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期出水6000件文物舉世震驚



  20071221《陽江日報》

  張文兵 薛桂榮

  南海Ⅰ號沉船及船上文物的整體發掘,將在沉船進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後的適當時機進行。在前期的歷次探摸和試發掘中,共出水了約6000件完整文物,這和船上預計文物總數6~8萬件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但這些文物已經足以令中國和世界考古界爲之震撼。

  陶瓷器物光亮如新

  南海Ⅰ號自1987年被發現後,有關方面曾多次對沉船文物進行調查、探摸,其中出水文物較多的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在1987年8月,交通部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海洋探測打撈公司在南海海域作沉船調查時,意外發現古沉船,並打撈起一批沉船遺物,包括宋朝時的200多件瓷器及鎏金腰帶、錫壺。

  第二次在2002年3~6月,根據國家文物局的安排,南海Ⅰ號水下考古隊對沉船進行較爲詳細的勘查、探摸,在一個艙位布下2X3米的水下探方進行表面采集,提取4500餘件船載文物,有金、銅、鐵、瓷類等。這次還出水宋代銅錢6000多枚。

  第三次是今年啓動正式打撈後,在探摸和清理沉船周邊凝結物的過程中,清理出500餘件較完整的文物。

  在已出水的6000件文物中,最多的是瓷器,主要是宋代著名窑係的産品。一是江西景德鎮窑係的影青瓷,有劃花碗、小瓶、葫蘆形瓶等。二是福建德化窑係的白瓷,以印花粉盒爲主。三是福建瓷竈窑係的緑釉碟、碗。四是浙江龍泉窑係的青瓷,如劃花碗、青釉盞等。雖然在海底浸泡800多年,許多瓷器仍然燦然如新,色澤耀目。瓷器以外比較多的是鐵器,主要有鐵鍋和鐵釘。還有一些金屬器。目前已發現銅錢超過1萬枚。

  生活物品讓人驚喜

  除了船載貨物,考古人員還在南海Ⅰ號上發現了一批船上人員的生活用品,尤其是今年的試發掘和清理船邊凝結物的過程中,這方面文物發現更多,令專家驚喜萬分。

  1987年發現的、至今連照片也難得一見的17米長的鎏金腰帶,今年出水的四兩重的一對鎏金龍紋手鐲,因爲在國内没有出現過,而且形體粗大,被普遍猜測爲船上豪客所有,甚至可能是外國人。出水的小片宋代竹席,被專家稱爲有關宋朝平民生活的“走出教科書的鮮活物证”。此外,出水的金絲、金圈、朱砂、葵花型帶把銅鏡等也普遍被認爲是生活物品。船上還出水眼鏡蛇頭骨,令船員生活顯得撲朔迷離:有人猜測,是否船上有人將其作爲寵物隨船携帶?

  對南海Ⅰ號出水的衆多生活物品類文物,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黄景略給予高度評價。他説:“出海遠航的船是一個單一性社會,人們會把那個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帶上船,這種高度濃縮過的歷史標本將使我們洞察當時的貿易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提供地面上無從捕捉的考古佐证。”

  船體本身價值連城

  自從南海Ⅰ號打撈開始,有關古沉船財富的傳言和猜測就不時見諸媒體。曾有人説,船上出水的一件珍貴文物拿到歐洲市場試拍,高達數百萬美元;還有人估算,南海Ⅰ號的寶物價值3000萬美元!

  對這些傳言,省有關部門表示否定。南海Ⅰ號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從學術的角度看,船上的每件物品,哪怕是一塊碎瓷片,都十分珍貴。專家們認爲,南海Ⅰ號沉船本身就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其價值甚至超過船上貨物,它給中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研究提供了實物標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就指出,南海Ⅰ號是一個流動的文化載體,它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文物是有形的,相對容易發掘的,但更重要的是隱含的文化信息,而越是重要的信息,越是不容易保存。南海Ⅰ號沉船大量的文化信息,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中國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等都具有極爲重要的價值。

  考古人員反映,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保存完好,整艘沉船未翻未側,端坐海底,船體木質仍然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作響。上岸之後,我們可望一睹這艘宋代古船的真容。

  南海Ⅰ號2002年以前出水的文物,分别放置在國家、廣東省和陽江市博物館。按照國家文物局和省、市商定,南海Ⅰ號沉船和船上所有文物都將永久保留在陽江。隨着裝載沉船的“沉井”開箱,相信將帶給世人更多的意外與驚喜。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