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萬豐粤曲



  沙井人,特别是萬豐人有看戲、聽曲的傳統。

  潘氏九世祖潘楫乃明代新安理學鄉賢,傾畢生心血研究音樂,著有《律吕圖説》一書行世,有“鐸振珠涯”之聲譽。潘氏十九世祖潘耀揚,又名耀孚,爲清代邊疆重臣,官至兩廣提督,咸豐年間,授三品遊擊將軍。他雖爲行伍出身,作戰驍勇,屢立奇功,然性格開朗,喜好藝術,品味高雅,猶愛聽粤曲。晚年致仕歸裏,在萬家萌(今萬豐村仁愛路)建豪宅一座,門眉懸掛咸豐帝御筆的“將軍第”寶匾,滿堂生輝。潘耀揚在“將軍第”之側,修建了一幢“八音樓”,四時八節招戲班前來演戲,以觀賞曲藝、聽粤曲娱樂身心。

  在民國時期,萬豐有每三年打一次“大醮”的習俗,“醮期”在十月進行,期間,爲給“衆神靈祈福還願”,村中請來戲班,夜以繼日地上演粤劇折子戲,粤曲美妙的旋律,娓娓動聽的唱韵,經久逥盪在萬豐的條條小巷,幢幢民宅,田野阡陌,令人心儀神往。村中“唱家”輩出,唱粤曲風氣漸啓。

  至今萬豐還流傳着一位本村粤劇“唱家”臨陣“救場”的生動故事。這位“唱家”名字失傳,只知是四十年代萬豐一位理髮好手——剃頭河仔的父親。剃頭河仔的父親是個文盲,但他郤有能編、能唱、能演粤劇的本事。有一年正逢打醮,人們搭起高高的戲臺,並預先訂好請廣州省城的粤劇戲班到村中演戲,事前已把演出時間、地點公諸四鄉。届時遠近村民,密密扎扎齊集於戲臺前等候觀戲。然事有不巧,廣州方面派人飛馬報訊,説因下大雨,洪水封路,戲班大車無法按時到埠,延誤了演出,而四鄉群衆聽後,觀戲興趣驟升,不肯散去。此情此景,尤如箭在弦上,情急之下,萬家萌的“戲班”主角剃頭河仔的父親,二話不説,答應頂替出演“救場”。叫人立即搬來村中的“土”樂器:鑼、鼓、叮板、二胡、笛子,叫婦女從家中拿來幾張花被單,迅即化裝妥當。一時間,只聽見後臺鑼鼓齊鳴,一陣急若驟雨般的鼓點過後,只見剃頭河仔的父親,身披花床單做的五花“戰袍”,手持木棍,腰係“寶劍”,一個大花臉譜的“大將”,打“馬”上陣,一陣高昂激越、振聾發聵的武生叫板:“阿哈哈……”博得臺下觀衆一片喝采聲和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剃頭河仔父親唱道:爲王唔食辣椒醬,大荳芽菜炒猪腸。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在裏面分“包”,打馬回朝食番薯!此番粤曲中的“官腔”、“霸腔”實在惟妙惟肖,惹得臺下的上千觀衆捧腹大笑,前仰後合,“怨氣”一掃而光,隨臺上“老官”(武生)下臺,高高興興地四散回家去了,一場迫在眉睫“觀戲危機”,被剃頭河仔父親“武生”的得意扮相,撩人的“官腔”撫平。而這位萬家萌粤劇“唱家”的動人形象,萬豐人至今還爲之津津樂道。

  潘有聲是1938年出生於萬家萌村,原取名潘有成,因家貧出世後送給本村潘永輝撫養,旋即隨養父移居香港。童年時代,潘有成就顯露出演技天才,讀了兩年書便去學藝,並改名爲潘有聲。潘有聲9歲時便以“神童”的姿態出現在香港上演粤劇的普慶、高昇兩大戲院的舞臺上,受到觀衆的關注。1949年潘有聲隨團到廣州演出,藝驚四座,名聲鵲起。他又隨團回萬家萌演出一場《甘羅拜相》的粤劇折子戲,少年潘有聲,以超群的演技報答故土恩情,萬家蔭的潘氏爲本村出了一個粤劇神童而感到自豪。潘有聲的演藝漸至“爐火純青”,成爲傾倒觀衆的粤劇“名伶”。他曾在多部粤劇中擔任主角,並拍成電影,風行世界各地,並隨團遠涉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新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演出,譽滿梨壇,馳名中外。

  還有一位女演員,她的名字叫孫倩玉,是萬家萌的媳婦。她的丈夫名叫潘潤鈿。潘潤鎦出生於萬豐一村,後移居香港,是潘氏二十代傳人,他的妻子孫倩玉是廣東粤劇戲班著名的武生,演男角,唱平喉,做功、唱功均佳。她在粤劇界的成就,對萬家蓢産生良好的影響,使萬家蓢的婦女以倩玉爲鏡,揚眉吐氣,躍躍欲試。

  萬家萌的粤劇唱曲之風,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曾掀起過熱浪。萬豐一村潘氏二十世孫潘榮耀,就是萬家蔭50年代的一位粤曲“唱家”,他頗有文墨,愛看歷史故事,也是一位“故事大王”。他自學粤曲,久而諳通,成爲能編、能唱、能演的“土”專家,又是一位熱心教戲的師傅。還有一隊的廖勤安,即潘勤安,他童年時遠離家鄉,流落到萬豐被潘姓人家撫養成人,他也爲粤曲所陶醉。他配合潘榮耀,或唱或演,帶動群衆唱曲習以爲常,温故而知新。他們的積極奉獻,使萬家蓢的粤樂綿長如絲,不絶似縷。

  “文革”時期,萬家蓢的青年人,思想也比較活躍,看到全國都在唱“樣板戲”,也組織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萬家萌衛生站站長潘强恩領着一班兄弟姐妹,組織了樂隊,有二胡、陳琴、笛子、喉管、鑼、鼓、叮板等樂器,潘應鈞、潘國超、潘廣籌、潘淦平、潘榜籌、潘燦培等積極參加。婦女方面,有潘吐金、潘銀好、潘愛芳、潘愛蘭、潘水章、潘容歡等也熱情加盟。宣傳隊把京劇《紅燈記》、《沙家浜》等移植過來,編成粤劇本。其中《紅燈記》的演出頗爲成功。演員的陣容是:潘國超飾李玉和;潘强恩飾鳩山;潘吐金飾李鐵梅;潘水章飾李奶奶。粤劇《紅燈記》除在萬豐廣場演出多場外,還到附近各村及東莞的肖邊、烏沙二鎮公演,均受到當地群衆的歡迎。同時,還排練、演出從外省移植的《補鍋》、《打銅鑼》、《捉鴨的風波》等貼近農村生活的現代粤劇,深受萬家萌村民的好評。至於文藝宣傳隊,擔任“點睛”掌板的“師傅”則是潘應鈞。潘應鈞外表斯文,語言不多,但他熱愛家鄉,默默爲萬家萌的粤劇藝術耕耘。他平時鍥而不捨地鑽研粤曲的“叮板”,對“工尺合士上”等音階反復切嗟,刻苦磨練,把握音韵、破解“叮、板”迷津,成爲遠近聞名的教戲、掌板師傅,受到後輩的尊重。

  70年代後期,廣東粤劇經歷“改革”,轉唱新腔,萬豐也有熱心人學唱粤曲新調,但能跟進的人較少。80年代粤劇界又恢復傳統唱腔,粤劇之風又在萬豐興起。開始是幾個人聚在一起清唱、對唱,後又乘興演唱折子戲。至1987年在黨支部書記潘强恩的倡導下,萬豐成立了粤樂社,負責人爲潘廣籌,村委撥出專款,爲粤樂社購置了一批樂器、道具、服裝、頭飾。潘澤林少年時期就跟收音機學着唱粤曲。他利用課餘時間到村中文藝隊隊部學師,悄悄學會吹、拉、彈、唱的一套基本功,和扎實的唱功,成爲出色的粤劇文武生。潘澤林坦言:我的師傅有三個:應鈞叔、黄來師傅、新馬師曾大師傅。鈞叔教我“點睛”,黄師傅教我演戲,新馬師曾給我腔調。潘澤林曾在《胡不歸》、《珍珠慰寂寥》、《萬惡淫爲首》、《六月飛雪》等多部粤劇中擔任主角。潘澤林的唱腔仿新馬師曾,人稱是新馬師曾的門外弟子。1993年5月潘澤林隨團到肇慶演出,新馬師曾聽完潘澤林的唱腔後,連連竪起大拇指説:“好聲,好聲!”潘澤林擔綱主演文武生角色,身材魁梧、器宇軒昂,一身正氣。他的音質堅實,音色靚麗,音域寬遠,一時間“戲迷”雲集。

  1993年,萬豐粤劇團掛牌成立,團長潘淦平。粤劇團的演員陣容有萬豐本村的潘澤林、潘吐金、潘麗霞、潘葉青等。聘請的專業演員和“樂師”多名,有王楚凡、馮麗華、劉谷蘭、劉東榮、黄天佑等二十餘人。此時期,萬豐村的“粤樂”,從“下裏巴人”向“陽春白雪”發展。萬豐粤劇團堅持“文藝爲人民服務、爲社會服務”的方向,扎根農村,面向基層,排演了一批富有時代精神的劇目,並采取送戲上門的辦法,足迹遍及廣州、東莞、順德、惠陽及沙井、松崗、公明、福永等城市、村鎮,深受各級領導的重視及廣大觀衆的讚揚。1993年12月,萬豐粤劇團受湖南省韶山市政府的邀請,參加毛澤東誕生100週年的盛典,演出的粤劇贏得當地領導和群衆的贊賞。萬豐粤劇團還成功地把潘强恩的小説《新桃源夢》改編爲現代大型粤劇《大潮》。1998年10月24日,應文化部的邀請,粤劇《大潮》晋京向中央領導、軍委和首都人民匯報演出,爲祖國改革開放20週年獻禮,受到中央首長的接見並給予高度評價。1999年元旦,萬豐粤劇團參加廣東省粤劇演藝大賽,演出《放裴》、《斷橋》等粤劇折子戲,獲銅牌奬殊榮。

  由於萬豐粤劇團負有到外地演出的任務,未能滿足村民聽曲,唱曲的要求,潘强恩提議成立“萬豐新粤樂社”,得到廣泛支持。2002年8月萬豐新粤樂社掛牌成立,潘錫輝擔任社長,請萬豐粤劇團派陳鐵賢老師協助輔導演唱和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每逢星期二、四、六晚開展活動。一則可以滿足村民的“戲癮”,另則可以培養粤劇新人。社址設在萬豐市場管理處二樓,社内陳列的樂器有:揚琴、色士、高胡、南胡、中胡、中園、三弦、邊座、柳胡、洞簫、笛子等,擊樂有:木魚、沙的、堂鼓、京鈸、高京鑼、低虎鑼、鈸仔、大鈸、文鑼、水鈸、碰鈴、勾鑼等23種,頗具規模。

  新粤樂社的樂師有萬豐本村的潘榜籌、潘燦培、潘應鈞等,來自萬豐粤劇團的樂師則有:李大凡、孫笑明、李大群、林永、黄向明、李成田、黄太雲、還有萬豐醫院的職員謝益茂等,他們義務協助新粤樂社演奏,成爲新粤樂社的有力後盾。

  萬豐的業餘“唱家”,白天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逢二、四、六晚即匯集到樂社,當樂師們奏出裊裊音樂後,就有業餘演員義不容辭地走上舞臺。潘容歡是萬豐村農民,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文化,丈夫潘錫祥在香港務工,有二兒一女。早年以耕田爲業,辛勤勞動。她從小愛好粤曲,但過去缺乏學曲的條件。自從新粤樂社成立後,她感到一股暖流在心胸流淌,她每次活動無故决不缺席。她跟著樂師的叮板全神練唱,在短短的時間裏,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她演唱的“昭君出塞”粤曲,與紅綫女當年的唱腔十分相似,被稱爲“萬豐村的紅綫女”。萬豐一村潘愛祥的妻子潘愛蘭,早年是種田農民,從文革時候起就很想學會唱粤曲,但由於當年孩子小,没有條件。自成立粤樂社後,她學曲幹勁倍增,場場必到,鼓足勇氣、大膽上臺演唱,她的氣質好,臺風正,她采用“平喉”演唱,字正腔圓,被譽爲“萬豐村的穆桂英”。萬豐粤劇團的文武生潘澤林先生、古達先生、陳源進先生,花旦羅惠芬小姐,市場管理處陳建媚小姐也經常莅臨樂社獻唱,起到示範和帶動作用。

  由於萬豐粤樂社的名聲在外,每晚演唱活動都吸引不少外村的“粤劇發燒友”開車趕來參加,其中寶安區的林彩嬋女士、沙井鎮的鐘水祥先生都是常賓。(黎秀清)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