爲126945件,且近60%爲個人發明。1997~1999年,我國受理的航空航天、計算機和辦公設備、電子和通訊設備以及醫藥製造業等高技術領域中,國外發明專利申請占76%,而國内僅占23%左右。在其他高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外所占的比例也大體相當。 

  在信息技術領域發明專利申請量近三年排名前10位的國家中,日本以 8488件專利申請居於首位,其專利申請量幾乎占到國外申請總量的一半,排名第2、3、4位的美國、韓國和德國的專利申請量也都在千件以上。韓國三星電子公司以1486件專利申請排名第一位,依次爲日本電氣(1260件)、鬆下電器(1253件)、索尼公司(910件)、西門子(631件)、飛利浦公司( 486件)。 

  我國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的對策和措施

  對策

  爲適應加入WTO的要求,目前,我國的知識産權法律(包括《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都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從立法上已完全符合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産權保護協定》(TRIPS)的要求。然而,如何有效運用這些法律制度,促進我國原創專利的增加,從而增强我國科技、經濟的競争實力,是當前科技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加入WTO後,我國市場必將與國際市場融爲一體,這就意味着在以高科技爲主要内容、以知識産權爲保障的高科技産業發展中,我國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同積累了豐富知識産權保護經驗並擁有大量知識産權的發達國家企業進行面對面的激烈競争。就目前的情形看,我們在知識産權國際競争方面面臨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如不及時采取積極措施,其後果將是直接導致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産業難以形成,並在技術發展和經濟競争中受制於人。因此,要在競争日趨激烈的高科技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並使我們在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中處於有利地位,就必須在繼續深化改革,逐步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時,從戰略的高度上充分重視知識産權問題,通過有效的知識産權保護和管理,促進原始性創新,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發展高科技。 

  加入WTO後,科技部將按照國務院規定“對口管理全國與科技有關的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的職能,大力實施技術創新中的專利戰略,以提高我國原創性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和質量爲目標,增强我國科技、經濟競争能力。 

  總體目標 

  1.以强化知識産權資源開發爲目的,增加自主知識産權總量,提高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内涵。“十五”期間,各項國家指令性科技計劃的知識産權總量(主要指專利申請量等)應當比“九五”期間增加一倍以上。

  2.進一步完善科技計劃管理體制,運用知識産權戰略提昇科技創新層次。“十五”期間,實施的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和課題,必須制定相應的知識産權發展戰略報告。 

  3.全面提高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産權意識和管理水平。“十五”期間,努力使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重點科研機構、大中型高新技術企業初步建立起有效的知識産權管理制度。 

  傾銷與反傾銷

  含義

  所謂傾銷,是指一國産品以低於正常價格進入進口國市場,並使進口國市場已建立的産業受到實質性傷害或搆成這一威脅,或實際上使進口國産業延遲建立。在正常的貿易過程中,用低於正常價值出口商品的行爲會給進口國生産相同産品的行業或企業造成損害,因而受到進口國的反對。

  所謂反傾銷,就是把一種産品在出口市場上的價格和國内市場上的價格進行比較。如果國内價格高於出口價格,則意味着這種産品被傾銷到出口市場,進口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爲此提高涉嫌傾銷的産品的進口關税。

  當我們正在着手進行外國産品在中國的傾銷調查時,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産品在國際市場正在遭遇更爲嚴重的反傾銷訴訟。

  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已成爲國際“反傾銷”的重灾區。自1979年8月中國的産品首次被歐共體控告傾銷以來,中國企業遭遇到460多起反傾銷指控,涉及的商品達4000多種,直接影響出口金額100億美元以上。

  “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産品出口仍將在相當長時期内面臨國外的反傾銷困擾。尤其是世貿組織成員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使我國在應對反傾銷時更加困難。”首次出版的《中國WTO報告·2003》,就歐洲法院對中國反傾銷的司法審議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瞭如上結論。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將會越來越大,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和國外産品進入國内市場,都是無人可阻擋的趨勢。反傾銷和應訴反傾銷問題現在、將來,都會是我國不得不面臨的、無法逥避的熱點問題。

  實質

  在長期的戰鬥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也漸漸意識到,反傾銷作爲國際貿易中的常用手段,只能直面,無法逥避。只要存在國際貿易,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反傾銷就會是無盡的任務。

  傾銷與反傾銷的歷史起源  

  傾銷現象可以上溯到亞當·斯密所處的重商主義時代。它最早出現在英國。此後,隨着工業革命的興起和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傾銷和反傾銷的矛盾也日益成爲國際經濟關係中一個“紐結”,以至到了今天,已成爲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的國際貿易問題。

  傾銷與反傾銷的歷史有着一條明顯的發生、發展軌迹:從傾銷國來看,傾銷隨工業化的先後由最初少數先行國家逐漸擴展到更多國家;從傾銷商品來看,某種産品起初只是少數國家的廠商傾銷,但逐漸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廠商參與進來,而且某些産品起初由工業先行國傾銷,但逐漸轉向以後行國家爲主。壟斷、關税壁壘、國家的出口鼓勵和進口限制政策對傾銷的發生、發展,乃至傾銷與反傾銷矛盾的激化起了極爲重要的作用。但是,更一般地説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産品銷售市場競争隨工業化的普及而日趨激烈,并且與優勢生産有着“天然”的聯繫。反傾銷也僅是一種扺制性保護措施。如此看來,傾銷與反傾銷繼續成爲今後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問題,應是毫不令人奇怪的。

  至少在16—17世紀,傾銷作爲一種貿易戰的手段就已經出現。1904年加拿大最早出臺了《反傾銷法》。烏拉圭回合談判後,在貿易自由化的呼聲下,世貿成員國采取關税和非關税壁壘的空間已經日益縮小,而反傾銷作爲W TO 允許的法律手段,具有形式合法、方便實施、效果顯著,并且不易招致出口國報復的諸多特點,故此被不少國家視作保護本國國内産業的利器而屢試不爽。貿易保護主義日强,反傾銷也就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近年來,隨着國際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各國企業之間的競争日益直接化,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反傾銷被一些企業用作將外來競争對手排擠出本國市場的殺手鐧,濫用反傾銷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也日益明顯。

  我國目前已成爲世界上受貿易保護主義傷害最大的國家之一。從1979年8 月至去年底,共有30多個國家對我國提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案件累計達480 多起。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案件占世界反傾銷案件中的比例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13.3%,遠遠超出我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反傾銷對我國企業而言有很大的不公平性。以歐盟和美國爲代表的一些國家,認爲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的成本和價格不是由市場决定的。因此在計算“正常價值”時,通常采取“替代國”辦法,用印度等國的相同産品的銷售價或成本來“替代”我國涉案企業的成本。替代國辦法具有明顯的不公平性。但是根據W TO 反傾銷協議,美國和歐盟等成員方在今後15年内仍將繼續對我國采用“替代國辦法”。

  
[LM]

第十四課 中國企業的國際競争力——與狼共舞

  入世後我國七大行業會受到衝擊

  汽車業

  中國汽車行業競争激烈,規模生産問題尚未解决,開拓國内汽車市場的優勢尚未形成,加入WTO後,又將面臨外國汽車大量涌入的巨大壓力。目前中國汽車進口關税爲百分之八十至一百,加入WTO後,到2005年汽車關税將降至百分之二十五,汽車零件進口的平均關税亦將降到百分之十,並取消汽車進口配額。這將加大外國汽車企業和汽車零件企業在國内市場上與中國企業的競争。因此,中國生産中高級轎車以及生産汽車零件的企業,最重要的是要在未來幾年内盡快度過“保護期” 。

  農産品

  根據已簽署的農業協議,中國目前高達百分之四十五的農産品關税,將在2004年之前根據農産品的不同分類,降低百分之十至十二,在2004年農産品平均關税要降至百分之十七;重點農産品關税則要降至百分之十四點五。加入WTO後,美國等許多國家、地區的農産品價格低廉將擠掉中國一部分市場。尤其是肉類産品、禽類産品及飼料業受衝擊嚴重。而對於中國的優勢産業,如茶葉、棉麻等,加入WTO 則爲它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出口市場,則前景看好。

  金融業

  根據協議,加入WTO 後,中國將在2005年之前允許外商獨資銀行經營零售業全部業務,並允許外國銀行在2005年之前開辦人民幣業務,允許外國保險公司擁有百分之五十的股權,並增加開設外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城市。因此隨着保險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利於中國證券市場資金來源的擴大。

  家電業

  這幾年,中國的家電業正逐步收復一度被外國貨佔領的國内市場,其主要原因是,國産家電在質量上逐步趕上或接近國外牌子,而價格則大大低於他們。但是在加入WTO 後,家電産品的進口關税被消减,這樣國内産品的價格優勢可能被削弱。這時,國外牌子在質量上的優勢便會彌補價格上的劣勢,對國内産品重新搆成威脅。

  紡織業

  紡織品、服裝和鞋帽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約占中國對外出口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加入WTO 後,因WTO組織規定,在2005年之前分階段取消紡織品配額,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歧視性配額將取消,將使中國紡織和服務生産企業獲益。據測算,至2005年後,中國紡織品出口將得到比現在高出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預計紡織品企業重新獲得生機,也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

  高科技産業

  高科技産業是中國成長最快的行業,今後十五年内將以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速度增長。中國加入WTO後,將執行國際性的訊息技術協定,即實現美國所推行的技術産品零關税原則。除了實行零關税之外,還將取消外商高科技企業爲獲取中國市場份額而必須向中方轉讓和出口配額的做法,使高科技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環境更加寬鬆,技術優勢得到加强,也將使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公司,可以從中獲得更大的中國市場銷售份額。

  電信業

  目前中國電話費約爲美國的七倍,服務質量因壟斷經營提高很慢,與國際水平差距很大,消費者的意見也很大。加入WTO後,將使中國電信市場由壟斷轉向激烈競争,中國電信業提高技術和服務以及降低價格的壓力加大。一方面國外的通訊設備影響它們的銷售和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高踞不下的服務費將大幅下降,可以刺激電信業的需求增長,從而進一步帶動對這些企業産品的需求。另外,加入WTO 也有利於這些企業到國外競争,將市場延伸到世界各地。

  中國企業的四大差距 

  差距

  中國加入WTO,必將創造一種全新的競争環境,極大地推動我國企業改革的深化,把我國的改革和發展推向一個新的平臺。然而,經濟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加入WTO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國際標準、規範的全面引入,既有利於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時也凸顯出我國管理體制、經濟結構、産業競争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問題。

  面對WTO,中國企業國際競争力的主要差距和問題是什麽呢?主要是我們的企業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實力,突出表現爲四個方面:

  1.機制轉變還未到位。一是産權不明、政企不分仍未得到根本改觀。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控股公司比重的偏大,使政府與企業之間保持着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特殊關係,政府職能與企業職能嚴重錯位。二是企業家選擇、成長機制不健全。企業、特别是大企業經營者的選拔和産生不是市場選擇。三是企業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遠未完善。

  2.産業結構層次低,支柱産業優勢特色不明顯。1997年我國三次産業占GDP的比重分别爲20%、51%、29%;同年低收入國家平均爲31%、27%、42%;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爲12%、38%、50%。我國三次産業結構的水平還低於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3.大企業不僅不大,而且不强,産業集中度低,技術創新能力弱。由於我國目前行政割據型壟斷過度與經濟集中型壟斷不足并存,造成同一産業中企業數量過多、規模偏小、集中程度過低的弊端。1998年中國工業500强的總資産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爲711.56百萬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爲398.12百萬美元,僅分别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强平均規模的0.88%和1.74%。如果拿我國工業100强同世界500强相比較,差距仍很明顯,其平均資産和銷售收入也僅相當於世界500强平均規模的2.4%和4.8%。從産業集中度國際比較來看,差距甚大,盡管近年有所提高,但大多數行業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企業規模小、産業集中度低,直接影響了我國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1990-1998年,世界500强研究和開發費用占産品銷售收入的比重約在5%-10%,而我國大中型企業僅占1.1%-1.38%。同時,我國企業界從事研發活動的人數占全國的比例也明顯低於發達國家一般水平。

  4.管理水平差距大。與發達國家和著名的跨國公司相比,我們管理落後,尤其是企業的戰略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等方面,很難適應全球化的國際激烈競争。

  所以,爲適應全球化的激烈國際競争,我國的政府職能、産業政策、經濟體制、企業體制都應迅速進行一系列戰略轉變,譬如:按國際通行的規範化現代企業制度加快企業改革;以信息化推動産業結構昇級;以優勢上市公司爲核心,優化産業組織;以現代經營理念作指導,以國内外先進企業爲“樣板”,推行標杆管理和追趕戰略,迅速提昇我國企業管理水平等。

  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參與經濟全球化  

  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跨國經營已經成爲越來越多企業的必然選擇。美國生産的波音飛機,其零部件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目前全世界正在運營的1萬多架波音飛機,有1/4裝備有中國製造的重要零部件。利用國内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尋求資源的最佳配置,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已成爲越來越多企業家所必須考慮的重大課題。

  2000年,中央提出要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這是在新時期下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發展21世紀中國經濟、主動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自覺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大趨勢,是在新的經濟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由科技的高速發展而帶來的。對我們這麽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説,參與經濟全球化,有機遇,也有風險,只有積極地參與,才能盡快改變落後面貌,迎頭趕上。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主要是“請進來”,引進外資、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人才,也有“走出去”的,主要是商品,已進入到全球各主要市場。也有一些企業走出國門,從事海外投資、境外加工貿易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勞務合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統計,截至1999年年底,我國已有海外投資企業近6000家,中方協議投資金額69.5億美元。9 0年代以來,我國一些企業以設備、技術等實物到境外投資設廠,開展加工貿易。一汽、東風汽車、海爾、康佳、華源、上海廣電等一批國内知名企業在國外生産組裝自己的産品,培育自己的名牌。境外加工貿易已成爲我國境外投資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從1979年的5117萬美元合同金額發展到去年的130億美元。去年年底我國在國外的勞務人員達到38萬人。

  我國企業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很大差距。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們的海外投資數量少、規模低。全世界每年國際工程承包的總金額在1萬億美元左右,我們只拿到1%多一點,我們所從事的項目,技術含量高的還不多,檔次和水平也不高,還大有潜力。

  總體來看,世界經濟比預期得要好,爲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壯大,國民經濟産業門類齊全,物資豐富,再加上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和良好素質的隊伍,這些都爲我國企業“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即將加入WTO,會給我國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凡此種種,只要我們勇於面對挑戰、堅定信心、努力開拓,以中國人的才智和喫苦耐勞精神,一定能在激烈的國際競争中、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立於不敗之地,促進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强國轉變、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强國轉變。

  經濟全球化引領國企快速發展 

    深化以國有企業改革爲中心環節的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我國這幾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我們更應增强國企改革的緊迫感。中國“入世”了。從國有企業發展的外部條件看,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因爲加入WTO後,中國的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有了一個良好、寬鬆的宏觀經濟環境。

  加入WTO後,中國國有企業全面進入經濟全球化的開放大環境中。雖説政府對幼稚産業會有一些保護措施,但絶大多數國有企業將直接面對世界市場與國際競争,這對長期習慣於政府保護的國有企業來説,無疑是嚴峻的挑戰。現在WTO135個成員中102個是發展中國家,加入WTO後經濟都有較快發展。《日本經濟新聞》一項調查顯示,經濟開放的發展中國家70—80年代的平均增長率爲4.5%,而經濟封閉的發展中國家同時期的增長率僅爲0.7%。所以開放才是經濟發展的出路。就我國的情况看,最早開放市場並與外資、外企競争的是彩電行業,經過5—6年的發展,現已站穩了國内市場並開始大規模進軍國際市場。

  加入WTO,加快了中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産力,現市場化程度已達50%—60%,但真正實現全面市場化,歸根到底還是要使作爲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的國有企業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機制,真正成爲市場的主體。毫無疑問,“入世”的壓力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必將加快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中國的汽車産業基本上是從舊體制中脱胎出來的,加入WTO又將爲中國的汽車産業提供一個機遇,一個發展和完善自我的空間。中國加入WTO,將完成中國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跳!

  加入WTO,將使中國國有企業這一主力板塊的改革獲得實現結構重組、産業昇級、産品更新换代的絶好機遇其一,“入世”將對中國企業的商品進入美、歐市場提供更寬廣的領域。其二,“入世”後按照WTO權利和義務對等的原則,中國將向外資、外企開放國内市場,外資、外企不僅會帶來資金、技術、管理,也會帶來品牌、信用、規則,國有企業將與外資、外企實現嫁接、重組與創新。《財富》雜誌一項專題報告表明,國内55家“整體最受贊賞的公司”中,位居前10名的有上海大衆、摩托羅拉(中國)、康佳集團、上海貝爾、廣東健力寶等企業,它們都是在與外資嫁接之後才取得今天這樣驕人的業績。只要我們認真把握和處理好改善企業外部條件與轉變企業經營機制的關係,積極促進國有企業盡快建立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就一定能够實現。

  

  綜合探究 21世紀中葉,中國會成爲世界頭號國家嗎 

   有人説中國將在2025年成爲世界頭號國家。人們幾乎無法想象一個没有西方機構領導、没有西方價值觀占支配地位的世界會是什麽樣,但是中國日益增强的影響力預示着將出現這樣的變化。雖然北京的倔起不會自然轉變成華盛頓的衰落,但是它對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是一種挑戰。

  因爲中國正在改變着超級大國的定義。目前,超級大國是指經濟和全球軍事力量達到很高水準的國家。這個詞在60年代流行開來,美國是唯一擁有這一頭衔的國家。中國既無美國的物質財富,也無美國的全球軍事力量。但是從汽車或直昇飛機的數量這種狹隘的參照標準來看中國的倔起,是不能瞭解這個國家的實力來源的。超級大國的新定義必須考慮到誰能打破延續了數百年的一種秩序。從這一點來看,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

  中國的幅員遼闊,因此它能打破目前這種以西方爲主的體制作爲其基礎的全球貿易規則和安全協定。中國經濟、能源和環境問題將成爲世界性問題,因爲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决,它們造成的可怕後果將殃及與中國相距遥遠的地方。甚至我們可以説,中國與西方之間在物質財富和軍事技術方面的差距實際上是北京可以利用的一種優勢。

  在西方眼裏,這種差距讓中國看起來軟弱,可實際上這種差距會讓中國變得强大。中國具有這種優勢——劣勢者的優勢,這種優勢來自知道將這個國家拒之門外,并且試圖壓服這個國家會激起西方希望避免的那種怨恨,這種怨恨可能會讓中國市場對美國的出口商持敵視態度。美國的轟炸機在科索沃戰争期間意外轟炸了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之後,抗議的規模不僅在北京,而且在世界其它國家也是聞所未聞的。美國專横的超級大國形象是中國人非常樂意利用的東西。

  人們忘記了,在500年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當許多歐洲人還住在土坯房裏時,中國已經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經濟和軍事國家。在歐洲開始統治亞洲和美洲的100年前,中國就擁有世界上最龐大和最出色的海軍。如果不是歷史的偶然事件,歐洲今天可能講的是中文。中國發明瞭印刷術、火藥和羅盤,這些發明爲那些充分利用它們的人鋪築了通向統治世界之路。既然在經濟、軍事和技術上都居於領先地位,又發生了什麽事呢?歐洲,不是中國,成了全世界的殖民主義者和地圖繪製者。爲什麽中國在現時代發展得這麽糟糕呢?

  這個問題被稱爲尼達姆自相矛盾現象,這種現象是以英國一位偉大的學者約瑟夫·尼達姆命名的。尼達姆在其撰寫的關於中國技術史的多卷本史書中提出了這種現象。尼達姆的答案讓人們清楚地瞭解了中國的基本情况,讓我們能够從那些有關短期問題的傳言中看清問題,那些傳言轉移了人們對現在發生的根本變化的注意力。是的,西方是掌握了中國首先發明的技術,然而尼達姆認爲,更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在15世紀之所以喪失了自己的領先地位,是因爲它壓制了工商人士,因爲這些人的影響對皇帝搆成了威脅。在面對西方挑戰時,這個帝國是從内部來保持穩定的,但它是以國力减弱爲代價的。

  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是由政府下放權力後的企業,而不是由國家推動的。尼達姆自相矛盾現象的條件正在消失。當這些條件全部消失後,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資本主義”可能特别具有活力。盡管現代資本主義是西方的發明,但是西方國家不是唯一能掌握這種發明的國家。基於文化上的原因,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更適合於亞洲。忠於職守是工作有成效的標誌,但是這種敬業精神是經過反復灌輸才爲歐洲幾乎都是倔頭倔腦的農民所接受的,而當時這種精神已經在儒家學説的倡導下盛行了。

  西方的觀點是,全球化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並將中國加入世界體制出現的問題减少到最低限度。這是90年代的美國神話。例如,我們美國人認爲全球化時代的經濟成就與軍事實力之間是一種嚴格平衡關係。我們認爲,其它國家只能有這一方面或者那一方面的成就,但不會在兩方面都取得成就。然而,這種過於簡單化的觀點甚至是忘記了我們自己的歷史和其它正在興起的國家的歷史。美國在40年代和50年代倔起爲超級大國,與之相伴的是經濟和軍事實力的迅速發展。這兩者之間相互促進。我們忘記這一點是因爲作爲一個維持現狀的國家,我們希望讓一個對我們有利的全球秩序保持不變。我們寧願堅持這種看法:新興國家會非常樂意地繼續聽從西方俱樂部的領導,可是這個俱樂部對待非西方國家的歷史記録留下了連我們自己也寧願忘掉的怨恨。

  中國不打算忘記歷史。事實上,它本身就是自己的大國地位衰落的共謀犯。如果將這種潜在的怨恨龢民族主義情緒挑動起來,將這段痛苦的歷史轉變成一種建設性資産,對中國來説,這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讓中國比用其它方式從與華盛頓的談判中得到更多的東西。

  美國面臨的另一項挑戰是軍事方面的挑戰。北京已經開始大力加强將會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的那些地區的軍力,除非我們投入大量的開支與之抗衡。中國正在製造數以百計的導彈,這些導彈能够對作爲美國軍力基礎的美軍基地搆成威脅。當這些基地受到威脅時,我們在亞洲的軍事能力就會大大削弱。美國可以有一支“全球”軍隊,但是這支軍隊不能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發揮作用。

  美國是一個富有和具有創新精神的國家。到2025年,中國是不可能取代美國的位置的。但是,通過改變超級大國的定義,北京是在削弱現在擁有這一頭衔的國家的地位。中國可以在不是有意的情况下改變這種全球秩序,并且能够限制美國已經在亞洲一些地區存在了50年之久的影響力。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要想保住超級大國地位的代價將會增加,而且是大幅度增加。
  
  參考書目:

  1.《中國農民調查》

  2.《大學人文》叢書

  3.《中國統計年鑒》

  4.《中國青年報》

  5.《南方週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