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山水交融 “水道”悠揚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各地方地名的來源有着它的一定歷史來由,大多與其地理位置、歷史淵源有關。而像乳源這樣因地理特徵而得名的却並不多見。乳源,因山水交融成就地貌,因地貌特徵而得其名:亞熱帶季風氣候充足的雨量,侵蝕山體石灰岩,搆成溶蝕地貌,成就鍾乳岩洞,因石鍾乳洞中有源泉流出,故名乳源。水,固然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對乳源則更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乳源的歷史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乳源水資源之豐富及其多樣性爲華南地區之冠。

  充沛的雨量是乳源縣豐富水資源的基礎。乳源地處亞熱帶季風區,降雨特點是雨日多,雨季長,雨量充沛。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爲1883毫米,豐水年2500毫米以上,極端最高水量4000毫米以上。縣境東南、西南向北部逐漸遞减(2300-1500毫米)。

  衆多的河流藴含着豐富的水力資源。乳源全縣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南水河、楊溪河、大潭河、新街河,集雨面積50平方公里左右的有大布水、五官廟河、柳坑河、水源宫河等,還有過境河流武水(武江上游幹流)。由於山高林密,這些河流常年流水潺潺,河床坡度陡、落差大,藴藏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

  充沛的雨量和密佈的河流搆成乳源水資源豐富的優越條件。興修水利,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興利除害,是乳源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乳源瑶漢族人民爲之奮鬥的宏偉事業。

  乳源人民利用水能有悠久的歷史。過去,瑶漢族村民利用水力舂米,用筒車灌溉。民國31年(1942年),裝機容量20千瓦的小型水力發電站“若墟電站”建成,開創了乳源用水發電歷史,並成爲建國前粤北地區僅有的一座水力發電站,也是建國初期廣東省唯一能運行的水電站。建國後,1958年9月動工,至1969年2月建成蓄水的南水水庫,最大庫容12億立方米,可供裝機容量7.5萬千瓦的南水發電廠長期發電。後期建成的泉水水庫最大庫容2160萬立方米,裝機2.4萬千瓦。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乳源按照“以林涵水,以水發電,以電養林”的戰略思路,采取“誰開發,誰受益”的多種所有制並舉開發小水電,至1987年,全縣小水電共裝機容量5.77萬千瓦,年發電量2.88億千瓦時,對外輸出電量1.44億千瓦時。1988年通過達標驗收,成爲全國首批初級農村電氣化縣。20世紀90年代,乳源小水電開發掀起新高潮,先後進行大潭河、楊溪河兩條河流的梯級開發,至21世紀初基本完成縣境内水電資源開發。2007年,全縣擁有水電站448座,總裝機容量達56萬千瓦,占水能理論藴藏量的92%以上。小水電年發電量15億千瓦時,電力行業銷售額年均6億元以上,上繳縣財政年均7000萬元以上,佔據縣級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2007年2月,乳源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農村水電之鄉”稱號。

  作爲石灰岩山區,乳源還有一個與衆不同、得天獨厚的條件——水域面積大,水質優良。全縣共有水域面積8.3萬畝,水庫、山塘蓄水庫容15億立方米。人均擁有逕流量1.38萬立方米,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700立方米)。密佈全縣山區、丘陵地帶的近300座山塘水庫,既是灌溉農田、解决食水的可貴資源,也爲乳源發展山水田一體的綜合農業及休閒觀光農業提供了優厚條件。水面面積爲5萬畝的南水水庫,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尤其是水質清純,常年保持在二級飲用水標準以上,部分水域達到直接飲用標準。近年來楊溪河、大潭河梯級水電開發搆成的大小水庫及電站,更成爲乳源“高山平湖”的一大特色景觀。

  “高山流水瀑飛揚”。乳源境内,流泉飛瀑,不可勝數。著名的有大峽谷埕頭瀑布,具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非常壯觀。雲門寺桂花潭瀑布,“兩樹桂花一潭水,四時風雨半山雲”,雲繞霧罩,輕盈飄渺。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瀑布群,有的飛流直下,有的曲折回旋,有似雙龍吐珠,有如駿馬騰空,有若群仙奏樂,有像傾訴心音,各顯其秒。位於必背瑶山的方洞龍王寨瀑布,隨四時節令變化無窮,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瀑布景觀已成爲親山近水人士之最愛。其中,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瀑布群、親水谷水質之清純,負氧離子含量之高,世所罕見。

  乳源温泉多,分佈廣,地熱資源豐富。全縣現有縣城温泉、侯公渡青崗、東坪南水、桂頭凰村、一六東粉、大橋温湯等温泉7處,自然流量約0.32立方米每秒,温度高達60-100℃,分别爲硫磺型、碳酸鈉型温泉。隨着休閒旅遊的發展和人們養身健體需求的增長,温礦泉開發有着廣闊前景。目前,侯公渡青崗温泉、大橋温湯温泉正在進行開發,總投資達2.6億元人民幣。

  乳源水質好,標準高,2004年,廣東藍鬆天然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在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附近開發的“藍鬆”牌礦泉水,各種指標均達到優質等次。

  山水相連,水道綿長。乳源豐富的水資源,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和初步開發,而其造福乳源人民的綜合價值還遠遠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隨着科學發展觀的深入人心,作爲縣境内寶貴的資源,乳源水資源開發必將再譜新曲,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本文作者簡介見本書第266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