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書寫海洋文化的輝煌



  文化學家、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談海上絲綢之路

  200298《中國交通報》

  劉布陽

  黄河文化、長江文化作爲華夏文化的兩大文化體系,源遠流長、燦爛輝煌。不久前,廣東省省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文化學家、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先生在有關學術研究大會上提出,珠江文化與黄河文化、長江文化具有同等的地位,中國文化是多條江河文化搆成的多元一體的文化。這些觀點引起了海内外文化界的廣泛關注。

  黄河入海相當蒼凉悲壯,李白的千古絶唱“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唱得中國人爲之慷慨激昂。長江入海是那麽豪邁激越,劉禹錫先贊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却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不過,張若虚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猶令人尋夢依依,纏綿悱惻。現代世界崇尚“水文化”,神州大地除了長江、黄河文化,當然還有珠江文化。

  黄教授認爲,珠江文化最大的特色是海洋性,海上絲綢之路就是見证。作爲珠江文化研究會的負責人,黄教授組織各學科的專家經過大量實地考察和史料研究,發現廣東省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發祥地,同時也證明中國是海洋文化大國。

  廣東的海上絲綢之路出發港體系

  
據《漢書》記載,漢武帝統一嶺南後,派船從廣東雷州半島的徐聞和北部的合浦出發到印度,這是中國出海最早的歷史記載,這個時間比泉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臺早1000年,從現在的徐聞附近出土的漢墓和瓦當等遺存可以判斷。

  黄教授等專家在對粤東進行考察認爲,汕頭的南澳,潮州的柘林、潮州港,澄海的鳳嶺、樟林港,汕尾的白沙湖等地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的饒平柘林港,是潮汕最早對外通商的港口,古時天津、上海、泉州通往西方和東南亞的貨船常在柘林港停泊。

  潮州港的文獻記載比較缺乏,但是1953以來,這裏是先後出土了十幾座瓷器出口的重要港口。

  澄海的鳳嶺南港和樟林港是宋代、明清時期兩個重要的商業貿易港。清康熙23年,撤銷海禁後,樟林古港以其得獨厚的地理位置日趨興盛,成爲汕頭開埠之前粤東一個重要的海運港口和海防軍事要塞。在干隆、嘉慶年間進入全盛時期的樟林古港,其關税占全廣東省税收總額的1/5,史稱“粤東通洋叫匯”。1972年,樟林古港遺址出土了兩艘清代雙桅紅頭船和大鐵錨。現仍保持原貌、作爲樟林古港全盛時期的貨棧街——新興街,全長近200米,由54間雙層貨棧組成。貨船泊港後貨物由小船轉入内港直達小碼頭,然後搬進棧房。這是當時樟林古港的一個歷史縮影,它記録了港口當時的政治、經濟、人文龢民俗風情等,漢、唐及明、清時代的歷史資料都充分證明,潮汕一帶的古港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的一部分。

  黄教授認爲,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概念不應該僅是一兩個港口,而是一系列港口。中國沿海的各個港口交替興起、繁榮、衰落,在不同時期發揮了不同作用。

  中國是海洋文化大國

  國内外學術界有人認爲中國没有海洋文化,中國是内陸文化國家,注定會落後。黄教授頗些感慨地説起他多次聽到過這樣的論調,他認爲應該匡正這一錯誤的認識。在考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過程中,黄教授將視角提昇到文化學角度,他認爲,海上絲綢之路見证了一個事——中國擁有豐富的海洋文化。

  珠江有8個出海口,還有許多相鄰的出海口,江海一體,海外交通和文化往來歷史悠久,海洋文化便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這個載體移入珠江文化。珠江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海洋特性,她敏感、創新、包容,當今廣東的改革開放程度便再次證明瞭這一特點。

  黄教授認爲,珠江文化與黄江文化、長江文化具有同等的地位。20世紀60年代,粤北曲江馬壩發現了距今10萬年前的原始人頭蓋骨化石,被認爲是嶺南人的祖先。70年代末,粤西封開發現兩顆原始人牙齒化石,距今爲128萬年,這意味着珠江文化發祥史提前了28萬年,而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開發更加表明,珠江文化源遠流長,足可以和黄河文化、長江文化相提並論,中國文化是由多個江河文化搆成的多元一體的文化。

  隨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史實有力地證實,中國早就是海洋文化大國,是世界海洋國家的一個重要成員,與世界海洋各國共同創造了歷史和現代文明。

  不妨相互“補臺”

  海上絲綢之路潜在的開發價值正在爲世人所知,中國諸多學者、專家以及各地的研究會等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可謂百花齊放、百家争鳴。但是,不久前某地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有的專家學者在闡述本省的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成果時,對别省的研究成果有些不願意認同,以至於爲争“第一大港”等鬧得面紅耳赤。

  當然,學術研究難免會有争論,但那次研討會讓人感到在沿海各省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 ”研究似乎有點“地方主義”。在21世紀的今天,海洋文化在國際上備受推崇,沿海各地紛紛挖掘、研究、整理本地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文化遺迹,將其重新整合提昇,以期進一步振興本地經濟、加强對外交流、發展文化事業,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先民們以敢爲天下先的精神,劈風斬浪開闢出閃耀着燦爛文化光芒的海上絲綢之路,留下豐富的歷史遺迹、遺存,這不是某地、某省能獨家擁有的,她是華夏民族在與世界的和平交流中貢獻給全人類的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在各地爲自己的文化遺産争報“世遺”時,我們不妨换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中國沿海的各個海上絲綢之路出發港,猶如一顆顆美麗晶瑩的珍珠散落在海岸綫上,如果將它們串起來,必將成爲更加璀璨奪目的無價之寶。

  重振海上絲綢之路雄風對於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無疑是意義深遠的事,是現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有識之士呼吁各省學者、專家學者放下“門户之見”,相互“補臺”,以更寬闊的胸襟來推動現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振興。

  中山大學著名學者黄偉宗教授指出,要尋找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文化的契合點,與世界文化時行更廣泛而有認同感的對話,對中國的學術界來説,整合各省海上絲綢之路的資源,有着更寬泛的意義:這就是探索整個中國文化的“入世”之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