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後 記

  2005年12月以來,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多次率領專家組專程到乳源開展調研考察,對乳源歷史文化瞭解甚深,並對如何將乳源豐富的文化資源通過珠江文化這一平臺,打造地方文化名片,提昇地方文化品位,在國内外擴大影響出謀獻策。

  在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和黄偉宗教授的關心支持下,2008年3月,我縣成立了以原縣長盤才萬、原政協主席莫瑞福爲顧問,縣委書記樑健、縣長鄧建華爲主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昌衛,副縣長趙志敏爲副主編以及有關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瑶鄉乳源文化銘作選》編輯委員會。始而擬定工作方案,在全縣範圍内,廣泛徵集自古至今,在史籍、書著、報刊發表過的反映乳源的詩詞、題詞、論文、散文、碑記、戲劇、故事、研究報告等具有代表性和有重要價值的作品。

  銘作選參考黄偉宗教授考察本縣後撰寫的題爲《開發本地獨特資源,打造山區特色文化》的調查報告中提出的“大南嶺生態文化”的總體定位,按照“山道”、“古道”、“佛道”、“地道”、“林道”、“水道”等“六道”文化徵集古今銘作,旨在全面收集發掘本縣文化資源。

  在徵集資料工作中,我們充分發動群衆。一是將《關於徵集古今銘作選的通知》發至各鎮、縣直各單位、中省駐縣各單位,要求各單位踴躍搜集並提供有關資料。二是發動離退休老幹部,尤其是副處級以上離退休老幹部,請他們提供重要資料。三是在縣圖書館、檔案館的藏書、藏報和檔案資料中搜集。四是通過互聯網搜尋有關資料。通過廣泛徵集,截至2008年7月底,共收到有關資料200多篇,70多萬字。

  按照“六道”文化的總體要求,我們對所徵集到的資料進行了篩選和分類。對“六道”文化之外的重要資料匯編成“上輯”。從而匯編成“上輯”四章,“下輯”六章(即“六道”文化)共十章的一個整體,力圖達到内容全面,古今並列,既有古的實证,又有今的定位,相互映襯的目的。

  本書在編輯過程中,黄偉宗教授十分關心,從提綱的擬定,内容的篩選到定稿出書等都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縣委樑健書記曾兩次批示要把此書編好。鄧建華縣長也作出重要指示要抓好質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昌衛親自抓落實,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鄔寶華經常和編輯人員一起探討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原縣政協主席莫瑞福同志,爲了本書的編輯出版,倍加關切,自始至終親自參與各方面的具體工作。負責主要編輯工作的許化鵬、李滿有、趙良洲等同志在本書資料搜集和編輯工作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本銘作選資料來源於廣大幹部群衆,不少單位和離退休老幹部以及熱心人士,對本書資料的搜集給予了大力支持。縣檔案局、圖書館爲本書搜集資料提供了諸多方便。縣財政局、經濟貿易局、旅遊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泉水電廠等單位爲本書的編輯出版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退休老幹部凌霄漢、陳贊民等熱心人士積極爲本書搜集和提供重要的圖文資料。總之,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各方、各界和廣大幹部、群衆的關心和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本書使用資料較廣,有些文章在轉載使用前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繫,部分文章在轉載時作了必要的修改,在此,敬請原作者見諒。

  因水平和時間關係,編輯本書,難免出現錯誤之處,加上采集的廣度和深度也有一定限度,肯定還有不少好作品没有收録,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和多多原諒!

  《瑶鄉乳源文化銘作選》編委會  

  2009年2月20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