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如何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本文將以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為切入點,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談談香港如何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歷程

  1.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上海和新加坡都是亞太地區比較大的次區域金融中心,但是上海相對來說比較發達。二戰爆發後,日本佔領了這三個城市,打斷了它們的發展,随著二戰的结束,中國又進入了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大量的資本、人才和金融機構紛紛從上海撤出南下,進入了香港,加之隨後的朝鮮戰爭,香港接受美國的大量戰爭定單,由此為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1978年3月,港英政府終於鬆動了長達13年之久的禁令(港英政府認為當時在港銀行數目過多,於1965年暫停頒發銀行牌照),重新向外資銀行頒發銀行牌照,“條件是:(一)申請銀行原注冊地必須有健全的監管制度;(二)申請銀行的資產總額(對銷帳目除外)超過30億美圓(後來迭增至160億美圓);(三)申請銀行注冊地對香港銀行實施某種形式的互惠。這一措施的效應是戲劇性的:1978年前,海外注册的外資銀行共40間,但此數至1995年底已增至154。”①在此後的時間裡,香港政府一直在改革和創新其體制,使香港的經濟趨向於自由化和富有活力,例如1982年2月撤消外幣存款的15%利息稅;1983年10月完全取消港幣存款利息稅;到1989年,免除所有利息稅(包括非金融機構對存款人或貸款人所負的利息);1987年到1994年問,標準稅率和公司所得稅逐漸降至15%和16.5%。基於香港政府的積極的改革和創新,香港也強化了其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

  由於香港堅持市場主導、公平競爭的自由經濟體制,進行高效和適度的市場監管進行調節,這樣有力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金融業的發展尤其明顯。一是多國貿易结算的需要,促使了各國爭相在港設立金融機構;二是貨幣的自由流通促使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催生了離岸金融業務的發展;三是資本的大量聚積,促成了股票交易市場、黃金交易市場和外匯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到了20世紀90年代,香港的發展如日中天,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常常與紐約和倫敦這兩大全球性金融中心相提並論。對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問題有獨到見解的香港大學饒余慶教授在其著作《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中對於90年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一個比較理性和客觀的總評,他把香港做了兩個排名,一個是亞太地區排名,一個是世界排名。

  在該書中饒教授给香港的評價是:“香港是亞洲太平洋區的第二大國際金融中心,全世界第四大國際銀行中心,和全世界第六或第七大國際金融中心。”②环顧其他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諸如紐約、倫敦和東京等,都是有國家力量作為支持,而香港在97回歸之前,憑藉自身優越的經濟體制,在經濟自由、法制、監管、稅賦、人力資源和基礎建設等方面不斷地自我完善,當外部條件成熟和有利時,其經濟就會得到迅猛地發展,以香港一彈丸之地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取得如此成就,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2.回歸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狀況

  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香港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回歸前對於主權移交的擔憂到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從財政赤字和經濟轉型的陣痛到應對其他的競爭者,從禽流感到SARS,香港的成長從來都沒有輕鬆過,競爭與挑戰,危機與突發事件一直都伴隨著香港。以上所提到的問題,都使香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衝擊,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有被撼動之感。

  1997年對於香港來說是個永載史冊的年份,隨著英國國旗的緩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五星紅旗的飄颺,然而就在香港回歸之前,關於香港能否平穩地從英國的殖民地順利地過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對於中國大陸是否會遵守《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保持香港的高度自治等疑慮一度使香港陷入了所謂的“主權風波”。而這一“風波”给香港帶來的是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行政和管理人才的流失。據香港政府出版的《H0ngK0ngl995》估計,1994年6.2萬外流移民中就約有2.1萬人屬於上述人才,佔到了1/3 ④。其次是國際評级機構標準普爾和穆迪都降低了對香港的評分。這直接導致了在港銀行在國際市場上借款時將支付較高的利息,從而影響了它們的競爭力,這對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震撼是不小的。然而“主權風波”只是外界對於香港前景不明朗時的一時之惑,隨著香港平穩地回歸,這一擔憂也隨即消除,移民回流的比率也在逐年增加。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際,投資者們認為大陸的資金將大量涌入香港,以營造回歸的繁榮景象,到1997年8月7日恆生指數達至16820.3點,創下了歷史新高,似乎當人人都對香港的經濟前景保持樂觀態度時,危機卻在悄悄逼近。就在當年的7月份,泰國政府決定泰銖實行自由浮動,亞洲金融危機由此揭開帷幕。其後新台幣、韓圓、印尼盾均相繼大幅貶值,香港也首當其沖成為國際遊資覬覦的對象,在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對冲基金的衝擊下,1998年8月13日,恆生指數暴跌至6544點,一年間香港股市下跌了62%。出於挽救香港股市,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维護香港的經濟安全等種種考慮,香港政府決定從外匯基金注入1200億元,購入大盤藍籌股以刺激恆生指數回升,這次行動讓恆生指數在約兩周內回復到8000點水準並一舉擊敗國際遊資的侵擾,此後恆生指數才逐步走穩。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香港出現了匯率下跌,股市下跌,經濟停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迎來了慘淡的經濟衰退,直到2000年,香港才終於一掃長時間的陰霾,經濟開始出現強勁的復甦跡象。當年的7月13日,前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向外界透露,特區政府下月將破例調高全年經濟增長的數字,而東亞銀行也把2000年年初5.6%的全年經濟預測調升至8.6%。經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也在不斷地總结經驗。雖然過去多年來金融業和房地產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為香港的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但是,由於香港的經濟基礎過於狹窄,一旦金融和房地產業受到衝擊,香港經濟便會陷入困境。而且從香港與新加坡和中國台灣的比較中,人們也認識到在當代社會中有競爭力的製造業的重要性。在金融危機面前,新加坡與台灣能夠比較成功地抵禦金融危機的衝擊,原因應是多方面,但其中之一即被認為是新加坡和台灣較早重視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的轉型。於是香港也在探索自己經濟轉型的道路,在轉型的過程中,香港也遇到不少的困難,但經濟轉型的陣痛只會持續一段時間,當香港完成產業升级和經濟结構調整之後,對於香港整體經濟的發展確有莫大的幫助。

  與外部經濟環境惡化不同的是,香港也出現突發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等內部因素,雖然公共衛生對於經濟可能是不太相干,但試問一個疾病傳染源的國際金融中心如何進行金融業務,資金與商業信息不會被疾病嚇跑嗎?SARS風波已是一例,還有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正在虎視眈眈,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在金管局出版的《2002年年報》中表示:“香港經濟在2002年開始復甦,主要受到外貿回升表現強勁所帶動,但因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2003年春季爆發非典型肺炎,無疑會對香港及其它經濟體系造成負面影響,面對香港經濟困難及全球市場波動不定,以及市場憂慮政府的財政赤字對港元遠期市場造成影響。但港元在2002年內保持穩定,因此本年內特區政府並未計劃更改聯繫匯率制度,以進一步鞏固市場對聯匯制度的信心。”同時香港旅遊發展局在世界衛生組織4月2日對香港發出旅遊警告時就預測2003年4月訪港旅客人數將大幅下調,降幅可能較去年同期達七成或以上。遊客的減少相應地也波及到酒店業,當年香港酒店業主代表就表示SARS已令香港酒店的入住率跌至低於一成,這對於經營成本高昂的酒店業壓力頗大,面對資金周轉問題,經營已經進入困境。雖然SARS對香港的經濟造成了影響,但香港政府採取了果斷的應對措施,加上香港各界同心協力,終於控制了疫情,使得SARS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沒有得到擴大。

  以上所提到的是香港在回歸祖國大陸到目前為止所經歷的“挫折”,其中還有諸如面臨其他金融中心(如新加坡)和新興金融城市(如上海)的強力挑戰、財政赤字、政治方面對於“民主和普選”訴求所引起的風波等等,在此不便一一展開討論。總之,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深入,香港在這十年中,經濟的發展可謂跌宕起伏,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有所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幸運的是香港並未遭受致命性的打擊而一蹶不振,随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和全球經濟的回暖,香港如果能夠抓住外部因素有利的時機,不斷調整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新趨勢,必能再創經濟的輝煌。

  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現狀與所面臨的競爭

  在經歷曲折的發展後,香港的經濟現在究竟如何,是否已經一蹶不振?以下我們將引用香港主要金融領域的數據,重點討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現狀,從而明確現今香港在亞洲以至全球的位置,以便為香港找到適應新形勢下的定位,保持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1.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現狀

  上文提到了饒余慶教授在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評價中指出香港是全世界第四大的銀行中心,在港的外國銀行比例非常高。分析香港銀行業的質素可作為評價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指標,為此在討論香港現狀的問題上,我們只選擇香港的銀行業作為重點,其他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在稍後涉及的問題上再做討論。香港的銀行體系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稍有不同,實行的是三级制,在此三级制下,銀行结構分為三级,即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和接受存款公司⑤。香港政府最初建立三級制的用意,是按監管的程度來決定金融機構接受監管的範圍。比如說,持牌銀行的監管最嚴,對最低資本額的要求也最高,因此能接受任何種類的數量的存款。其他二級則監管較寬,資本要求較低,因此只能接受一定數量和期限的定期存款,這樣,存款者也間接地受到較大保障。下面將採用國際上比較通用的三個評估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指標對銀行業進行分析從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進行再定位,即商業銀行的國外資產和負債,越境同業債權和負債,越境對非銀行企業貸款。

  從1998年開始香港銀行體系(香港所有認可機構,下同)的資產和負債業務結束了1997年以前逐年遞增的局面出現了逐年回落。1997年年末,香港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總額為8,397,182百萬港元⑥,到2002年末,下降至5,999,078百萬港元,累計縮水28.6%。這段時間是香港回歸的經濟低潮期,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方面:從內因來講,香港的經濟增長經過90年代的高速發展後開始步入低增長階段,資產價格的上漲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導致大量泡沫出現,亟需調整;同時當產業結構以金融和房地產為主的經濟模式發展乏力時也面臨調整壓力,經濟陣痛在所難免。從外因宏觀經濟環境來講,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襲擊和2001年美國經濟衰退世界經濟低迷的影響,香港經濟增長同樣不能幸免。然而從2002起到現在,香港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總額已開始穩步回升,到2007年1月底已達到8,466,492百萬港元,超過了1997年的最高水平。這表明隨著資產負債總額的逐年回升其業務量在增加,業務範圍也在擴大,香港的銀行業正在逐漸走出低谷。

  在香港銀行體系所有認可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很大一部分是對外負債和債權(即越境同業債權和負債,越境對非銀行企業貸款兩部分),這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大特徵,對其金融中心地位的評價是屬於世界性還是區域性,全在於此一數據。若是對外債權負債總額佔整個資產負債表的比例下降,或是其總額的绝對值在減少,那麽這就意味著香港在參與世界或區域經濟的程度和深度不夠,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下降,“國際”二字名不符實。分析香港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表時我們可以知道,2002年香港銀行體系所有認可機構的對外債權和負債降至.3,075,646和1,908,475百萬港元,比1997年分別減少了34.1%和58.8%。然而在亞洲金融危機前的1996年,其對外債權佔香港銀行體系債權總額的59.5%,在外負債佔香港銀行體系負債總額的56.7%;到2002年,分別降至51.4%和32%。也是從2002開始出現轉折點,截至2006年年底,對外債權總額已經達到4,831,163百萬港元,超過了1997年,而對外負債總額也上升到了2,742,763百萬港元,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一直是國際資本的集散地。在香港銀行體系的資產和負債當中,外幣佔有很高的比重。此項數據同樣以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為轉折點,其中最為顯著的是香港銀行體系對香港境外銀行所負外幣債務和對香港境外非銀行客戶所持外幣債權,其受金融危機的衝擊至今仍未恢復,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一旦爆發全球性的抑或是區域性的金融危機時,對一金融中心的破壞性是非常大的,以雄厚的財政儲備和中國大陸為堅強後盾的香港亦未能幸免,確實值得後起的金融中心引以為戒。1996年香港銀行體系對香港境外銀行所負外幣債務和對香港境外非銀行客戶所持外幣債權分別為3,723,899百萬港元和2,235,680百萬港元(折合為港元計),而到2006年其數字已下降至1,601,759百萬港元和831,020百萬港元,分別減少了57%和62.8%。雖然其他數據指標(如對香港境外銀行所持外幣債權和對香港境外非銀行客戶所負外幣債務)同期均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這表明香港銀行體系的跨境借貸業務在收縮,在這方面香港的銀行業確實還要努力。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由於周邊經濟環境惡化,外部信貸對香港的資金需求減少,投資環境也不甚理想,從而導致香港銀行體系對外資產和負債大量縮減,進而又引起部分國際資本從香港撤出。這樣的一系列的連鎖反映,最終導致香港對資本的吸纳和運營能力下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可喜的是,現在來看,香港銀行體系的各個指標均有可觀的回升,這也表明香港的經濟正在逐漸好轉,並且隨著亞洲經濟的復甦和中國大陸經濟政治等的支持,香港的經濟大有再創輝煌的趨勢。

  2.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所面臨的競爭

  一直以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在亞洲區的競爭對手就是新加坡,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上海這個後起之秀也是虎視眈眈。香港面臨的競爭和挑戰以同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經濟體形式活生生地出現在面前,確實值得重視。以下將以新加坡和上海與香港的比較,分析彼此的優勢與劣勢,從而使香港明確自己的位置。

  眾所周知,香港和新加坡在國際金融中心形成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激烈的競爭,他們同樣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同為小型的對外開放經濟體,他們有著相似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自然條件。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始於1968年10月美洲銀行新加坡分行在新政府的準許下設立發行亞洲貨幣單位(ACU)。隨後花旗銀行、華僑銀行、渣打銀行等先後被授權許可經營亞洲美元業務。接著新加坡又進一步放寬了對外資持有銀行股份的限制,經過20多年的努力,亞洲美元市場終於在新加坡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對於新加坡來說,由於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香港爭奪遠東金融期貨交易市場中獲勝,所以香港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和債券市場上遠不及新加坡,並且由於聯繫匯率制的限制,港元利率缺乏伸縮的空間和彈性,又不是具有強勢的國際貨幣,所以香港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會相對缓慢。然而在銀行業方面,截至2007年4月25日,新加坡的商業銀行數目為108家(其中本地銀行5家,外資銀行103家),而香港的數目為199家,遠勝新加坡。並且香港在股票市場、黃金市場等都領先於新加坡。

  随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的金融中心,其經濟發展的勢頭迅猛,大有問鼎國際金融中心之勢。2006年上海生產總值(GDP)10296.97億元⑩,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上海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已經提出要建立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人行徵信中心等機構相繼成立。2006金融業全年實現增加值799.37億元,增長17.6%,增幅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佔全市生產總值的7.8%,比重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與香港比較,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外資進入中國不會捨近求遠借道香港,並且地處亞太中心,很多跨國公司也把總部從地價昂貴的香港遷往上海。為此,面對上海這個後起之秀香港面臨的競爭壓力不能不說是巨大的。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且不論上海目前與香港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很難與香港抗衡,即使將來上海真正成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也不會取代香港的地位。因為中國的幅員如此遼闊,人口和經濟容量巨大,金融市場發展的潜力也非常巨大是完全可以容納兩個以上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正如美國可以同時擁有紐約和芝加哥一樣,再則,從國家的政策方面來說,也不可能只重視上海而偏廢香港。屆時香港和上海可在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實現優勢互補,而不是相互地惡性競爭。

  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

  香港回歸前,香港大學饒余慶教授在其著作中把香港定位為一體化的功能性金融中心,是亞洲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區域性金融中心,是中國大陸的離岸金融中心。〔11〕此一定位伴隨香港經濟走過了多年的風風雨雨,為此我們有必要全面總結一下香港整體的現狀,大膽地為香港重新定位。

  香港政府對經濟一直採取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取向,目的是為各界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條件,創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促使企業提高經營效率。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開發研究院(IMD)公佈的2000年國際競爭力年報所列出的政府行政效率各項指標看,香港在政治體制如何適應當今經濟挑戰、政府政策獲得支持等五個項目上世界排序第二,在政府干涉不妨礙商業發展環境、官僚主義不妨礙商業發展等四個項目上躍居世界第一。這從香港特區政府從容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以及其後推出盈富基金等措施就可以看出香港政府高效果斷的經濟管理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正是香港政府這種高效廉潔管理模式,使企業可以充分及時地把握市場機會,有效地經營企業資源,對保持和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作為高度開放型的經濟體系,香港經濟的運行一直與國際經濟息息相關。在進出口貿易、對外投資與引進外資、市場準入、匯兌自由等經濟領域,香港均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而充裕的外匯儲備,優良的稅務制度和貨幣政策等也易於同國際市場接軌。《財富》雜誌對全球最適宜營商城市的評價中,香港從1999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一位,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從金融市場的成熟程度和服務質量上來看,首先香港在亞洲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發達和成熟的資本市場與良好而有信譽的金融服務相结合,不僅具有滿足企業需求變化的足夠彈性,而且是風險投資家投資的理想埸所。同時香港為外國公司提供國民待遇,對於進入當地資本市場享有平等的地位和途徑。對於香港的基礎設施,在亞太地區也是首屈一指的,這當中包括了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尤其是信息通信系統已成為當今香港企業越來越不可缺少的方面,對於在港投資的公司更是獲益良多,比如香港銀行業建立的世界上首個推行外匯交易同步交收服務的機構,通過美元兌港幣在亞洲時區內的即時同步結算,避免外匯交易上的结算風險。債務工具中央结算系統也於2001年年底開始接通。香港被譽為亞太地區的通訊中心,信息產業在今日業已形成相當的規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微波通信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使用。香港又是世界上首個擁有全數字化系統電訊網絡的城市,人均圖文傳真及移動電話使用率居世界第二,人均國際電訊使用率及傳呼機擁有量居世界第一。這些同樣說明,香港在經濟發展的硬件設施上具備了優勢,有條件也有能力容纳和運轉更多的資金和信息。

  分析了以上因素,我們再把中國大陸的因素放進來一起考慮。在此我們先看一組數據:2006年12月28日,恆生指數首次突破兩萬點大關;就在前一天27日,國企指數首次突破一萬點大關,與之相適應,香港股票市場市值首次突破13萬億港元,超越德國,躋身全球排名第七名;而當年香港股票市場新股上市集資額更超越英美,全球排名第一位,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即採用A+H的方式在香港和大陸同步發行。從這一例子可以看出,只是中國大陸的幾家優質資產的國企在香港上市,就可以讓香港的資本市場“風生水起”,國際排名節節上升,那麽是否說明只要抓住機遇,中國大陸龐大的市場豈不是可以讓香港受用不盡。並且,中央對於香港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心是提高到了政策層面的,中央從2006年初確定的“十一五”規劃中就明確指出要支持香港發展金融業,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經濟發展已經被納入到了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的規劃中去了。為此,我們可以大膽地指出,香港應發揮其背靠祖國大陸、立足亞太地區、面向全球的優勢,發展為區內金融管理、中介服務、資金清算、研發創新及風險管理的金融中心。從長遠來說,在中國大陸以及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經濟強勁發展,未來人民幣成為國際流通貨幣的良好勢頭下,香港是有條件發展成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的。

  四、借大陸經濟崛起的東風,香港應採取的措施

  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在此不再引用事實數據和例證過多闡述。另一個無庸置疑的事實是,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在經濟發展方面來看,香港和祖國大陸的關係都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特別是香港金融業的發展與祖國大陸的發展最為緊密。随著香港主權回歸以及近年來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內地因素已成為推動香港金融業增長的十分重要的力量,重要性與日俱增。例如,為了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並使中國內地和香港在合作發展中共同獲益,2001年1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向中央政府提出了CEPA的建議。2003年6月29日CEPA的主體和首期協議在香港簽署,並於200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後在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和2006年6月又分別簽署了CEPA的補充協議1、補充協議2及補充協議3,在這種有力的條件下,要推動香港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們绝不能只從香港本身出發,必須結合內地經濟發展及金融開放改革帶來的機遇,在互惠互利的情況下,加強協作,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競爭力、應對其他金融中心的挑戰、保持和提高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首先,香港應做中國大陸的“資金咽喉”,為大陸企業“走出去”和外資進入中國提供融資與其他金融服務的平台。截至2006年4月底,已經有超過300家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總額高達1440億美元,這表明香港對內地企業是有吸引力的,畢竟香港擁有眾多國際資產管理人才,能夠提供多元化投融資產品,完備的金融市場監管制度,卓越的投資、融資能力和成熟的金融服務體系是香港的一大優勢,所以香港應該充分地發揮自身在融資服務方面的優勢。目前中國是全球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超過了美國,而據聯合國《二○○四年世界投資報告》數據顯示,香港是亞洲地區僅次於內地第二大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地區。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亞洲第二大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地區,其實也與內地因素密不可分。很多外國資本之所以進入香港,主要原因在於香港是進入內地的最佳跳板,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並注入資本,既利用了香港的制度條件,又能夠直接進入內地市場。如果沒有內地市場的吸引,香港的跳板功能也就不可能存在,外資能否像今天這樣大規模涌入香港,亦同樣令人存疑。所以香港一方面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外資的到來提供良好的服務;更為主要的是,香港必須扮演好外資進入內地跳板的角色,加強與內地的合作與融合。這樣,香港對外資的魅力才會越來越大。

  對於融資方面值得提出的是香港的股票市場,香港應該繼續吸引大陸優質企業來港上市。今年全球的股市大部分都“牛氣冲天”,而最引人矚目的就數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股市了。截至2006年9月,香港共有上市公司1152家,其中31%為內地企業。香港股市今年首9個月的每日平均成交量為235億港元,其中中資上市公司已佔57%。這表明中資企業在香港證券市場佔有重要的地位。2005年十月,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挂牌,募集資金額達到622.5億港元,刷新當時全球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紀錄;2006年6月,中國銀行在香港聯交所登陸,集資額達到874億港元。轟動國際資本市場。而新近的中國工商銀行在内地、香港合共191億美元的集資額,再次刷新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紀錄,而H股招股時,香港凍结資金高達4250億港元,也令香港成為全球集資額最大的證券市場。  這次中國工商銀行招股令大量資金流入香港銀行體系,首日上市更超過1萬億港元的交投量。但香港銀行同業實時支付結算系統卻應付自如,並無出現紕漏。多家內地大型企業成功在香港上市,充分證明了香港有能力處理超大型招股活動,具有優勢應付大型企業的資金需求,而香港也必須做好自身的準備,吸引大陸的優質企業來港上市,這無疑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其次香港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力爭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據有關統計,在1996年到2001年之間,香港地區共接待內地遊客1890萬人,如果這些遊客僅將出境時允許攜帶的6000元人民幣中一半花在香港市面上,則目前香港市場上就應當至少有570億元人民幣。瑞銀華寶發佈的報告顯示,目前在香港較為穩定的人民幣存量大約在500億到700億元之間,更為關鍵的是,隨著CEPA諸多條款的逐步細化,內地到香港的人民幣流量必將大幅增長。瑞銀華寶测算,假定2002年內地遊客增長50%,随後每年增長15%,如果內地遊客在香港的平均花費為3000元,那麽到2005年,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規模會達到1570億元。如果國內遊客把法定所攜帶的人民幣全部花在香港,則2005年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會達到3130億元的規模。如此龐大的人民幣資金量對香港來說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這些資金的進入對香港的旅遊、銀行、零售等行業帶來了直接的實惠。憂的是面對近這麽多的人民幣在香港流動,香港銀行卻愛莫能助。因為香港的銀行既不能吸收人民幣存款,更無法為吸收到的人民幣找到出口。這種狀態既增加人民幣在香港交易過程中的成本,也不利於大陸中央銀行的監管。為此,如果香港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的話,那以上的問題就能比較好地得到解決。再次香港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還可以促使形成一個完全市場化的人民幣利率指標,類似於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根據CEPA(香港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金融方面的四大調整,將允許香港銀行在港試行辦理個人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匯款、兌換及信用卡業務。如果香港再進一步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屆時內地人不僅可以手持人民幣在香港消費暢通無阻,估計還能在香港銀行開戶並購買香港的投資產品。要知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僅銀行銷售的基金產品就多達800多種,對內地投資者具有很大誘惑力。香港如果能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將是相當長時期國際上唯一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為香港增添獨特優勢,不僅鞏固香港現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使香港同時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如同倫敦成為美元離岸市場一樣,香港極有機會藉助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迎來金融業發展的新高潮。

  第三,香港應該做好專業人才培養,吸引大陸和國外優秀人才來港工作。新世紀的競爭是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位置。香港的教育界在做好本地學生的培養時,也可以把眼光放到祖國大陸來,從這幾年相關高校開始在大陸招生,和北大清華爭奪生源就可以看出香港的眼光是具有前瞻性的。香港高校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國際化,香港高校的課程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又比如香港科技大學至少七成教授從美歐一流學府獲得博士學位,大學師資來自世界各地,不乏國際知名學者,學生能及時顆解當今國際理論知識。在香港高校讀書,出國機會更多些。香港大學與世界90多所院校開展學生交換計劃,與全球300多所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每年為一成學生提供到外國名校學習的機會。從多年來的情況看,有1成的內地來的學生會獲得出國深造的機會,這些學校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級名校。因此,香港在吸引大陸優秀生源是有優勢的。與此同時,吸引大陸和外國專業人才也是應該堅持推進的工作。

  五、結束語

  香港要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祖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對於香港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方法和思路有很多,但背靠大陸的香港完全沒有必要捨近求遠。現在在港內和大陸有很多學者和機構都在研究香港和大陸之間經濟如何相互借鑒相互發展,諸如提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深港經濟一體化”等。這些對於大陸和香港都是雙贏的,最大程度避免了因為大陸的經濟崛起和香港形成競爭關係。在經濟结構方面可以形成互補關係。香港經濟在走過了多年的崎嶇和曲折後,應對危機和困難會更有信心和魄力,應對挑戰和競爭時更是會勇往直前,因為香港有祖國大陸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支持,香港的經濟適應能力也很靈活,面對突發事件很夠在短時間內作出調整和因應措施。環顧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國際大環境,對於向香港來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皆有之,香港應該借祖國大陸經濟崛起的東風,大展拳腳,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保持和提高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香港一定可以與紐約和倫敦這兩大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相提並論。

  参考文獻:

  〔1〕潘英麗:回歸後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目標定位與發展對策,經濟前沿,2004年01期

  〔2〕閻麗鴻: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特徵與結構,金融科學,2001年03期

  〔3〕張幼文: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經驗教訓——世界若干案例的啟示[J],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4〕梁慶寅主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研究報告》,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5〕國慶主编:《港深經濟一體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6〕饒余慶著:《走向未來的香港金融》,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版

  〔7〕饒余慶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

  〔8〕Overholt,W.H(1996),"Hong Kong Financial Stability Through 1997",Bankers Trust tkesearch,March20

  〔9〕 Sung,Y.W.(1991),The China-Hong Kong Conne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mversity Press

  〔10〕Freris,A.F.(1991),The financial Markets of Hong Kong,London:Koufledge

  〔11〕Ho,Y.K,ScoR,R.and Wong k.A(eds.)(1991).The Hong Kong Financial System.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注釋]

  ①饒余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P40

  ②饒余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P73表4.24

  ③饒余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P72-P74

  ④Hong Kong Government,Hong Kong 1995,P445

  ⑤香港於1990年通過立法,將“持牌接受存款公司”改為“有限制牌照銀行”,將“注册接受存款公司”改為“接受存款公司”

  ⑥此處及以下所引用數據均來源於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的統計數據。網站地址:http://www.info.gov.hk/hkma/cindex.htm

  ⑦此處及以下所引用圖表均來源於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所發行的《金融數據月報》(2007年3月-第150期)

  ⑧此處為2007年1月底數據。

  ⑨此處數據來源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網站,網址:http://www.mas.gov.sg

  ⑩資料來源於上海統計局網站,網址:WWw.stats-sh.gov.cn

  ⑩饒余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P27-P32

  (作者王凱麗、林進車,王凱麗為深圳大學經濟學院講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