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歷史與文物

  本文原載《乳源文物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乳源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晩期,今乳城鎮侯公渡橫石山(河頭廖屋背夫山)已有人類聚居。橫石山遺址採集、出土的石斧、石錛、石鑿和飾紋陶片表明,當時人類以採集、漁獵爲生,使用磨制石器爲生産工具,製作的陶器,器表拍印各種不同的紋飾,已經能夠把實用性和美觀性結合起來。

  夏商之際的文化遺存,有乳城鎮侯公渡澤橋山人類聚居遺址。該遺址採集的菱形雲雷紋、方格對線紋、重方格紋等陶片,從陶的質地、紋飾的精美程度都説明先民在經濟文化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西周晩期至春秋戰國,先民在器物製作方面有了質的飛躍。乳城鎮侯公渡鄧屋坪人類聚居遺址出土的以米字紋爲主的陶釜、陶罐、陶盆(殘片)和民間收藏的質地堅韌、造型美觀的戰國靑銅劍、靑銅矛等銅器製品,反映了靑銅器時代文化的特徵,證明從這一時代起,先民開始從蠻荒時代步入文明時代。

  東漢時期,開通了連接中原的西京路(後人俗稱“西京古道”),西京路穿越乳源縣境160多公里。西京路的開通,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繫,中原文化的影響加速了嶺南山區的開發和繁榮。乳城鎮侯公渡澤橋山東漢至宋代墓群的發現,無論從墓葬極富特色的造型、結構或豐富的隨葬品,都證明瞭當時文化、經濟的繁榮景象。

  三國至兩晉時期的文物,有1985年清理的乳城鎮侯公渡瓜子嶺南朝墓中出土的靑銅鏡,鏡面光滑,圖案形象生動美觀,背面銘文清晰,爲三國東吳景帝(孫休)永安六年(263年)之珍品。銅鏡在南朝墓中出土,表明朝代先後的更替和當地居民的衍續。乳城鎮侯公渡澤橋山晉墓,充分説明瞭兩晉時期的文化特徵。

  南朝時期乳源的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乳城鎮、桂頭鎮、游溪鎮的柳坑等地發現的南朝墓,出土有陶、銅、鐵等豐富的隨葬品和飾紋、模印文墓磚。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輔助南陳皇帝陳霸先開國的大將軍侯安都這一叱咤風雲的人物,是粵北最早有史書記載的歷史名人。侯安都墓和爲紀念侯安都而建的侯司空廟(1958年毀),在桂頭鎮桂山下沙湖嶺,即今上司廟電站所在地。

  五代十國時期,乳源境內創建了兩座有名的寺廟——雲門寺和雙峰寺。五代後唐莊宗同光元年,旣南漢乾亨七年(923年),六祖慧能第七代弟子文偃禪師,在雲門山下創建了聞名遐邇的雲門寺,並創立“雲門宗”,成爲中國佛敎禪宗南派五家之一的雲門宗祖庭。今存雲門寺的五代南漢大寶元年(958年)立的《大漢韶州雲門山光泰禪院故匡眞大師實性碑並序》和大寶七年(964年)立的《大漢韶州雲門山大覺禪寺大慈雲匡聖弘明大師碑銘並序》碑,是硏究雲門寺之創建、雲門宗的起源以及書法藝術等珍貴的歷史文物。五代南漢大有元年(928年),雲門文偃大師二世法嗣廣悟禪師,在南水河畔的雙峰山下開山創建了雙峰寺。雙峰寺從創建至毀棄(1972年全毀)歷時1000餘年,從寬闊的基址可見其宏敞的建築規模。五代顯德六年(959年),今乳城鎮侯公渡的胡賓王蟾宮折桂,後成爲名聲顯赫的翰林院學士,其墓在今乳城鎮侯公渡新興大塘球崗,歷代被其後裔和衆多文人所敬仰。

  宋代,較多的貨幣流入境內。1982至1987年,桂頭鎮的塘頭、大橋鎮的中莊和必背鎮,先後發現古銅錢窖藏點。其中位于武江河岸邊的桂頭鎮塘頭村出土的一窖銅錢,數量達1000公斤。宋代,還因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建立了乳源縣,乾道三年(1167年),韶州司理劉天錫建縣城于虞塘。

  明代,縣境內“民瑤錯雜”、“民稀瑤夥”。今必背鎮桂坑尾大坪山上的瑤族祖墓,是數百年前從外地遷入乳源瑤山的盤姓瑤族之祖。瑤族之後裔,明末又有遷入雲南、廣西等省,有的分布到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地。游溪中心洞子背山腳的趙松二郞墓和必背鎮賢坑的鄧向一郞墓,分別是乳源趙姓和鄧姓瑤族的進山祖墓。瑤族人民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俗,獨特的瑤族生産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服飾、刺綉等實物,反映出他們古老的民族特徵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明清之際修建的街道、祠堂、橋樑、道路、涼亭、學校等等,有相當一部分還保存完好。洲街古巷古貌依然,西京路的多數路面是這一時期重修的,今大橋鎮內的猴子嶺、梯雲嶺等路段,仍便民行往。西京路沿途,每隔約3公里築有一座涼亭,這些涼亭旣便于日夜兼程的來往客商納涼避雨,又具有較高的建築技藝,至今保存較好的有8座。亭中尙存有許多建亭碑、修路碑,是當時建築、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等情况的實録。復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通濟橋,成爲現在的公路橋和大橋鎮歷史文明的象徵。大橋鎮新書房村的觀瀾書院,至今仍可見其原來的概貌。此外,還有豐富的明清遺留下來的各種文物,都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物證。

  近現代史上,民國15年(1926年),今一六鎮樂夫村農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立了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與國民黨反動軍隊和土豪劣紳開展不屈不撓的鬥爭。農會舊址——樂夫村圍樓,墻壁上尙留着當年戰鬥的斑斑彈痕。民國20年(1931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途經縣境,血戰梅花(1952年劃歸樂昌縣,今爲樂昌市管轄),跨過必背西北大瑤山,搶渡武江河,乳源瑤漢族人民捐軀灑血支援紅軍。在今大橋鎮鐵龍頭村曲潭山坳,鐵龍頭村農民搭茅棚或住在村中掩護44名紅軍傷病員養傷兩個多月。曲潭山坳,有埋葬因傷勢過重不治犧牲的兩名紅七軍戰士的墳墓。當時紅七軍醫生、戰士還留下了藥箱、藥瓶、藤籃、匕首等物(今存縣博物館)。建國初期,又有許多共産黨的幹部、民兵、解放軍戰士,與殘匪搏斗,英勇犧牲。乳源縣人民委員會于1957年和1958年分別在乳城鎮的乳源公園和大橋鎮的通濟橋頭各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今遷新址)。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民族文化的象徵,今發現的遺存在縣境內的文物,生動地勾勒出一幅乳源自4000年至今的歷史畫卷,展示了自新石器時代起,先民開創的古代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