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古代的海上交通與經貿活動



  [陳文興,香港鄭和研究會副會長。]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條與歐亞經貿、文化往來的紐帶。陸上的出發地區爲長安,穿越草原、沙漠、雪山,扺達西亞地中海一帶,此爲“陸上絲綢之路”。另一條是以廣州爲出發點,經珠江口入南海過馬六甲海峽,跨越印度洋,扺達中東,非洲各國,此乃稱爲“海上絲綢之路”,不同歷史時期也有稱“陶瓷之路”或“茶葉之路”者。而明朝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則由江蘇太倉市瀏河鎮出發,爲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巨的海上經貿活動事迹。2005年爲鄭和下西洋600週年,全國各地舉辦了紀念會,2006年7月11日在上海洋山港舉辦了“航海日”的慶祝活動,2007年在山東青島市舉辦“航海日”活動,這都對唤醒全體國人的“海洋意識”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一、春秋戰國至西漢——海上交通貿易的興起

  根據近年考古學家在廣東沿岸發現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的遺址,出土不少文物,如在香港的東龍島、石壁、大浪灣、蒲臺島等處之岩畫,畫面刻出人、動物及海船,顯示出先民開發海上航海活動。秦平嶺南(公元前214年)後,廣州地區爲嶺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造船技術已達一定水平,爲海上交通奠定了基礎。

  二、西漢中期至南朝——海上交通已日益頻繁

  自西漢中期(公元前111年—公元8年)至南朝(420-589年)當時海上貿易已趨繁盛,西漢政府更派出驛使率領的船隊,沿着民間貿易開發的海上航綫,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沿岸及斯裏蘭卡等地。隨着海運航道的發達,不少佛教僧人乘商船到達廣州,或從廣州出發沿海而去。從海路來到廣州的佛教僧人,最早是西晋惠帝光緒之年(306年),天笠名僧耆城、東晋僧人法顯,曾沿陸上的“絲路”到印度取經,而取海上的“絲路”回國。僧人在傳播佛教的同時,還傳入印度的哲學、文學、醫學、繪畫、雕刻、建築藝術等。

  廣州光孝寺,曾是外國僧人譯經傳教的中心,而華林寺則是印度名僧達摩從海道來廣州登岸地,故該寺又有“西來初地”之稱。

  三、隋至元代——海上貿易空前繁榮

  古代隋朝(598—618年)至元朝(1279—1368年)爲海上交通及貿易空前繁盛時期。廣州已成爲對外交通的樞紐,貨物轉運及集散中心。海船自黄埔南海神廟及碼頭出發經南海各國駛到波斯地區,或轉經日本、朝鮮等。由於各國商人紛紛前來貿易,爲易於管理,唐、宋及元三代皆在廣州設“市船司”,負責管理商船、倉庫、抽税及接待外國使臣。現在香港新界的屯門是唐代時廣州的外港,不少商船在扺華或出發之前,都在屯門稍作停留。故朝廷特派兵駐守,以保障往來船隻的安全。

  隨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入華經商,伊斯蘭教亦在17世紀中傳入中國。伊斯蘭教徒在聚居地“藩坊”興建了懷聖寺和光塔。近年在海南島三亞市亦發現許多阿拉伯人墓碑,説明當時伊斯蘭教徒數目很多。

  四、明——清代——全球經濟海上循環

  明朝初年爲防止海盗侵擾,政府禁止商人私下與海外諸國貿易,但仍在廣州、寧波、泉州設立市舶提舉司,在廣州建懷遠驛招待來貢船安頓外商。永樂3年(1405年)至宣德8年(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亞洲四十餘國,加强了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聯繫。嘉靖年間(1522-1566年)倭寇爲患,明朝政府廢除泉州、寧波兩地市舶司,廣州即成爲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壟斷當時的對外貿易。

  清朝初年,爲切斷反清力量的供應來源,曾實行閉關政策,直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4年)才重開海禁。並於廣州設立粤海關,廣州對外貿易又活躍起來,成立各種貿易行後漸漸發展爲著名的“十三行”,並在珠江河岸設立很多歐式建築商鋪,前來貿易的外商住宿在此。自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實行一口通商,至公元1840年八十多年内,是廣州對外通商的黄金時代。

  來自英國、西班牙、荷蘭、法國以及美國的商人紛紛前來經商,當時的輸出貨品計有茶葉,陶瓷,糖,漆器,藥材等。進口貨品則有毛織品,自鳴鐘,藥材等。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經濟,政治宗教各方面與有關國家的關係。

  五口通商後,特别是商館在公元1856年被焚後,廣州作爲全國外貿中心的地位亦逐步爲香港及上海所取代。

  五、結 語

  我們在此舉辦“海上絲路”論壇,希望從中吸取一些教訓,凡是“開放”的城市,凡是多與國外交流的地方,必定比封閉的地方發展快。中國自1979年改革開放後之發展速度及經驗就可證明“走出去”就會發展,明、清時代的“海禁”造成國力衰弱,這幾年來各地“有心人”,推動“鄭和精神”就是提醒國人必須要“走出去”國家才能發展,中華民族才能復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