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橋曾氏


  曾氏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曾參。曾參(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出身没落貴族家庭,少年就參加農業勞動。後師從孔子,是孔子的72弟子之一,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他終其一生以“事親至孝,悟聖道一貫之旨”,而被後世尊稱爲“宗聖”。相傳《四書五經》這部明清時期欽定統編教材中的《大學》一書就是曾子及其門人編著的。該書大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由於理學家朱熹的推崇,成爲南宋以後理學家們講倫理、政治、哲學的基本綱領,也是科舉取士的必讀教科書之一。在新橋曾氏大宗祠,進門便可以見到一座四柱三間三樓的大型石牌坊,整體都是用花崗岩砌築而成,在南國的陽光下,顯得十分高雅莊重,熠熠生輝。寬大的樓坊門額上,鎸刻着“大學家風”四個楷書陽文。

  據《新橋曾氏宗譜》記載,唐代聖历年間(698—699),金紫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賓客散騎、國子監祭酒曾蜒遷居江西贛州西門,生了五個兒子。第四子曾中美,字宗理,朝議大夫,分居南雄保昌,成爲廣東曾氏的始祖。曾中美生四子:長子曾歡,後派分小龍、新橋;次子曾馭,傳三世有曾志大,分居新安東山、塘下;三子曾馴,傳五代孫曾耕莘,自南雄珠璣巷徙新會縣朝居嶺、番禺縣曾邊;四子曾黲,分居始興、新會。由此可見,新橋曾氏是曾中美長子曾罐一支,而東塘曾氏是曾中美次子曾馭一支。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分兩路南下,所到之處,瘋狂燒殺擄掠,居民紛紛逃避。金兵的馬蹄直踏到吉州(今江西吉安)和潭州(今湖南長沙),大批的難民翻過大庾嶺。金兵要打過來的消息在早已安居樂業的南雄珠璣巷的村頭村尾不安地傳遞著。每天都有人家扶老携幼起程南行,都想盡快離開,擺脱戰火燒身的厄運。

  在這逃難的人群裏,有一對兄弟曾仕行和曾仕貴,他們是曾歡五世孫。他們先到羊城,由於没有找到一塊容身之地,决定分頭行動。分手時,他們將一塊猪腰石砸開,各人拿一半,作爲後人相認的憑证。曾仕行卜居番禺小龍鄉,曾仕貴始居東莞縣前,再徙歸德場。猪腰石原放在曾氏大宗祠的神座中,據看見過的人講,閃爍有光,和五羊石一樣。

  曾仕貴被奉爲新橋始祖。仕貴生曾奇。曾奇生曾均。曾均生五子,長崴光,次巌英,三巌叔,四崴良,五崴穎。崴叔生二子:長應南,次應鬥。曾應鬥生曾岳秀。曾岳秀生二子:長康壽,次益孫。曾康壽生曾珍卿。曾珍卿生曾維魯。曾維魯生曾敬。曾敬生曾謙。

  曾謙有五個兒子。長子熙祖,遷惠州坭橋;次子熙宗,居新橋大廟坊;三子熙積,居龍頭村;四子熙德,居上寮坊,上寮村始祖;五子熙有,去向不明。

  熙積的長子曾長壽(1460-1532),號福山,生三子:應華(德榮)、應富(德貴)、應揚(德富)。

  曾應華(1487-1560),字德榮,號翠鬆,配歸德木蓮塘陳石崗姊,生七子:守仁(孔澤)、守義(孔芳)、守禮(孔謙)、守智(明可)、守恭(遜可)、守敬(寅可)、守權(孔宜)。守仁、守智、守恭、守敬在新橋,爲新橋鄉始祖;守義(孔芳)在上星,爲龍頭村始祖;守禮(孔謙)、守權(孔宜)在新橋望邊,爲三房、七房始祖。

  曾應富(德貴),遷居公明,爲玉律村始祖。

  到了明代中期,由於有文治武功作保障,曾氏家族越來越龐大,分房之事時有發生,逐漸分佈到新橋的四周,建立起壆邊(新二)、龍頭(上星)、上寮、黄莆、玉律等村。

  曾氏大宗祠位於新橋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清嘉慶三年(1798年)擴建。占地面積13200平方米,整座建築由前堂、石作牌樓、中堂、後堂和庭院天井、左右廊廡等組成,爲五開間四進深布局。主體建築磚木結構,面寬20米,進深50米,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前堂爲五開間、前後檐廊、四塾臺式樣,大門頂部鑲有鎸刻“曾氏大宗祠”字樣的紅石大匾額,大門兩側石作門框上鎸刻“天下斯文忠一貫,古今喬木第三家”門聯一副。第二進爲四柱三間仿木結構式石作牌樓,坊柱前後用抱鼓石相護。當心間石横額正面鎸刻楷書“大學家風”,背面鎸刻楷書“片石流輝”;題款爲“大清嘉慶三年戊午初冬之吉立”,落款爲“堂下孫騰光拜題、應中敬書”等小字。兩側花枋上有精美的石雕人物、仙鶴等圖案。中堂前天井兩側有四角八柱帶回廊重檐亭各一個,造型較爲獨特,爲深圳地區所少見。中堂和後堂各爲五間三進,後堂爲祖堂。祠内有彩色壁畫和灰塑,以山水人物和動植物爲題材。現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祠前有旗墩十多對,相傳舊時凡族中子弟中舉或昇官,均在宗祠立杆竪旗,以示榮耀。據清代《新安縣誌》記載,從康熙二年曾太元取得恩科副榜,到嘉慶二十四年曾省取得恩貢,新橋曾氏子弟共有34人取得功名。其中康熙十四年乙卯科的曾文韜、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的曾文光和乾隆三十年乙酉科的曾鵬量還是武舉人。

  新橋地處水陸交通要衝,東接黄松崗(今松崗)、烏石岩(今石岩)諸路,西連雲林(今沙井榮根學校東面)、茅洲諸墟,歷來是海盗、土匪出没之地。在長期與海盗、土匪的周旋抗争中,習武就成了曾氏保衛家園的需要。難怪清代新安縣武科武職都出自曾家。曾國泰、曾國安還先後擔任虎門把總。曾家的勢力就是憑藉這些武科武職子弟,在沙井,甚至在新安,顯赫一時。新橋曾氏在此落籍已有800餘年,繁衍至今32代,族人甚衆,港澳及海外多有子孫。

  “山無徑迹,澤無橋樑,不相往來。”不滿足“鷄犬相聞”的人們,爲了相互往來,便開山築路,過水架橋。有了平坦的道路,就不用披荆斬棘;有了方便的橋樑,就不用脱衣涉水。方便别人,渡人渡己,這是極有功德的,古時那些樂善好施的鄉坤總是愛做築路修橋的事情。清代康熙年間,監生曾橋川在新橋村西的前溪上建了一座橋,可能是用木板搭建。乾隆五十年(1785年),武生曾大雄、欽賜翰林曾聯魁、貢生曾騰光、曾應中等人倡議捐資重建。

  永興橋位於新橋村橋頭。全橋用花崗岩石砌築,橋長50米,面闊3.4米,三個橋洞。結構嚴謹,造型美觀,橋欄有龍鳳圖案的浮雕。雖歷經滄桑,而依然完好如故。永興橋下的新橋河與茅洲河相通,流入珠江口,古代往來船隻如梭,北橋頭設有碼頭供船隻停靠。橋東原有一墟市,叫清平墟,是當時松崗、石岩、沙井等地的貿易區。抗日戰争爆發後,清平墟開始衰落,現在橋頭村仍保存一間舊日當鋪。橋東原有一座五層高的文塔,與永興橋交映相輝,頗爲壯觀。根據民間傳説,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稱文曲星),掌握文人騷客功名命運的神塔。文曲星手執一筆,誰被此筆點中,便可高中進士、舉人等科舉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築外觀酷似一支筆尖向上的形狀。在舊時代,一個人要成就功名偉業,有兩種較爲理想的途徑,即“文人走筆安天下,武士上馬定干坤”。因此佑助“文人走筆”的文塔也極似“功名塔”,是榮譽和夢想的象徵,是書香門第和深閣雅齋執卷拈筆之人的福貴塔。可惜六十年代取磚建糖廠而被拆毁。1984年永興橋公佈爲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新安縣誌》記載,嘉慶年間監生曾桂昭建班鳩坑石橋和在白石下村前二裏的佛子凹橋,監生曾翼南建水浪坑石橋和在惠岡村後將軍坑橋,曾恪宗建了往來官路的白石下圍石橋等。橋成後,橋樑上一般會鎸刻上這些善人的姓和名,流傳下去,有名的甚至被記載到方誌裏,算是一種不朽的表彰吧!歷史悠久的曾氏宗祠和永興橋,不僅成爲維係曾氏親情的紐帶和當年繁華的見证,也平添了新橋村的古典韵味。(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