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章 地貌地形



  第一節   地貌

  均安四面環水,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磨刀沙境内小丘群立,居民多環山而居。境内陸地大部分是冲積平原,呈小島狀;河涌縱横成網,水源從西江流入。建國前小農艇是主要水運工具。建國後環山、均良、均欖、均荷、均南等公路先後建成,各村小公路連接大公路,實行了路通橋通,於是機動車輛便成爲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節   地形

  (一)山丘

  全鎮境内中部隆起,地勢海拔2~7米;没有高山,中部群丘錯落,海拔一般在40~70米。山脈發源於沙浦順風山,主峰69.6米,山脈盡頭在倉門美山(俗稱帶頭雁)。民間傳説江尾有99山,據1959年緑化時調查,明顯山丘爲67個,數字之差,可能是古代對山坡標準與現代有差异,也有可能是以後地勢逐漸變化造成。山體全是水成岩,黄土質,小而陡,水土保持力弱,岩石兀露多風化。有一山多名,亦有數山同名,現列如下。

  順風、美山、鶯崗、石步、火號、星山、茶山、楓山、鴉山、石龍崗(3座)、鶴村(建環山公路時剗平)、竈山、麻籃、周後、龜山(2座)、大嶺、東寶門、西寶門、笏山、金鷄、飛蛾、淋冲、二十四墩、月角、塱江、鯉魚、獅山(2座)、大江、硝熄,蓮花、寶鴨、塊山、鶴峰、砂石崗、葫蘆、龍藏、棋盤、蛇山(3座)、睡牛、牛山,馬山、飛鳳、象山(3座)、豸山、茶灣、大山、細山(3座)、小木石、大木石、高崗、狗山、後面、竹園、花鞋、側崗,江君、葉山、螺山。

  (二)沙灘

  1、磨刀沙:在西江幹流尾段,俗稱江尾洲,是均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政府所在地。四面環水,呈狹長形小島,位於磨刀門,將西江幹流分割出東海水道和海洲水道。東南鄰中山古鎮海洲,西南與新會荷塘、棠下兩鎮隔水相望,西北依海洲水道和東海水道。面積43.42平方公里。

  2、淋刀沙:形似淋刀魚,故名。無山丘,四面環水。東隔中山市小欖鎮,南依鳧洲河鄰磨刀沙,西北與倉華海心沙相望,東北臨東海水道西綫,呈長形小島,境内西段爲新華村,東段爲天連村,均安大橋横跨鳧洲河將磨刀、淋刀兩沙連接,均欖公路沿境南通往小欖鎮西區,均南公路横貫沙上。

  3、南沙:四面環水,北隔東海水道東綫與杏壇鎮東馬寧村相望,西鄰倉華海心沙,南隔東海水道西綫鄰淋刀沙,東望中山市小欖鎮,境内没有山丘和高地,十字大涌將全境分成4村,大涌交接點名界涌口,有集市名大成市。

  4、海心沙:在磨刀沙東北偏東,四面環水。東南鄰南沙,西南鄰淋刀沙,東北望杏壇鎮東馬寧。西北段爲杏壇鎮馬寧管理。境内無山丘高地,全爲塘基。

  5、鵝洋沙:是西江海洲水道的冲積沙灘,緊靠新會荷塘鎮白藤圍段,原有小溪相隔,今淤塞與圍脚相連,呈長條形,東北隔江與磨刀沙相望。沙西北段屬外村,磯頭管理;東南段爲沙頭村管理,中共順德獨立團曾在此建立武裝力量的基地。

  6、新沙:在南浦村西南西江幹流主航道北側,四面環水,屬南浦村委會管理。隔江與新會棠下鎮横江村對望。境内無高地,全爲基塘。

  7、新成沙:俗稱大沙頂,屬星槎村委管理。在蜆沙、均地、螺沙之間,北爲東海水道,與杏壇鎮了哥山相望,西隔江與新會棠下鎮天河村爲鄰。

  8、蜆沙:在古代福星圍内,四面環水,原屬杏壇鎮管理,1952年劃入星槎村,有水泥橋接通螺沙。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