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序 言


  

  香港回歸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歷史上永遠值得紀念的一件大事。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十年,是“一國兩制”從偉大構想變成實踐的十年,也是我們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的十年。一路風雨一路歌。可以說,這是經風雨的十年,是受考驗的十年,是探索的十年。“一國兩制”是小平同志集中全黨的智慧,為和平統一祖國提出的科學構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構想不僅在解決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時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而且在世界範圍內也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具有重大意義。小平同志“一國兩制”的構想為解決歷史遗留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野和思维,富有想像力和創造性。它既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也充分照顧到香港、澳門等地區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同時也妥善照顧到有關國家在這裡的投資和其他利益。有利於保持香港和澳門地區的長期穩定和繁榮。1997年7月1日,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回歸後的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在這裡得到了全面貫徹落實,香港繼續保持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和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繼續保持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廣泛聯繫,香港居民充分享有各種權利和自由。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同時也證明,“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一國兩制”畢竟是一項全新的事業。相對於香港此前承受的漫長殖民統治和此後廣闊的發展前景,十年時間還只是一瞬,遠不足以說明一切,更不可能完善一切。這就需要在前進的道路上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和實踐,更具創造性地把“一國兩制”事業繼續向前推進。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十年,是香港經濟從低潮走向繁榮的十年。回歸祖國後,香港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禽流感、美國“9·11”事件引發的全球經濟不景氣、SARS以及政治纷爭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衝擊。香港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大起伏。香港回歸後三個月,亞洲金融風暴便黑雲壓城,港元遭受阻擊,股市和樓市接連重創,整體經濟出現了多年未有的負增長,特別是1998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出現了5,3%的負增長,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之中。2001年、2002年、2003年連續三年陷入負增長,經濟持續通縮。2003年初,SARS爆發,香港經濟更是雪上加霜。2003年以前,香港經濟的增長主要反映在貿易、旅遊、航運等少數行業,而2004年後,香港經濟則是全面性的增長,幾乎所有行業都出現了持續增長或恢復性增長。2005年增長7.1%,2006年增長6.5%,香港經濟擺脫了金融風暴後的低迷,企業恢復赢利,消費者信心上升,出現了全面性增長的局面。在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特別行政區政府沉著應對,香港各界人士攜手努力,妥善處理了一系列社會和經濟問題,保持了香港經濟和社會大局的穩定,香港仍然保持著自由港的特色和國際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地位,繼續被公認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儘管香港經濟已恢復全面性增長,但產業發展存在結構性問題,經濟轉型和升級遠未完成,在前進道路上還有可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理論界總结經驗教訓,尋找新的解決辦法,需要香港特區政府和民眾進一步克服困難,艱苦創業。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十年,是香港與內地經貿關係走向更加緊密的十年。在“一國兩制”的格局下,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互補互利,保持了共同繁榮發展的勢頭。随著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聯繫進一步密切,香港為內地經濟快速持續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內地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也為香港的繁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特別是CEPA實施以後,內地開放服務貿易領域、開放居民個人赴港旅遊、不斷擴大香港銀行開辦內地人民幣業務範圍,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關係進一步密切。香港已成為內地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重要的轉口貿易平台。同時,內地現在不僅是香港的最大出口市場,而且成為外商直接投資與入境旅客的最大來源地。與此同時,粤港尤其是深港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越來越密切。深港之間經濟關係從過去的基礎設施衔接和要素流動轉向目前的產業融合,兩地政府層面的合作也得到加強,相繼簽署《關於加強深港合作的備忘錄》為總則的9項合作計劃(簡稱“1+8”合作計劃)和《“深港創新圈”合作協議》。香港的發展從來就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聯的,內地具有資源、市場勞動力及科技優勢,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腹地。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關係,將有利於提升香港的產業结構,增強香港經濟的競爭力。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繼續推進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將為香港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何把背靠內地的巨大、獨特的優勢進一步發揮出來,是香港未來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舉辦這次論壇,對於紀念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加強內地與港澳學術交流、加深對香港的了解和認識、促進內地與香港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特別是深港之間的深度合作和共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次會議遵循“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針和香港基本法,就香港回歸後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前景,以及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粤港和深港經濟關係等相關問題進行廣泛研討和學術交流。大會既進行了大會報告舆交流,又進行分組討論與交流。與會的各位領導和各位學者暢所欲言。提出許多真知灼見,闡述了許多精彩的觀點,取得了豐碩的會議成果。會議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討:

  第一,與會代表對香港回歸後政治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研討。大家比較一致認為,香港回歸十年來,儘管經歷了風風雨雨,但從主流看,香港保持了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的大好局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得到全面加強,人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香港市民對祖國的歸屬感也不斷增強。香港回歸十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是正確的,積累的豐富經驗,值得總結。

  第二,與會代表對香港回歸後的經濟發展進行了研討,內容涉及到香港回歸後經濟發展歷程、保持香港經濟繁榮的主要因素、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問題、聯繫匯率問題、自由市場發展模式問題、香港國際金融地位問題、香港經濟不被邊緣化問題。

  第三,舆會代表對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與政治社會發展進行了研討,內容涉及到香港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實踐問題、香港民主政治發展問題、香港行政主導體制問題、香港社區建設問題、香港文化問題、香港醫療改革問題等。

  第四,與會代表對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關係進行了研討,內容涉及到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問題、粤港經濟合作問題、深港經濟一體化問題、港珠澳大橋建設問題、“深港創新圈”建設問題、深港共建世界級大都會問題、深港金融合作問題等。

  本次學術研討會收到31篇交流論文,會議主辦者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中心推出3篇研究報告,同時我們也整理了有關領導和學者的講話內容。我們收集了參加這次研討會交流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會議發言,編輯成册出版,以飨讀者。編輯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江潭瑜, 為深圳大學黨委書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