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變是一個鐵則,這宇宙內無事不變。因此先哲說,天下只有變本身是唯一不變的現象。不論大自然或人事,詩詞裡捻手可得對變化的驚呼與感嘆的描述。譬如,「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長恨朝來寒雨晚來風」;「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十年燕市歌聲,幾點吳霜鬢影,西風吹老鱸魚興,晚節桑榆暮景」。春去秋來,日升日降,月浮月沉,生老病死,花開花謝,水漲水落,逝者如斯,不捨晝夜。變,變,變,一切都在變。

  聽起來似乎很可怕,好像是所有人、事、時、地、物,都處在一團渾沌混亂之中。不過事情是沒那麼嚴重的,宇宙林林總總的變化看似雜亂無章,其實都有一組清礎的規則可尋。這在談變化的書中執牛耳的《易經》裡頭,有很深入與系統性的解說。繫辭下傳有「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拘,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之說。意謂著處理萬事,我們應以變化為準則,隨緣應變或以變論變,如此不拘泥僵化,才能順遂暢通。《易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來表徵宇宙萬物的變化之道,並進而提供順性命之理。變化則以六爻為原則,確定了六位或六度的升降演變。初爻為根本,代表萬事萬物變化的基礎;二爻為發芽,代表事物變化的成形期;三爻為成幹,代表事物變化的具體期;四爻為枝葉,代表事物變化的成長期;五爻為開花,代表事物變化的壯碩期;六爻為結果,代表事物變化的完成與轉變期。

  這和《中庸》講的達到至誠之境與大學講到達至善之境的六段變化,皆以六個階段做為一個變化的周期,有著令人訝異的相似之處。《中庸》講「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形、著、明、動、變、化為達到至誠的六度變化。《中庸》又如此描述至誠的功能,「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無息、久、徵、悠遠、博厚、高明則闡明至誠發揮的六個段數。《大學》講「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以止、定、靜、安、慮、得為成就大學之道,入至善之境的六個步驟。不過不管幾個階段,這些主要都在表明﹕宇宙萬物萬事雖然如洪流般奔馳不已,它們變化的過程都是有規則可尋的。因此,變化的範疇雖充滿著整個宇宙天地之間,其消長盈虛的現象,應該是有個軌道,而且人既可學而知之,又可與之配合,乘浪共進,得立志安身,開發生命的價值,展現生活的意義,進而與天地並立,與鬼神靈通。那麼變化的發展到底有那些軌跡可循呢?就讓我們從五個方面來探討﹕變化的屬性,變化的原則,變化的力型,變化的種類,和變化的結果。

  變化建立在陰與陽兩個基本屬性上。陰與陽是既相生又相剋的兩股對立的勢力。它們各自代表著一個獨立自主與自變的系統,但是基於孤陽不生孤陰不長的原則,宇宙萬事萬物,必須依賴這兩股勢力的辯證互動,才能完成一個整體性、有規則性的變動大世界。《易經》又以乾卦為純陽,剛健中正,在大自然界代表天,在人事上代表父;坤卦為純陰,柔靜載物,在大自然界代表地,在人事上代表母。「以陰陽統天地」與「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就是說明陰陽剛柔、天地父母等互動交媾,相綜相錯,以化生萬物,呈現一個變化不居與生生不息的動態大和諧境界。

  以陰陽剛柔與天地父母的相互作用,所激發起的無止息的變化,具有五項可循的原則﹕專一、直往、歙合、開闢、周期。前兩項為陽剛之乾卦,三、四兩項為陰柔之坤卦的變化原則。周期則是統合了乾坤變化的指導方針。第一,變化具有專一性。這是指未往外動時的一種系統內自我變化的凝聚力,專一不雜,像真金的純度。這種內部自我轉化蓄積動力與能源,到達某一個程度,就會像滿杯的水,自然向外湧溢,引導出一連串的變化。第二,變化具有直往性。像時間的運轉過程,勇往直前,綿綿不息,既深且遠,帶動出一個規模浩大的動態世界。專之純一凝聚與直之不息浩大兩項原則,構成了變化的深遠之質性。第三,變化具有內封性。這是指系統的內歛與自我的內在擴充力,就像關起了門,收斂運作,培藏著萬物的生機。春夏秋冬四季在一年之封閉系統內的更迭轉換,就是這種內封性的變化。第四,變化具有開闢性。這是指像敞開的大門,闢展著萬物的生機,廣衾無涯,如同空間的延伸,滿載多元。歙之內封存養與闢之廣衾多元,構成了變化的廣闊之量性。這代表變化之質與量的四個原則,亦即是時間與空間的交互運動,所產生的延伸與拓展出來的多面向與全方位的千變萬化的寫照。最後,易經講反復,以六個階段做為變化的一個周期,宇宙萬物萬事如此呈環形運轉不息。這種循環之道或圜道觀指出,宇宙萬物永恆地循著周而復始的環周運動,一切社會人事與自然現象的生、興、盛、衰、亡,都在這個周期內進行。

  這個多面向與全方位的變化,乃是經由八種不同勢力的交叉推動來實現的。這就是《易經》所謂的八卦或八種力型。乾為天,力型為左旋,呈直形,向上大生;坤為地,力型為右旋,呈方形,靜息廣生;震為雷,力型為波動,呈平形,向前推進;巽為風,力型為向心,呈尖形,步步深入;坎為水,力型為收縮,呈曲形,陣陣起伏;離為火,力型為放射,呈斜形,傍通而行;艮為山,力型為平靜,呈扁形,遲滯不前;兌為澤,力型為離心,呈圓形,循環往復。這八大力型的辯證互動,交錯配合,生剋輔爭,乃以乾坤的左右旋為主軸,然後滋生其它六種力型。此八種力型(左旋、右旋、波動、向心、收縮、放射、平靜、離心)所產生之八種運動之方向形態(直、方、平、尖、曲、斜、扁、圓)彼此交合之後,無數的運動形態乃源源地演生出來。

  從這些力型相吸相斥的周期性的循環運動過程,我們可以分辨出變化的七種類型﹕量變,質變,漸變,突變,平衡,否定,否否定。量變指位置改變但質不變,也就是綜卦的變化,陰陽爻顛倒了位置,但陰陽爻的數目和比率並沒有改變。一道河奔流了幾千里路,雖然時空都變了,前段的河不再是後段的河,但是河水畢竟還是河水;人哇哇落地了,從嬰兒,幼年,青年,到老年,體態心智變了,但人還是人。質變指位置改變而且質性也變了,也就是錯卦的變化。奔流的河水,原來是高山上冷酷的冰溶化出來的,後來流到東海之前,因天氣乾燥酷熱,部分河水給蒸發掉了。這個冰變成了水,又變成了蒸氣,它們的本質根本上是不一樣的。公司經營不善,年年虧損,原因是管理出了問題,於是大刀闊斧,裁員換將,採行令一套完全不同的管理哲學與方法。從領導與管理的角度來看,這個公司就是產生了質變。

  漸變指事物的消長,來自一步一步的移動變化所累積起來的。正是易經漸卦所演的「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循序漸進之理。坤卦裡也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也,由辨之不早辨也」。這說明了宇宙間絕無憑空出現的奇蹟,任何事的發生,都有其潛移默化的因素。孩子變壞,夫妻離婚,朋友反目,社會失序,國家交戰,那個不具有漸進之理?

  突變是漸變累積到某種飽和狀態時,所引發出的一連串加速或激烈性的變動。因此,突變乃是漸變的結果。商湯放桀,武王伐紂,辛亥革命等就是民怨累積到臨沸點的一種突變性的運動。突變通常意謂著經由舊系統的消亡,而產生了一個新的系統。雖然諸多事物在突變之後,一去不復還,失去了再生或新生的能力或機會,但突變的主要的意義,不只在變或汰舊而已,它還有推陳出新的「革」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變革。春變革成夏,夏變革成秋,秋再成冬,冬再成春,顯示了變革之意。《易經》革卦正是演繹突變之理。

  平衡指陰陽或剛柔兩股矛盾勢力均衡地發展。這種勢均力敵,相互辯證,而形成協和性存在的變化有兩種類型﹕保合與太和。此即乾卦用九裡(六﹖)的彖辭所說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換句話說,也就是陰陽平衡發展,使物所受之性與天所賦之命,皆能各得其所,正當的運作發展。保合為陰陽溶洽但並不同體的基礎平衡。世間男女,彼此相安無事,協力互助,保合境界也。若男女進而婚嫁,共組一個家庭,則為陰陽同體運動,也就是矛盾在同一個體內(即家庭)運動。這個較基礎平衡的保合更進一步,且已超越矛盾律限制的變化叫做太和。中華傳統所教誨的「執中」,「守中」,或「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等都在闡明太和的道理與功能。

  否定是一種決裂性的變化。此乃陰陽不調,剛柔不濟的情況之下,兩股敵對的勢力,必須做一個你消我長或我死你活之決定的變化。夬卦專演此理,彖辭說「夬,決也,剛決柔也。」要否定另一方勢力,己方實力必須比較剛強,才能竟其功。夬卦的以剛決柔,是在五剛一陰的情況下,把陰方決掉的。這是矛盾之間的鬥爭,馬克斯學派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思想對否定性的變化,有廣泛的論述。商業界的競爭、吞併也常出現這種變化。

  最後是否否定。這種否定之否定的現象,形成了變化的永續性與周期循環性。就像是朝代的興滅再興滅,永不止息。莊子《南華經》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似乎就是否定之否定的意思。《易經》繫辭所言的「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進步性的否定之否定的說明。在此我們可以看出變化的方向,是可正可負或停留在現狀的。中華文化的思想,尤其是《易經》,對變化所持的看法,是正面性而不重視鬥爭的。不管是漸變、突變、否定、或否否定,皆是從「變則通」和「生生之謂易」的正面思考角度著手,重視相反相成,而非相反相爭的。就是維持現狀的平衡變化,也力求達到太和的境界,以位天地與育萬物。這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積極性的變化思想,是很值得推展的。

  至於變化的結果,從人事的角度來看,則落在吉與兇兩極的連續線上。吉兇之線由六個階段性的結果構成﹕利、亨、無咎、悔、吝、厲。吉兇為失得之象,吉就是順利有所得的意思,兇就是得惡果遭禍殃而有所失。依變化大小強弱程度的差異,由吉到兇的結果,可分為往吉方向移動的無咎,亨,然後利,與往兇境移動的先悔,後吝,然後厲。無咎指變化的結果沒有過失,這個沒有過失的來源,築基在往兇方向移動的悔字。悔意指變化造成了令人內心有所悔恨的結果,如果能夠抱著一顆積極的懊悔之心加以檢討改進,則就成了往吉方向推移的無咎,反之則移往兇的方向,掉入吝的階段。吝就是未對愧於內心之結果有所悔悟,而使內在羞愧之結果形之於外,叫人深感惋惜。比這種公開式的羞辱更嚴重的階段就是厲,厲者危也。變化的結果把人、事、物帶入了一個危險的境界,若不知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就後悔莫及,自食惡果,自遭禍殃,落到萬劫難復的兇境了。在悔的階段能夠有所懊悔則無疚之後,再往吉的方向進展一階,就到了亨。亨者通也。變化的結果使人事物暢通無礙,能自由自在地往上下四面八方繁衍發展。這種順利前進,發展無礙的順暢運動,可再進一步臻至利的階段。利就是適宜有所得的意思。斬獲得益,無往不利,變化到了這種大利之境,就是安福樂利,無憂無慮的大吉階段矣。

  既然了解了變化的屬性,原則,力型,種類,與結果,如何制變並與變同行,以達趨吉避兇的結果,當是吾人追求的目標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