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州市2010年第三産業在GDP中的比重到底可能達到多少?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關於廣州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討論和研究中,許多社會、經濟、統計學科的學者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經驗,普遍認爲2010年廣州市第三産業在CDP中的比重可達65~70%。當時廣州市政府制定的長遠規劃2010年廣州市第三産業的比重指標也是65%。這是關係廣州市長遠建設的一項重大指標,值得認真研究。

  筆者於1996年秋至1997年春對廣州市現階段三産業結構演變進行研究,着重從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包括人文社會環境)時空演變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包括廣州市與香港、新加坡的地理比較研究)。

  1. 香港、新加坡基本上是工商業城市型政區,而廣州市地區(市域)包括兩大地域類型:中心城區和農村地區。現代化建設初期,工商業爲主的中心城區(越秀、荔灣、東山、海珠四個老城區以及黄埔、天河、白雲、芳村新城區共八個區)面積只占市域總面積的19.4%,而原四個郊縣(番禺、花都、增城、從化)農村地區面積却占總面積的80.6%。現代化建設起步時,四個郊縣農業人口占80~90%。工業年産值最高的番禺1978年也只有2.6億元,約占全縣工農業總産值的60%。工業年産值低的增城、從化不足億元,只占全縣工農業總産值的40%左右,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0%左右,還是典型的農村地區。這是研究的最基本出發點。

  2.1978年廣州市人均國内生産總值(CDP)只有907元人民幣,按匯率换算不過幾百美元,在世界上屬於低收入地區類型,要像香港、新加坡那樣達到人均GDP萬美元以上及其相應的第二三産業比重,廣州市還需要經過相當長時期的努力發展才有可能。

  3. 從工業化進程來看,廣州市中心城區在1980年還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四個郊縣農村工業化可以説從1980年才開始起步,整個廣州市地區工業化還需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時期。

  4. 廣州市中心城區和四個原郊縣都存在接受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資金和技術與本地低廉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相結合來發展工業的巨大優勢。無疑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來發展工業,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加速現代化建設進程。這就制約着廣州市第三産業比重年均上昇的幅度。

  5. 廣州市及整個珠江三角洲經過80年代以來的經濟高速增長之後,需要發展重化工業來提供原材料和技術裝備,而廣州市是廣東省最具備發展重化工業條件的城市之一(原郊縣特别是番禺地處珠江口,海運條件優越,土地資源豐富,以及廣州市中心城區科學技術條件和協作配套設施等)。廣州市將迎來重化工發展的大好時機(現在廣州市政府已制定在番禺大南沙發展重化工的宏偉計劃並已開始實施;廣州豐田、風神等汽車製造企業也正在大力發展中)。

  6. 三次産業在GDP中的比例關係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廣州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第一、二産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産業比重不斷上昇這是總趨勢。問題是每年第一、二産業比重下降、第三産業比重上昇的幅度有多大?這直接關係到2010年廣州市第三産業比重到底能達到多少。

  居於上述分析,筆者在1997年發表的論文《廣州市現階段三次産業搆成演變研究》就提出:“筆者認爲按照廣州市政府遠景規劃,2000~2010年期間,第二産業比重年均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比重年均上昇1.4個百分點,這樣的幅度可能偏大,因此2010年的廣州市第三産業比重不可能達到65%。”論文還提出:“參照廣州市1985~1995年期間第三産業比重年均上昇幅度,預計(2000~2010年期間)第三産業比重年均昇幅爲1個百分點左右,第一、第二産業比重年均下降幅度分别爲0.2個百分點、0.8個百分點。照此推算2010年廣州市三次産業比重搆成2.41:36.67:60.92。”這個預測表明,廣州市2010年第三産業比重只能達到60%左右。該文當時提交廣州市政府1997年4月舉行的“增强廣州市城市綜合實力研討會”,並刊印於廣州市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編印的《研究與决策》(内部刊物)1997年第18期。該刊送市委常委、付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黨組領導,發至市直各部、委、辦,各區、縣級市委領導閲讀參考。後來該文又編人廣州市政府此次研討會論文集《跨世紀的戰略選擇——增强廣州市城市綜合實力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同時在《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發表。後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刊資料中心《城市與區域經濟》1997年第5期全文轉載,並入選中國科協由院士組成的編委會編輯出版的《我國“九五”科學技術成果選》大型文獻。

  最近,2002年12月舉行的廣州市第8次黨代會提出的廣州市第三産業比重2010年達到60%(見《羊城晚報》2002年12月27日A2版報導)。這是一個比較符合實際、可以達到的指標。這與筆者6年前預測的60%左右基本相同。這一事例説明,地理學者運用地理學理論、方法(在本項研究中,筆者廣泛學習其它學科的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但仍以地理學研究思路爲主導,具體運用了地理條件因素分析、地域類型劃分、地理比較研究和區域産業結構演變分析等理論方法,基本綫索是分析地球表面自然、人文各種因素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研究廣州市三次産業搆成演變規律的科學預見性,可以爲廣州市現代化建設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作出一定貢獻。

  〔編者附注:廣州市域第三産業占GDP的比重:2000年爲49.82%,2007年57.2%,7年平均實際每年提高就是1個百分點左右。再到2010年廣州市域第三産業占GDP的比重就是60%左右。可見作者1997年的預測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科學的。據2009年5月27日《羊城晚報》A7版報導,到2015年廣州市域第三産業占GDP的比重計劃指標爲65%,2010~2015年5年平均上昇也是1個百分點左右,與作者1997年預測相一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