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十六個“化”



  以鄧小平同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以廣東改革開放16年來的偉大實踐爲依據,以廣東省今後的發展戰略和戰術的需要爲動力,以力争20年内廣東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爲目標,謝非同志在中共廣東省委七届三次全會上提出了“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重大决策。這一决策振奮民心,引起廣東各界的極大關注,大家都來討論這件大事,都來獻計獻策,有利於集思廣益。

  我認爲,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起碼要注意下列16個“化”:

  一、意識要超前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裏講的“預”,就是超前意識。它是一種主動意識,有此纔可能争取主動權,發揮主動性,産生主動力,形成主動局面。建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超前意識愈强,其主動權、主動性和主動力就愈强,主動的局面就愈形成現實。

  二、决策要科學化

  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能够及時地公開進行討論,這本身是個大改進。從粗略的角度來看,建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框架是科學的,但是許多重要環節和措施,還有待决策的科學化來解决。只有堅信、堅持决策的科學化,建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才有可能逐步變爲現實。

  三、規劃要國際化

  具體到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規劃問題,始終要把該地區放在國際的大範圍内加以考察,使之實現國際化的要求和標準,纔可能與世界接軌,形成環球不可或缺的重地,並自立於世界經濟區之列。這就要認真扎實地研究國際化要求與標準,同時進行合理的取舍。

  四、實施要協調化

  前面三個“化”,要靠實施的協調化,才能貫徹到底,落到實處。因爲該地區各自的基礎、地位、作用龢利益的矛盾關係,局部與整體的矛盾關係,政府行爲與競争行爲的矛盾關係,此外的體制結構和産業結構等一系列的矛盾關係,都有待理順,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而不是相反。

  五、經濟要市場化

  建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無疑要以經濟爲基礎、爲中心。經濟基礎强大,經濟建設中心突出,只有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與發展。但什麽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的科學體制又是怎樣的?都得靠建立經濟區的新實踐來加以深化和完善。只有切實地解决這個關鍵,經濟的市場化才能化得了,化得好,化得妙,化得有特效。

  六、發展要社會化

  經濟區的發展,不僅是經濟的發展,還包括發展的社會化。一是指發展的多樣性、全面性、立體性和綜合性,二是指發展的量度和程度等。上述兩層涵義均需兼顧,不注意哪一個方面,都是殘缺的,會拖住整個經濟區的發展,也會損害經濟區的固有形象。

  七、開放要時代化

  社會主義改革的重心是開放。思想行爲不開放,改革就很難改下去,更難深化下去。但開放一定要重視時代化。和平發展時代有其特殊的機遇,要抓得住。只要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富强、民主和文明,就要放得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要不斷發揚“敢爲天下先”的優良傳統。

  八、效益要優質化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和社會的全面、高速發展,是以效益爲前提的。包括經濟效益在内,力求優質化,這是經濟區的生命所在,也是“團體冠軍”的威望所在。目今虚假的東西不少,一些人對廣貨在駡娘,難道不應引起高度的警覺麽?

  九、農村要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建立,最難的恐怕是農村的城市化,它的標準過低,没有意義;過高了,相應的條件要具備,啃起來就得花很大氣力。現在開始創建高標準文明村鎮的試驗,應納入農村城市化規劃和建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規劃。設若農村城市化了,經濟區似也大體接近初成。

  十、城市要現代化

  珠江三角洲農村要城市化,它原有的城市則要現代化。首先是作爲九個市府所在的城市,要大力改造爲現代化水準;其次是縣府所在城鎮要逐步現代化;再次是有條件的地方,特别是鎮府所在地,也應有現代化的動作。因爲城市現代化是經濟區成熟的主要標誌。

  十一、城鄉要一體化

  珠江三角洲農村城市化,城市現代化,既要分級推進,又要齊頭共建,連成一體,相得益彰。一體化不僅是外觀的形式,最重要的是“三大差别”的逐步消除,尤其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别,要控制在一定的度内;這種差别控制度又必需是具體的,可操作的。

  十二、模式要特色化

  什麽東西都照搬西方,甚至城鄉建設模式也不例外,這有失國情,不應提倡。因此,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别出心裁,搞出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模式來,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奇,以奇制勝。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模式到底是怎樣的?需要進行古今中外的比較研究。

  十三、區域要責任化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内各領域、地域、系統和單位,似應實行“逐層責任分解制”。領導責任到人;選人必須選準;責權利真正合一落實;考核真正嚴格、科學;决策、工作失誤真正付諸法律責任;同時要設立“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先鋒勛章”,對有突出貢獻者給予重奬等。

  十四、管理要民主化

  重决策,重規劃,重實施,重責任,還要重管理。管理民主化,盡量透明一些,才能真正吸引群衆,尊重群衆,發揚群衆路綫的優良作風,並賦予新時期的豐富内容。不能只相信自己,只相信幾個人,或某一部分人,就能包打天下,這樣是建不起偌大的經濟區的,也負不起嚴肅的責任的。

  十五、運作要法制化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建立的整個過程、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要依法運作,並以此爲依法治省的示範。因此,省人大有責任頒佈各種缺位的有關法令,完善各種不盡人意的原有法制,尤其要針對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自身需要,制訂更爲系統,對口的新法規,同時强化各級人大的權威,强化各種監督職能。

  十六、主體要文明化

  前面15個“化”,歸根到底要講文明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等,各有許多内容和要求,但離不開主體即人的文明化,它是聯繫各種文明的結合點。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搞得好不好,作爲主體人的現代文明綜合素質是緊中之緊,急中之急,要中之要。這就必需花大本錢,靠“教育强區”、“科技强區”、“文化强區”等,以改善文化素質,同時鎚煉現代文明所需的思想素質,包括理想、道德、情操、紀律和價值觀等等方面。

  (這是作者在1996年“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研討會”上的發言,發表於《現代哲學》1996年第4期和《南方日報》等,收進範英等撰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版的《這一手非硬不可——珠江三角洲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戰略論》一書。文中對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建設,從思想意識到科學决策,從戰略規劃到策略措施,從市場經濟到全面社會化、現代化,從開放的時代到效益與優質要求,從城鄉一體化到區域責任,從管理民主到運作法制,從模式特色到主體文明等共提出了16個“化”,並作出簡述,旨在全面勾畫出經濟區現代化發展的戰略藍圖。)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