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回歸十年經濟發展報告



  
  1997年回歸後,香港經濟遭遇亞洲金融風暴等危機和歷史上最嚴重的衰退,但峰迴路轉,進入全面性增長階段,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目前香港經濟繁榮、股市興旺,失業率創歷史新低,持續被評為“國際上經濟自由度最高”和“最廉潔”的地區之一。本報告回顧了過去十年香港整體經濟、對外貿易、金融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以及房地產業等主要產業的曲折的發展歷程,分析了香港經濟復甦中的主要積極因素和深層次問題,進一步探討了香港經濟的發展經驗、存在問題與未來方向。

  一、回歸後香港經濟發展回顧

  1.整體經濟

  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在過去10年出現了兩次起伏:一是從1997年到2000年,由於亞洲金融風暴,本地生產總值從1997年(11.0%)的增長後,1998(-5.3%)、1999(-2.0%)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2000年,出現了3.8%的增長。二是從2001至今,由於受禽流感、美國“9·11”事件引發全球經濟不景氣和SAPS的影響,香港經濟2001(-1.2%)、2002(-1.7%)、2003(-3.4%)連續三年陷入負增長。2004年,香港經濟重新恢復增長。2005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已超越1997年的高峰,創下13826.75億港元的新高。2006年,香港經濟再次出現了6.5%的高增長。

  香港人均生產總值從1997年27170美元降到2003年的23544美元。2006年,香港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997年水平,達到27640美元。

  2.對外貿易

  在世界貿易需求旺盛和內地進出口大幅增長的帶動下,香港對外貿易恢復得最快,增長也最快,成為香港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

  整體出口從1997年的14559.49億港元增長到2006年的24610.27億港元(增長69%),年平均增長6%。其間1998年(-7.4%)、2001年(-5.8%)兩年處於負增長,其他各年都處於增長趨勢,特別是2003(11.7%)、2004(15.9%)、2005(11.4%)連續三年都超過兩位數的增長。1997年香港出口十大目的地是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新加坡、台灣、荷蘭、韓國、澳大利亞。2006年則為中國內地、美國、荷蘭、英國、日本、德國、台灣、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中國內地佔香港整體出口額從1997年36.3%增加至2006年的46.4%,增加超過10個百分點。

  轉口貿易從1997年的12445.39億港元增長到2006年的23265億港元(增長86.9%),年平均增長7.2%,其間1998年(-6.9%)、2001年(-4.6%)兩年處於負增長。轉口貿易佔整體出口的比重從1997年的85.5%增長到2006年的94.5%。1997年香港轉口十大主要目的地為中國內地、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台灣、新加坡、法國、荷蘭、韓國。2006年則為中國內地、美國、日本、德國、英國、韓國、台灣、新加坡、荷蘭、法國。中國內地佔香港所有轉口貿易額從1997年的35.7%增加到2006年的48.0%,增加超過12個百分點。香港轉口貿易額佔GDP的比重從1997年的91.2%增加到2006年的15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增大。

  港產品出口  從1997年的2114.1億港元減少至2006年的1345.27億港元(減少36.4%),年平均遞減4.9%。其間雖然有2000年有6.1%的增長,但2001(-15.2%)、2002(-14.7%)、2003(-7.1%)連續三年負增長,雖然2004年有3.5%的小額回升、2005年有8.0%的較大增幅,但2006年(-1.1%)又出現負增長。香港港產品出口整體趨勢是下滑,這說明,香港的製造業進一步衰落。

  進出口總額從1997年的30710.4億港元增長至2006年的50608.31億港元(增長64.8%),年平均增長5.7%,其間除1998年(-6.6%)負增長外,其餘各年份都處於增長局面,尤其是2004年以來,一直保持在兩位數的強勁增長,而2004、2005、2006年增長分別達到18.8%、13.1%和11.3%。商品貿易逆差從1997年的1591.41億港元減少到2006年1387.77億港元,減少12.8%。

  服務貿易總額從1997年的4.752.68億港元增長到2006年的8462.03億港元(增長78.1%),年平均增長6.6%。服務貿易順差從1997年1158.98億港元增長到2006年的2.784.65億港元(增長140.3%),年平均增長10.2%。香港商品貿易的逆差主要得以通過服務貿易順差來填補。1997年,香港主要服務輸出目的地前五名為美國、中國內地、日本、台灣、英國。2005年則為中國內地、美國、台灣、日本、英國。輸往中國內地服務貿易佔香港服務貿易輸出總額從1997年的19.4%增加到2006年的26.3%,增加接近7個百分點。香港是世界第十大服務輸出地,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1997年,香港商品總額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25%,而到2006年則上升為344%。1997年,香港貿易總額(包括服務貿易)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60%,而到2006年則上升至401%。這說明,香港經濟對貿易的依存度進一步加大,香港外貿出口的表現均優於GDP增長的表現。這顯示,香港的對外貿易往往率先從經濟低潮中復甦。更重要的是,2000年至2002年,對外貿易遠勝其他行業,對香港GDP增長的實質貢獻最大,達到70.2%。

  香港在世界商品貿易的排名位置從1997年的第8名降至2006年第11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2.7%。

  3.銀行業

  金融機構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銀行中心之一,採用銀行三級制,即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1997年。香港擁有本地和外國銀行以及存款機構361家,其中持牌銀行180家、有限制牌照銀行66家、接受存款公司115家。另有159家外地銀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辦事處。2006年,香港擁有本地和外國銀行以及存款機構202家,其中持牌銀行138家、有限制牌照銀行31家、接受存款公司33家。另有84家外地銀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辦事處。全球100家最大銀行中,有69家在香港經營銀行業務。由於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部分外資金融機構撤離香港,加上銀行之間的並購與重组,香港金融機構數量從1997年的520家減至2006年的286家,減少234家,其中認可金融機構從361家減少到202家,減少159家,境外銀行本地代表處從159家減少到84家,減少75家。

  銀行總資產和存貸款1997年為83972億港元,此後逐漸下降,到2002年達到谷底59991億港元,下降了28.6%。2003年後,香港銀行總資產缓慢回升,到2006年升至83068億港元(其中外匯資產48000億港元,超過57.8%,港幣資產35068億港元),接近1997年水平。銀行存款總額從1997年26645億港元增至2006年47662億港元,增長78.9%;銀行貸款及墊款總額從41217億港元減至24679億港元,減少40.1%。由於金融危機導致地產泡沫破滅後香港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使銀行貸款收縮,銀行資產、存貸款數量的變化反映了香港經濟衰退、復甦和增長的過程。外匯儲備從932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362億美元,增長46.1%。2004年1月1日起,香港持牌銀行可開展人民幣業務。

  銀行表現從銀行質素來看,整體銀行不良貸款呈現由升到降的趨勢。特定分類信貸佔信貸總額比率由1997年的1.08%上升到1999年的5.52%的高位,然後逐年呈下降趨勢,2006年為0.59%;特定分類貸款佔貸款總額比率由1997年的1.23%上升到1999年的7.27%的高位,然後逐年呈下降趨勢,到2006年為1.05%。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從2000年1.32%的高位下降到2006年的0.20%。信用卡應收賬撇賬率從2002年13.25%的高位下降到2006的2.91%。利率低使還貸負擔減輕及銀行增加撇帳,是不良貸款比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從銀行盈利能力看,資產回報率(經營溢利)從1997年的0.69%下降到工998年的0.36%的低位,然後逐年呈上升趨勢,到2006年為1.13%;猷壞帳準備金舆總資產比率從1997年的0.13%上升到1999年的0.64%的高位,然後逐年呈下降趨勢,到2006年為0.03%;成本與收入比率從1997年的45.9%上升到2006年的50.8%,其中有上下波動。從目前看,股市和保險市場帶來銀行非利息收入增長,並成為香港銀行業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從資本充足率看,銀行存貨比率從1997年152.1%到2006年51.8%,逐年呈下降趨勢。

  4.股票市場

  1997年8月7日,恆生指數曾創下16673點的歷史高位,其後輾轉下跌,從10月20日到23日的短短4天中,恆生指數就暴跌約3200點,股市總值損失約8000億港元。1O月28日,香港股市引發全球股市下跌,反過來再影響香港股市下跌1438點,以點數計創歷史最大跌幅。1998年1月中旬,香港股市進一步下挫至了904點的低位。

  1998年8月,港元聯繫匯率再次受到嚴重衝擊,影響所及,恆生指數於8月13日跌至6600點水平。從1997年8月7日到1998年8月13日,恆生指數在短短一年間跌去10000點,跌幅高達60%,香港股市總值損失超過2萬億港元,損失慘重。

  1998年,政府入市購入1200億港元的股票。1999年底至2000年科技股熱進一步推高大市。

  2001年,由於全球經濟收縮和科技泡沫破滅,市場陷入熊市。

  2002年,在美國股市的拖累下,香港股市持續低迷,恆生指數年底報收9321點,較上年底下跌18.2%,全年股票市場市值下跌8.5%,日均成交額下降18%,為1997年來最低水平。這是1970年公開報價以來第一次連續三年下跌。

  2003年年初,恆生指數略為上升後便反復下滑,在SARS高峰期間,集資市場活動近乎癱瘓,恆生指數更一度見底8331點,創下新低。在中央政府力推出CEPA和個人遊等多項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措施後,連續多月反彈,於12月創下年內新高12740點。

  2004年,香港股市结束長期低迷狀態,出現強勁增長態勢,股市市值66292億港元,創歷史最高值;全年股市成交額39484億港元,為歷史最高水平;全年來港上市股市集資額2815億港元,居全球第二。

  2005年,香港股市實現大豐收,總市值、總成交額、新上市集資額等8項紀錄均創歷史新高,港恆生指數升至年內最高15466點。隨著經濟增長、企業盈利改善和內地經濟蓬勃增長的影響。

  2006年香港股市普遍上揚,恆生指數也在創設37年後首次突破20000點大關,達20001.9點,主板市場新股集資總額達3332億港元,首次超過紐約,列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倫敦。

  過去十年,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從1997年658家增加到2006年的975家,增加了317家,市場總價值從32023億港元增加到132488億港元,增長了313.73%,晉升為全球第6大股票市場,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僅次於東京)。創業板上市公司從1999年11月開辦時的7家增加到2006年的198家,增加了191家,市場總價值從72億港元增加到889億港元,增長了1134.72%。

  過去十年,香港主板市場新上市公司為487家,其中紅籌股42家,H股75家;創業板市場新上市公司為232家,其中紅籌股3家,H股46家。截止2006年底,有367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佔上市公司總數的31%和市價總值的50%,佔2006年成交額的60%。每年香港股票市場集資總額由1997年的2476億港元增加到2006年5059億港元。

  5.保險業

  香港獲授權保險公司數量呈下降趨勢,從1999年的207家減至2006年的181家。截至2007年2月底,香港共有183間獲授權保險公司,其中118間經營一般業務,47間經營長期業務,其餘18間则經營綜合業務。

  整體而言,香港保險業一般業務從1997年到1999年呈下降趨勢;從1999年到2006年呈增長趨勢。毛保費從1999年165.32億港元的低位增長到2006年232.74億港元,增長40.78%;净保費從1999年111.28億港元增長到2006年165.87億港元,增長49.06%;承保利潤從2002年扭虧為盈,且一直增長至今。從長期業務看,無論是保單數還是保費一直處於增長態勢,從1998年以來,保單數增長一倍,保費增長近三倍。

  6.交通運輸業

  港口貨物吞吐量1997年來,香港港口貨物除1998年下降1.2%以外,其餘各年都處於增長。港口貨物吞吐量從1997年1.69億噸增長到2006年2.38億噸,創造了香港港口年貨物總吞吐量的最新記錄,增長40.78%,其中海運貨物吞吐量從1.33億噸增長到1.66億噸,增長24.69%;河運從0.35億噸增長到0.72億噸,增長100.49%。這表明香港外貿進口在內地外貿強勁增長推動下的整體增長。

  集裝箱吞吐量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從1997年的1438.6萬個標準箱增長到2006年的2353.9萬個標準箱,10年增長63.62%,且2004年以來連年刷新曆史記绿,其間只有2001年為負增長(-1.5%)。但原來一直屈居亞軍的新加坡港受益於東南亞國家轉口貿易運輸的快速增長,2005年集裝箱吞吐量增長8.7%,超過香港60萬標準箱。2006年新加坡港集裝箱吞吐量仍超過香港,是自1992年起的15年來的第三次反超香港,取得世界排名第一的桂冠。與此同時,2006年上海以2171.9萬標準箱的成績居世界第三,但年增幅高達20.1%,而深圳港以1619。68萬標準箱緊隨其後,居世界第四,增幅高達18.6%。

  鐵路與公路貨運香港鐵路貨運量從1997年的711千公噸下降到2006年的184千公噸,減少74.2%。公路貨運量從1997年36408千公噸增長到2004年的40474千公噸,增長11.2%,2005、2006年連續兩年下降。這表明香港陸路貨運正逐步被成本更低的水路貨運所擠壓,開始出現收縮下降趨勢。

  航空貨運和客運香港國際機場航空貨運吞吐量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從1997年的178.8萬噸增長到2006年358萬噸,增長了100.5%。香港自1996年以來,連續第十一年成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空貨運中心。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投入使用,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總量從1998年的2720.9萬人次增長到2006年的4327.7萬人次,增長59.0%。2007年3月,在國際機場協會舉辦的2006年機場服務質素大獎中,香港國際機場在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第五次蟬聯全球最佳機場,並在整體評選中排名第二。

  7.旅遊業

  在內地有關政策的支持下,香港旅遊業10年來得到快速發展。訪港人數從1997年的1137萬人次增長到2006年的2525萬人次,增長122%,其中內地訪港旅客由236萬人次增加到1359萬人次,增長474.9%,除了1998(-10.7%)年和2003年(-6.2%)負增長外,其他各年都處於增長局面。

  內地遊客佔訪港總人次由1997年20.8%增長到2006年的53.8%,2006年超過660萬內地居民以“個人遊”形式訪港,佔內地旅客總數的49.1%。

  酒店入住率從1997年的76%上升到2006年的87%,2004年來連續三年保持在86%以上。旅遊年總收入從1997年757億港元增加2006年的1194億港元,增長57.7%。

  2005年9月,香港迪斯尼樂園落成開放。12月,“幻彩咏香江”第二期上演。2006年5月,香港濕地公園開幕。9月,昂坪360啟用。

  8.房地產業

  土地市場。特區政府從1997年到2005年拍賣及批租工地共計897.74公頃。從1997地段轉讓契約共計50598宗,合約金額3075.4億港元。

  樓宇供應過去10年私人住宅樓宇建成量共計為245239個單位、商業樓宇4180個單位、工業樓宇1030個單位,樓宇建築面積(以樓面可用面積計算)1.756.23萬平方米,歷年呈下降趨勢。政府公共租住樓宇建成量過去10年共計229174個單位,受資助出售單位建成量119922個單位。2004年政府停止了受資助出售樓宇建設。

  房地產買賣市場1997年到2006年,樓宇買賣合約由20.55萬宗下降9.91萬宗,下降51.77%;合約金額由8680億港元下降到3152億港元,下降63.69%。住宅樓價格指數由1997年163.1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61.6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92.6點。寫字樓價格指數由1997年213.1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62.5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138.9點。鋪位價格指數由1997年177.3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85.0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153.0點。分層工廠大廈價格指數由1997年168.9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了1.7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157.6點。

  房地產出租市場住宅樓租金指數由1997年134.5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73.6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91.7點;寫字樓租金指數由1997年156.8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74.6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117.2點。鋪位租金指數由1997年123.5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86.4點,然後再上升到2006年104.4點。分層工廠大廈租金指數山1997年132.5點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點74.9點,

  物業空置情況近年來,香港物業空置大幅減少。私人物業空置單位由2001年的64410個上升為2003年68780個,然後下降為2005年63540個,空置率由2001年5.7%上升為2003年的6.8%,然後下降為2005年的6.0%。在非住宅物業方面,寫字樓空置單位數目由2001年1012個上升到2003年的1334個。然後下降到2005年854個,其空置率由11.1%上升到14.0%,再下降到8.7%;鋪位空置單位數目由2001年751個上升到2004年的1019個,然後下降到2005年980個,其空置率由8.2%上升到10.8%,再下降到10.3%:分層工廠大廈空置單位數目由2001年1923個下降到2005年1273個,其空置率由10.9%下降到7.3%。

  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1997年,地產及相關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0.6%,其中地產業佔10.9%,建造業佔5.8%,樓宇業權佔13.9%。而到2006年地產及相關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7%,其中地產業佔3.7%,建造業佔2.5%,樓宇業權佔9.5%,10年下降14.9個百分點。

  二、回歸後香港經濟發展分析

  1.呈現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

  香港經濟遭遇亞洲金融風暴等危機和歷史上最嚴重的衰退,但之後峰迥路轉,進入全面性增長階段,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

  回歸祖國後,香港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禽流感、美國“9.11”事件引發全球經濟不景氣、SARS以及政治紛爭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衝擊,香港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大起伏。1997年10月,即香港回歸後3個月,亞洲金融風暴便黑雲壓城,港元遭受阻擊,股市和樓市接連重創,金融、地產、貿易、旅遊四大產業悉數挂彩,整體經濟出現了多年未有的負增長。1998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5.3%負增長,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之中。1999年第4季度,香港结束了連續18個月的負增長,出現了轉向復甦的拐點,但全年本地生產總值仍是2.0%的負增長。2000年實現3.8%的經濟增長。2001年,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特別是美國經濟)再次逆轉,香港經濟再次陷入低潮,2001(-1.2%)、2002年(-1.7%)、2003年(-3.4%)連續3年陷入負增長,經濟持續通縮,負資產人士增加,財政赤字和失業率居高不下。2003年初,SARS爆發,香港經濟更是雪上加霜。2003年以前香港經濟的增長主要反映在貿易、旅遊、航運等少數行業,而從2004年後的經濟增長則是全面性的增長,幾乎所有行業都出現了持續增長或恢復性增長。2004年,香港經濟增長4.7%,私人消費、政府開支、投資、商品出口和服務輸出對2004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增長了6.7%、0.5%、4.5%、15.3%和14.9%,出現了多年來少見的全面增長態勢。2005年增長7.1%,2006年增長6.5%,香港經濟擺脫了在金融風暴後的低迷,企業恢復赢利,消費者信心上升,出現了全面性增長的局面。

  香港是亞洲物價最高的城市之一,而長期以來的通貨緊縮拖累了其經濟復甦進程,致使投資疲弱、房地產價格低迷。1997年,香港綜合物價通漲率為5.8%,1998年雖然仍保持了2.8%的通漲率。但11月物價綜合指數開始了負增長,1999年(-4.0%)、2000年(-3.8%)、2001年(-1.6%)、2002年(-3.0%)、2003年(-2.6%)、2004年(-O.4%)連續6年出現通貨緊縮。2004年7月開始,香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上漲0.9%,結束了為期68個月的通貨緊縮。在內部需求增加及住宅租金上升影響下,消費物價通脹上升。2005年為1.0%,2006年為2.0%。香港終於告別長期的通貨緊縮局面,步入經濟復甦、重煥活力、實現強勁增長的正軌。溫和的通貨膨脹將進一步促進香港房地產市場,刺激消費者支出,使更多資金涌入香港,保持香港經濟的活力。總而言之,過去3年經濟持續高增長和低通漲,為香港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2.內需拉動作用逐漸增強

  過去多年來,香港經濟增長和復甦主要動力來自於對外貿易增長,但近幾年內部需求的拉動作用逐漸增強。

  香港自金融危機以來,內部需求不足,增長疲弱。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失業人數增加,個人收入增長放缓,樓市、股市價格顯著下滑,制約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致使香港私人和政府消費開支下滑或增長緩慢。1997年至2006年,私人消費開支從8338億港元增加到8609億港元,10年只增長3.3%,且過去九年私人消費都不及1997年的水平;政府消費開支從1128億港元增加到1233億港元,10年只增長9.3%。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下滑趨勢表現更為明顯,1997年至2006年,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4519億港元下降為3207億港元,10年下降了29%。其中樓宇和建造開支從2233億港元下降到987億港元,10年下降了55.8%。從零售業看,從1997年的2349億港元下降到2006年2196億港元,10年下降了6.5%。前5年一直處於下滑狀態(2000年除外),後5年呈現緩慢增長態勢。

  勞工收入上升及股市大幅攀升支持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推動私人消費增加。2005年以前,香港經濟的增長動力還是由外部需求主導。但2005年以後,隨著香港經濟全面復甦,內部需求連續出現增長,消費開支及商業設備投資成為帶動增長的主要動力。2006年私人消費開支及本地固定資本形成貢獻了第3季度約3/4的經濟增長動能,而商品及服務淨出口連同存貨的變動只貢獻了其餘約1/4的增長動力。

  3.就業、財政和投资狀況逐漸改善

  近幾年,香港勞工市場得到改善,政府財政提前三年消除財政赤字,投資者對香港經濟前景信心增強。

  香港人口從1997年的651.67萬增加到到2006年的690.07萬人,10年增長了38.4萬人;勞動人口從323.48萬人增加到358.25萬人,增加34.77萬人;就業人數從316.36萬人增長到341.16萬人,增加24.8萬人;失業人數從7.12萬人增長到2003年的27.72萬人,再減少到2006年17.09萬人;失業率從1997年2.2%的低位增長到2003年7.9%的高位,再降到2006年的4.4%。

  香港政府財政總收入從1996/1997財政年度的2083.48億港元下降到2001/02財政年度的1.755.59億港元的低位,再升至2004/05財政年度的2635.91億港元的高位,再降至2005/2006財政年度的2470.35億港元。1997年7月1日,特區政府接受土地基金資產1970.72億港元。香港政府財政總開支從1996/97財政年度的、826.8億港元增長到2003/2004財政年度的2474.66億港元的高位,2005/2006財政年度回落到2330.71億港元。香港政府財政结餘情況是:有5個財政年度有財政盈餘,最高盈餘是1997/1998年度,主要是由於土地基金的注入。有5個財政年度是赤字,赤字最高是2001/2002財政年度,為633.31億港元。2000/2001、2001/2002、2002/2003連續三個年度財政赤字的狀況得以改善,2004/2005、2005/2006、2006/2007連續三個財政年度出現財政盈餘,提前三年實現特區政府在2004年提出的消除財政赤字的目標。財政儲備由1996/1997財政年度的1736.05億港元的低位,升至1997/1998年度的4575.43億港元,再回落到2003/2004年度的2753.43億港元,再升至2006/2007年度的3692.68億港元。

  香港以其自由港、低稅率、法治健全等因素而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和最適合營商的投資地區之一,繼續吸引國際資本進入。根據統計資料分析,香港社會整體投資從2003年開始逐漸回升,連續四年出現增長,2006年出現7.9%的較高增長。2004年,銀行貸款也扭轉了連續三年的跌勢,出現了連續三年的增長。各國和地區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由1997年903家增長到2006年1228家,在香港設立的辦事處由1997年1611家增長到2006年的2617家。香港累計外來直接投資由1997年的2252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5221.8億港元,净增2969.8億美元。

  4.支柱產業保持強勁發展

  以對外貿易、金融、物流、旅遊等為主體的服務業近年表現不俗,增長速度快於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香港進出口貿易、金融保險業2003年以來保持雙位數增長。運输和倉儲業也得到快速發展,航空貨運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二位置。訪港旅客人數創歷史新高,由此帶動的飲食及酒店業、批發與零售都保持強勁增長。目前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貿易、物流和旅遊中心的地位。

  作為香港經濟發展“晴雨表”的股市和樓市,2004年结束了多年低迷狀況,重現旺市。2006年香港股市普遍上揚,氣勢如虹,無論是指數、市值、成交量都寫下新紀錄,成為世界第六大股票市場。恆生指數也在創設37年後首次突破20000點大關,達2001.9點;全年主板市場新股集資總額首次超過紐約,列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倫敦。樓市走出低谷,樓市交投活躍,樓字買賣成交量和成交額增長較快,物業價格指數和租金指數穩步提高,市民負資產數逐年減少。

  5.與內地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香港回歸祖國後,特別是CEPA實施以後,與內地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迅猛發展,內地因素對香港經濟發展的影響持續增強,是保持未來香港經濟穩定和繁榮的關鍵因素。最近幾年,內地同香港建立了最緊密的經貿關係。原產自香港的產品進口內地已經全部實施了零關稅。內地開放了27個服務貿易領域,特別是對金融、會計、法律等領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準入條件。內地城市開放居民個人赴港旅遊(覆蓋的內地城市達到49個、近3億人口)。香港銀行開辦內地人民幣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內地對於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僅從貿易和直接投資反映出來,而且越來越表現在人流和資金流方面。香港已經成為內地對外貿易的第四大夥伴,是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在金融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明顯,2004年,香港銀行開始經營人民幣業務,這將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

  2006年,據國家海關統計,內地與香港進出口總額1662億美元,其中內地對港出口1554億美元、自港進口108億美元。另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2006年,內地通過香港轉口的貨物進出口總值達21262億港元,佔當年香港轉口貿易總額的91.4%,香港為內地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重要的轉口貿易平台。截至2006年底,內地累計批准香港直接投資26.96萬項、實際使用港資金額累計2.798億美元,佔全國累計總數比重分別為45.4%和40.8%。其中2006年內地共批准香港企業在內地直接投資15496項目、實際使用港資金額202億美元。香港繼續保持內地最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位。2006年,香港股票市場有60%的成交額是來自與內地有關的股票交易,內地企業佔香港股票市場總集資額的73%。截至2006年底,內地在港累計設立企業2754家,累計中方協議投資87.5億美元。香港仍是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①。

  總而言之,經濟表現將日趨與內地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內地現在不僅是香港的最大出口市場,而且成為外商直接投資與入境旅客的最大來源地。內地蓬勃的貿易活動及經濟前景,將為香港帶來龐大的商機,既有助香港進一步加強與內地聯繫,更為香港提供了中長期內的增長動力。如何避免被邊緣化,把背靠內地巨大腹地和巨大市場獨特的優勢轉化成為保持經濟穩定和發展的現實效益和長期動力,將是香港未來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6.深層次經濟問題尚未根本解決

  香港經濟的恢復和增長外部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深層次經濟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為防止經濟下滑,特區政府打破過去政府不干預自由市場經濟的陳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動用1100億港元的外匯基金,收購本地股票,捍衛香港股市和聯繫匯率制度,以及興建香港迪斯尼樂園等公共工程,以拉動經濟增長。此外,中央政府先後推出“CEPA”、“個人遊”和“9+2泛珠江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目前已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等開放措施,為香港經濟恢復增長注入了強大活力。但是,我們要看到香港經濟的恢復和增長主要是藉助經濟“外力”實現的。一旦這些“外力”因素發生變化,香港經濟能否保持持續增長,將面臨新的考驗。

  很多人把香港的不景氣歸咎於亞洲金融風暴,其實不然,香港經濟有一大半與內地有關。內地經濟在亞洲金融危機後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按理說,香港經濟也應同步發展。可見,香港經濟的問題並非全部由外部原因所引起。溫家寶總理曾多次談到香港仍有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我們認為,高昂的生產成本,是造成香港經濟困局的深層次的核心問題。香港產品或服務生產成本過高,主要來自地租和工資水平。過去香港由於低稅制、自由港、法制健全,加上勞工成本不高,一直是吸引外來投資的重要優勢。但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港英政府實施高地價政策,造成房地產業的畸形發展,樓價租金和工資水平不斷飛升,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經濟營運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大升。如果高昂的成本價格狀況沒有改變,香港製造業、服務業和人才外移的情況將會持續下去,香港經濟轉型升級將難有機會。相對於周邊地區,香港成本非常高,如香港房地產的平均價格為北京的7倍,上海的8倍,深圳的8倍左右,這使香港背靠內地腹地和廣闊市場的巨大優勢無法完全發揮出來。可以說,降低香港的生產成本,即降低香港的高昂的土地價格和高昂的工資水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香港經濟所面臨的困難。而要做到這一點,卻是非常困難的。此外,香港還存在结構性失業和結構性財政收支問題。目前香港失業人口仍有17萬多人,特別是低技術勞工和非技術人員失業情況嚴重。由於香港財政收入增加主要是建立在賣地、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收入增加的基礎上,因此經常性收支還存在赤字,香港財政结構性問題沒有根本改變。

  7.經濟轉型與升級面臨更大考驗

  香港回歸10年來,經濟進一步服務化。一是工業產值比重持續下降,第二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97年的13.9%下降到2005年的9.2%,其中製造業比重則從6.1%下降到3.3%。二是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從1997年的85.9%上升到2005年90.7%,上升了約五個百分點,服務業中以非生產性部門的增長最快。三是從就業人數來看,製造業就業人數從1997年初的31.26萬人(佔總就業人數的12.25%)大幅減至2006年末的15.93萬人(佔6.23%),而服務業就業人數(不包括公務員)則從1997年初的196.00萬人(76.79%)增加到2006年末的218.70萬人(85.46%)。從過去10年看,香港產業結構演進情況是:一是產業结構未向多元化發展,而是更趨服務化;二是服務業增長主要是靠社會福利等非生產性服務擴展來帶動;三是CEPA的零關稅措施對刺激工業投資效果不明顯。

  目前香港的服務業比重高達90.7%,高出新加坡、台灣、芬蘭、瑞士等同類型國家或地區約20個百分點。有觀點認為香港是一個城市型經濟,無需追求一個平衡的產業結構,正如紐約和倫敦也主要是從事服務業那樣。但我們要看到,現階段的香港與紐約或倫敦的角色有很大不同,紐約與倫敦不是獨立經濟體,紐約、倫敦與其國內其他地區之間的人口和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沒有任何阻礙。而香港在回歸後仍然维持獨立的法律制度、貨幣金融制度、獨立的關稅區,與內地往來仍有邊境阻擋,從經濟意義看,仍然是內地的一個離岸經濟體和離岸金融中心,人口和生產要素無法自由流動。儘管今天香港的服務業已經達到本地生產總值90.7%,但是香港產業架構並沒有具備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徵。由於香港過分依赖服務業的經濟结構,必然帶來服務對象流失的問題。香港面對周邊城市的強大競爭,傳統的四大經濟支柱中,有不少環節正日漸失去競爭力。種種徵狀顯示香港的經濟结構不合理及失衡,同時需要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香港經濟轉型面臨雙重壓力:一是本地新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知識型經濟的發展一直舉步维艱;二是繼貿易製造業北遷而空心化以後又面臨服務業北遷的問題。目前香港經濟問題的主要癥結:一是製造業與服務業嚴重脫節。由於大部分製造業轉移到內地,製造業在香港本地只剩下3.3%,出現了嚴重空心化,造成服務業支撑體系出現問題。二是生產與消費脫節,由於價格上的巨大差異和大量港資投向內地,大量香港居民北上就業、居住和消費,香港消費出現外移現象,使香港經濟再生產出現問題。創新不足和沒有自己品牌,是製造業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與製造業一樣,服務業發展也有一個能否在本地實現轉型與升级的問題,避免重蹈製造業在本地轉型升級失敗的覆轍,是香港服務業未來發展必然所面臨的問題。由於經濟服務業比重和對外依存度過高,香港經濟的不穩定性和波動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仍將是常態。

  8.仍是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

  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多年來一直成為全球公認最自由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系之一。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傳統基金會日前共同發佈的2007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顯示,香港連續第十三年被列為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系。這份傳統基金會就10項要素對全球157個經濟體的經濟自由度進行評估而得出的報告指出,香港的個人稅及公司所得稅稅率較低,整體徵稅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率也相對為低,商業規管精簡,勞工市場靈活度高,外資在香港的投資比較開放,基本上沒有限制。同時,香港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特區政府對金融服務業的監管干預程度低,而且監管制度極具透明度,司法制度則獨立於政治,且十分廉潔,保障產權的能力無可置疑。在10項要素中,香港在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及產權保障等4個要素的評分均居全球首位,在財政自由、政府给予的自由、貨幣自由及勞工自由,香港的評分則居於全球前10名以內。

  “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十分推崇香港自由市場經濟的模式,多次將香港稱為自由經濟制度的堡壘,經常向人推薦:“要知道自由經濟是如何運作的,你就要去香港看看。”“俄羅斯的改革沒有中國般的成效,因為俄羅斯沒有香港。”他認為正是由於政府一直在抵禦干預的誘惑,香港才能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的中心地帶之一,而人均收入才能在幾十年間從英國居民的四分之上升到與之持平的程度。他還認為,中國的最終命運取決於大陸向香港路線靠攏的速度是否比香港向大陸路線靠攏的速度更快。自由市場經濟一直是香港成功的基石,過去香港一直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但目前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了“大市場、小政府”、“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新施政理念。我們認為施政理念的改變,需慎而又慎。我們對香港特區政府“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解讀是,在經濟領域,市場主導,政府還是積極不干預;在創造營商環境和维護社會公平等方面,政府負有更大責任,起促進作用。

  参考資料:

  (1)香港經濟導報社:《香港經濟年鑒》(1997至2006)

  〔2〕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香港統計年刊》(1997至2006)

  〔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經濟概況》(1997至2006)

  〔4〕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年報》(1997至2006)

  〔5〕董建華、曾蔭權;《特首施政報告》(歷年)

  〔6〕曾蔭權、梁錦松、唐英年:《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歷年度)

  〔7〕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年刊》(1997至2006)

  〔8〕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络辦公室:《香港經濟展望》(1998至2006)

  〔9〕郭國燦:《回歸十年的香港經濟》香港三聯出版社2007年

  〔10〕鍾堅:《深圳與香港經濟合作關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注释:

  ①引自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2006年內地與香港經濟交流簡要情況》。

  (作者鍾堅)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