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劇概念與粤劇史關係辨析



  李日星(五邑大學中文系教授。)

  廣東是戲劇文化大省,除了粤、潮、漢三大劇種外,還有正音戲、白字戲、西秦戲、採茶戲、花鼓戲、山歌劇、花朝戲、白戲、雷劇、瓊劇等劇種。作爲廣東衆多戲曲劇種中的一種,“粤劇”是在粤方言區形成并發展起來的,以粤語爲語音標準,在融合昆、弋、梆、黄和粤曲音樂的基礎上,運用粤腔粤韵聲腔系統的戲曲藝術形式。“粤劇”之名,應該就是這種戲曲藝術形式的專用名稱。它有别於潮劇、漢劇、白字戲、正音戲等廣東其它戲劇形式,更不同於昆劇、秦劇、京劇、川劇、湘劇、越劇、黄梅戲等全國各大劇種。可是,對於粤劇概念的運用,却往往超出粤劇劇種的界定而擴展爲廣東戲劇的泛稱,本地班的同義語,其結果不僅混淆劇種之間的界限,而且掩蓋了粤劇歷史的本來面目,致使粤劇形成的歷史綫索和發展階段至今衆説紛紜,莫衷一是。因此,探尋粤劇的淵源與形成過程,還必須從粤劇的界定與概念的應用談起。

  一、“粤劇”名稱早出,通行遲緩

  清中葉亂彈興起以後,廣東戲曲進入外江班紛呈、本地班崛起的繁盛時期。以佛山爲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本地班戲劇尤呈蓬勃之勢,19世紀中葉便開始走出國門。1841年,香港開埠,廣府戲下南洋傳播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1848年後,美國在廣東、福建招募大批華工,廣府戲班藝人隨華工飄洋過海,陸續到達舊金山,掀開了大洋彼岸華人演劇的歷史。據美籍華人陳依範《美國華人發展史》載,咸豐二年(1852),一個由123人組成的名爲鴻福堂的廣府戲班,在舊金山演出《六國封相》等劇目。當時的“阿爾塔加利福尼亞日報”對此予以了報導。廣府戲班的戲劇,俗稱廣府班、廣班、或廣府大戲、廣東梆黄、廣東梆子等。外國人則稱之爲Cantonese Opera,即廣州話戲劇,當然,也可以理解爲粤劇的意思。根據近年來發現的在美國演出的劇照中,有一張標明“一八八三年在舊金山積臣街戲院之粤劇演出”字樣的照片。〔1〕説明當時在美國華人中已有了粤劇的稱謂。

  正式出版物的粤劇名稱,最早見於光緒年間李鐘鈺《新加坡風土記》:“戲園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處。小坡一、二處,皆演粤劇,間有演閩劇、潮劇者”。〔2〕李鐘鈺是清朝政府外交官員。他於光緒十三年(1887)應好友駐海峽殖民地首任領事左秉隆的邀請,赴新加坡遊歷兩個月,次年根據自己的觀感寫成此書,光緒二十三年(1897)由其譜弟江建霞收入《靈鶼閣叢書》在長沙刻印。在這裏,李鐘鈺同時提到的粤劇、閩劇和潮劇,其時均未定名。一般認爲外國人對中國戲班不習慣於稱閩班、潮班、廣府班而以閩劇、潮劇、粤劇命名。李鐘鈺所謂粤劇,指的就是廣府班戲劇。

  廣府班的戲劇,開始是用桂林官話演唱,稱爲戲棚官話,直到辛亥革命時期,志士班爲了以戲劇形式宣傳革命主張才改戲棚官話爲廣州方言。1917年出版的徐珂《清稗類鈔·優伶類》“生旦演劇被斬”條載:“光緒中葉,方照軒軍門曜,威震粤中,有謂其過嚴者。其鎮潮州時,嘗觀劇。粤劇向多男女雜演者,適某優夫婦飾生旦,同演一淫戲,備極蝶狎。方叱下,即於戲臺前斬之”。〔3〕這應該是辛亥革命後首次出現的“粤劇”名稱。1924年出版的《戲劇世界》第6期署名“淳根”的兩篇文章《佛嘯室劇鈔》和《演劇者之表現力》也有粤戲、粤劇稱謂。

  明清時期,地方戲曲習慣上以腔、調、音、戲命名,如閩腔、徽調、潮音、白字戲;或直呼戲班名稱,如姑蘇慶雲班、安徽文秀班、湖南天慶班等。晚清以來,把流行於某一地區的多種戲曲聲腔歸爲劇種,並冠以地名爲劇種命名,逐漸成爲風氣,川劇就是命名較早的劇種。20世紀初,經歷百年磨礪、打造,達到至善至美的北京皮黄戲,由於京班魚貫般南下上海,以朝氣蓬勃的藝術生機冲毁了暮氣沉沉的崑曲的最後一個堡壘。京班入主上海梨園,京劇名正言順地取代了皮黄戲的舊稱。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被稱爲平劇。而流行於京津地區的由平腔梆子戲發展而來的平劇則定名爲評劇;由京劇演化而來的昆明亂彈於1912年正式定名爲滇劇;1914年,湖北漢調正式定名爲漢劇,而黄孝花鼓戲則於1926年在漢口定名爲楚劇。劇種的命名,已成時尚,爲粤劇定名也勢在必行。據老一輩藝人回憶,1926年,千裏駒曾在戲行集會時提議:今後廣府班所演戲劇通稱爲粤劇。此後,在戲劇界使用粤劇之名日見增多,諸如1929年易健庵的《怎樣來改良粤劇》、1933年馬師曾《我帶了一腔變革粤劇的熱誠回來》都以醒目的粤劇名稱出現在文章標題上,表明對粤劇名稱的認同。但在新聞媒體上粤劇之名仍然未能風行,人們還是習慣於廣府戲的昵稱。一直到30年代末,愛國藝人關德興組織粤劇救亡服務團,並見諸新聞報刊,粤劇名稱的使用才開始多了起來。1953年2月,廣東粤劇團和廣州粤劇工作團相繼成立,粤劇之名最終取代廣府戲而通行於海内外。 
粤劇名稱,問世早,通行晚,自有其原因:辛亥革命前,廣府戲班所演的戲劇主要是外江戲而以戲棚官話演唱的戲曲,稱之爲廣府戲、廣東梆黄、廣東梆子、廣府班、廣班甚爲恰當。辛亥革命後,廣府戲班告别用戲棚官話演唱的歷史,開始了用廣州方言演唱而進入粤味濃烈的真正的粤劇時代,只有這個時候,千裏駒才敢於理直氣壯地宣佈:今後廣府班所演戲劇通稱爲粤劇。也只有從這個時候開始,粤劇稱謂才名副其實、名正言順地在社會通行。

  二、粤劇概念模糊

  由於廣府戲班曾經長期以戲棚官話演唱外江戲,廣府戲、廣府班等稱呼積久成習,因而在粤劇、廣府戲、本地班、廣東戲之間,也並没有明確的分界。粤劇一直缺乏一個明確的概念和定義,造成粤劇名稱的應用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把粤劇與廣東戲混爲一談.是使粤劇概念模糊的首要原因。初載於1940年《廣東文物》的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是第一部粤劇史專著,但對粤劇概念並没有作出明確的界定。他説:“廣東戲劇之源流,蒙昧難考者久矣。三十年前。紅船中人已莫能证其淵源明其世系,故老相傳:或雲導源於京戲.或謂分流於漢劇。或雲來自於湖南採茶班,或謂仿自廣西桂林班,傳説紛紜,莫能論定”。〔4〕他所謂廣東戲劇,實指粤劇。也許是出於作者對粤劇概念運用的慎重,在論述粤劇再生、粤劇改良、粤戲劇作家等具體問題時,使用粤劇、粤戲稱名,但廣東戲劇之特質、廣東戲劇尋源、廣東戲曲本質演進等命題,都是以廣東戲劇之稱統攝而實際上也指粤劇。表明當時在粤劇與廣東戲兩者之間並没有明確的界限。

  歐陽予倩《試談粤劇》是建國後第一篇粤劇專論,寫於1953年,載於1957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戲曲研究資料初輯》。他對粤劇作出了開宗明義的解釋,即:“粤劇——廣東戲,是屬於二黄、西皮系統的,也就是南北路系統的一種大型的地方戲。它和漢戲、湘戲、桂戲同出一源。”盡管他明確指出粤劇的係屬,但仍然以廣東戲替代粤劇概念,認爲“最初的廣東戲幾乎和桂戲、祁陽戲没有什麽兩樣,它們有很深的血緣關係。廣東戲和漢戲也是同胞弟兄”。〔5〕事實上,最初的廣東戲本來就不是真正的粤劇,因此,這裏所謂粤劇,其實也就是從外江戲學來的廣東戲劇。

  麥嘯霞所謂廣東戲劇指的是粤劇,歐陽予倩所謂粤劇即廣東戲,兩者都把粤劇與廣東戲劇混合爲一。此後,陳非依《粤劇六十年》、賴伯疆、黄鏡明《粤劇史》、謝彬籌《廣東戲曲七十年叙略》等史著均未能對粤劇概念作出明確的界定。《中國戲曲志·廣東卷》采用通行的叙述方式:“粤劇,早期稱本地戲、廣東大戲、廣府戲。聲腔以梆子、二簧爲主,兼有高昆牌子、民謡説唱、小麯雜調,流行於廣東、廣西和香港、澳門等粤語地區及上海、臺灣等地操粤語人士聚居之處;美洲、大洋州等粤籍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也有粤劇戲班演出”。〔6〕這個定義揭示了粤劇作爲廣府藝術品類的地域性特徵,却並没有把粤劇作爲一個劇種所應有的本質特徵進行準確的描述與概括,對於粤劇與廣東戲,以及粤劇與本地戲,都缺乏應有的界定。直到2004年出版的龔伯洪的《粤劇》才明確指出,不要“以爲粤劇就是廣東戲劇的統稱。粤劇雖是廣東最大的地方劇種。但廣東地方還有潮劇、漢劇、雷劇等多個劇種。”〔7〕

  視本地班爲粤劇,把兩者不加區别地劃等號,這是造成粤劇概念模糊的另一重要因素。長期以來,粤劇界多認爲廣腔即粤劇。“粤劇的歷史從本地班開始算起,比較合理”。〔8〕賴伯疆、黄鏡明的《粤劇史》、《中國戲曲志·廣東卷》、以及李漢飛編《中國戲曲劇種手册》等對於粤劇歷史的叙述,都是以本地班的歷史發展爲綫索,因此,本地班也就似是而非的成了粤劇的同義語。其實,20世紀60年代,中山大學冼玉清教授曾經明確指出:“不能把本地班作爲粤劇的同義語”。〔9〕粤劇的形成决定於本地班的創造,但本地班並不就是粤劇。

  三、粤劇史的研究泛化,史段分歧懸殊

  粤劇與廣東戲劇相混淆,或把粤劇等同於本地班,必然導致粤劇史分段的極大分歧。粤劇藝術家陳非儂認爲“南宋末年,南戲傳人廣東,成爲最早的粤劇……粤劇已有七百多年曆史”。〔10〕其根據有三:一是公元1276年,宋室在元軍追逐下輾轉廣東,隨行梨園子弟把南戲帶進廣東;二是佛山祖廟的石戲臺建於南宋末年。距今有800年曆史;三是1958年廣東出土文物中的南戲《琵琶記》手鈔本有用廣州方言“因乜去南橋討藥”的曲文。且不少粤劇劇目源自南戲,並與南戲同名,如《白兔記》、《荆釵記》、《孟薑女》、《朱賣臣》、《燕子樓》等,表明粤劇與南戲的淵源關係。姑且不論在元軍追逐下流亡廣東的宋室是否爲廣東帶來了南戲,即使帶來了南戲,也只是“南戲”而已,肯定不會是粤劇。佛山祖廟的石戲臺固然是演戲用的,如陳文所言:“如果當時没有戲劇演出,又怎會有戲臺”?但絶不能認爲這個戲臺所演的戲劇就一定是粤劇。關於《琵琶記》手鈔本“因乜去南橋討藥”的曲文,這個“乜”字,不只是粤方言使用,客家方言也同樣運用,湘南方言語系中的“乜格”與“因乜”的“乜”同音同義,但湘南流行的戲劇是湘昆、祁劇、花鼓戲,而不是粤劇。即便確定“因乜”是廣州方言,也不能因爲個别字眼而推斷“粤劇源自南戲”。至於與南戲同名的劇目,全國很多劇種都有,不獨粤劇如此。因此,以上根據用以説明廣東戲劇源遠流長則可,却不能成爲粤劇形成的論據。

  賴伯疆、黄鏡明的《粤劇史》認爲:“明萬曆年間,在佛山鎮的大基尾就創建了早期粤劇戲班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並在其附近的汾江之濱建造了‘瓊花水埗’……瓊花會館的建立表明在明萬曆年間,粤劇隊伍的人數已經相當可觀,以至有建立藝人組織機構的必要,粤劇發展至此已經基本成爲一個大劇種了”。〔11〕據此。則粤劇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但是,作爲戲班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的建立”,可説是“表明‘廣東戲劇’隊伍的人數已經相當可觀”,却並不一定是粤劇隊伍壯大的標誌,更不能以此推測而得出“粤劇發展至此已經基本成爲一個大劇種”的結論。當時真正的大劇種唯源自崑山腔的昆劇而已,餘姚腔、海鹽腔並没有形成大氣候,而弋陽腔也是在清中葉“花雅”争勝,亂彈興盛以後才得以長足發展。因此,“粤劇發展至此已經基本成爲一個大劇種了”的結論,顯然忽略了中國戲曲劇種發生發展的生態環境和歷史基因。盡管賴伯疆在2001年出版的《廣東戲曲簡史》對於粤劇概念的應用已非常謹慎,但他關於粤劇 始於明萬曆年間的觀點並没有改變。

  關於粤劇的形成,更多的人認爲應該是在清代,因此,一般都用“粤劇三百年”來概括它的歷史。中國藝術報記者在采訪廣東粤劇院副院長丁凡的時候就説:“粤劇可謂南國一枝藝術奇葩,從清朝發展到今天,已有300多年曆史”,並以《三百年老劇又尋青春》爲題發表采訪文章。事實上,從清代算起也因起點不同而有多種算法。其中有兩種觀點在粤劇界頗爲流行:一是認爲,粤劇歷史應該始於清雍正年間,由張五來粤組建本地班授藝算起,粤劇歷史近300年;一是認爲,粤劇歷史應從清咸豐年間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這一重大事件算起,粤劇大致150年曆史。張五由京至粤組班授藝,“乃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瓊花會館”。〔12〕很明顯,張五所傳授的是“京戲”(北京弋腔)和崑曲;紅船子弟學唱京戲和崑曲,自然不能説是粤劇的形成。因此,粤劇歷史從張五傳戲開始算起,並不符合粤劇形成與發展的客觀實際。

  李文茂起義事件本身,與粤劇的形成並没有直接的親緣關係,其意義在於李文茂作爲老倌率藝人起義,導致官府對藝人的讎視而采取禁戲政策,使當時以唱戲爲生的藝人不得不借衣乞食、搭班演戲。從而使本地藝人與徽班、湘班等外江班結合,全盤接受了徽漢合流的皮黄體系,所以,到同治年間,當解禁復班、成立八和會館以後,本地班的戲曲初步形成了一種較爲穩定的獨立的表演形態。盡管這種本地班的戲曲藝術形式,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粤劇,但從劇種的獨立意義來看,它已經具備了從外江班中獨立出來自成體系的戲劇體制,已經逼近真正意義的粤劇形態了。因此,粤劇以解禁復班、成立八和會館作爲歷史起點的標誌,或許還比較接近粤劇歷史的真實。

  把粤劇泛化爲廣東戲劇,尤其是把粤劇等同爲本地班,以此爲前提來研究粤劇歷史,始終難以揭示粤劇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可稱“廣東戲曲史”,就是“本地班發展史”。餘勇《粤劇源流初探》是研究粤劇形成與發展的新近成果,文中説:“粤劇的形成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外江班——本地班——粤劇(古腔粤劇和現代粤劇)”。〔13〕從“外江班——本地班——粤劇”這一表示粤劇形成的歷史綫索來看,粤劇的界限非常明確。它並不包含外江班——本地班。外江班——本地班只是粤劇的史前戲劇形態。研究粤劇歷史,不可能不從外江班和本地班説起,但外江班和本地班所表演的戲劇,並不就是粤劇。如餘勇文中所言:“所謂外江班就是姑蘇班、徽班、江西班、湖南的湘班、漢班以及陝西班、豫班等,演唱崑曲、秦腔、弋陽腔、祁陽腔等聲腔”。〔14〕它們都是外來戲曲,不是粤劇。本地班學習演唱外來戲曲如昆劇、秦劇、贛劇、祁劇等。也不是粤劇,如同廣東京劇團演出京劇,即使缺少一些京腔京韵,甚或夾雜一點粤腔粤調,仍然不會指京爲粤。因此,粤劇歷史應該從粤劇真正形成開始算起,而不宜從本地班的誕生算起,更不能從外江班的出現開始算起。由此,則餘文的第二個粤劇當屬粤劇劇種名稱。但是,餘博士又明確表示“粤劇的歷史從本地班開始算起,比較合理”,並認爲明成化年間已有本地班演戲,形成於萬曆年間的紅船班“可稱爲粤劇的雛形,是粤劇的初級階段”。〔15〕既然粤劇歷史從本地班算起,那麽,餘文中就有兩個粤劇概念,即一個外江班——本地班以外的粤劇,一個包含本地班在内的粤劇。這樣,第一個粤劇概念,事實上遠遠超出了第二個粤劇概念所指範圍而成爲廣東戲劇或本地班的代名詞了。

  四、粤劇史的研究應以概念界定爲前提

  對於粤劇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分段,因所持粤劇觀念的不同和所依據的綫索相异而得出不同的結論。可見,没有準確的粤劇概念爲前提,粤劇歷史的研究仍將擺脱不了困惑與窘境。我們應該抓住搆成粤劇特色的主要因素來作判斷。

  在粤劇研究成果中,郭秉箴的《粤劇藝術論》曾經從語言、音樂、演唱方法等多方面提出了劇種要素問題。他認爲粤劇在發展過程中,“語言的變化才是質的變化”,指出“戲曲劇種的特色,集中表現在唱腔音樂上,而唱腔音樂和語言的關係是最直接的,粤劇從官話過渡到廣州方言之後,才真正形成本身的獨特色彩和格調”。〔16〕他强調改戲棚官話爲廣州方言對於粤劇發展的關鍵性作用。這一重要觀點,按理應該爲粤劇界所接受,即以使用廣州方言演唱來界定粤劇的起始時間,並以此爲基礎構建粤劇史理論體系。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觀點。至今難以爲粤劇界多數人所認可,或感情上總有些不情願。因爲一旦接受這一觀點並以此重寫粤劇史,則粤劇形成與發展只不過是100多年的歷史,與以前所謂700年、400年、300年的“悠久歷史”相差太遠。正因爲如此,康保成教授説:“看來只能有兩種選擇:要麽承認粤劇的歷史只有七八十年,要麽放棄用廣州方言演唱才算粤劇的思維定式”。在他看來“若以使用廣州方言演唱來界定粤劇的起始時間,就割斷了歷史,相信藝人和學術界都不會同意”。〔17〕康教授是主張“放棄用廣州方言演唱才算粤劇的思維定式”的。他認爲“《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在叙述粤劇的歷史時從明代以來的‘本地班’説起,是個很好的思路”。這依然跳不出原有的把粤劇等同於本地班,以本地班歷史當作粤劇歷史的思維定式。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認爲第一次用廣州白話進行表演的劇目,是由香港《中國日報》副刊主編黄魯逸於1907年創辦於澳門的“優天影”戲班所演出的《周大姑放脚》。如果從這裏算起,粤劇歷史剛好百周歲。但事實上,19世紀後期,解禁復興的本地班早已在戲棚官話中雜以廣州話,正因爲粤語這一語言特色,外國人才把“廣府戲”稱之爲Cantonese Opera,即廣州話戲劇,而粤劇史上引以爲行業標誌的粤劇行會組織八和會館成立於光緒十五年(1889),因此,即使“以使用廣州方言演唱來界定粤劇的起始時間”,粤劇歷史至少也在一百年以上,所以,康教授所謂“要麽承認粤劇的歷史只有七八十年”的説法,有待商榷。

  問題又回到原點:什麽是粤劇?“以使用廣州方言演唱來界定粤劇的起始時間”,關鍵並不在“界定粤劇起始時間”采用什麽標準,而在於探討粤劇史是否需要首先確立“什麽是粤劇”這樣一個前提。如果“不用廣州方言演唱也算粤劇”,那麽,本地班學唱“弋陽腔、崑腔、徽腔、漢劇、祁劇、桂劇、京劇”,自然都是粤劇了。如果這樣寫粤劇史似乎並不難,但它並不能真正揭示粤劇的價值和特點,更不能開掘粤劇的非物質文化底藴。恐怕粤劇藝人和學術界更不會同意。如果“以使用廣州方言演唱才算粤劇”,那麽,爲什麽必須使用廣州方言演唱?在什麽時候、什麽情况下開始使用廣州方言演唱?使用廣州方言演唱對於粤劇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作用和影響?使用廣州方言演唱的戲,其源何處?流在何方?如此之類,恰恰是粤劇史研究所不可逥避而且必須回答的難題。也是粤劇藝人和學術界所期待解决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揭示粤劇的源流、形成與發展的歷史綫索,以及它的本體特徵及其價值所在。因此,粤劇史的研究,必須從劇種搆成要素切入,廓清什麽是粤劇,以確立明確的概念界定爲前提,才能在紛紜復雜的戲劇文化中,把握粤劇來龍去脈和發展走向,作出符合歷史的科學判斷。 


  注 釋:

  〔1〕賴伯疆,廣東戲曲簡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叛社,2001,P218。

  〔2〕李鐘鈺,新加坡風土記[M],新加坡:新加坡南洋書局.1947。

  〔3〕徐珂,清稗類鈔·優伶婁[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

  〔4〕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C],廣東省戲劇研究室編,粤劇研究資料選,1983。

  〔5〕歐陽予倩,試談粤劇[C],廣東省戲劇研究室編,粤劇研究資料選,1983,P81。

  〔6〕中國戲曲志廣東卷編委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3,P71。

  〔7〕龔伯洪,粤劇[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P1。

  〔8〕餘勇,粤劇源流初探[J],船山學刊,2005,(1)。

  〔9〕冼玉清,清代六省戲班在廣東[J],中山大學學報,1963,(3)。

  〔10〕陳非儂,粤劇的潮流和歷吏[J],廣東省戲劇研究室,粤劇研究資料選,1983,P122。

  〔11〕賴伯疆,黄鏡明,粤劇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P8。

  〔12〕同〔4〕

  〔13〕同〔8〕

  〔14〕同〔8〕

  〔15〕同〔8〕

  〔16〕郭秉箴,粤劇藝術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P44。

  〔17〕康保成,從“戲棚官話”到粤白到韵白——關於粤劇歷史與未來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6,(I)。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