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州首創的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



  1984年北京成立的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標誌着我國隨着經濟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進步,已經將殘疾人的社會教育與社會福利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之上了。這件事曾經在世界各國引發起强烈的反響,是情理中事。

  但是,由於我國的物力財力仍有困難,再加上一些主觀原因,中國殘疾人當中弱智兒童的教養與福利問題,還没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更談不上進行認真有效的填補空白的工作,衆多有弱智兒童的家庭和父母爲此焦心憂慮而成爲沉重的負擔。因此,及時及早,盡快盡好,救治那些無辜的孩子,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教育、理療、訓練和培植,使之成爲具有堅定人生信念,能够自食其力並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而不致成爲社會的負擔。這正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人道主義的一個重要内容,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

  有鑒如此,廣州一批熱心社會服務的有志青年,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偉大洪流中挺身而出,首創了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開始填補我國弱智兒童福利教養方面的空白,爲國家分憂,爲弱智兒童造福,充分展示了年青一代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中的重大作用。

  廣州首創的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究竟是怎樣搞起來的?她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或做法?筆者帶着這些問題。於1985年5—6月間進行了多方面的社會調查。

  一

  廣州市關於弱智兒童的基本情况,資料十分缺乏,因爲從未有過對此進行專門的社會調查和作出具體詳盡的統計。我們只好以本市越秀區泰康街作爲初步的抽樣調查。調查對象是居住在這條街道内4—15歲的弱智兒童。調查結果可以歸納爲如下幾個問題:

  (一)弱智兒童數

  泰康街是市内一條比較繁華的街道,社會環境以及各種物質文化生活條件,都處於本市中上水平,選擇它爲抽樣調查的地段,對本市具有代表性。

  (二)弱智兒童的弱智程度

  我們曾經偕同幾位熱心的醫務人員,對泰康街弱智兒童逐一做了初步檢查,主要方法是采用《韋克斯勒兒童智能量表》(簡稱WISC)進行一般的智能測驗。

  廣州市全市弱智兒童的弱智程度比例,估計也與上述數字相差不遠。這個情况説明:一、輕、中度者占了絶大多數,若及早專門教治,可望取得大面積效果;不然,問題會變得愈加嚴重。二、重度以上者雖然比例不高,但全市加起來人數就多了,若不引起高度重視,嚴重性尤爲明顯。

  (三)有人認爲,對弱智兒童進行專門的教養與治療是白費心機的。這個觀點不對

  近幾十年來,由於臨床醫學、遺傳生化、神經生理、行爲發展等科學的發展,通過預防診斷、治療和教育訓練,使智力落後之人數逐漸下降,這在世界上是不乏先例的。其中關於後天早期剥奪而形成智力落後的兒童的教治問題,心理學界早在20世紀30—40年代就作過許多研究,證明輕度智力落後是可以經過教治轉好的。心理學家Skeel曾對兩組兒童進行過對比研究:第一實驗組13個年齡爲19個月、平均智商爲63.4的兒童,在改變了原來落後的孤兒院環境、進入一個更加多變、富於刺激,而且是一個爲社交和情緒發展提供豐富機會的、爲心理落後兒童而開辦的慈善機構之後,其中大多數兒童由於有成人的護理,便形成了一個熱情的、一對一的、成人——兒童的關係正常的小集體。第二個組的12個兒童平均智商爲86.7,他們仍留在一個30年代落後的孤兒院中,那裏工作人員很少,社會關心不足,玩具、遊戲不多,床單罩着的摇床限制了視覺的探究機會。這兩個實驗組經過一年半之後再測查的結果是:第一實驗組兒童平均智商爲91.8,增長28.5;第二個實驗組的兒童智商爲60.5,减少26.2。這一對比研究表明:輕度弱智兒童在一定的教治條件下是可以减輕或消除其病狀的。

  (四)當然,科學的教治之能使弱智兒童轉好,又是同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相關聯的

  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對弱智者是否關心、重視並進而救治工作,這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    

  例如,澳大利亞對智力落後者是非常重視的。他們的法律規定:在大學、中學、小學都要設立專職心理學工作者,負責處理學生中一些發展、學習、行爲等方面的困難問題,並分區設立特殊教育中心。這些中心的設備相當現代化,其中有大型兒童活動觀察室、遊戲室、附有電視監視系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實驗設備等。這些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對智力發展方面、行爲方面和學習方面有問題的嬰兒、學前兒童或學齡兒童進行訓練,使其能通過訓練回到正常的班中去學習。

  但是相比之下,我國在這個方面是落後了。到目前爲止,都還没有這樣一個專門爲弱智兒童而開設的教治機構,更談不上這種機構的現代化了。因此,泰康街有關家長一致呼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來想方設法,逐步解决弱智兒童的專門教養與福利問題。在調查中接觸到的那些家長,無不曾爲自己的骨肉四出求醫、求托、求學等等花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苦於找不到一間專門爲弱智兒童而開設的教養機構或治療機構。我們認爲,這些家長的呼吁絶對不是過分要求。目前政府有困難,我們都能諒解。但是,“政府一時還辦不了的事,可否交給民間來辦?”“民辦公助,不也是一條可行的路子麽?”這些家長的意見及建議也是對的。群衆有這種迫切需要,力量又存在於群衆之中,這就是廣州首創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成功的重要原因。

  二

  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究竟是怎樣搞起來的?

  (一)社會主義的任何事業,都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去開創。在民辦社會福利事業方面,我們廣州就是有那麽一批熱血青年,首先倡議發起和創立了這個兒童福利教養院。

  告訴我們: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且3/4是女的;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解放牌”,思想活躍,包袱不多,有一股改革創新的闖勁。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特别注意了他們創院的動機和目的,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認爲該項社會福利事業是人道主義事業,要急國家之所急,急群衆之所急,爲這一事業作出努力是很有意義的。

  2.認爲我國這一事業還很落後,國内尚無民辦的,先在廣州辦起來,有典型示範的作用。

  3.認爲廣州目前創辦這一事業,具備了許多有利的主客觀條件,而關鍵的問題是要有人開個頭,闖出一條可行的路子來。

  4.認爲1985年是國際青年節,作爲中國青年,每人都應做點切實的事情度過這一有意義的一年,同時也是對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一個實際響應。

  人類歷史上的許多事情,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做出來的。出於以上動機與目的,這4位青年人便自覺自願地聯合起來,於1985年元旦正式向廣州市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和市衛生局提交了籌辦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的申請報告。但是,主管這方面工作的個别領導同志由於對這一剛剛出現的新生事物還不甚理解,没有足够的思想準備,一時没有給予熱情支持,甚至於對這幾位青年人産生懷疑態度,認爲他們不安心本職工作,有意給政府出難題,所以派人對他們的來歷、表現都作了調查。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幾位青年人造成很大壓力。然而,這些青年人相信自己的事業是正義的,也相信市政府主管這一工作的個别同志是會在瞭解他們以及這一事業的基礎上,逐步改變態度,而給予及時支持的。彌後的許多事實也逐步證明,他們這一諒解和等待的做法,也終於得到了主管同志的逐步諒解和支持。這也説明瞭一個道理: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過程中,對於一些新生事物的認識本身有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領導者難免有時認識會落後於群衆,一旦發現了這一點而産生認識上的矛盾之後,只要雙方采取正確對待的態度,不一致的認識是可以變成一致的。

  在開始,市政府絶大多數同志的看法是十分明確的。他們認爲:這事在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是公辦、民辦或公辦民助、民辦公助混雜着搞的,何况我們是發展中的國家,更應該兩條腿走路;實事求是,相信群衆,是我們黨强調的一貫精神,辦這事也不能例外。正是在這種看法的鼓勵下,4位發起者感到了巨大的力量,也感到上級領導的重視,因而更加堅定了他們辦院的决心和克服各種困難的鬥志。

  4位發起者像大多數現代青年一樣,是時效觀念很强的人。他們意識到:耐心等待是必要的,但等待並不意味着引頸盼望,正義的事業不能只靠幾個人包打天下,必須走出去接觸各階層人士,争取同情者和支持者。爲此,他們毅然作出這樣的决定:①號提出其單位准予停薪請長假來從事這一籌辦工作的建議,被大家采納了,而且在停薪之後,①號不能拒絶②、③、④號或者其他同志的“救濟”。直到發文爲止,①號都處於被“救濟”之中。但是,要把籌創該院的進展情况在報上登個廣告,却是要出大錢的。他們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不够數就只有向别人借款了。有些報紙出於對這一事業的同情和支持,同時也瞭解他們的困難處境而分文不收。本市許多青年朋友對這一新生事物大力支持的信件一封封,一叠叠,從許多單位和行業飛來。這種關心公益事業的熱情是相當可貴的。在這些青年朋友中,有市個體勞動者協會主任,有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有市出租汽車公司,有醫務工作者……這些人,都成了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的積極籌辦者。至此,這個籌辦隊伍不僅有幹部、編輯、教師、醫生,而且也有作家、個體勞動者等公開出面。

  於是,人們一面繼續造成社會輿論,一面又反復推敲辦院的章程;他們把一切設想以及有關事宜,都一一及時地向申請部門呈報,以便争取上級機關瞭解情况,加速批準辦院的日子。任何一件新生事物的出現,都會遭到許多非難。這時社會上也刮來一股冷風,什麽“不務正業”啦,“愛出風頭”啦,“撈取政治資本”啦,等等,帽子一大堆。但據筆者考察,這些公而忘私的熱血青年,是很有一番肚量的。他們説:“我們没有時間同這些人談短論長。”很好!要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業,就需要這樣。所以我們調查的結論是:他們根本没有足够的資格,接受由謡言所編織的那些莫須有桂冠。

  (二)社會主義的任何事業,不僅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去開創,而且必須有社會各界的支持。廣州首創兒童福利教養院的過程,也充分説明瞭社會各界支持的極端重要性

  第一,他們得到了上層人士的大力支持。一位副市長在聽取了匯報之後,便立即在申請籌辦的報告上寫道:“我支持”。3月中旬,150多名市人大代表帶頭爲籌辦兒童福利教養院進行募捐,他們中有孫樂宜、孔慶餘、林道平、何静宜、釋新成長老……在弱智兒童游園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安良,市政協副主席饒衛華、李維綱,以及政協各民主黨派負責人,都親自爲籌辦中的兒童福利教養院贈送禮物。80高齡的著名教育家廖奉靈女士,抱病在家接見了主要發起者。她説:“我很感激你們有志以此作爲事業。”中山醫科大學卓大宏教授不僅寫信支持他們,而且送來一批醫書,并親自指導弱智兒童的驗測工作。該大學兒科專家温存智等人,還特别爲弱智兒童進行檢查和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第一軍醫大倪大鈞主任爲首的科研小組,專爲發起者提供了200多名病孩的情况及住址,並爲辦院方案提出了具體意見與建議。

  第二,他們得到了群衆的大力支持。1985年2月22日,本市220名弱智兒童家長,在發起者的協助下,自願組成了廣州殘疾兒童家長委員會,併當即捐出款項360多元。市六榕寺雲峰大和尚、新成當家師等15人,將個人積蓄共703元和該寺的400元,一並送到發起者手上,作爲辦院的經費。市二人民醫院還專門爲之義賣。市50多位書畫金石名家也將自己的手筆捐贈,計有200多幅(件)精品。省、市總工會、市團委等幾個單位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第三,他們得到了新聞單位的大力支持。省電視臺,省、市人民廣播電臺,《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省《電視週報》,香港《大公報》、《文匯報》,乃至於新疆《生活導報》等,都對於這一新生事物作了報導。

  第四,他們得到香港人士的大力支持。香港知名人士馬文輝老先生親自寫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件,熱情鼓勵他們好自爲之。香港立法局議員、弱智人士服務協進會主席葉文慶女士等8位專家和社會工作者,專程自費回穗與辦院者座談,同時捐款、送書贊助辦院。香港青年吴藍濤、陸德泉先生獲悉穗辦此院的消息之後,便放棄在港工作,自費投入這一事業,自費爲籌辦之事奔走於港穗之間,熱誠爲之服務。其中吴藍濤先生捐資數千元港幣。香港明愛中心康復部部長黄綺湘小姐在捐資相助的同時,還向該中心負責人介紹了廣州青年辦院的情况。該中心負責人十分關心此事,便將此事鄭重地列入他們工作日程的一部分,準備長期提供廣州辦院有關的器械設備和一應資料等實物援助,並定出協助培訓師資的詳盡計劃,第一期計劃爲一年,已先後由黄綺湘小姐帶領25人次的專家回穗指導。由於該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黄綺湘小姐代表該中心被選爲廣州兒童福利教養院副理事長,該中心社會工作部秘書長陳秀嫻女士也被聘爲顧問。

  第五,他們得到了國外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例如,美國的熱心者拉沃伊教授、艾倫教授和瑪麗小姐,她們在廣州看到廣州首創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的消息後,便自動來幫助該院的工作。她們説,能爲中國兒童做點事,是她們師生最大的心願。瑞士明愛中心還拿出14萬元港幣作爲義捐,該中心肖惠姬女士也被聘爲顧問。

  由於有以上5個方面的熱心支持,極大地加速了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的籌辦成功。整個過程,前後半年之久,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終於在市工農教育辦公室備案准予成立籌辦機構了。爲了表彰廣州青年在這件事業上的開創精神,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全國特殊教育委員會“六一”前聯合發來電報:祝廣州弱智兒童愉快!祝廣州爲這些孩子操心的各位同志愉快!同時,他們還特地匯來了500元作爲辦院的活動經費。不久前,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和市教育局也已分别承認了該院的合法地位,准予同時備案,並與市工農教育辦聯合一起,支持該院的籌辦工作(該院也於1985年9月1日正式開學)。

  三

  前面已經簡要地介紹了廣州兒童福利教養院的創辦經過。但是人們對她的性質、宗旨、組織、管理、師資、教學等等一系列的情况,還不是很清楚的。這就必須逐一加以瞭解了。只有瞭解了這些情况,才能進一步認識她的概貌,並從中得到啓發與借鑒。

  (一)關於性質和宗旨問題,該院認爲

  1.她是慈善性質的社會服務機構,開展的一切工作,均以推動社會福利工作、實行全面性社會福利救濟服務爲最終目的,體現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2.她對由於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弱智的兒童開展治療、教育、訓練相結合的工作,幫助弱智兒童發揮最高潜質、訓練肌能、感知反應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其對人生的信心。3.她争取政府以及呼吁社會各界對弱智兒童的治療、教育、訓練工作給予同情、重視以及實質性的援助。4.她堅决反對輕視、歧視、虐待、遺棄弱智兒童的行爲,保障弱智兒童的權益,開展廣泛深入的人道主義教育。5.她宣傳推廣優生優育知識,向社會提供諮詢服務,爲提高人口生産質量,减少和避免弱智兒童的産生而努力。

  (二)關於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問題,該院認爲

  1.她根據自身性質特點向政府有關方面申報合法地位。2.她設立的理事會,是本院最高領導機構,各理事必須是出錢出力,熱心社會福利事業,具有愛心的人士擔任,任期一年,可連任。3.她的理事會内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執行理事及榮譽理事,待條件成熟即設理事辦公室,與院内行政工作分開。4.她的榮譽理事長席位專爲對本院作出特别貢獻的高級人士而設。5.她的理事會的主要工作是開展社會活動,籌集基金,對國内外的宣傳、聯絡并發動大規模募捐、資助、組織講演講學等,並制定本院各項規章制度。6.她的理事會實行全面民主,每半年召開會議一次(特殊情况例外),决議在2/3理事出席投票方爲有效,以少數服從多數通過執行。理事長享有兩票表决權。7.她的理事會下設院長一名,另設院長助理一名。院長必須由有資歷的教育人士擔任,全權負責院内一切工作,院長助理協助院長開展各項具體工作。8.她的院長任免在理事會,院長助理由院長選定報理事會批準。9.她的教職員工一律經過嚴格的專門培訓,待有條件,教員必須接受高等、中等專業正規訓練。全院實行崗位責任制,對工作優質優效者予以奬勵。

  (三)關於教學與規劃等問題,該院也作了闡述

  1.教育訓練的總則是幫助學童發揮最高潜質,學習日常生活中所必須的文化,提高其自理、自立能力,適應家庭、社會環境。2.教學内容分爲發展遲緩(邊緣弱智)班與弱智班。前者使用正規課本從一年級教起,開設數學、體育、圖畫、音樂、遊戲、語文等6科;後者參考香港同類機構教材,以生活常識爲例,綜合語文、數學、體育、圖畫、音樂和遊戲施教。3. 1985年内招收4—12歲輕度弱智兒童80—100名,以全托爲主。其中7—12歲4個班,每班12—16人;4—6歲2個班,每班12人;不能自理的學童暫作一個護理班。由此備配教員8人,保育員8人,醫生1人,厨雜2人,與學童數之比爲4:10。4.待有條件,要逐步開辦招收中等弱智兒童的二院,招收深度弱智兒童的三院,並開辦福利工廠,安排有一定勞動能力而又不能參加社會工作的弱智青年就業。5.爲保证教學、管理質量,必須逐步引進、吸收香港與世界各地同類機構先進的東西,除了由香港專家回穗培訓外,也計劃選送部分骨幹赴香港受訓。6.至於經費,除政府、社會資助外,由入院學童家長每人出資500元,3年内還本不分利,日常開支來源靠業務與學費收入,主要用於場地租金、教職員工工資、各項津貼及辦公用費等。7.對於募捐、贊助之款項,不得挪作奬金使用。定期由家長委員會查賬並由公證處核實。8.争取教育部門提供部分帶薪師資,從師資角度上體現民辦公助,同時减輕該院部分經濟負擔。

  (四)從廣州首創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這一新生事物中得到的啓示是什麽   

  這是我們進行這次社會調查過程中不斷思考的問題:路,是人走出來的。廣州民辦兒童福利事業,就是依據我國的具體國情,依據廣州的實際條件,開拓的一條民辦之路。這條路,有其堅實的群衆基礎,有其廣泛的社會支持,有其科學的精神,有其實幹的風格,具有不可估量的生命活力,不僅對解决廣州弱智兒童的社會教養與福利問題有着切實需要,也對全國這一事業起着示範作用,而且通過這條民辦之路,不也可以在諸如此類的許多事業上,把生命的活力貫注進去嗎?筆者獲悉,由於受到幾位青年人首創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這一新生事物的深切啓示,廣州已有18個大單位聯合發起籌資興建殘疾兒童康復中心的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可以預料,隨着時間的推移,民辦社會福利事業的潮流將會波及神州大地而愈益顯示出其美妙的青春,此其一。

  創業是需要膽識與才幹的,如果把它用在創辦全民所有制之外有益於社會主義的事業上,同樣是大有可爲的。正如創辦廣州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一樣,其艱難奮鬥的程度,甚至是創辦一些全民所有制事業所不可比擬的,尤其需要有加倍的創業膽識與才幹。唯其如此,這些創業者的膽識與才幹就現得更加光彩奪目。此其二。

  我們的許多事業該錦上添花就錦上添花,該雪中送炭就雪中送炭,這不言而喻。但是,熱衷於錦上添花而不屑於雪中送炭者,在一些領導者中是時有所聞的。在這個事情上,看一看許多群衆的行動,應該得到一點啓發。據調查:到目前爲止,已有近百名各行各業的人員寫信或親自上門要求到廣州兒童福利教養院協助工作,還有一批省内外離休幹部、醫生、教師等,也主動提出要爲該院做義務服務。這是何等感人的雪中送炭的精神。這一民辦福利事業雖則開了頭,但面臨的各種實際困難還很不少,扶上馬,還要送一程。這不僅是群衆的事,更是有關領導的事。群衆有雪中送炭的行動,政府部門更要有雪中送炭的行動,此其三。

  説到底,對於民辦的社會福利事業,要有一個正確對待的態度。在全國總工會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與會者高度評價了廣州首創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的壯舉,指出民辦社會福利事業,是解决職工後顧之憂的一條可行途徑,是解放了生産力,絶對不是什麽不三不四的東西。也因此,我們鄭重地向有關部門提議:應當及時地表彰廣州兒童福利教養院的首創精神,表彰那些爲開拓這一事業而不息奮鬥的勇士,以便從精神和物質上,激勵他們不斷前進,此其四。

  在這裏,我們要特别寄希望於開創這一事業的青年朋友,在這條初步辟出的道路上,應當不滿足於一時的成功。因爲這一成功僅僅是個開始,前面的路還長,還會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艱辛,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考驗在等待着。因此,是否把這一平凡而艱巨的事業作爲自己終生奮鬥的事業,是否把這一事業堅持到底而不半途而廢,這確實是必須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付諸長期實踐的嚴肅問題,此其五。

  最後我們呼吁:有關部門必須組織人力物力,對省、市弱智兒童以及其他殘疾兒童的人數、現狀以及成因等方面,進行有領導有計劃的全面調查並作出綜合教治規劃,同時把科研工作抓起來,與優生優育問題結合起來,在考慮解决方案時,應將公辦、民辦、公辦民助或民辦公助等途徑列入其中,以調動各方舉辦社會福利的積極因素。這些工作當然是大量、艱巨、長期的,但又是必須抓好的,應當成爲領導機關議事日程上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

  (這是作者在1985年5—6月間爲籌備廣東社會學學會所作的一項專題社會調研報告,也是國内最早關注民辦兒童福利教養院的一項專題社會調研報告,呈報給廣東省、廣州市有關領導,發表於1985年第5期的《學術研究》,同年《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引起全國20多個省市有關單位的關注。文中指出,用人道主義的觀點來看待弱智兒童的教養問題,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必須有民間社會的力量來分解其難。廣州一批熱血青年參與這項工作,在國内則是一種創新舉措。)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