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劇的孕育形成和成熟



  陳勇新(佛山市炎黄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粤劇是地方戲曲,經過孕育、形成而成熟,已經成爲廣泛流傳於兩廣粤語地區以及世界粤籍華人聚居地的一大劇種。聲腔以梆、黄爲主,兼有昆、弋、小麯、歌謡等,屬板腔曲牌混合體,在全國地方劇種中,粤劇的唱腔音樂最爲豐富多彩。爲叙述方便,本文擬由近而遠,並把成熟階段以後的粤劇稱爲現代粤劇,其餘稱早期粤劇。

  成熟期多數認爲是20世紀20~40年代。1840年鴉片戰争之後,我國逐漸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淵,割地賠款没完没了。爲“救亡圖存”,先後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康樑變法和辛亥革命等鬥争。社會動盪,中西文化大碰撞,尤其是1904年志士班發起的、歷時近20年的粤劇改良運動,加速了粤劇走向成熟。其主要標誌是:由舞臺官話唱念變爲以廣州話爲主,小生假嗓改唱平喉,“粤劇”名實相符;城鎮室内劇場逐漸增多,以大城市觀衆爲對象的省港大班盛極一時;由武戲爲主轉變爲文戲爲主;人才輩出,各種唱腔、表演流派异彩紛呈;形成編劇家群體,産生了許多與别的劇種不同的劇目。這些標誌的具體内容,已有大量的論述和資料,毋需展開。至於總結粤劇成熟期的得失,探索發展方向,無疑是當今的重大課題,本文從略。

  形成期一般認爲是清代道光年間或嘉、道年間,其主要標誌是藝術特色與外江班“判然迥殊”〔1〕。對此,《粤劇史》略加説明:“粤劇發展到道光年間,藝術風格和特色已相當鮮明而穩定,其劇目的思想内容和精神特質,也與其他劇種判然有别。”〔2〕明成化年間,廣州、佛山地區的戲曲活動已相當頻繁,“從明中葉至明末,陝西、江西、福建、江蘇、浙江等省,都有戲曲劇種傳入廣東各地區”〔3〕,人們把這些外來戲班,統稱外江班。外江班之所以大量入粤,並以廣州爲據點,有其特殊背景:自南宋始,我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廣東因遠離我國政治中心,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乘勢發展,至明清時期,已成爲全國著名的經濟繁榮之區。各地客商來粤日衆,並在廣州地區建立了許多商業會館,此其一。其二,過去實行“异地做官”,廣東各地官員,都從外省派駐。其三,士大夫階層一向以中原文化爲正統。這三部分人自然喜歡自己的家鄉戲或從外省來的戲班,從而形成了可觀的戲曲演出市場。這種情况,對廣大本地觀衆來説,顯然存在着嚴重的語言障礙,他們渴望本地人也像外江班那樣演得有聲有色,於是,與“土戲班”不同的本地班就應運而生。經過長期實踐,一種有别於外江班的“廣腔”,是“一唱衆和,蠻音雜陳,凡演一出,必鬧鑼鼓良久,再爲登場。”〔4〕據多數研究者認爲,“廣腔”是廣東化了的多種聲腔混合,包括弋陽腔(高腔)、崑腔、西秦腔等。干隆年間,又出現外江班第二次大批入粤的浪潮,並在廣州建立了“外江梨園會館”。因此,本地班是接受外江班的全面影響,吸取各種聲腔作爲養分,致力於地方化而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的。粤人楊懋建在《夢華瑣簿》中,對廣州地區道光年間的外江班和本地班有過具體描述:“外江班皆外來,妙選聲色,伎藝並皆佳妙……,舞能垂手,錦每纏頭。本地班但攻技擊,以人爲戲。所演故事,類多不可究詰,言既無文,事尤不經。……僅許赴鄉村搬演。鳴金吹角,目眩耳聾。……大扺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5〕據此,本地班的藝術特色和活動狀况,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一、以武打戲爲主。二、劇目思想内容具有鮮明的民族意識和抗争精神,亦即具有嶺南文化的“遠儒性”。在正統文人看來,這有違朝廷提倡的“勸人爲善歡樂太平”,演繹神仙道佛,歌頌帝王聖賢的準則〔6〕,所以説“事尤不經”。三、音樂氣氛熱鬧,大鑼大鼓,嗩呐頻吹;服飾極盡豪侈,滿目琳琅,令人“目眩耳聾”,風格接近西秦戲。而歷來的粤語民歌、明中葉産生的木魚以及清代干隆先後出現的龍舟、南音、粤謳等粤語曲藝,肯定對本地班有影響。四、由於不合上述三部分人口味而受排擠,“僅許赴鄉村搬演”,以廣大農民爲演出對象。五、所謂“言既無文”,是指本地班所演劇目多爲提綱戲,但亦不限於幾種“十八本”。俄羅斯國家圖書館1989、1990年先後收藏了49個早期粤劇“班本”〔7〕,其中的《皇娘問卜》、《蘭芳草探監》、《春娥教子》、《秋胡歸家》、《桑園試妻》、《劉秀搶飯碗》、《財花雲》、《寒宫取笑》等劇目是别的劇種少見的。《重臺分别》出自木魚書《二度梅》,與班本同名的木魚書《二下南唐》、《丁山射雁》在社會上流傳很廣。這方面仍需收集資料,深入研究。

  現在回過頭來看早期粤劇的孕育。有明一代,廣東各地戲曲演出活動相當興旺,以致明成化十七年(1481)成書的石灣《太原霍氏族譜》無可奈何地説:“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所演戲曲,包括本地人的“土戲”以及勢力很大的外江戲。目前所見有關早期粤劇的論著和文章,對“土戲”都只有片言只語,演什麽劇目,怎麽演?等等,都不知其詳,大概是缺乏文字記載或實物所致。其實,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爲什麽不是由“土戲”衍化爲粤劇,而是由另起爐竈的本地班演變、發展爲粤劇?現在只好就有限的資料來分析。明代中後期,外江班大舉入粤,在外省客商雲集的廣州地區占統治地位,本地班建立後相當長的時間,也是沿用外江班的樣式,博採衆長以求生存。因此,外江班對早期粤劇的孕育,顯然有很大影響,而事實上,現代粤劇的梆黄和昆弋牌子都是由外江班傳來的。但是,外江班畢竟是原籍的地方戲,來廣東亦只在同鄉和上層社會的圈子受歡迎,最終要回歸故里,不可能由他們演變成粤劇。而本地班面對本地觀衆,需要適應本地人的審美需求才能立足和發展,從理論到實踐,都只有本地班才能演變成粤劇。

  現在的問題,粤劇追根溯源至本地班,要追溯到什麽程度才立得住?

  最好是查出第一個本地班,但看來可能性很少。因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意貶低伶人的地位〔8〕,影響所及,正統文人不屑記録,就算是藝人、戲班,後人也知之甚少,只好以本地班的行業會館作爲依據。

  廣東八和會館最後一任會長黄君武先生説過:“未有八和先有吉慶,吉慶之前還有瓊花”。以瓊花會館作爲早期粤劇的依據,已得到粤劇界的認同。

  黄君武接着説:瓊花會館“爲什麽創建在佛山呢?因爲佛山手工業發達,學藝人多。”“廣州文化公園旁也有一條瓊花直街,是由原瓊花會館的廟宇産業開拆而成的。”〔9〕他雖然没有説瓊花直街建於何時,但明確指出是由“原瓊花會館”産業開拆,换言之,就是先有佛山瓊花會館,後有廣州瓊花直街。而瓊花會館又創建於何時呢?黄君武説:在佛山大基尾水埗邊,見過明朝萬曆年立的“瓊花水埗石碑”。但這塊石碑遍尋無踪迹,口述孤证難以爲憑。香港資深粤劇研究家餘慕雲先生生前也説過:“聽説現存美國國家圖書館的康熙版《佛山忠義鄉志》,對這塊石碑有記載。但未見到這部志書得到證實之前,此説未可成立。”目前唯一有力的證據是干隆十七年(1752)編成的《佛山忠義鄉志》所繪的地圖,在大基尾的位置赫然標出“瓊花會館”。廣州外江梨園會館建於干隆二十四年,比瓊花會館起碼遲七年,故建於干隆十七年前的瓊花會館,已足以反映本地班的規模,因爲只有本地班林立,才有組織行業會館的需要。

  瓊花會館何以設在佛山?這是歷史的選擇。

  第一,佛山的政治環境、地理條件對本地班有利。

  廣州是廣東省省城和政治中心,容不得本地班的抗争精神,而且外江班勢力强大,本地班難以立足。佛山連縣城也不是,不過是南海縣的一個堡或鎮,明代朝廷没有派駐官員,清代也只派出少量低級軍政人員,負責收税和協助維持治安,行政事務基本由地方士紳及行會頭人把持,帶有自治性質。由於政治環境比較寬鬆,外地的蔡李佛、咏春等門派的武林高手可以來佛山潜藏和發展,傳説中的攤手五爲逃避清廷追捕,也選擇來佛山藏匿,不但未被發現,而且能够安心向本地人傳藝。佛山地處西、北江交匯要衝,居廣州上游,歷史上河道寬暢,上通川、廣、雲、貴,下貫珠江口,方便戲班乘船來往聚散。“每年演出季節結束,舊班子的解散和新班子的組成,都在佛山進行。新班子的首場演出,亦必在祖廟萬福臺開始,然後再下鄉巡逥。”〔10〕這都説明,當時佛山的生態環境,有利於本地班自由活動,施展拳脚。

  第二,佛山工商業興旺,經濟繁榮,民俗活動長年不斷,本身對演戲有迫切需求。

  明清時期,佛山已成爲我國南方著名的繁華重鎮,清代更躋身全國四大鎮和四大聚之列〔11〕,是嶺南的内貿中心:“川廣雲貴各省貨物,皆先到佛山,然後轉輸西北各省,故商務爲天下最”〔12〕。“四方商賈之至粤者,率以是爲歸。……圜匱層列,百貨山積,凡希□之物,會城(廣州)所未備者,無不取給於此。往來驛路,駢踵摩肩,庾肆居民,楹逾十萬。”〔13〕佛山手工業發達,冶鑄、陶瓷、紡織、中成藥業等名聞遐邇。行業會館、廟宇多,師傅誕、神誕長年不斷,形成了演戲酬神的習俗,無日不弦歌。如祖廟北帝誕秋祭:“十月,晚谷畢收……,自是月到臘盡,鄉人各演劇以酬北帝,萬福臺中鮮不歌舞之日矣!”〔14〕又如“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誕,凡列肆於普君墟者,以次率錢演劇,凡一月乃畢。”〔15〕有時還要聯班演出:“瓊花會館,俱泊戲船,每逢天貺,各班集衆酬願,或三四班會同演唱,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極甚興鬧”〔16〕。由本地與外地商人斥資演戲,其中固然會有外江班,但廣大觀衆主要是手工業工人、本鎮居民和四鄉群衆,就近從瓊花會館延請戲班是順理成章的事。

  至此,早期粤劇行業組織瓊花會館設在佛山已不容置疑,但如何表述則可以斟酌。如“佛山是早期粤劇的大本營,廣州是近現代粤劇的大本營”,恐怕更切合實際(把“大本營”换成“活動中心”意思也差不多);至於説“佛山是早期粤劇戲班的集散地”也符合事實。

  

  注 釋:

  〔1〕見《中國戲曲志·廣東卷》71頁,中國ISBN中心1993年版。

  〔2〕《粤劇史》13頁,賴伯疆、黄鏡明著,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版。

  〔3〕賴伯疆《廣東戲曲簡史》48頁,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刊刻於雍正十一年(1712)的《粤游紀程》,李元龍所撰序文。轉引自《粤劇史》,同〔2〕,9、10頁。

  〔5〕轉引自賴伯疆《廣東戲曲簡史》105、106頁。

  〔6〕明永樂九年七月一日,刑科署都給事中曹潤等上奏。轉引自張髮穎《中國戲班史》96頁,沈陽出版社1991年版。

  〔7〕見拙作《俄羅斯新收藏的古老“班本”》,載《南國紅豆》2000第五期32頁。

  〔8〕見《中國戲班史》95頁。洪武二年規定,不準伶人應試,步入仕途;娼優之家男子戴緑頭巾,係紅搭膊,穿帶毛猪皮靴,走路不準走在當中。

  〔9〕《八和會館館史》,黄君武口述,樑元芳整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佛山市文物志》7頁,廣東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萬福臺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

  〔11〕清代,佛山與景德、朱仙、漢口合稱全國四大鎮。清初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天下有四聚,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

  〔12〕民國《佛山忠義鄉志》。

  〔13〕康熙二十三年,廣東布政使奉天郎廷樞《修靈應祠記》。明正統十四年(1449)佛山鄉民自衛,扺禦黄蕭養進攻。景泰元年(1450)由廣東左布政使揭稽上奏,皇帝敕封祖廟爲靈應祠,佛山爲忠義鄉。

  〔14〕干隆《佛山忠義鄉志》。

  〔15〕同上。

  〔16〕道光十年禪山怡文堂刻《佛山街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