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東晋孝子黄舒



  最早記載黄舒事跡的是宋沈懷遠《南越志》:“寶安縣東有參里,縣人黄舒者,以孝聞於越,華夷慕之如曾子之所爲,故改其居日參里也。”在本地的地方誌裏,明崇禎《東莞縣誌》最先爲黄舒立傳,清康熙《東莞縣誌》幾乎一字不差照録。全文如下:

  晋黄舒,事親至孝,家貧力業,以供修瀡。侍膳極恭,盛暑未嘗解冠帶,親所頤指,雖千裏外往焉,曾無難色。父卒,皇皇如欲無生,躬負土爲墳,廬於其側,深野無人,豺狼左右號,而舒安之。每寒夜哭,聲出林薄,隨悲風遠聞,人爲泣下。郤酒肉弗御,日進淖糜一盂。久之,形容枯槁,人勸其還,哭而弗答。居母喪,亦如之。間巷皆謂舒生養殁哀,今之曾參也。有司奏旌其門,因名其曰參里,傍有山亦稱參里山。宋沈懷遠《南越志》載舒事,謂不讓古人云。

  康熙《新安縣誌》在爲黄舒立傳時,録入明代新安縣知縣邱體干寫的一篇贊:

  厥初生民,爰有五常,厥先維何,父子之綱。百行根底,經訓維彰。只見夔夔,視膳蹌蹌。聖賢迹遠,孝道榛荒。彼君子兮,挺自僻壤。貧而甘旨,盛暑冠裳,豈鼎而豐,豈爵而揚。生則致養,没而孔傷。負土爲墳,結廬其旁。夜月哀號,大塊茫茫。烏鵲繞樹,虎貌潜藏。魚也悲木,奇也履霜,律之於古,誰其雁行。僉日曾參,庶幾可方。裏以參名,董德善良,山以參名,表厥孤芳。哲人雲萎,陵谷滄桑。蓼莪載咏,涕泗浪浪。嗚呼,訪故里則黍禾在望,睇故山則雲樹鬱蒼,不知者謂先生既亡矣,而知者謂先生之孝久而彌光。

  嘉慶《新安縣誌》除照録前志的記載而外,還考證出黄舒的字號和父名。

  從這些地方誌的記載中,我們清楚地知道黄舒確實是生活在距今一千七、八百年前晋代的一名普通的平民百姓。

  黄舒,字展公。原籍中原,因北方戰亂,民不聊生,輾轉南遷。到了東晋時,他隨父親黄教遷到當時的東莞縣,在今天沙井鎮這塊地方定居下來。黄舒的家境比較貧寒,父母又年高體弱,只有自己十分賣力地幹活,才能勉强地維持家計。黄舒心地善良,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盡管生活過得十分艱苦,孝親的禮儀從不懈怠。據説他每天干完活回到家裏,一定要穿戴整齊,陪父母喫飯,以示恭敬;即使是盛夏酷暑,也從未出現過解冠帶的事情。如果是四時八節或一天兩日,想來一般人都會做到,假若每天每頓都如此,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熱帶的盛夏酷暑,即使穿背心還十分難熬,況且那時又没有電扇空調,减去所謂温室效應昇高的一度兩度,也不會凉快到哪裏去。另外,只要是父母所要求他做的事情,即使有千里之遥,他也欣然前往,從未有一點畏難情緒,盡心盡力辦好事情,讓父母高興滿意。

  這是一個多麽和睦的家庭啊。幸福的後面好像總是跟着不幸。父親老了,終於依依不舍地撒手人寰,和睦的家庭因頂梁柱的倒塌而失衡,黄舒悲痛欲絶,惶惶如欲無生。爲了讓父親入土爲安,他强忍着悲痛,親自一筐筐背土來爲父親造墳。墳成後,在旁邊搭了一個茅草屋,决心按孝道的禮儀,守孝三年。黄舒白天辛勤勞作,侍奉母親,晚上便住在墳地,爲父親守墳。那時的沙井人口還不多,許多地方都還很荒涼,一到晚上荒野裏没有人影,豺狼虎豹在墳地裏出没,狼嚎虎吼常常撕裂着寂静而恐怖的夜空,而黄舒安然處之,没有一絲的畏懼。每當想到父親的逝世,想到還没有讓父親過上一天富裕的日子,黄舒不禁哭出聲來,凄厲的哭聲響徹寒夜裏的林梢,隨悲風傳得好遠好遠。鄉里鄉親聽到這哭聲,也會流下泪來。守孝期間,他不喝酒不吃肉,每日只吃一罐稀飯。時間一久,身體就越來越瘦;看着他形容枯稿,人們都不忍心,勸他還是回家好好調理身體。他聽後也不作回答,只是哭,也許勸他回家的人們並不理解他這個中原來的人這樣做的心情和意義,只得由他去了。

  後來,母親也跟着父親去了,他同樣守孝三年。人們逐漸也見怪不怪了,隨著北方移民的增多和中原文化的傳播,大家也明白了,這就是孝道,孝道就是生養殁哀,黄舒就是今天的曾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人,孔子的學生,以孝聞名。他在《孝經》中説:“生事爰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凡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孝子。後來人們總愛用他來比孝子。黄舒的事跡很快傳到剛成立不久的寶安縣府,也許是作爲治理的政績,也許是作爲先進典型,官府很快便整理好材料,上奏朝廷。晋朝皇帝下詔,給予表彰,賜黄舒孝子榮譽稱號,並命名他居住的地方叫參里,旁邊的一座山改稱爲參里山。

  無論是《東莞縣誌》還是《新安縣誌》,都把黄舒排在“鄉賢”或“孝友”人物傳的首位。既然是鄉賢,就有資格建立紀念館,來接受人們的祭祀。據清康熙《新安縣誌》記載:“黄孝子祠,在邑之三都大鐘山之下。萬歷元年(1573年),潘甲第、汪桂等建。買置墳前田五畝,又夾洲田尾廣長河渡、可泊嘴新田横水渡,歲共收租供祭。其祠一座,周以垣墻。”可知明代萬歷元年(1573年),新安縣剛成立,萬家萌(今沙井鎮萬豐村)潘甲第和汪桂等人便出資在大鐘山(今萬豐村大邊山)下建立一座黄孝子祠。這座祠堂在清代康熙年間(1662一1722)的遷海事件中被荒棄了。

  在潘、汪等人建祠的同時,東莞縣也在積極籌劃修建黄孝子祠,這件事卻引起不大不小的風波,鬧了好多年。

  明代隆慶六年(1572年),新任命的東莞縣知縣董裕到任。董裕,字惟益,江西樂安人,進士出身,是列入《名宦傳》的一位好官。他考慮到寶安離縣城太遠,山高水長,召開個把會議,傳達個把文件,特别是春秋兩祭的紀念活動,都要興師動衆,長途跋涉,十分不便,便上疏請求設立新安縣,編圖以便民。萬歷元年(1573年),將寶安故地從東莞縣中劃出來,成立新安縣。因以茅洲河爲界,黄舒的故里參里也就劃到新安去了。

  萬歷二年(1574年),董裕奉詔召集生員開會,商量入祀鄉賢之事。當討論到黄舒時,意見不一,有人堅决反對,説參里已割隸新安,黄舒入祀鄉賢之事不該東莞縣管了。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悖大寬和的董裕考慮到分縣伊始,也不好爲這樣的小事搞得全縣的生員們不團結,就將此事擱置下來。不久他就調走了。

  後來朝廷派禮官下來,厘正祀典,當時的東莞知縣就説:“既然大家都説先生故居參里屬新安,那麽在新安入祀就可以了。”東莞縣只在學宫的尊經閣中擺了個黄舒的木牌位,算是對先賢的尊敬,也給堅持黄舒在東莞入祀鄉賢的生員們一些交代和安慰。事情還没有完,到了萬歷十五年(1578年),惠郡理王侯管轄東莞縣,到該縣采風問俗,得知此事後,就向郭督學寫了一個關於東莞縣設立晋孝子參里黄先生祠的請示報告。報告批准以後,就在東莞縣城的北關右邊建了一個專祀黄舒的孝子祠。爲了慎重其事,還請當時宦遊南粤的名士,如臨川湯顯祖、江東翟九思、邑人袁昌祚等,爲之作記刻石。

  湯顯祖是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所著《玉茗四夢》,以《還魂記》(即有名的《牡丹亭》)最爲有名,當今的文學史家稱譽他爲中國的莎士比亞。他在《晋孝子參里黄先生祠記》中,讚頌黄舒“孝德信諸里人”,“世表南海”,並十分感慨道:

  悲夫,异時先生隱約蓬藿,何所蘄尸祝以爲名高,顧民彝世教,非孝不植,後之人自以其心之同然者而景慕,輿南極並久,是先生不以參里重,而吾邑世以先生重,至章章也。顧獨據裏而議栽罷,則參里在晋隸東官郡,邑即郡之幅員,歷今千百餘年,始析而置新安,孰非東官故封,而先生所視爲桑梓地耶?何存祧之异議也?斯亦淺之於視爲孝德矣。

  他還直截了當地鞭撻時弊,指出:

  夫自世風之靡也,無論蒸庶,即有誦説六藝,高論闊步,往往以衽趾爲疏節,以擗踴爲迂談,其流或至於逾繩,越間自伐其天性,而群附於狂簡,以跅馳千裏爲解,是胡可令先生見也?

  大概也只有湯顯祖才會這樣寫受人之請的記文吧。

  作爲孝子的故里,參里山得到很好的保護。據清康熙《新安縣誌》記載:“雲林仙井,在參里山側。”可知參里山在今沙井鎮沙井中學裏,而參里就在沙井鎮衙邊的雲林新村。雲溪井和雲林仙井今尤存,就是最好的明証。

  參里山雖不高,郤樹木葱鬱,山麓坐落着始建於南宋的雲溪寺,晨鐘暮鼓更讓此山平添幾分莊重。山下還有一條水涌環繞。參里到了宋代改名爲涌口裏,明代設立雲霖墟,是東莞縣城到新安縣城的必經之地。青山、緑水、古寺、街市,這一切使這個地方成爲遠近聞名的勝景。明代,參里山名列“新安八景”之一,題名爲“參山喬木”。正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古話。

  既然是名勝,當地的官吏名賢免不了要邀朋携友到此一遊,吟詩作賦,弔古思賢。咏參里山的詩詞很多,留下來又膾炙人口的是明代新安理學鄉賢萬家萌人潘楫的《參山懷黄孝子》:

  喬木陰森景最幽,衣冠晋代羡名流。

  宫離禾黍家何在,碑没苔蘚迹尚留。

  林薄飄蕭啼烏亂,參山嶺鬱白雲浮。

  遞遷今古悲陵谷,千載芳名史册修。

  曾任江西左布政使的祈順在遊覽了參里山後,也留下一首《參里山》詩:

  孤山崔嵬倚參里,鄉曲争傳黄孝子。

  黄生養親慕子輿,參里之名從此始。

  平生志行衆所知,高名直與此山齊。

  山前種得松柏樹,猶有慈鳥來夜啼。

  這些詩篇中的詞藻並不華麗,郤表達了後人對先賢的景仰和推崇。

  黄舒死後就葬在沙井。清嘉慶《新安縣誌》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晋孝子黄舒墓在大田鄉猪母岡。”黄舒墓座南面北,仿佛凝望著北方的故鄉,墓前的街名叫大田路,看來《新安縣誌》的記載還是十分準確的。現在的黄舒墓爲清代的墓葬形式,三合土享堂地面,青磚墓壁,拜堂處顯露出部分沙岩條塊,通進深9米,通面闊5米,墓碑爲花崗岩質地,官印碑頂,碑額處浮雕雲紋圖案,碑文的字迹有些模糊,“晋欽賜孝子鄉賢始祖考參里黄公之墓”十六字還是認得出來的。(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