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章 籃壇巾幗——南國金鳳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水鄉名邑——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孕育了一支卓爾不凡的農民女子籃球隊——均安愛得樂女籃。該隊成立以來,尤如鳳凰涅磐,一飛衝天,名振海内外,成爲當地民間體育運動事業的一大亮點。

  扎根農村,隊史峥嶸。均安女籃成立於1976年11月,是以當時的星槎小學初中女子籃球隊隊員爲基礎,逐步發展各村女青年加入而組成的。由於女籃在建隊初期便表現出色,其時的均安公社黨委竭力保留了這支農村體育的骨幹隊伍,並將中學畢業後的女籃隊員安排到均安蠶種站工作,實行軍事化管理,利用工餘時間進行嚴格的訓練。1986年,蠶種站解體,球隊轉到鎮辦企業磁電集團公司,掛名爲“順德均安磁電女籃”。1996年至今,村辦企業(現已轉制爲民營企業)愛得樂集團公司出資支持女籃,球隊又更名爲“廣東順德均安愛得樂女籃”。建隊以來,均安女籃在保持農村鄉土氣息的前提下,不斷壯大和成熟,並實現了向正規化的跨越。

  百煉成金,技藝精湛。建隊之初,在教練何信夫的帶領下,新入隊的女隊員集中到鎮蠶種站勞動、生活和學習。每天除8小時的生産勞動外,早晚時間均進行籃球訓練。其時的訓練設施相當簡陋,只有兩個球架、兩根40斤重的鐵棒、一個50斤的稱砣和20多塊紅磚。在各級政府和海内外鄉親的支持下,現在,均安女籃已進駐均安豐收體育場。教練按照科學的體育理法對隊員們施予教導,不僅在豐收場内利用早上5:45-8:00、下午17:30-19:30的兩個時間段開展體能素質、基本球技和戰術的分級訓練,而且,女籃經常在鎮内和到周邊地區進行巡逥比賽,在比賽中積累經驗和提高水平。

  嚴謹的操訓,鍛造了一支無堅不摧的農民女子籃球隊。女籃隊員們個個身懷運球突破、勾手投籃、妙手助攻、魚躍斷球、中遠距離投籃的嫻熟技術。難能可貴的是,女籃隊員秉承着農村姑娘特有的淳檏品性,在賽場上始終表現出勝不驕、敗不餒、不欺敵、服從裁判、尊重觀衆的高尚作風,從而贏得了賽事主辦單位、裁判、對手和觀衆的一致好評。

  戰績彪炳,聞名遐邇。在各級政府和支持下,在社會各界和海内外熱心人士的愛護下,教練和幾代隊員付出的血汗,换回了女籃立足均安、譽滿順德、聲蜚廣東、輻射全國、名揚海外的奇迹性攀越。建隊以來,均安女籃共奪得全國性賽事冠軍近25個、國際性賽事冠軍4個。其中較重要的有:1984年獲全國首届農民“豐收杯”冠軍,1985年獲全國首届“工農友誼杯”亞軍,1986年獲全國第二届“豐收杯”冠軍,1987年獲全國第一届“農村致富杯”冠軍,1989年獲全國農民邀請賽冠軍,1990年獲“北部灣杯”精英邀請賽冠軍,1991年獲國際珍珠節邀請賽冠軍,1992年獲全國第二届農民運動會冠軍,1994年獲世界華人運動會冠軍,1995年獲省港澳“順聯杯”邀請賽冠軍,1996年獲全國第三届農運會冠軍,1997年、1998年、1999年連獲三届全國大企業賽冠軍,2000年獲全國第四届農運會冠軍,2001年獲全國大企業賽亞軍,同年女籃二綫隊獲廣東省中學生運動會冠軍,2004年獲第五届全國農運會冠軍。此外,女籃還先後出訪過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荷蘭、比利時、德國、美國等多個國家,並戰勝過新、馬、泰等國的國家女子籃球隊,將體育名聲和運動友誼播向海外。

  隊員們灑下的汗水和取得的成績爲球隊换得了“蠶鄉女籃”和“南國金鳳凰”的美譽,均安女籃亦成爲了我國農民體育的一面旗幟,受到體育界和廣大群衆的衷心愛戴。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中國農民報、中國婦女報、廣東電視臺、香港亞洲電視臺等媒體先後對均安女籃進行過跟踪報導。1983年,均安女籃獲得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1992年,均安女籃被中國農民體協授予“思想技術雙優運動隊”稱號。2001年,女籃入選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中華之最”中的“農民女籃體育之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