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 · 朱德元帥祖居地——290多年前,其祖先從西京古道入川

  本文原載《國際客家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太白文藝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作者:許化鵬,乳源瑤族自治縣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副主席。

  乳源,地處廣東省北部,南嶺山脈南麓。這個山清水秀的粵北瑤鄉,便是我國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的祖居地。一代將星在巴蜀大地升起之前,他的祖先已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作,香火相傳。

  一、朱氏乘“湖廣塡四川”移民大潮,由西京古道入川

  乳源北與湖南省宜章縣爲鄰,南與英德市接壤,總面積2299平方公里,屬山區丘陵地區。乳源今是一個瑤族自治縣,有20.4萬人口,其中11%爲少數民族,其他均爲漢族,都是客家人,是一個客家人聚居的縣份。乳源歷史悠久,氣候宜人,交通便利,今有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古代,早在兩千年前的東漢時期,就有一條從中原通往嶺南、經過乳源的大道謂之“西京路”,後稱“西京古道”。

  在中國歷史上,明清兩個王朝交替之際,四川成了數十年戰亂的主戰場,導致人口鋭減,地曠人稀。清王朝在開國定鼎之後,急需恢復西蜀糧稅大省的地位,爲解決勞動力和糧食生産的問題,頒佈了“招民復業,招民墾荒”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從而掀起了一個東南人口大規模向“西蜀”四川大移民的熱潮。清康煕中、後期,大批東南移民相繼入川。這次移民入川,民間俗稱爲“湖廣塡四川”(湖廣,即當時的湖廣省,包括今湖北、湖南轄地)。在乳源西京古道邊的梯下朱家隴村居住了200多年的朱德元帥的祖先朱仕耀,就是在這次“湖廣塡四川”的移民大潮中,于清康煕五十三年(1714年)離開祖居地梯下朱家隴村,攜帶家眷沿着西京古道北上移居四川的。

  有學者認爲,粵、閩、贛之民移居四川主要有四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從湖南、湖北進入川東三峽入川,即取道湖南郴州→邵陽(寶慶)→常德→從湖北恩施→進入三峽→重慶→廣漢、成都。第二條路線是從廣東北部→湖南汝城→上行到桂東→酃縣→茶陵→豐陵→瀏陽→平江→岳陽,從長江入川。第三條路線是從廣東、湖南的邊境取道貴州入川。第四條路線是從粵東、閩西進入江西再轉入湖廣省境內沿長江入川。朱德元帥的祖先朱仕耀入川前居住在乳源縣梯下的朱家隴村,就在西京古道邊上,交通條件十分便利。沿着西京古道北上100多公里即是湖南宜章,接騎田嶺湘粵古道40多公里到郴州。北上到達川東後轉入廣安、儀隴。

  有史料記載,當時客家“移民方式”中,有舉家一次移民和分批分段移民,移民的信息傳遞是通過同族的血緣關係和同籍的地緣關係而傳遞。當某家人某地人在四川的一個地方落業後,就會不斷牽引來原籍的同族的新的移民群,在新的土地上聚族而居,聚籍而居。據調查,今儀隴縣的客家人多半是來自粵北韶關地區。朱德故里儀隴馬鞍的客家人,大多數是乳源、樂昌遷去的。至今,許多人“鄉音未改”,仍能説一口乳源本地客家話。

  二、宗譜記載朱德祖先遷徙過程

  乳源縣梯下朱家隴村,是朱德祖先朱仕耀入川的始發地,在入川之前,朱仕耀的祖先在龍溪、梯下已經居住了200多年。今存四川省儀隴縣檔案館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朱氏宗譜》載:

“朱氏世居延平府龍(尤)溪縣(今福建省南平市尤溪縣),自元祚終。大明經世于成化初年,朱聰一郞居汀州府上杭縣紫金山笋竹壩瓦子街,生朱萬一郞。父子住居數十餘載,於是父子商議,此邦不穀,不可以居。然後遷移廣東韶州府乳源縣龍溪楓樹坪,爰居後移梯下居住。予再三披覽,見其發源于沛國沛縣,累世相傳。察其來歷甚詳,其事不虛,慮其世遠失其根脈,遂序其來由,使後世一覽瞭然,子孫咸知,尊祖敬宗,識其根本源流耳。”

  宗譜中有字輩排行:

“計開廣東乳源字派(輩),發福萬海從(崇)事(仕)克,有上成文化朝邦。世代書香慶永賜,貽謀繼述耀前章”。

  宗譜還記載了自閩遷粵祖先的安葬地址以及入川始祖朱仕耀的有關內容:

“朱聰一郞、林氏,夫妻同葬梯下上坳嶺。”

“朱仕耀,自康煕四十五年甲午(康煕甲午應爲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春,攜帶家眷移居四川順慶府廣安州龍台寺居住,卒葬于龍台寺李家岩坎上。林氏婆所生四子:開先、滿先、蘭先、文先。母子遷居儀隴梁惠山居住,數載後又遷馬鞍壩(場)琳瑯寨坎下居住置業。林氏婆卒葬于羅村溪大屋灣張姓共墳塋。”

  宗譜記載了朱氏自閩遷粵始祖朱聰一郞與長子朱萬一郞于明成化至正德年間(1465-1521年)從福建汀州府上杭縣紫金山笋竹壩瓦子街徙居廣東韶州府乳源縣龍溪楓樹坪(今已被南水水庫淹沒),後又移居梯下朱家隴。朱聰一郞配林氏夫人,歿後夫婦同葬于乳源縣梯下的上坳嶺。朱萬一郞于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生於福建省上杭縣,隨父遷居廣東韶州府乳源縣,配張氏夫人,歿後夫婦同葬于梯下會衆墩。從明成化至正德年間朱聰、朱萬父子自閩遷粵,在乳源縣龍溪楓樹坪、梯下朱家隴定居200多年後,至清康煕五十三年(1714年),朱仕耀“攜帶家眷移居四川”,初定居于四川順慶府廣安縣龍台寺李家岩,後再遷至儀隴縣馬鞍場琳瑯寨。朱仕耀與林氏夫人有四個兒子,即開先、滿先、蘭先、文先。今在儀隴縣的朱氏族人,是朱仕耀第四子朱文先的後裔,即朱德元帥的祖先。

  孫曉芬編著的《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一書中,關於朱德的祖籍家世一文記述:

“朱德的祖先原是廣東東(北)部的韶關縣(韶關市乳源縣)客家人。在清初的‘湖廣塡四川’的人口大移動時期進入四川北部,時間大約在康煕三十九年(即1700年)左右。最初在廣安營山縣一帶流動經營小生意。到了清雍正末年,朱氏入川的第三代(實爲第二代)朱文先,由他帶着四個兒子遷居到大灣定居,世代務農”。文中記述,到了第六代朱邦俊(朱德的祖父)時,朱邦俊與妻潘氏生育四子:世連、世林、世和、世祿。朱德是朱世林與鍾氏的第四個孩子,原名朱代珍。朱德生父(朱德曾過繼給伯父朱世連)朱世林墓,在四川儀隴縣周河鄉(原名雙龍鄉)梁山村鍾家灣小山下,墓碑文刻:“朱氏籍起粵東(北),分支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土,世業農,數傳而至於公”。

  三、川粵朱氏後人共同續修新族譜

  在朱德元帥祖先離開祖居地入川後的290多年中,遠在西蜀的朱氏後裔,始終不忘祖籍,他們與所有的嶺南人一樣,落業西蜀的前幾代,與原鄉有着密切的聯繫。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朱氏族人曾經往返于西京路上,兩地宗親共同續修族譜。但由於清嘉慶初年起,四川境內白蓮敎起事及清廷對其的鎮壓,戰亂數年,定居蜀中的朱氏族人回原籍受到諸多限制,漸漸失去了與原鄉的交流和聯繫。至2000年,朱德元帥的堂侄孫,時任重慶市九龍坡區城市建設局工委主任、高級工程師、離休幹部朱香儒,千里尋宗,來到乳源尋根問祖。他們根據至今保存的清同治十年(1871年)《朱氏宗譜》中所記載的地址,找到了在乳源的同宗共祖的朱姓族人。同宗族叔一見如故,互相交流,互通情况,查族譜,拜祖堂,有時還用客家方言對話。在乳源朱氏族人的帶領下,一起到梯下朱家隴村遺址考察,對祖居地和周圍的緑水靑山感嘅萬千。2003年6月,乳源朱姓族人前往四川儀隴探望同宗族叔,兩地宗親共同續修新的《朱氏族譜》。

  四、時過境遷,一代偉人心系祖籍根

  在朱德祖先自乳源縣梯下朱家隴村遷至四川儀隴起,至今290多年,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無論是原祖居地的乳源梯下或是入川定居後的儀隴馬鞍場,除了地名沒有變,舊時的一切都已棄舊換新了。

  龍溪楓樹坪,梯下朱家隴,明清時期屬乳源縣東廂都,民國改乳源縣二區,新中國成立之初仍叫乳源縣二區,1955年改爲蘆村坪區,1963年改爲龍南公社。1958年國家在此建起今廣東省第三大水庫南水水庫,今屬東坪鎮轄區。在南水水庫未蓄水之前,龍溪、梯下是一處高山峽谷地帶。這里,北是梯雲嶺,南面是臘嶺,東邊是大瑤山,西面五指山,四面群山環抱。峽谷地帶南北長20多公里,村莊密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西京古道貫通其間。1969年2月南水水庫蓄水,舊時的“漁米之鄉”變成了“人工湖泊”。幾百年前的祖先居住地被湖水淹沒在水底,只能根據露出水面的山峰隱約辨別出其原來的位置。楓樹坪位于郭家嶺北面山麓,若在今東田村對面新坪(石)乳(源)公路炸山開路炸出的大缺口處西望,約500米處的湖中山峰即是郭家嶺,嶺北山麓就是舊時的楓樹坪。舊時楓樹坪北與上、下塘背村基本形成“三點一線”。梯下朱家隴村在梯雲嶺下,位於今梯下村委會東北面約1公里處,此處在南水水庫最高水位時才能浸水,一般情况下水庫水位不高浸不到水,村址還可以看到舊時屋基,磚頭瓦礫。離村址南約300米,今建有一座“銀龍”水電站,村址西北面約300米處是曾家和太和林村遺址,殘墻斷壁和爬滿靑藤的古堡,在荒草的掩映下,依然飄散着遠古的氣息。北約1公里處,西京古道梯雲嶺段保存完好,在村莊遺址北望可以清楚地看到山崖處陡峭的雲梯石級,看到石級之上的雲梯祠古廟。巍巍梯雲嶺,靑山依舊。

“雲水蒼茫異地久棲巴子國,鄉關迢遞歸舟欲上粵王台”。祖輩移居四川的朱德元帥,始終心系祖籍根,他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一開始就吿知世人:“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偉人敬宗睦族的美德給祖居地的乳源人民以莫大的鼓舞。偉人的豐功偉績千秋永存,他偉大的一生將永遠受到祖居地人民、全國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國家人民的敬仰!

  西京古道載着偉人的祖先,從嶺南載上西蜀,從乳源載至儀隴,從梯下載進馬鞍。乳源也因此而留下了一頁閃光的歷史和文化,她必將隨時空永遠載入史冊。

  附:朱德簡介

  朱德(1886—1976年),原名朱代珍,又名朱建德,字玉階,四川儀隴縣人,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他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曾在滇軍中任旅長。他爲追求救國眞理,1922年赴德國留學,同年在德國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後因從事革命活動,被德國政府驅逐出境。1925年7月到蘇聯學習軍事。1926年夏回國,被派往川軍做爭取楊森的工作,並參與領導瀘(州)順(慶)起義。1927年在南昌創辦軍官敎導團,參與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九軍副軍長。1928年1月,他同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舉行湘南起義。同年4月率部轉移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合,成立了工農革命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任軍長。1930年起,他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總指揮、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和毛澤東一起指揮紅軍取得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1933年春與周恩來一起指揮一方面軍挫敗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1934年1月,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此後歷屆中央全會均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10月參加長征。他在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並同毛澤東、周恩來等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採用靈活的運動戰,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在長征途中對張國燾的分裂紅軍和叛黨活動,進行堅決的鬥爭。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指揮(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任總司令),率領八路軍深入敵後,轉戰晉、冀、魯、豫等省,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和擴大抗日根據地。1940年5月返回延安,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各抗日根據地的抗日戰爭。同年冬,首倡“南泥灣政策”,對發展大生産運動,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的封鎖作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協助毛澤東組織指揮多次重大戰役,取得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國後,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主要參考文獻:

  [1]孫曉芬編著《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2]《韶關客家》,韶關市第一屆客家文化硏討會論文集(一),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3]《乳源文物志》,乳源文物志編輯出版工作辦公室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4]《儀隴攬勝——朱德故里紀行》,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5]《朱德故里馬鞍》,中共馬鞍區委,馬鞍區工作委員會,政協儀隴縣委員會馬鞍聯絡委員會,2000年9月編印。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