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綠委亂批吳伯雄 項羽不願渡烏江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今天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進行歷史性會面,兩岸關係自今天起勢必走向新的階段。對此,民進黨籍的「立委」可能會更加氣憤,更加難受,罵聲會更大。自吳伯雄擬將訪問大陸起,綠委的指責就無休無止。民進黨至今仍然不願意改變路線方針,仍是兩岸關係的絆腳石,兩岸看得一清二楚。

  綠委最大的批評意見是什麼?

  第一,指責國民黨加強與中共接觸是出賣台灣。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曾質疑,「國共的第三次合作會不會把台灣賣掉?」這是民進黨的老調重彈,毫無新意。

  正如輿論分析,多年來,民進黨在選舉中,在執政過程中,高舉「本土牌」,將台灣本土意識與台灣主體性價值極大化,神化,不容任何人挑戰。而且民進黨將自己視為本土的代表,視為台灣主體意識的化身,是愛台灣的,而國民黨人,都是非本土的,是不愛台灣的,是愛中國的,是中國利益集團。站在這樣的極端意識形態立場上攻擊國民黨,事實表明沒有什麼影響作用了。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表示,現在不太可能有人出賣台灣。

  第二,指責國共平臺是「以黨領政」。「立院」民進黨團幹事長賴清德日前批評,「國共平臺」只是一種花招,會造成台灣嚴重向中國大陸傾斜,民進黨反對「以黨領政」的第二管道。什麼叫做「以黨領政」,民進黨最清楚,自己就幹過,現在自己竟然好意思批評新時期的國民黨。

  中央日報網路報分析得好:「以黨領政」顧名思義是黨政幹部具有高度的重疊性,有如過去國民黨執政在蔣經國、李登輝兼任黨主席時期,民進黨執政在陳水扁兼任黨主席時期。現在執政的國民黨中央,與政府的人馬明顯是兩套,國民黨的職責是設法透過相關機制協助政府落實政策,而不是主導政策制訂與執行,是「以黨輔政」而非「以黨領政」。 

  第三,指責國共合作制造陰謀。民進黨「立委」蔡煌瑯擔心「多頭馬車只會讓中國見縫插針,有機可趁」,該黨「立委」葉宜津則稱「以後如果再有第三軌、第四軌溝通管道,不知誰說了才算數」,這些言論,均表明綠委是以陰謀論的角度來看待國共合作的。

  民進黨的政治思維中,一直認為,大陸是死敵,亡台之心不死,與大陸、與中共接觸,就有被謀殺的可能,台灣就會上當,就會吃虧,就會「主權」不保。民進黨8年來的這類極端的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心態,至今未散。真是很可憐,民進黨人今天還不願意睜開眼睛看兩岸,仍然沉迷在自己的虛幻構想中。

  兩岸關係,如浩浩蕩蕩長江大河,浪濤東去,一望無際,早就換了人間。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彎彎小溪,既流又止,點點滴滴,早成為過去。

  回顧自2005年國共正式接觸,開展交流合作以來,最仇恨、最憤怒、最兇狠的是陳水扁,說出了很多惡毒的謾駡言詞,比如他說,國共是兄弟黨,一律黨國不分,都是「共產黨」。

  又比如他說,國共論壇是「遮羞布」。他還說,國民黨和大陸簽署共識結論要政府照單全收,是逼大家吞下「糖衣毒藥」。2007年4月25日,對即將登場的第三屆國共經貿論壇,陳水扁說,中國國民黨主要的領導人在台灣內部不願意跟執政當局來對話,而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去跟人家磕頭,我們認為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切切記住,陳水扁當時仍然在位,民進黨是執政黨。但是,這樣的指責和謾駡,得到了台灣民眾的呼應與支持了嗎?從民進黨大敗而失掉政權的結果來看,可知民眾的認識如何:一,陳水扁、民進黨責駡國共合作是沒有道理的,是不得人心的。二,國共合作不是出賣台灣,而是助益台灣。民眾看得很清楚,很歡迎。三,積極發展兩岸關係,減少摩擦是民心所向。國民黨加強與中共交流合作,對台灣有利。

  今天,已經下野的民進黨、已經孤掌難鳴的綠委,縱然罵破了嘴唇,其威力、其影響力,還大得過當年的陳水扁嗎?

  其實,民進黨人中有不少人是洞察先機的,他們對國共合作不予排斥。記得在國共合作起步之初,民進黨中的一部分人是這樣看的。

  民進黨籍「立委」黃偉哲說,請陳水扁不必再重述「有效開放積極管理」8個字,因為「政府」沒辦法再用「禁止」方式去管理了。民進黨籍「立委」李文忠說,如果照陳水扁那樣的做法,是對民進黨有利的話,民進黨民調也不會慘成這樣,「政府」應該樂觀其成,把包括國民黨等團體,所達成的共識當作「白手套」,只要對台灣有利,對台灣經濟有利,「政府」都願意背書。民進黨籍「資政」洪奇昌更登報表示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可以是個機會,呼籲民進黨該為台灣整體利益著想。他要求民進黨不必急於否定批評,只要實質改善經貿關係,陳水扁應該支持和幫忙。

  今天回顧這些智者的講話,感慨萬千。嗚呼,真知不識權已失,常使智者淚沾襟。

  如果當年,民進黨有氣度有胸懷,包容國共關係。如果當年,民進黨有想法有策略,利用國共共識。如果當年,民進黨有作為有措施,抓住國共機會。那麼,今天的民進黨,未免會跌入萬丈深淵,前途渺茫,生死一線。

  可惜,至今為止,民進黨沒有建立反思的機制,沒有客觀的立場,沒有審時度勢的思路,仍然一味淪陷在逢大陸必反,你死我活的極端思維中,這樣的一個黨,死抱舊思維不放,那就不可能重新奠定政治地位,不可能重新獲得民眾信任,不可能重新崛起而自強。

  楚漢相爭時,項羽與劉邦對峙,當項羽兵敗烏江時,他拒絕登上烏江亭長的救生船,終於失去生機和重新崛起的機會,項羽最終自刎而死。

  今日之兩岸關係,氣勢更猛於歷史的烏江。不順應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大潮流,民進黨就是不願意渡過烏江的「項羽」,不願意真誠面對父老鄉親,那就不可能尋覓得到重生之路!

  2008年5月2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