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章 名勝佳景


  

  第一節 自梳女和冰玉堂

  自梳女俗稱“姑婆”,即不嫁的女子。據記載:順德自梳女的形成始於清末,盛於民初。當時,順德蠶絲業發達,許多女工收入可觀,經濟獨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後,在婆家受氣,地位低微,當時婆媳關係可見一斑。這些女工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後,不甘受此束縛,情願終生不嫁。於是,選定良辰吉日由親人或好友梳起髮髻,表示終生不嫁,俗稱“梳起”,正式成爲“自梳女”。這便是“自梳女”的淵源。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順德的“自梳女”處於全盛階段,估計達萬人之多。

  蠶絲業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步入衰落,廣大自梳女的就業機會漸漸萎縮。經朋友的介紹,沙頭村很大一部分自梳女遠赴南洋打起了“住家工”(家庭傭工)。漂泊异鄉,自梳女以順德婦女特有的純良品幸和任勞任怨精神,加上燒得一手美味的順德菜,從而贏得了雇主的歡心。盡管身處社會底層、受盡折磨、打工收入也相當微賤,她們稍有積累便不忘往家中匯錢幫補家計。不少精力衰竭者孤立無助,連回鄉的旅費都凑不够,最後客死异鄉。自梳女恪守終身不嫁的諾言,在打工路上鉻下的一個個充滿血泪的脚印。

  長年客居异域的自梳女大都懷念家鄉,熱切希望能回鄉與家人團聚。然而舊習未改,家鄉人普遍對她們存有偏見,認爲終身不嫁就不吉利,即使回鄉也拒絶她們回家居住。於是,在新加坡沙頭黄族同鄉會的幫助下,僑居新加坡的一班自梳女發起了籌款回鄉建一安老院的倡議,並得到衆人的熱烈響應。1948年,新加坡沙頭黄族同鄉會的自梳女400多人共籌得港幣8萬多元。款項由歸僑自梳女於1949年帶回家鄉。時逢順德解放前夕,以黄有權爲首的共産黨人號召均安各界大力“支前”。歸僑自梳女眼看祖國新生,頗感歡欣。經商議,她們决定緩建安老院,將款項全數借出以支援前綫。翌年,人民政府將款項歸還,並批示沙頭鄉劃出土地,協助建設。由於款項不足,旅居新加坡的自梳女又籌集款項5000多元以補空缺。1951年,安老院落成,取自梳女終身不嫁、冰清玉潔之意,故名“冰玉堂”。又因其座落於鶴嶺山麓,其額其堂被稱爲“鶴嶺静安舍”,本鄉人常將冰玉堂叫作“姑婆屋”。

  建國後,家鄉巨變、物阜民豐,南洋的自梳女紛紛回鄉定居,以遂落葉歸根之願,回國定居的自梳女最多時達120多人,冰玉堂隨之熱鬧起來。前幾年,新加坡同鄉會又匯回6000多元,把冰玉堂修葺一新。

  時過境遷,家鄉人觀念更新,風俗易移,還鄉的自梳女得到了親人的接納,回家與親人同住,“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自梳女在垂暮之年終於可以享受一些天倫之樂了。冰玉堂人去樓空,一年間只是在“華光誕”、“良嬷誕”、“關帝誕”、“北帝誕”等10多個節日,散居沙頭村各處的自梳女就會不約而同地返回冰玉堂拜祭聚會。昔日籠罩冰玉堂的抑鬱傷感已消失得無影無踪,歡聲笑語、詼諧戲謔,正是新時代賜予她們的美好福音。

  自梳女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是中國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期的特定地區的社會産物。作爲自梳女安老院的冰玉堂,它印证了自梳女的發展足迹,它藴含的關於自梳女的寶貴資料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挖掘。

  

  第二節 佛音繚繞——奎福寺

  奎福古寺位於均安均良路星槎路段。始建於公元1165-1173年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清朝康熙年間,該古寺成爲順德八景之一。

  説起奎福古寺其實還有一段故事。據説當時羅浮山有一修道高僧,雲遊四方找尋名山龍穴,從粤北粤西一帶尋龍脈至均安星槎福岸,發現前有福海,近有龜山、蛇山等群峰環抱,確認此處爲“龍穴”。於是就地募化建起奎福古寺。奎福古寺前臨西江東水道,當時江面遼闊,波濤浩瀚,白帆點點,晨昏時分霧氣彌漫江面,景色壯觀。到了清朝時代,人們在奎福寺旁建起一座“烟波亭”,以觀江面烟霧朦朧,帆影依稀,濤聲頻傳之景。

  隨着歷史的變遷,由於歲月滄桑,奎福寺曾幾度重修。據古寺現存碑記載,第一次是清代干隆十四年(1749年),第二次重修於1931年,由該寺住持僧禪發起重修烟波亭, 據清代遺老何慣廷所撰的重修碑:“明年秋,又復重福海烟波亭,以保留一洲名勝”(該碑今仍保存在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期,住寺和尚方德圓寂後,奎福古寺移作别用,由於疏於管理,古寺變成一片斷垣瓦礫,滿目荒夷。爲使佛教有一個活動場所,經省市宗教部門批準,港澳僑胞、歸國僑胞自發募捐,於1992年12月對奎福寺奠基重建。1994年初,首期工程竣工,寶刹重换新顔。首期工程古寺占地面積871平方米,建築面積271平方米。

  該寺正門横楣有“奎福古寺”四字刻在大條形花崗石上。寺爲兩進,首進禮祀韋陀像,二進正殿祀如來等佛像。寺後天然岩洞“觀音岩”,深容百人。寺旁山腰建有烟波亭,上書“福海烟波”。

  1997年底,投入60萬元興建的奎福古寺二期工程地王殿竣工。落成後的地王殿建築面積285平方米。

  

  第三節 梅莊歐陽公祠

  梅莊歐陽公祠位於均安倉門,是爲了紀念歐陽先祖而建,於清代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建成至今已經120多年了。深三進,坐東南向西北,面闊三間,後有後樓,兩旁外廊通往後樓,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主體爲硬山頂式建築,抬樑式木架結構,灰塑花卉、鳥獸圖案龍船脊。

  梅莊歐陽公祠主體結構基本保持完整。宗祠前爲一麻石鋪成的地堂,頭進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側有外廊。前廊爲三步廊,明間、次間梁架爲抬樑式,樑及柁峰均雕刻有人物故事圖案,柁峰上置斗拱一攢,柱頭拱已簡化爲裝飾物。檐柱上部皆置一“福禄壽”石雕。明間前置三級花崗岩石臺階,臺階兩邊垂帶上分别置一小石雕獅子;明間爲花崗岩條石地面,次間爲鐘鼓臺,上鋪花崗岩條石,下置左右兩幅花崗岩石浮雕,左爲“三獅赴宴”,右爲“禄爵封侯”。

  山墻下爲花崗岩石基,上爲三隅清水青磚墻,墀頭置磚雕一幅,扇面下墻亦爲花崗岩石墻,三隅青磚墻。外廊爲花崗岩基石青水墻,中爲一花崗岩石門框,置木門一扇,左邊木門扇已丢失。門上嵌一花崗岩石刻,左刻有“遵義”,右刻有“思學”。頭進明間置棋盤大門一扇,兩側爲固定隔扇門,下面置活動的木門檻。大門之上置一花崗岩石匾,上書“梅莊歐陽公祠”,爲陰文藍底横書行楷,兩邊陰刻藍底堅書正楷“光緒八年歲在壬午孟秋之月”、“翰林院侍讀學士李文田書題”,爲清代探花李文田手書,其中“文田”二字没有着色以示尊敬。二間明間地面爲斜鋪階磚,兩側隔山墻之間置一花架,花架上爲望板,板上雕有花卉圖案,以杉木爲材。次間耳房爲斜鋪階磚地面。後廊爲三步卷棚廊,明間廊架爲雙面透雕石榴、菊花等花卉圖案花板,後廊山墻墻頭爲壁畫,爲清代畫家楊瑞石所畫;後檐柱爲方形花崗岩石柱、三層花崗岩柱礎,柱頂部置各一“福禄壽”石雕。地面爲花崗岩條石地面。前廊圓檩支承在山墻與梁架上,二間及後廊圓檩支承在山墻、隔扇墻和後檐柱上。頭進瓦面爲典型的硬山大式屋頂——兩坡五脊,正脊爲灰塑花卉、鳥獸圖案龍船脊,脊兩端分别置一灰塑鰲魚,垂脊爲博古瓦脊,上各置藍釉陶獅一只,已丢失。前封檐板爲人物故事、花卉、鳥獸圖案;屋面鋪板瓦,黑瓦左轆筒,勾頭滴水爲花卉紋琉璃瓦。

  頭、二進以天井、迴廊相連。迴廊爲大式三步四架卷棚廊,梁架爲雙面透雕卷草紋圖案花板;地面斜鋪階磚;檐柱爲方形花崗岩石柱、三層花崗岩柱礎。迴廊墻上爲壁畫,皆爲清代畫家楊瑞石手稿。廊封檐板刻有二十四孝全圖,每邊各十二幅,人物生動,構圖嚴緊,雕工精細。天井地面爲花崗岩條石地面,所用條石皆一整條,中間無對接。天井於右側迴廊前端設排水洞口,天井的水通過洞口流到暗渠排到外面。迴廊左右各開一門,連通外廊,通至後座。

  二進爲廳堂式。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廊地面横鋪花崗岩條石;二、三間地面爲斜鋪階磚。檐柱爲方形花崗岩石柱、三層花崗岩柱礎,檐柱上部置“福禄壽”石雕一個;金柱爲圓形木柱、三層花崗岩柱礎。前廊爲三步四架卷棚廊,梁架爲雙面透雕菊花、佛手瓜、石榴等花卉瓜果圖案花板;二、三間梁架爲抬樑式,山墻和後墻下部皆爲花崗岩石基、上部爲粗砌清水磚墻;山墻墀頭置磚雕一幅。前廊山墻墻頭爲壁畫,此亦出自畫家楊瑞石之手。前金柱與山墻間置屏風門,現已丢失;屏風門上置花架。明間正中懸掛一銅牌匾,上書:“紹德堂”,爲陰刻藍底横書行楷;兩邊陰刻藍底竪書正楷:“光緒八年在壬午孟秋之月轂旦”、“進士及第,曰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讀學士,南書房行走歷充四川浙江鄉試副考官提督,江西學政外曾孫李文田頓首拜書”,其中文田二字没有着色以示尊敬。牌匾一神龕,神龕上刻有九魚圖,神龕現已丢失,只剩花崗岩石座臺。二進瓦面爲典型的硬山大式屋頂——兩坡五脊,正脊爲灰塑花卉、鳥獸圖案龍船脊,脊兩端分别置一灰塑鰲魚,垂脊爲博古瓦脊,上各置藍釉陶獅一只,已丢失。前封檐板爲人物故事、花卉、鳥獸圖案;屋面鋪板瓦,黑瓦左轆筒,勾頭滴水爲花卉紋琉璃瓦。

  後座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明間爲三合土地面,偏房爲斜鋪階磚地面。前廊架爲抬樑式,原置木雕人物故事柁峰,柁峰上置一攢,現經後人維修,用簡單方木承托方檩。檐墻、山墻、隔斷墻皆爲花崗岩石基粗砌清水磚墻。明間前檐板墻間爲八扇隔扇門、望板上均刻有詩詞論句及花卉圖案。前檐墻於兩偏房開一窗户,窗楣爲寶鼎書卷等圖案的灰塑浮雕;兩側墻頭均有一幅寒梅灰塑浮雕。後座瓦面爲典型硬山大式屋頂——兩坡五脊,正脊爲灰塑花卉、鳥獸圖案龍船脊,脊兩端分别置一灰塑鰲魚,垂脊爲博古瓦脊。

  解放後曾作爲學校及生産隊辦公場所使用,近期還曾作工廠、倉庫使用。祠堂主體建築仍保存較好,順德縣人民政府曾於1991年5月公佈將該祠堂列入順德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四節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於均安上村,祠堂始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1998年被列爲順德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437平方米,爲三間二廊磚木結構硬山頂式建築。祠堂“李氏宗祠”四個大字是李文田的孫子李曲齋集李文田的字重新刻描而成,兩旁的木對聯則是李曲齋所書。現祠堂内懸掛着慈禧太后賞賜給李文田的“龍虎”和“福壽”兩塊牌匾,署有“慈禧皇太后御筆 同治三年三三年11月30日賜南書房翰林臣李文田”的落款。祠堂内的兩塊石碑上刻着光緒帝賜李文田曾祖父母的詔書。

  祠堂深三進,坐北向南,該建築爲三進二廊磚木石結構、硬山頂式建築、碌筒瓦、緑琉璃瓦剪邊,灰塑博古瓦脊,瓦脊兩邊有兩條灰塑鰲魚(在封建社會,這是有士子考取功名的標誌)。第一進面闊三間,左右兩間均爲石砌包臺,上有石雕獅子型隔架科。門額上有一刻有“李氏宗祠”的牌匾(該四字爲已故著名書法家,李文田之孫李曲齋所寫),門框兩邊有對聯,上書:“勛業西平望,文章北海風”,也爲李曲齋所書。第二進面闊三間,中間天井,將左右兩廊相隔開。天井地面爲花崗岩石地面,兩廊則爲街磚地面。第三進面闊三間,大堂中間掛有 “龍虎”和“福壽” 兩牌匾,根據上述資料,可知該牌匾爲同治三年(1864年)慈禧太后贈予李文田的(十年動亂時被當成“四舊”拆除,其中一塊被人當臺面,用來切肉;另一塊則被人放在建築工地上當墊板。1989年重修該祠堂時,才被村民重視,把該兩牌匾重新掛於祠堂内)。堂内兩邊擺放着兩石碑,碑上所刻的都是當時的皇帝授予李家功名的内容,據村民所述,該兩石碑是多年前某村民於廣東新會的山上發現,後被搬回來擺放於此。

  

  第五節 李氏家祠

  李氏家祠位於均安南浦,清代建築。坐東北向西南,三間三進,總面闊16.45米,總進深39.75米。主體爲硬山頂,灰塑博古瓦脊,碌筒瓦,藍色琉璃瓦剪邊,抬樑式木架結構。宗祠前爲一麻石鋪成的地堂。  

  頭進面闊三間,進深三間16.9米。青磚墻,花崗岩石脚。明間、次間爲抬樑式,樑及駝峰均刻有人物故事圖案。檐柱爲方形花崗岩石柱、三層花崗岩柱礎,上部皆置一“福禄壽”石雕。明間爲花崗岩條石地面,次間爲鐘鼓臺,上鋪花崗岩條石。墀頭置磚雕一幅(部分已毁)。

  頭進、二進以天井、迴廊相連。迴廊爲卷棚廊,地面鋪階磚,現損毁嚴重;檐柱爲方形花崗岩石柱、花崗岩石柱礎。迴廊墻上有壁畫。廊封檐板刻有木雕圖案。天井爲花崗岩條石地面,設有排水洞口,天井的水通過洞口流到暗渠排到外面。 廊左右各開以門,連通外廊。

  二進爲廳堂式,面闊三間,進深三間16.45米。硬山頂。前廊地面鋪花崗岩條石,二、三間地面爲街磚。檐柱爲方形花崗岩石柱、石柱礎。金柱爲圓形木柱,花崗岩石柱礎。前廊爲卷棚頂,内爲抬樑式梁架。山墻和後墻下部皆爲花崗岩石基,上部爲青磚墻,山墻墀頭置磚雕一幅。檐柱上部皆置一“福禄壽”石雕。後兩柱間置一屏風,屏風上有大量雕刻,明間後墻置一神龕座臺。二進屋面正脊爲灰塑博古瓦脊。左右垂脊上各置灰塑獅子一只。碌筒瓦,琉璃瓦剪邊。

  

  第六節 李小龍祖居

  李小龍祖居位於均安上村,於90年代初由政府出資重建。深7.8米,闊6.6米,坐北向南,青磚墻、碌筒瓦頂,具有鮮明的近代嶺南建築風格。該建築分爲四部分,與我們現代建築有點不同,它的是先厨房再天井,接着是廳及房。屋内掛滿李小龍生前的生活照及電影劇照,暗黑的房内擺放着一張舊床及其他的生活用品。現爲均安鎮重要旅遊景點,經常有遊客(包括國外遊客)慕名前來參觀。1997年3月1日,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愛好中國功夫的洋弟子在國際咏春總會創辦人兼會長樑挺的帶領下參觀了李小龍祖居,李小龍祖居以其名人效應迎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中外遊客。

  

  第七節 李小龍樂園

  順德李小龍樂園(原生態樂園)位於風景秀麗的“廣東省級旅遊度假區”——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園區面積近3000畝。這裏擁有典型的嶺南丘陵地貌,22座青山叠翠。園内湖泊連綿、緑樹成蔭、空氣清新、環境清幽,遠離都市喧鬧,堪稱珠三角的“世外桃源”。園内現有植物420多種,鳥類60種,其中以鷺鳥數量爲最。每當朝夕時分,萬鷺島周圍鷺鳥輕歌曼舞,緑樹上似白雪掛枝,場面蔚爲壯觀。

  樂園由生態廣場區、龜山湖自然保護區、東湖區、生態農業區四個主要景區組成,展示出各自不同的生態主題,表現出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生態意境。

  樂園内多種獨特娱樂休閒項目:山洪景觀、北國風光、清凉飛瀑、吉尼斯 鳳凰石雕、舞臺表演、珠三角風情館、甜蜜雙人車、逍遥竹排、遊船觀鳥……令人陶醉於山水之間,樂而忘返!

  樂園以“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爲主題,重視科普及環保教育,寓教於樂,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旅遊生態基地”、“桑基魚塘示範基地”、“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等殊榮。2005年12月,經過順德市民廣泛投票和專家評委會嚴格評審,順德李小龍樂園被評爲“順德新十景”之一。目前,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在均安李小龍樂園動工興建,預計在2008年底竣工。

  

  第八節 均安碧桂園高爾夫生活村

  由聞名省、港、澳的碧桂園集團精心建造的均安碧桂園高爾夫生活村,位於順德區西南部的均安鎮,占地近2000畝於2000年成功開盤,是一個集娱樂、美食、運動、休閒家居於一體的高尚社區,也是繼“順德碧桂園”、“廣州碧桂園”、“華南碧桂園”、“碧桂園西苑”之後推出的第五個規模龐大的“碧桂園”品牌産品。

  均安碧桂園高爾夫生活村獨創性的將高雅的運動休閒産業與房地産業結合,園區由占地1300畝的國際標準18洞全湖景燈光高爾夫球場和高爾夫花園兩部分組成,花園的獨立度假别墅翠湖園小區、半山觀景洋房緑茵豪庭以及美怡居洋房小區環繞球場而建,營造出高尚、純美的高爾夫生活氛圍,至今已吸引了衆多來自均安、中山古鎮、香港等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成功人士來此置業。

  均安碧桂園高爾夫會座落在“均安李小龍樂園”旁,在群山叠翠,風景秀麗的山麓環抱之中,湖光水色,翠鳥翔集。由資深設計師樑國坤先生獨具匠心設計、極具趣味性和挑戰性的18洞全湖景燈光高爾夫球場。設計師把山的憨厚、水的靈秀,巧妙地溶入整個球場之中,與極具趣味性、挑戰性的球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站在五星級的會所上,眺青山,瞰緑水,在藍天白雲之下,在徐徐清風之中,在緑草如茵的球道上,倍添回歸大自然的感覺,令您在揮杆擊球的享受之中留連忘返。 

  球會2002-2003年被《中國高爾夫雜誌》評爲球會美食大賞,2003年被高球文集評爲全國優秀球場,2003年被《世界經理人週刊》等評爲世界最具影響力高爾夫球場中國區球場之一,均安碧桂園高爾夫球會是讓您真正體驗物美價廉、物超所值的球會。

  

  第九節 美麗鳧洲河

  在繁華的均安鎮街市,美麗的鳧洲河貫穿其間,川流不息地向中山市境内流淌。兩岸欄杆雕琢玲瓏、襯着濃蔭緑樹、鱗次櫛比的樓宇、氣勢如虹的大橋,搆成一幅嶺南水城旖旎風景。

     鳧洲,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原來是一塊小小沙洲,蘆葦莽蒿叢中,栖息着衆多野鴨水禽而得名。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葉帥主政廣東,關心民間疾苦,興水利修堤圍,就在這片沙洲間建設一座珠江水利史上赫赫有名的水閘——鳧洲河進水閘。珠江水利委員會受命勘測設計,我國水利泰鬥麥藴瑜教授審圖敲定。建設過程中,著名水利專家省水利廳劉兆倫廳長臨場指戰,技術人員層層把關。得益於老一輩水利專家智慧與辛勞,水閘建成運行半個世紀,抗擊多起特大洪峰巋然屹立。上世紀末進行科學性測檢,没有不均匀沉陷迹象。工程質量之高令測檢人員欽佩不已。

  鳧洲河水閘是中順大圍“咽喉”。中順大圍沿西江幹流至磨刀門搆築,廣東五大重點堤防之一。百餘公里堤段,捍衛中山市境内小欖、古鎮、石岐、張家邊等十一個城鎮以及順德均安鎮。

  隨着經濟建設發展,水陸交通運輸日益繁忙,鳧洲河水閘功能明顯滯後,運作了半個世紀的水閘已經完成它的歷史使命。經過專家論证,嶄新的鳧洲河水閘水利樞紐藍圖浮出水面,政府斥資3000餘萬,實施了這一工程。工程根據50年一遇洪水位加高2米定下設計標準。現今,工程已竣工。新的鳧洲河水閘采用程控分流系統,管理人員電鈕一按,樞紐運作反映在熒光屏上,進水分流,貨船過境暢通無阻。

  如今的鳧洲河水閘區域,已建成河港花園。藍天、碧水、緑樹、花香,休閒娱樂,賞心悦目。

  美麗鳧洲河,江水長流緑如藍!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