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陳水扁愛口水戰 誘民意遷怒美國



  美國副國務卿内格羅蓬特代表美國政府痛批扁政府的「入聯公投」,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將如何反應?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可見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大有欣喜若狂的意味,不僅不會收斂,還有拉開架勢要打一場口水戰的意思。

  美國副國務卿内格羅蓬特日前直指陳水扁的「入聯公投」是改變現狀,進一步走向宣佈「台灣獨立」,朝向改變現狀,陳水扁前晚結束出訪返抵台灣後竟然高調嗆美,指稱舉辦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不但不會改變台海現狀,更是捍衛台海現狀,而不要被中國大陸所片面改變,公民投票是普世基本人權,舉行「入聯公投」是進一步鞏固深化台灣民主。

  這幾句話意味著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根本就把内格羅蓬特的勸阻當作耳邊風,而且早就做好了應對準備,至少有這麼幾項措施:

  一,拒不承認内格羅蓬特或其他美國政府高層核心人士的指控,否認「入聯公投」是重大的台獨活動,但是並不直接對抗,而是採用聲東擊西的方式來軟對付。比如用反批評的辦法,強調美國不理解、不清楚。這樣既可以避免實質對抗的升級,又可以獲得台灣民意的同情。

  二,扭轉「入聯公投」的實質台獨意義,變成「反統一公投」、「反大陸公投」,以突出「入聯公投」與美國戰略利益的同一性,使得「入聯公投」在美台關係中具有合理性,暗示美國反對「入聯公投」就將會損害自己的利益。這是一種戰略軟威脅。

  三,把「入聯公投」與普世價值、民主制度捆綁在一起,試圖喚起美國内部反對力量的回應,反過來對美國政府施加壓力,制約美國政府的下一步大動作。同時,用所謂「公民投票是普世基本人權」這一根骨頭,堵住美國的嘴,最大程度減低美國政府的直接壓力,同時可以給自己壯膽。

  這些措施會否有效呢?有的,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在政府政策上捏住了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接觸與遏制政策並存的麻筋。美國既反對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的「入聯公投」之類的急獨做法,又期盼台獨不斷制造矛盾以制約兩岸關係、制約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上的勢力擴張。美國一直以抱著要潑掉髒水,又怕丟掉孩子的尷尬心態對待台獨,進退維谷。

  二,在意識形態上抓住了西方社會的同情心,最大程度減低西方輿論壓力,甚至有可能獲得西方輿論的支持。這就是用人權、民主的概念來替代、包裝台獨。台獨是符合西方利益及西方意識形態的,統一是西方社會價值及制度的失敗。這樣的邏輯將不斷在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言行中出現。長此下去,未必沒有影響。

  三,在台灣民意的駕馭上佔據上風。當前的台灣選舉政治基本上長期處在非理性階段,與西方的選舉政治是完全不同的。之所以稱為非理性,有如下特徵:第一,極端的意識形態佔上風。第二,政黨鬥爭你死我活,互不包容。第三,選民以族群分類、社會以對抗為主體。所以,與美國、與大陸的罵戰都有助於陳水扁及民進黨操控選局。如果能夠把民意誘導到惱怒美國的方面上去,對民進黨的參選人來說絕對是一大利好因素。

  中國時報昨天分析說,低調過境美國阿拉斯加,收起了台灣入聯T恤貼紙,陳水扁前天終於結束了這趟多事的友邦之旅。最難堪的場面既然已過,對扁來說,「入聯公投」已無更大的阻力了。美愈跳腳反對,只會愈把這股外交壓力,轉化為民進黨選舉的助力。

  我們不會懷疑,陳水扁及民進黨對於台灣的操縱力度之強大,什麼都可以用來刺激民意,所以,與美國打一場口水戰,當是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的首選。台灣「外交部」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烈的三點聲明,直接批評美國不懂台灣民意,錯誤解讀入聯公投。當前,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最擔心的是,美國拒絕口水戰,直接的、斷然的採取更大的政策動作。

  中國時報指出,對台美來說,這次溝通入聯公投的過程,「伊於胡底」恐還不足以形容。和過去幾次如「兩國論」、「終統論」的驚濤駭浪相比,美方動作從未像這次這般快刀斬亂麻:不再派特使、不再外交溝通,既然連最後在商言商的軍購都撕破了臉,該講的話省了隔空叫陣,通通搬上檯面來講個痛快。於是,美方迫不及待,趁扁還沒回程過境美國,便拉高層級直接由副國務卿公開發言,內容沒有國務院式的言詞閃躲、沒有文字遊戲,甚至連美國主動受訪的態度也都毫不遮掩。 

  美國的做法的確與過去不同,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僅僅内格羅蓬特的幾句批評的話,絕對不可能立刻止息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的「入聯公投」步伐,充其量是加大了美國與台獨之間的口水戰的力度、規模而已。如此下去,美國將陷入明知而無奈的困境,台獨的「入聯公投」不僅不會止步,還要攪起滔天巨浪,成為一場無法遏止的台灣海峽的海嘯。 

  2007年8月3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