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簡論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和特點



  一、從理論與實踐的根據看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

  要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必須認識决定這種性質的、社會主義的社會基本矛盾三個方面的特殊表現:

  (一)這種性質在“舊痕迹”方面的表現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基本適應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狀况,但又有舊社會的某些痕迹。這些痕迹不是舊社會主流、本質的反映,完全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自我完善、自我調節的辦法去解决。    

  馬克思指出:“我們這裏所説的是這樣的共産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産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着它脱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0頁。)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雖然不是從資本主義社會中而是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中産生出來的,但它身上帶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痕迹並不因此比從資本主義社會脱胎出來的社會主義社會要少得多。從一定角度上説,我們既有封建社會的舊痕迹,又有資本主義社會的舊痕迹,而以前者爲最。這兩種舊痕迹對於我們既有存在的理由,又有存在的弊端。因爲社會主義社會較之舊社會是質的飛躍,是連續性的中斷,但這種質變、飛躍和連續性的中斷,又是以人類社會歷史的積累爲基礎的,它不可避免地會同舊社會保持某些外在的甚至内在的聯繫,反映在我們的經濟、道德和精神等等各個方面,妨礙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然而,對於這些舊痕迹采用“油炸火燒”、推翻打倒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因爲它們不是舊社會主流、本質的反映,又依附在社會主義社會的新肌體上,不占重要的地位,處於被動的狀態,失去對抗的能力,是非對抗性的東西,只能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自我調節的辦法解决。例如長期存在的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弊端是我國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小農經濟思想在社會主義社會分配問題上的一個反映。這種東西不加以克服,會阻礙生産力的發展。但克服它的辦法,只能用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等辦法,自覺地用社會主義的東西去取代它,才能從根本上解决這個問題。如果不真正實行按勞分配等原則,不完善按勞分配等原則,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弊端就還會有存在的市場。    

  (二)這種性質在“新缺陷”方面的表現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基本適應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狀况,但又有不完善的環節。這些不完善的環節,不是舊社會帶來的痕迹,而是社會主義制度自身形成過程的必然規律,是非對抗性的東西,完全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自我調節的辦法解决。

  列寧在《給美國工人的信》中指出,新的世界,社會主義的世界,“不是一生下來就完美無缺的,不是像密納發那樣一下就從丘必特腦袋裏鑽出來的。”(《列寧選集》第3卷,第597頁。)像任何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代表歷史發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新生事物一樣,社會主義社會這一新生事物,也有一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發展過程,在它的初期,人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活動中,由於受着矛盾的暴露過程、認識的深度和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除了明確總的方向和根本原則外,對於許多具體環節和體制,怎樣建立起來,怎樣發揮它的作用,怎樣在實踐中修正補充,進行改革,則往往帶有自發性和盲目性,並不是一下子就能自覺主動地認識到的,因此出現一些偏差,出現一些錯誤,是意料中事,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爲密納發從丘必特腦袋中一下子鑽出來的神話畢竟不是現實。現實告訴人們,只有隨着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物質條件和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才能逐步减少我們在許多具體問題上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實現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把社會主義社會各項具體的、不完善的東西,逐步完善起來。很顯然,對於這些不完善的東西,采用“油炸火燒”、推翻打倒的辦法更是行不通的。因爲它們不是從舊社會那裏帶來的東西,身上没有“敵嫌”,是社會主義本身範圍内的事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完全談不上對抗性質。當然,我們這樣説,並没有否定它對社會生産力的阻礙作用。它和社會生産力發展的矛盾,也並不因此而消失。因爲應有的環節不完善,它就有可能影響到整部社會主義機器的運轉速度,就有可能被舊社會帶來的痕迹所取代,就有可能限制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充分發揮。

  (三)這種性質在相對“變舊因素”方面的表現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基本適應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狀况,但又有一些相對落後的因素、變舊的因素。這些相對落後、變舊的因素,既不是舊社會帶來的,也主要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某些不完善的環節造成的,而是從整個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總體上説的。但這並非對抗性的因素,完全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更新、自我發展的辦法去克服。斯大林曾經説過:“新的生産關係不可能永遠是新的,……它開始變舊,並和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發生矛盾”。“這樣一種發展的特性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主要要素之一。”(《斯大林選集》下卷,第585—586頁。)的確,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一旦建立起來之後,就有它們各自相對的獨立性,這種相對的獨立性與最活躍、最革命,變動不居的社會生産力相比較,就出現了社會主義這個新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相對落後因素。這種相對落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對進一步發展的生産力,無疑是存在着矛盾的。當然,斯大林所説的新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變舊,僅僅是“開始”而已,並不是已經變舊、基本變舊或完全變舊,需要徹底推翻的問題。但是,不能因爲不是已經變舊、基本變舊或完全變舊,而否定它的開始變舊或有變舊的因素。不然的話,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的觀點,就很容易被丢棄一旁的,因此,承認社會主義這個新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有變舊的因素,正是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關於事物發展規律的具體性運用。但是長期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爲,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本身,是不會出現變舊因素的,這就值得商榷。可以説,隨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持續深入,舊社會留給我們的各種舊痕迹一定會逐步消除乾净,社會主義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中各種應有的環節一定會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同樣毫無疑問的是,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中變舊的因素,則會隨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而長期存在,即使原有舊因素被克服了,新的舊因素還會在新的更進一步的生産力發展水平上相對地出現。因此,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生産力性質“完全適合”的觀點是不對的。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本身不會出現變舊因素的觀點也是没有道理的。

  綜上所述,從理論與實踐看,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調節的非對抗性質。這種性質是由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非對抗性質决定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非對抗性質,是通過社會主義自身所帶來的舊社會的痕迹、通過社會主義自身所出現的不完善的環節和通過社會主義自身所具有的變舊、落後因素的表現而展開的。    

  二、從理論與實踐的根據看社會主義改革的特點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還决定了社會主義改革的特點。對於社會主義改革的特點,也必須以理論和實踐爲根據,作出進一步的概括:    

  (一)改革的局部性   

  我國社會主義的改革,不是整個社會主義制度、整個社會主義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社會革命,而是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不適合生産力發展性質的那一部分的社會改革,是局部的改革。因爲從整體和全局看,社會主義制度優於舊社會制度,不需要從整體和全局上推翻它,社會主義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更能容許生産力發展的性質,也不需要從整體和全局上推翻它們。類似“十年内亂”那種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否定一切的言論和行動,實際上是妄圖抛棄整個社會主義制度,推翻社會主義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因此,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的整體和全局,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前提。只有在堅持整體的,全局的社會主義的前提下的改革,才是社會主義的改革。任何離開這一前提下的所謂“改革”,都必定會把社會主義搞亂。有些黨政機關單位利用職權經商辦企業,從中牟利,擾亂經濟秩序;有些單位弄虚作假,轉讓營業執照或進口指標,使國家、集體受害;有些黨政幹部亂拉關係,搞轉手承包工程,謀取私利;有些單位乘工資改革之機突擊提幹提級;有些單位亂發補貼,揮霍國家、集體財産;有些單位非法炒買炒賣外匯……這種種現象,都是社會主義制度所不允許的,更不是社會主義改革的應有之義,應當認真檢查,嚴肅處理,刹住這些不正之風,並從思想上端正對社會主義改革的認識,關心社會主義的全局,把社會主義的局部改革搞好。

  (二)改革的系列性

  黨的十二届三中全會文件指出,我們改革經濟體制,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産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繫的環節和方面。這裏指的是經濟體制系列性的改革,包括計劃體制、價格體制、經營體制、工資體制和政府機構對經濟的管理體制等一系列的環節和方面。這些環節和方面的改革又都是相互聯繫的。如要實現確立國家和企業、企業和職工這兩方面的正確關係,勢必要牽動整個經濟體制的各個方面,需要進行計劃體制、價格體制,國家機構管理經濟的職能和勞動工資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從經濟體制本身的系列性改革中可以看到,社會主義的政治體制、教育體制、文化體制等等的改革,也同樣有各自的系列性。而且各自的系列裏面還有小系列,外面還有大系列。從這一角度上説,經濟體制的改革,只是改革的大系列中的一個中系列,它是由計劃體制、價格體制等等小系列組成的。因此,在小系列内的改革,必須放眼於中系列的改革;在中系列的改革中,注意搆成它的各個小系列的全面聯繫,並逐步地、有序地進行調節,以保证任何一個小系列改革,不至於影響其他小系列的正常運行。忽視這一系列和其他系列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不注意這些系列的逐步和有序的調節,經濟體制等的改革還是不能順利進行的。

  (三)改革的重點性

  社會主義的改革,是有重點的。馬克思主義告訴人們,在全面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必須堅持重點論。所謂重點論,是指研究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種矛盾時,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我國現階段主要矛盾所决定,我們已轉入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偉大時期,經濟體制的改革便成爲社會主義改革的重點,社會主義的政治、文化等等體制的改革,必須圍遶這一重點來進行,這是一。由於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現代工業和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這就决定了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在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加上這幾年城市改革還只是初步的,城市經濟體制中嚴重妨礙生産力發展的種種弊端還没有從根本上消除,加快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本身具有的内在要求使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又必須以城市爲重點,這是二。三,因爲城市企業是工業生産、建設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的承擔者,是社會生産力發展和經濟技術進步的主導力量,這就意味着城市企業的改革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關鍵地位。現在我國城市企業,包括工業、建築業、交通業、商業和服務業等,已有100多萬個,職工共達80萬人,它們提供的税收龢利潤,占了全國財政收入的80%以上。這表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充分發揮城市企業及其職工的生産和經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改革的自覺性 

  這種自覺性首先表現在黨和政府領導的自覺性,使社會主義改革能够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其次表現在廣大群衆的自覺性,使社會主義改革能够做到群策群力,萬衆一心,充分顯示人民群衆對改革的强烈願望和實踐精神。只有這兩個自覺性密切地結合起來,才是社會主義改革的自覺性。光有黨和政府的自覺性而無廣大群衆的自覺性,或者相反,都不可能把社會主義改革搞好。這裏説的都是兩個自覺性的問題,雖然是針對經濟體制改革而言,但對於其他領域的改革同樣適用。這和以往階級社會是根本不同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癥結正是在於,對生産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識的社會調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42頁。)更談不上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資本主義的改革,也不能充分調動廣大群衆對於資本主義改革的自覺性。這是因爲,資産階級内部的勾心鬥角,不可能作出統一的改革方案和自覺一致的行動;廣大群衆處於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不能從根本上解脱受壓迫的地位。當然,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在内的階級社會,各自也曾經出觀過這樣那樣的改革,甚至於取得一些成效,但終究是被迫的、盲目的,不存在整個階級有意識的、自覺的改革,更無法長期緩和社會基本矛盾根本對抗的尖鋭性。只有社會主義社會,代表全體勞動群衆根本利益的黨和政府,才能自覺地根據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和廣大群衆的實踐呼聲,敢於領導、善於領導社會主義的改革,依靠廣大群衆的自覺性,自我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社會主義事業。

  (五)改革的創新性

  列寧指出:“社會主義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創立的。……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衆自己創立的。”(《列寧全集》第26卷,第269頁。)可見列寧對社會主義時期人民群衆生氣勃勃的創造性是給予極高的評價的。這種創造性,當然是創造社會主義這個新事物的創造性,也即創新性,它在社會主義改革中表現得更爲突出。十二届三中全會文件指出,改革是“群衆性的探索和創新的事業”,“廣大群衆在改革的實踐中有偉大的創造。”我們説相信和依靠群衆的智慧和力量,不是空洞的,在社會主義改革中,就是要相信和依靠群衆的創新性。凡是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創新性,都是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創新性。這種創新性同戰争年代是有所不同的。當我們還没有取得全國政權時,不打破反動政權,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就建立不起來,所以要武裝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走的是不破不立、先破後立的路子,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社會主義建設尤其是在社會主義改革中,凡是要改掉不適應生産力發展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中的某些弊端,都必須先在實踐中把新的東西逐步立起來以後才能取而代之,戰而勝之。也就是説,不立不破,先立後破,應是社會主義改革中的創新的路子。這幾年的改革實踐證明,只有創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直接使人們的經濟生活起了重大變化,從而引起人民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的重大變化,出現了適應現代生産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學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步摒棄那些落後的、愚昧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同樣,要克服安於現狀、思想懶惰、懼怕變革、墨守成規的習慣勢力,也必須有善於創新、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改革者在實踐中做出榜樣,用創新所帶來的效力去感染那些受習慣勢力影響的人們,使他們樂於前進,投入到創新性的改革之中。

  (六)改革的開放性    

  社會主義改革不是封閉性的改革,而是開放性的改革,即對内對外都要開放。關於對外開放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開拓了世界市場,過去那種地方的龢民族的自給自足的閉關自守狀態已經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所代替,一切國家的生産和消費都已成爲世界性的了。在當代,生産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迅速,盡管國際關係錯綜復雜,矛盾重重,但從總的方面來説,國際性的經濟技術的聯繫仍然很密切,任何國家要發展起來,閉關自守都是不可能的。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把對外開放作爲長期的基本國策,作爲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措施,也就不會有這幾年來社會主義改革的顯著成效,更不會有今後更大的發展。鄧小平在中顧委三次全會上説過:“你不開放,再來閉關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經濟發達國家水平,肯定不可能。”有的同志認爲,社會主義搞對外開放會喪失“純潔性”,會“變修”。這是不對的。因爲這種觀點只能反映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濃厚的封建主義情緒。當然,對外開放一定會帶來一些消極因素,但這並不可伯。不能因爲會有一些消極因素,就放棄對外開放這一長期的基本國策。相反,今後必須繼續放寬政策,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國外市場,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時,經濟上的對外開放又和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科學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不能在文化上搞自我封閉。應當讓廣大幹部、群衆接觸和瞭解其它國家的文化,學習和吸取其有益的東西,堅持排污不排外。我們强調開放,不僅僅是對外開放,還有一個對内開放的問題。國内各地區、各部門之間也應當打破封鎖,打開門户,互利互惠,共同發展,以便充分利用國内資源和國内市場,把我們的經濟搞活。此外,還要把我們的政治、文化、科學、教育、文藝、學術等等方面都搞活。要搞活,必須反對求穩怕亂或活而大亂的傾向,做到穩中求活,活而不亂,以活治亂。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改革中的大事,體現社會主義改革的特點,需要我們給以足够的重視。

  (這是作者在1985年初爲“廣東社會改革發展研討會”而寫的論文,發表於《光明日報》1985年5月6日,後收進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與改革》一書。文中認爲,要把握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上探討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及其特點,是搞好社會主義改革的兩個關鍵環節,並就以上兩個關鍵環節作了初步論述。)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