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爲振興中華而探索



  一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華炎黄文化研究會、廣東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和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相繼成立,並爲振興中華偉大事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其中,由廣東鄭群先生首倡的“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課題,多年來已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在國内外産生了廣泛的影響,也爲我們寫作《當代中華凝聚力》一書以多方面的啓迪。

  《當代中華凝聚力》是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的一項重點課題。因爲研究精神文明,不可能不研究愛國主義,不可能不研究中華民族凝聚力。而從精神文明學的視角來探討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相關問題,有助於推進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研究,這個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再者,本書突出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系列性研究,是出於研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尤其是進行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需要,這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我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講了幾千年,還要一代一代往下講。若有一些較爲系統的論著來闡析它,有利於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科學性。而愛國主義的根本是“民族凝聚”的問題。如果把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理論稱之爲“民族凝聚學”,可能更賦深意。“民族凝聚學”應是專門研究民族凝聚系統及其相關規律的學科。“民族凝聚系統”的内容相當豐富多彩,要下苦功開發。爲了開發“民族凝聚系統”的研究,我們就當代中華凝聚力方面先走了這一步。

  《當代中華凝聚力》一書的四級提綱定於1991年冬,第二年春初開始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認爲“民族凝聚學”可以有“一般民族凝聚學”和“中華民族凝聚學”,兩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當代中華凝聚力》一書,屬“中華民族凝聚學”範圍,而且講的重點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在當代的狀况。但它不等於“中華民族凝聚學”,更不等於“一般民族凝聚學”。因此,《當代中華凝聚力》一書的主體内容,只是探索“中華民族凝聚學”的前奏,或者説,它爲“一般民族凝聚學”的研究提供了初步思考。

  在此前後,已有學者提出“中華民族學”的概念和著述,(潘龍海、陳連開、金炳鎬等著:《中華民族學初探》,延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鄭群先生也倡議建立“中華民族凝聚力學”,(孔慶榕、李權時主編:《中華民族凝聚力論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總序》第4頁。)此外有的學者還考慮“中華學”的建構問題。(肖君和同志的一種見解。)看來,從學科建設上來深化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是20世紀90年代多家學者的共識。這説明,只要認真遵循“雙百”方針,中華民族凝聚力這一重大課題的探索,一定會逐步取得更大的成效,其發展前景是相當廣闊的。

  有的學者認爲,中華民族凝聚力不可能作爲學科來研究,在這個課題上提出什麽“學”是多餘的。這當然是一種觀點,有他的理由。但這使人們想起“厠所學”的提出,曾在幾十年間被人當作笑話,現在不是堂堂正正地走上學術論壇麽?何况,中華民族凝聚力這樣重大的課題,自有許多内在的規律,探索這些規律並形成相應的學科體系,比“厠所學”總要重要一些吧?

  在這裏,我們絶無貶低“厠所學”的意思。一些國家的現代化厠所,可以當餐廳。不能一提到“厠所”二字,便把它當作臟、亂、臭的代名詞,那是國内的一般習慣。把厠所有關方方面面的規律搞清楚了,就是學問;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較爲系統的見解或體系,就是學科。所以學科建構的問題,不是玄而又玄的東西,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不是學科越老越少越好,還要不斷地開發新的學科。新的學科不斷涌現是主體現代化的表現。這已爲學科史的發展所證明。

  在這個問題上,恩格斯講得很精彩:“每一種科學都是分析單個的運動形態或一系列互相關聯和互相轉變的運動形態的,同時科學的分類就是這些運動形態本身之依據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類和排列”。(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2月版,第209頁。)這就是説,每一科學都要分析這個科學的運動形態及同它有聯繫的那些運動形態;在分析這些運動形態本身時,要依據它們内部固有的規律來進行。

  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曾經明確指出:“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要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於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搆成某一門科學的對象。”(《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09頁。)這是説,確定某一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便形成某一門學科的對象,是一門學科體系最爲根本之點,有此,某一門學科纔可以逐步生長、發育和不斷完善起來,並没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問題。

  當然,對於任何新出現的學科,尤其對中華民族凝聚力領域所進行的多種學科式的嘗試,畢竟剛剛起步,遠不能説已經研究得很全面、很深刻、很完善、很有科學性。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但是,關於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學科建構問題,已提出了多種設想和方案,有的已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並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只要堅定信心,持之以恒,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一定會獲得纍累的碩果,這是毫無疑問的。  

  前面介紹的是關於中華民族凝聚力這一重大課題的提出以及近些年來的研究簡况,同時也講明瞭我們爲什麽要寫《當代中華凝聚力》一書的用意。下面將簡要地闡析與本書關係密切的一些重要概念。

  二

  “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這個概念本身,是由好幾個概念組成的。

  一是“力”的概念

  《現代漢語詞典》是從物理學上來講的,指使物體運動,或使運動的物體静止,或改變物體運動速度的作用,且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等。我們在書中把這個物理學的概念加以引伸,認爲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力”,具有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或者是這些力的變量,即分與合、散與聚、粗與精、小與大、流與源、虚與實、退與進、静與動、死與活、弱與强,等等。

  二是“凝聚”的概念

  《現代漢語詞典》也是從物理學上來説明的,即氣體由稀變濃或變成液體。但推而廣之,生物有機體之間的相互吸引,社會成員之間的集群而生,便有生物凝聚與社會凝聚的問題。《世界社會大百科全書》第二册的《凝聚力》,便把吸引人們結合在一起的社會力量稱之爲“社會凝聚力”。有社會凝聚力,當然也就有民族凝聚力,等等。  

  三是“凝聚力”的概念

  萊昂·費爾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0年將它定義爲“作用於群體成員身上使他們保持在群體内的所有力量的合力”。而我們通常把它看成是“内聚力”。從中外結合的方位來説,“凝聚力”就是作用於群體成員身上並形成各種内聚力的合力。因此,萊昂·費爾汀格的“合力説”早於我們的認識已近半個世紀。

  四是“民族”的概念

  《現代漢語詞典》作了這樣的界定:“歷史上形成的人的穩定的共同體,一般使用共同的語言,居住在共同的地域,過着共同的經濟生活,具有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一界定是基本科學的。本書在使用“民族”概念時,一般持此觀點,只是在“中華民族”與“個體民族”的使用範圍上有所區别。“中華民族”講的是搆成中國整體的56個民族及海外華人,“個體民族”則是指漢民族或其他某個少數民族。

  五是“民族凝聚力”的概念

  到目前爲止有幾種觀點:第一種,它是指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的兩個方面的凝聚力;第二種,它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由多元因素所搆成的合力;第三種,它是觀念形態的範疇,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張磊:《在增强中華民族凝聚力首次學術研究會閉幕式上的總結發言》,《增强中華民族凝聚力》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97頁。)第四種,它是具有共同社會特徵的民族成員爲了該民族的共同利益而産生的内聚力。(《中華民族精神與民族凝聚力》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99頁。)而本書則認爲,民族凝聚力是指作用於民族共同體身上並形成各種内聚力的合力。因爲前述“民族”與“凝聚力”的概念假定成立,得出這個結論是自然的事情。

  六是“中華”這個概念

  它涉及到“中國”這個名稱。“中國”名稱始於周,原非指國家,而是指國都。古時的帝王之所都就是“中”,所建立之城邑就是“中國”。把華夏民族居住的地區及建立的國家稱爲“中國”是後來的事。“中國”自古稱“中州”、“中土”、“中華”等。現在我們有時講“中國”,有時講“中華”,幾乎没有什麽差别。本書研究的民族凝聚力,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中也不時用“中國”的字眼,二者是相通的。

  七是“中華民族凝聚力”這個概念

  其本質是什麽?已有“物質本質説”,“精神本質説”,“物質與精神統一本質説”,“對中華文化認同本質説”和“横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兩個層面本質説”等。(孔慶榕、李權時主編:《中華民族凝聚力論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8頁。)由於理解的角度不同,我們在書中認爲,所謂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本質涵義,是作用於中華民族共同體身上並形成各種内聚力的合力。也就是説,這個合力既以物力爲本質,又以智力爲本質;物力與智力兩種本質又必然相互吸引,因而有其引力爲本質;這種引力還必須是活生生的東西,否則,什麽本質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它又以活力爲本質。一句話,以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爲主體的各種内聚力合而爲一,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本質。

  八是“當代”這一概念

  是指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這一歷史時代。本書以當代的中華民族凝聚力爲主綫,一是貫徹古爲今用的原則,把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研究直接導向當代,爲現實需要服務;二是在研究當代的同時,又把歷史的將來的有關内容,有機地帶入進來,使之源流交錯,互通全局;三是有利於把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放進當代世界發展的總背景下來加以對比考察,使之知己知彼,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本書選題的一大宗旨,貫穿全書的一根紅綫。

  前述8個主要的概念及其相關的問題,都同本書的基本搆架和所要展開的内容息息相聯。此外,本書還有一批新的概念,暫不在這裏一一列舉。這些新概念的提出,也僅僅是嘗試性的,有待進一步論证和檢驗。同時,我們研究的“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只是“民族凝聚學”中,“中華民族凝聚學”層面上的“力”的問題。但如前所説,“凝聚”本身是個大系統,不僅僅是“力”的問題,“凝聚力”之外,還有“凝聚源”、“凝聚場”、“凝聚體”、“凝聚核”、“凝聚鍵”、“凝聚鏈”、“凝聚點”、“凝聚綫”、“凝聚面”、“凝聚網”、“凝聚渠”、“凝聚熵”、“凝聚量”、“凝聚度”、“凝聚質”、“凝聚勢”,等等;而且“凝聚”本身存在不少同義、近義甚至於反義的概念,都需要進行比較研究。這些研究應是“民族凝聚學”的任務,本書都有所觸及,只是没有正式提出和進行論证罷了。

  但這並不要緊。飯是一口一口地吃的,路是一步一步地走的。我們深信從事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研究的一大批同仁,在經過近10年的集體合作與交流的基礎上,一定會有一天把前述“凝聚系統”的認識與理解,變爲成文的東西,並把“民族凝聚學”學科體系的初步框架搭起來。因爲做學問,搞理論,總不能原地踏步,總不能只跟着現成的結論在那裏搞注解,只滿足於人雲亦云。相反,它需要進行一些新的探索與嘗試,講點人所未講、言點人所未言的東西,那怕是幼稚的開頭。

  三

  以下應轉入正題,即對《當代中華凝聚力》一書的總體搆架和主要内容進行粗略的掃描,以便於讀者們把握本書的梗概。本書除總論外,共設8大編、32章,約110萬字。書中對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凝聚力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等作了界定,重點考察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内涵、成因、主體、客體、屬性、特徵、功能和發展等,旨在揭示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領域的主要規律及其關係,爲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服務,爲中華民族的統一和振興而努力。現就本書第一編的主要搆架和基本内容作些闡析。

  本書第一編講的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涵。這是研究當代中華凝聚力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我們認爲,當代中華凝聚力是一種合力,主要由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等四個方面搆成的。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内涵

  考察任何民族的凝聚力,都要從該民族最根本的因素即物力因素着手,考察當代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毫無例外。物力因素在當代中華民族中起着主要的凝聚作用,是中華民族獨立自由、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質關係,物質利益,亦即物質基礎。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古代,每一個民族都由於物質關係和物質利益……而團結在一起”。(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0月版,第169頁。)使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物質關係、物質利益、物質基礎,取决於物質生産力狀况。物質生産力是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0月版,第321頁。)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是個系統結構。這可以從要素角度、顯隱角度、層次角度和綜合國力的角度等來進行研究。物力系統中的諸要素存在着辯證統一的關係,具有整體性、層次性、開放性、動態性、可控性、優化性等特徵,具有輸入輸出和自我調節控制等功能,有着分體組合與整體結合等基本組合的方式。把握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系統及其要素的關係、特徵、功能和組合方式,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物質生産力,使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内涵更接近於完整性與科學性。

  在這一章中,理所當然地要考察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現狀。在近代以前時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的文明更發達更先進。這是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説出的内心話。但近代一度落伍也是事實。當代的狀况又如何?本書對大陸的物力現狀,臺、港、澳的物力現狀,都做了實事求是的闡析。

  我們認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興衰,大陸的興衰是關鍵,其中的物力因素是根本。中華民族要振興,在大陸,必須堅持貫徹中國共産黨提出的,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根本任務,並從經濟體制入手,進行社會主義的全面改革開放,把物力變革引向縱深發展的現代化的軌道上。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智力内涵

  如果説,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是它的根本内容,而智力就是它的核心内容。智力是一種經歷長期的積累而昇華並不斷更新豐富其内涵的具有永恒活力的精神因素,它在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進程中,會形成一種對全民族的行爲和思想發生導向和制約作用的精神定勢,成爲民族共同體的靈魂。爲什麽説智力是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我們認爲,中華民族固然有許多優秀的傳統,但這些優秀傳統的内核只能是智力傳統;中華民族固然有許多精華所在,但這些精華的主要部分就是智力精華。因此,對中華民族的智力精華不斷地發揚光大,是當代中華凝聚力中智力内涵的要義。

  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智力是個系統結構。從精神文明學的視角來看,主要有文化要素系統、思想要素系統和審美要素系統等。其中的文化要素系統,主要包括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和藝術等方面的内容;思想要素系統主要包括理想、道德、情操、紀律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内容;審美要素系統則主要是審美對象、審美意識和審美欣賞等方面。對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智力系統中各要素系統及各要素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它們各自具有的作用的認識,是相當重要的問題。而對中華凝聚力的智力系統在當代的狀况及發展趨勢的問題,本書也作了簡要的分析。

  當代中華要解放和發展物質生産力,要建設現代化,必須非常重視解放和發展全民族的智力。没有後一個的解放和發展,就不會有前一個的解放和發展。講智力的解放和發展,便有思想、文化和審美變革的基本原則與途徑,本書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對策。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引力内涵

  萬物皆有引力,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内部的物力和智力及其之間,也存在引力。引力在這裏是中華凝聚力的聯結紐帶。它不僅具有物力屬性,也具有智力屬性,是物力和智力兩種屬性的有機交融。其中,引力的物力屬性是引力的本質屬性,也是引力其他要素的基礎要素;引力的智力屬性是引力的核心屬性,它對引力的其他要素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引力作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聯結紐帶,主要是聯結其中的物力和智力,並形成對立統一關係,構建引力合力系統。在研究當代中華凝聚力問題上,不僅要講物力、智力,還要講引力,要把引力放進它的内涵之中,這是本書的一種看法。

  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引力,不僅有其内涵的相對獨立的地位和作用,它本身還有不同的層次,大致可分爲表層引力、中層引力和深層引力三種情况。表層引力是引力系統的最基本層面,它主要表現爲民族成員的心理結合力,即親和力和向心力;中層引力是民族的自我意識,即自信心和自尊心等等而形成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深層引力則是指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則是愛國主義。因爲“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第608頁。)只有這種“鞏固”的、“最深厚”的感情,才能吸引住衆多的民族成員並形成凝聚力。當代前述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識,也包括這種“鞏固”的、“最深厚”的感情,等等,不是空洞的,更不是可以離開物力和智力因素而存在。

  因此,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引力是運動變化的。引力運動變化的軌迹,就是當代中華民族由離散到聚合,由波動到穩定,由混亂到協調的歷史發展過程。這種引力的特點,是歷史繼承性和時代創新性的統一,歷史前進性與道路曲折性的統一,歷史過程性與不同階段性的統一。因此,研究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引力運動的目的、特點和關係,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活力内涵

  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涵,不僅包括物力、智力和引力,還包括活力。活力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生命所在,是當代中華凝聚力内在要素之間的矛盾性。因爲“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05頁。)這種“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的活力,一是代表進步。其中的生産力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列寧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7月版,第223頁。)也是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中活力的最高標準。也就是説,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是否進步,就看它的生産力是否具有生命的活力;二是代表文明。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進步成果。亞細亞雖有創造文明之力,但在近代却“無發揚文明之力”,這是樑啓超早年發出的感嘆。”(樑啓超:《飲冰室全集·文集之十》。)在當代的中華,則要不斷創造和發揚文明,其民族的凝聚力才會有生命的活力;三是代表希望。有活力便有希望。萬馬齊喑的局面一經打破,東方的醒獅將以其雄偉的英姿迎接21世紀的來臨。

  當代中華凝聚力本身也有個活力系統。它包括歷史活力系統、現實活力系統和潜在活力系統。黑格爾曾經指出,中華帝國既是最古老的、唯一持久的國家,也是最新的國家,(黑格爾:《歷史哲學》,三聯書店1956年12月版,第160、161頁。)因它具有“厚德載物”的包容性,這是歷史活力系統的主要特徵。而從現實活力系統來看,有以大陸爲主體的活力系統和以港澳臺同胞、海外華人爲主體的活力系統。在今後,由於“一國兩制”的逐步實施,中華凝聚力潜在活力系統更是人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活力及其系統的存在,便有這種活力及其系統的功能。從歷史和現實來看,當代中華凝聚力在大陸所具有的活力功能,表現爲主體性、關鍵性和激勵性的力量;港澳臺的活力功能表現爲橋樑性、共通性的力量;而海外華人的活力功能則表現爲分散性、國際性方面。對上述的功能特性,本書都做了一定的論述。

  可以説,在本書第一編中,基本上貫徹了我們對“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這一概念界定的觀點。同時,當代中華凝聚力内涵的四個方面又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

  四

  在探討了當代中華凝聚力主要内涵的基礎上,本書的第二編專門講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成因,主要包括歷史成因、階級成因、社會成因和現實成因四個方面。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歷史成因

  當代中華凝聚力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必有其形成的歷史因緣。要瞭解這種歷史因緣,“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繫,要看某種現象在歷史上怎樣産生,在發展中經過了哪些主要階段,並根據它的這種發展去考察它現在是怎樣的。”(《列寧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7月版,第430頁。)因此必須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形成和發展作個簡要的回顧。書中論述了中華民族孕育的物質基礎和怎樣由部落聯盟的産生到華夏民族的出現,及“中華民族”的漢民族與其他55個少數民族形成和發展的大致狀况。從這種歷史成因中可以看到,當代中華凝聚力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過程中不斷形成和發展的産物。

  同時,業經形成和發展的中華凝聚力,本身也有個興衰變化的過程。它在奴隸社會的興衰變化,在封建社會的興衰變化,在近代社會的興衰變化,雖然曲折起伏,各有其特點,但總的特點是連續性、反復性、前進性和復雜性。中華歷史凝聚力的形成、發展和總的特點,能够給人們以深刻的歷史啓迪,這對於增强當代中華凝聚力是十分寶貴的歷史遺産。

  從社會心理學上説,産生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全民族的認同心理、認同意識,這些心理意識因素又表現爲認同行爲。中華歷史凝聚力對當代中華民族的認同心理、認同意識和認同行爲的影響是相當强烈的。研究這些影響,可以進一步認識和瞭解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歷史成因。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階級成因

  馬克思指出,自從原始社會解體以來,“到目前爲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争的歷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250頁。)當代中華凝聚力形成的歷史,也與階級鬥争分不開,在探討其歷史成因的同時,便要探討其階級成因。中華民族大約自殷商時代,歷周初,經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因着財産的私有,社會階級的對立就一直没有停止過。(周谷城:《中國通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頁。)本書考察了中華民族的階級,着重從階級利益、階級關係和階級變遷的角度進行論述。在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國大陸的階級情况發生了根本變化,但階級還存在,一定範圍内的階級鬥争仍然存在。我們在研究當代中華凝聚力的階級成因時,既要看到幾千年來階級利益、階級關係對它形成的作用,還要看到當前階級狀况發生根本變化之後,對它形成的功能。    

  由此可見,階級利益、階級關係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息息相關。在同一階級利益和對立階級利益之間,對當代中華凝聚力形成的作用需要作出具體的分析。由此出發而確定的各種階級關係凝聚力,包括階級經濟關係凝聚力、階級政治關係凝聚力、階級社會關係凝聚力,等等,都會隨着一定條件下階級的變遷而變遷,它對中華凝聚力的形成也會表現出不同的作用。

  在這一章中,我們還對當代中華階級的結構形態、這種階級結構形態的凝聚力和主要優勢做了初步的分析,認爲當代階級凝聚力具有繼承性和廣泛性,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是當代中華凝聚力必不可少的力量,它對於加强當代中華民族的團結,加速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的統一,促進社會的文明等,有着重要的現實作用。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社會成因

  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形成和發展不僅有其歷史成因、階級成因,而且也有着社會成因。它“决定於人們所處的條件,……决定於在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321頁。)這樣的社會形式即形態,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經歷過三種:一是遠古的原始社會,那時的生産力水平極低,屬原始公有制經濟,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生發了原始文化及其混沌意識;二是古代的階級社會,以農業爲主體的小生産者王國,以私有制爲佔有方式的自然經濟,以血緣、等級爲紐帶的專制政治,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宗旨的封建文化,曾經産生了極其輝煌的人類文明;三是近代的階級社會,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使中華民族一度衰退,處於被動捱打的地位。

  當代中華經歷前述三種不同社會形態所産生的民族凝聚力,固然有各種要素的共同作用,但各社會形態中的社會經濟要素是最爲基本的要素,因此講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社會成因,首先是它的社會經濟成因,其次是它的社會政治成因,再次是它的社會文化成因。本書對什麽是社會經濟、社會政治和社會文化,以及它們對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的不同作用,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静態分析和動態考察。

  在動態考察中,認爲中華民族在近代社會的經濟凝聚力迅速衰落,政治凝聚力逐步喪失,文化凝聚力二律背反,因而更加激起了當代中華社會經濟凝聚力的巨大增强,社會政治凝聚力的空前高漲,社會精神文化凝聚力的健康向上。這是在對當代中華凝聚力歷經三種社會形態的探討之後,與當代社會即從貧困落後走向富裕先進,從封閉愚昧的舊中國走向開放文明的新中國的比較中得出的認識。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現實成因

  現實成因是當代中華凝聚力形成和發展的現實原因。中華民族當代的現實,離不開祖國大陸、臺港澳地區以及海外華人所在國家的現實。祖國大陸的現實,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現狀,正朝着鄧小平指引的正確方向不斷發展,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希望,從而增强了中華母體的現實凝聚力。與此同時,還應當看到臺港澳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現狀。尤其在經濟方面,香港和臺灣屬亞洲“四小龍”中的兩龍,實力雄厚,這是增强當代中華凝聚力不可缺少的物力因素。此外,當代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取得的成功和成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現實成因的一個重要方面。

  當代中華大陸的凝聚力有許多方面的表現,但主要是經濟繁榮、政治統一龢民族團結這三大方面;臺灣與母體大陸的交流已在迅猛地增長;港澳與母體大陸的依存關係隨着1997年和1999年的回歸正在不斷地加强;海外華人對母體大陸的情感更由於振興中華的共同心願而空前地高漲。可以説,當代中華的現實,是這種凝聚力形成和發展的最爲直接的原因。

  對當代中華現實凝聚力進行基本的評估是完全必要的。這涉及對凝聚力進行評估的指標體系以及對大陸母體現實凝聚力、臺港澳以及海外華人現實凝聚力的基本估量的問題。按照社會生産力性質和發展指標,民族國家主權、獨立和安全指標,國民生活保障概况和生活水平指標,民族國家内部社會的整合指標龢民族國家内部人文發展指標來衡量大陸母體及臺港澳地區的現實凝聚力,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必須創造更多的條件,開闢更好的途徑,最大限度地促成當代中華現實凝聚力的匯合與昇華。

  前述當代中華凝聚力四個方面的成因,所形成的歷史凝聚力,階級凝聚力、社會凝聚力和現實凝聚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能够在一定條件下匯合成爲强大的當代中華凝聚力。

  五

  在本書的第三編中,重點研究了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主體,包括民族主體、群衆主體、階級主體和政黨主體四個方面。這裏的主體,顯然是指人或由人組成的民族、群衆、階級和政黨。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民族主體

  斯大林認爲:“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斯大林全集》第2卷,商務印書館1985年10月版,第294頁。)我國的56個民族組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並在當代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充分顯示了它作爲主體的極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在當代中華民族主體的搆成中,漢族占全國人口的92%,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有着數千年悠久的發展史,對中華民族的進步與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其它55個少數民族的總人口雖然只占全國的8%,但分佈的地區廣闊,各自有其形成和發展的特質與共同點,並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然,任何民族都是歷史過程的産物,56個民族之間的雙向或多向交流而形成各種各樣的變异,均有其主要形式、因素和特徵。

  中華民族主體的搆成,爲其民族主體凝聚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主體性條件。在當代,中華民族主體凝聚力主要表現爲深沉的危機感和强烈的緊迫感,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共同奮鬥,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這種民族主體凝聚力具有整體性、時代性和經濟性。在争取民族獨立、反對世界霸權主義,争取民族統一,反對各種分裂主義,争取民族富强、反對民族虚無主義,争取民族進步、反對民族保守主義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重大功能。   

  因此,增强當代中華民族主體凝聚力,是非常緊迫的任務。這包括發揚多民族團結共處的優良傳統,堅持和貫徹黨的正確的民族政策,克服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等。做好這些工作,需要中華56個民族共同努力。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群衆主體

  民族是由它的群衆搆成的。所謂群衆主體,是指在實踐中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人民群衆,他們是歷史發展、社會進步的决定力量,是民族主體凝聚力的主要載體之一,也是民族主體凝聚力獲得表現的重要渠道,完善拓展民族主體凝聚力的關鍵力量。本書將當代中華群衆主體的搆成劃分爲四個層次,即中國公民、華僑與港澳臺同胞、外籍華人和外籍華裔。中國公民是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這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是指所有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後者僅指長期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上、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本書所講的中國公民是廣義的,特别指明者例外。廣義的中國公民包括狹義的中國公民;海外華僑、歸國華僑;香港、澳門和臺灣省的中國同胞;滯居國外,但仍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派往國外的人員,因公因私出國訪問、學習、經商、旅遊、探親的人員,等等。外籍華人是指祖籍在中國而已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但具有中國血統者。外籍華裔則是指華僑和外籍華人在僑居國所生而又取得所在國國籍的後代。本書對前述搆成當代中華群衆主體不同層次的基本特徵作了較爲深入的探討。

  而搆成當代中華群衆主體各個層次的凝聚力,有其各自的表現。從狹義的中國公民即大陸的中國公民來看,由於當代我們的民族、國家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强大吸引力、號召力和影響力,大陸公民這一群衆主體的法定性部分,便具有前所未有的向心力。而廣義範圍上所講的中國公民中的華僑與港澳臺同胞,則主要表現爲對民族的回歸力。外籍華人和外籍華裔因其所處環境條件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它們對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表現便有直接性與間接性的特點,但總的説來是種不可缺少的牽引力與親和力。

  對當代中華群衆主體的規定及其凝聚力的具體分析,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拓展當代中華群衆主體各方存在的凝聚力量。在開拓這種凝聚力量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有關的原則與事項。這也是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範圍内的重要課題。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階級主體

  任何民族的凝聚力,都有階級成因,這就决定了階級主體的存在以及階級主體凝聚力的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每個民族内部的群衆,都是由一定的階級組成的。列寧關於階級的定義是:“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産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版,第10頁。)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和新中國建設初期,毛澤東運用馬列主義階級分析法,對中國大陸的階級及其結構已作出了具體的分析。而在分析當代中華階級主體問題時,既要依據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毛澤東對中國階級分析的基本原則來進行,又要依據對象範圍的變化和現實情况的需要,作出一些新的探索。我們認爲,從世界範圍來看,整個中華民族可以大致分爲勞動的階級、非勞動階級和中間的階級三個層次。在中國大陸,當今的非勞動階級不等於反動的階級;大陸以外中國公民及華人、華裔中的非勞動階級不等於不愛中華民族。盡管當代中華階級主體的層次有不同,但各自的階級主體凝聚力是客觀的存在。

  其中勞動階級主體的凝聚力,主要表現在大陸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中間,以及大陸外港澳臺及廣大華僑、外籍華人、外籍華裔的勞動者中間。非勞動階級主體在大陸是指新興的私營經濟中的企業主,在港澳臺同胞是指擁有較大數量的私人資産,從事雇傭勞動獲得利潤者。他們的階級主體凝聚力均有不同的表現特點。介乎勞動的階級和非勞動階級之間的階級,我們統稱爲中間的階級。以大陸爲例,改革開放政策允許和扶持的個體經營者,它以生産資料個體所有制和個體勞動爲基礎。因此,它的階級主體凝聚力及其表現,同勞動的階級和非勞動階級會有所不同。

  由於當代中華階級主體具有三個不同的層次,其階級主體凝聚力又各有特點與表現,所以要集結起當代中華階級主體各方面的凝聚力,不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重要性和現實性。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政黨主體

  研究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主體,不僅要研究其民族主體、群衆主體和階級主體,還要研究其政黨主體。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學説認爲,政黨是階級和階級鬥争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産物。任何政黨都不是包括整個階級的政黨,而是階級或階層的核心力量及其政治活動、政治鬥争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同時,政黨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綱領,有嚴密的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有領袖集團的主持,有堅定的鬥争性,並在階級鬥争中,在社會歷史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政黨。書中簡述了辛亥革命前後、“五四”運動之後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黨派及其主張,並對中國國民黨的主要變化和中國共産黨發展壯大的情况進行了分析。在當代,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爲自己行動的指南,帶領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産主義。

  而當代中華各政黨主體及其凝聚力的表現,主要是從大陸方面來説的。中國大陸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進行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可見當代中國是共産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但實行多黨的合作。與其合作的8個民主黨派,由於擁護和支持執政的共産黨的領導,同樣發揮着極大的凝聚作用。當代中國共産黨作爲執政黨,理所當然地成爲政黨主體凝聚力的核心,也成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核心。這是因爲,它擁有最先進的階級即工人階級爲基礎,擁有最科學的理論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爲指南,擁有最廣泛的人民群衆的擁護和支持,擁有最嚴密的組織和管理體系,擁有忠於人民和國家的强大的武裝力量。其它8個民主黨派則是振興國民經濟的重要生力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

  因此,當代中華政黨主體凝聚力,是以振興中華爲基本前提,服務人民爲根本宗旨,天下爲公爲奮斗方向的。朝着這樣的前提、宗旨和方向,搞好各個政黨主體自身的建設,政黨主體凝聚力更能得到巨大的發揮。

  前述情况説明,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主體,從大的方面看,起碼可以分爲民族主體、群衆主體、階級主體和政黨主體。這四個層次主體凝聚力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没有主體凝聚力,其它凝聚力便無從談起。

  六

  在本書的第四編中,重點研究了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客體,包括自然客體、社會客體、硬件客體和軟件客體四個方面。這裏的客體,是指主體之外客觀存在的事物,是主體實踐、認識的對象。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自然客體

  研究自然客體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對這一概念進行界定。所謂自然客體,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物質現象。搆成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自然客體,主要是自然資源,包括自然環境和國土資源。其次是大致認識當代中華自然客體狀况,比如地理位置方面的座向、面積、領域等;自然環境中的地勢、地形、天候等;國土資源中的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和草原資源、礦産和能源資源、海洋資源等;人力資源——這裏是把人當作“有意識的物”來看的。再次是對當代中華自然客體所具有的特點進行歸納,從中看出其利在何方,弊在何處,以便揚長避短,促進當代中華自然客體凝聚力的强盛。

  自然客體凝聚力在當代中華是怎樣産生的?我們認爲,中華民族的生命力,是根植於各民族共同耕耘的廣闊、富饒、美麗的神州大地之上的。國土資源這一自然客體是個巨大的瑰麗的受愛體,能够激發主體對它産生無限的親和力、向心力和内聚力。“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於右任:《望大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版,《新編愛國詩詞一百首》,第104頁。)這是於右任先生在臺灣寫下的遺作。像他那樣,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兒女戀鄉土,愛山河,關心祖國命運的情感,無不出於對中華自然客體這一巨大的魅力之中。當代中華自然客體凝聚力是當代中華民族基於所處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凝聚力量,可以分爲地緣型、血緣型、親緣型等類型,並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多樣性的特點。書中對這些問題作了簡要的論述。

  列寧曾經指出:地理環境的特性决定着生産力的發展,而生産力的發展又决定着經濟關係,以及隨在經濟關係後面的所有其它社會關係的發展。從這一思路出發,本書考察了中華自然客體凝聚力諸要素之間的作用,它與社會客體凝聚力以及與各種主體凝聚力的關係。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社會客體

  可以説,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許多本質性的奥秘,都隱藏於當代中華的社會客體之中。所謂社會客體,是進入人的認識與實踐領域的對象,也即各種社會生活關係的總和。社會是人的世界,是人的對象,人類作爲主體,其社會活動便搆成了自己的歷史。同時,社會客體有不同的類型,主要有社會經濟客體、社會政治客體和社會文化客體,並分别搆成社會客體的三個“動力場”,又由這三個“動力場”形成複合的人際關係“動力場”。當代中華社會客體中的社會經濟客體、社會政治客體和社會文化客體及其相應的“動力場”,均有其各自的特徵。認識這些特徵,也就認識了當代中華社會客體的特徵。

  當代中華社會客體的存在,必然有其社會客體凝聚力的存在。社會客體凝聚力是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中人際關係相互吸引的趨勢,是社會中的向心傾向,是一定社會主體在社會關係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和諧統一的客觀關係。原始社會客體、階級社會客體、當代中華社會客體,都有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而後者則是承接前者的;此外,當代中華社會客體凝聚力還有新的來源,表現爲社會經濟、社會政治和社會文化的新品格,並具有新的形態,即相對的動態和相對的静態。這兩種形態又各有其基本特徵。

  本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當代中華社會客體凝聚力的溝通問題。首先是其内部要素横向與縱向相互聯繫的網絡溝通和集束與輻射相互聯繫的合力溝通。其次是它與當代中華自然客體的溝通,包括社會客體凝聚力與自然客體的物質性溝通和自然客體方面與社會客體中的精神性溝通。同時,這些溝通還必須與社會發展的規律相互溝通。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硬件客體

  在以往,人們習慣地把客體看成自然客體和社會客體兩種情况。本書則在此前提下,提出客體的另兩種情况,即硬件客體和軟件客體。所謂硬件客體,是指客觀存在着的客體結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客體的載體。硬件客體不僅制約客體的其他部分,也制約主體目標的實現,主體動機的形成,主體實踐的選擇等。因此,硬件客體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問題。在類型上,它與自然客體和社會客體中的硬件方面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從自然客體硬件方面看,有自在自然客體和人化自然客體。自在自然硬件客體是自然界作爲認識和實踐對象的天然存在物。人化自然硬件客體則是“生成着的自然界”,即人加工而成的自然物;從社會客體硬件方面看,有實踐活動社會客體和物質關係社會客體。實踐活動社會硬件客體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建立的社會關係,這種關係是客觀存在的;物質關係社會硬件客體則是人與自然直接同一的客觀存在;如果從精神客體硬件方面看,主觀精神向客觀精神的外化或物化,也會成爲精神硬件客體。這些類型的硬件客體都有其共同的特點。

  隨着中華民族的發展,其當代硬件客體的範圍在不斷拓展,内容也在不斷充實。這是社會生産力和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必然結果。比如,人們憑藉射電望遠鏡以及其它技術手段,在距離地球 2百億光年之遥的天體,成爲了主體的認識對象,在當今時代,人們對宏觀世界硬件客體的認識範圍,已比18世紀前拓展了10萬億倍以上;憑藉掃描電腦顯微鏡等,人們對“夸克”、“膠子”等基本粒子的微觀世界硬件客體的研究,已深入到1/10萬億厘米之中。本書就是從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來考察當代中華硬件客體和各個子系統及其具有的特點的。

  當然,中華當代凝聚力硬件客體要進一步發展,應認真看到其發展的不平衡性,包括自然硬件客體、社會硬件客體和精神硬件客體方面,都有發展不平衡性問題。但這些硬件客體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因此要全面制定硬件客體的發展戰略和戰略對策,以趕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軟件客體

  相對於硬件客體來説的軟件客體,它也是客觀存在着的客體結構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以間接形式表現客體。由於客體間主體提供的生活資料和生産資料的分佈不平衡,客體向主體實踐活動提供的客觀前提或基地的相對性,客體遵循自身規律的發展而不以主體的意志爲轉移。所以它對主體同樣具有制約作用,也同樣可以分爲:自然軟件客體系統——自在自然軟件客體,即自然界中作爲認識和實踐對象的天然存在物的組合方式和運動規律;人化自然軟件客體,即在歷史過程中經過人的活動改造,打上人的意識烙印的那部分自然界的結合方式。此外還有社會軟件客體系統及精神軟件客體系統這些類型。自然軟件系統、社會軟件系統和精神軟件系統都有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别的能動性,均有待作進一步的研究。

  在當代,中華凝聚力内的軟件客體,是以先前軟件客體的存在爲前提,在社會主體的積極作用下,進入範圍領域更廣泛,組合結構更復雜的客體系統。它包括特定的自然存在方式、人化自然存在方式、社會存在方式和精神成果存在方式等方面。當代中華凝聚力中自然軟件客體是在主體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主體通過對自然資源的淺層、中層和深層的開發,創造出更豐富更深刻的人化自然軟件客體;其社會軟件客體由於自身的特點而形成的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綜合國力優勢和社會制度優勢,等等,都是當代中華凝聚力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精神軟件客體也由於開發的創造性漸進性的過程,精神生産結果不斷創造出新的精神軟件客體的深化與昇華的過程,以及精神産品不斷消費並在消費中提供再創造的過程等,對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問題在於,怎樣才能進一步優化當代中華凝聚力的軟件客體。軟件客體的優化是從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對立走向統一而實現的。這就應當注意軟件客體存在的特殊性,變革的必然性和優化的操作性,才能激發出更大的凝聚力量,爲振興中華而努力。

  前述自然客體、社會客體、硬件客體和軟件客體,都是當代凝聚力客體内容所及的重要問題。它與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主體息息相關,兩者是辯證的統一。因爲不能離開主體來講客體,也不能離開客體來講主體。

  七

  在本書的第五編中,研究的主題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屬性,包括中國傳統的民本主義、愛族主義、愛國主義和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四個方面,以揭示中華凝聚力具有的利緣、血緣、地緣和史緣的屬性。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民本主義屬性

  中國傳統的民本主義,是中華凝聚力的一種屬性,也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一種屬性。它始於西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天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國家的最高意志在“天”,而“天”的意志則在乎民衆,“民之所欲必從之”,君主只是受命於天以保民,史稱爲“敬天保民”。後來孔子從仁愛角度進一步闡發了這種民本主義思想,認爲仁愛的對象是人,即“仁者人也”,“君要養民,民靠君養”。而孟子則直接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觀點,主張一切皆以民爲本,爲老百姓着想。“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後不王者,未之有也。”(《樑惠王下》。)(孟子這個觀點,後爲範仲淹所承)秦亡後,賈誼將民喻爲國之根本,“與民爲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也”。唐太宗把民看成水,把君看作舟,認爲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宋明時期的民本主義較前又有了進一步發展,例如明末的黄宗羲指出:國君如果做了壞事,就不要爲他服務,“我之出而仕也,非爲君也,爲萬民,非爲一姓也”。“吾無天下之責,則吾在君爲路人。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爲事,則君之僕妾也;以天下爲事,則君之師友也。”(《原臣》。)在近代,中國傳統民本主義與西學漸合,並形成了“三民主義”這一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政治綱領。從上可知,民本主義在中國的形成發展,對中華民族及其凝聚力的影響是巨大的,成爲中華凝聚力的一種屬性也是理所當然的。

  研究中華傳統的民本主義,不僅要大致瞭解其形成發展過程,還要探討其基本特徵、歷史作用和它的歷史局限性。同時,它在當代中華凝聚力中有何特殊的表現?應當怎樣吸取民本主義中的有益部分來加强當代中華的凝聚力?本書也作了簡要的論述。

  可以説,中國傳統的民本主義,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利緣屬性。這個利當然是指民族公利、國家公利和社會公利。民本主義之所以還有生命力,並成爲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一種屬性,蓋在其“利緣”兩字上面。這都有待今後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愛族主義屬性

  愛族主義主要包括人們的愛族心理、意識、觀念、思想和理論等,源於人的類本質。在原始社會,以民族之愛爲始基;在私有制社會,則以家族之愛爲細胞,宗族之愛爲主幹,民族之愛爲大體,國族之愛爲根本。其特徵主要表現爲血緣性、等級性、社會性、創造性、保守性兼有。其作用可以增强全族人的一體化意識,激勵人們爲本族利益而奮發,促進社會結構的相對安定,激活强於他族的戰鬥願望,導引全族改革開放的意識,維護各族和平與共同發展,維護團結與反對族内分裂等。因此,研究中華凝聚力中的愛族主義這一屬性,有着特殊意義。

  把愛族主義看成是中華凝聚力的又一種屬性,並考察它在當代的情况,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利益的需要,多民族相處的國家統一的需要,團結穩定的社會大環境的需要,繼承以悠久文明歷史著稱的需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需要,經濟繁榮興旺與發展的需要,多元統一的文化新格局的需要,維護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這些需要的存在,便有當代中華愛族主義凝聚力的形成發展。當然,它同歷史上的愛族主義有所區别。從特點上看,族的血緣意識逐漸社會化,族的家庭質量意識及民族與國族意識正不斷增强。增强當代中華愛族主義凝聚力,因此有以下主要内容:集中精力振興中華民族的經濟,反對分裂,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積極支持幫助少數民族的發展,注意家庭社會功能的充分發揮,關注和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等。

  我們認爲,當代中華的愛族主義,是其凝聚力的血緣屬性。血緣屬性中有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其中的自然屬性是以族的血緣關係爲紐帶的,也是其它屬性的起始條件。但血緣屬性中的自然屬性,離不開它的社會屬性。可以説,愛族主義的血緣屬性就是基於血緣關係的一種社會屬性。血緣屬性有個體的表現,有血族的矛盾及其解决,有與他族之間的關係,因此要處理好有關問題,使當代中華的愛族主義沿着健康方向發展。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愛國主義屬性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版,第608頁。)也是中華民族自强發展的最重要的内部驅動力。江澤民一再指出,“愛國主義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内容。加强愛國主義教育,要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詳見江澤民:《關於加强愛國主義教育》(1996年10月10日),《人民日報》1997年5月11日。)因此,本書對愛國主義的由來、特徵和作用,進行了較爲系統的闡析。認爲愛國主義是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中華民族是個有着悠久愛國主義傳統的民族,從“五四”以來,這種傳統更加得到了發揚光大。愛國主義具有一般特徵和社會主義特徵。前者是指主體的多層次性與祖國愛的共同性,内容的具體性與表現的多樣性。後者是指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所具有的特徵。這些特徵展示了當代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即凝聚作用、動員作用和自强作用,等等。

  同時,本書還探討了當代中華愛國主義凝聚力的形成、類型及其特點。在中華各民族不斷親近和融合的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愛國主義凝聚力,大致可分爲骨肉愛凝聚力、鄉土愛凝聚力、民族愛凝聚力和祖國愛凝聚力等四種類型,並具有經久不衰性,廣泛統合性、開放融和性、現實合力性和要素多樣性等特點。當代中華愛國主義凝聚力的上述類型和共同特點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

  我們認爲,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愛國主義屬性,更明顯地表現爲地緣屬性。本書論述了地緣屬性主要是指地理環境和地理條件關係,即民族、國家存在的住所及其關係。愛國主義與地緣關係的連結是相當密切的,它直接影響着眷戀祖國情感的强弱,直接凝聚着愛國主義的基本内容,直接對愛國主義起着强大的作用,并且是區分愛國主義與否的判斷依據,同時使愛國主義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此,正確認識愛國主義地緣屬性,克服其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充分發揮這種地緣屬性在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社會主義屬性

  幾百年來,社會主義已經歷了由空想到科學再到現實的發展過程。我們正在建設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社會主義,是充滿生命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它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爲所有制結構,以按勞分配爲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爲補充作爲分配制度,同時加强國家的宏觀調控,堅持計劃與市場的相互結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則主要包括堅持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等。而在社會主義文化方面,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雙百”方針,繼承古今中外文化的優秀成果等。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到,它作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一種屬性,是最爲關鍵的。

  當代中華社會主義凝聚力的産生,一是由於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人民渴望統一;二是由於民族平等,互助合作,需要共同繁榮;三是由於發揚民主,完善法制,國内團結安定。也因此,當代中華社會主義凝聚力具有先進性、大衆性、開放性、進取性、繼承性和自覺性的特點,並表現在如下主要方面:中國共産黨成爲它的政治核心;社會主義制度成爲它的政治基礎;改革開放成爲它的强大動力。有社會主義作爲它的一種屬性,當代中華凝聚力便有了根本保障,有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趨勢。

  所謂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社會主義是它的史緣屬性,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史緣屬性具有客觀的必然性——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民族進步的必然性和現實需要的必然性。當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會一帆風順,在史緣性的前提下,還會有曲折,有險阻,有失誤,因而在當代中華社會主義凝聚力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個正確認識它的社會主義史緣屬性的問題。   

  前述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民本主義屬性、愛族主義屬性、愛國主義屬性和社會主義屬性,搆成它的整體屬性。其中的民本主義屬性是它的利緣屬性,愛族主義屬性是它的血緣屬性,愛國主義屬性是它的地緣屬性,社會主義屬性則是它的史緣屬性。

  八

  在本書的第六編中,重點探討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主要特徵。我們認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大一統特徵,大聯合特徵,大團圓特徵和大開化特徵,就是它的主要特徵。分别研究這些主要特徵,有利於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全貌。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大一統特徵

  中國傳統的社會歷史結構,是以大一統爲基本特徵的。因而形成大一統觀念,變爲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大一統特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北山》。)這可以説是對大一統觀念的最初表述,而終成於漢代的大儒董仲舒。董氏從天人感應學説論证“萬物之統皆歸於一”,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漢書·董仲舒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秦漢時期的大一統,隋唐時期的大一統,宋元時期的大一統,明清時期的大一統,無不表明大一統觀念和大一統事實所形成的大一統特徵。而在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開闢的歷史新紀元則是現實中的中華大一統。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所形成的大一統,莫過於是利益追求的推動。這是在對中國大一統歷史的回顧中明顯地感受到的主要結論。這個結論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的。

  本書着重闡述了中華當代大一統的現實狀况。當代中國大陸物質基礎的鞏固和發展,政治基礎的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國家統一和獨立得到維護;香港、澳門分别於1997年和1999年回歸祖國,臺灣的問題也正在解决之中。按照鄧小平制定的“一國兩制”的國策,在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在港澳臺保留資本主義,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形勢空前地好。這是人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大一統作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特徵之一,主要表現爲國土特徵。在以往,希望國土統一,促成了兩次國共合作;有望舉行的第三次國共合作,也還是國土統一的問題。港澳兩地的先後回歸,實質問題還是國土得以統一的問題。當然,國土統一的力量,首先在於中國大陸確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並調動一切力量促進現代化的全面發展,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强化防灾救灾抗灾能力,以國家强大的實力來擴大國際影響。其次是大陸與港澳臺的經濟互補,社會文化的深入交流以及世界華人的共同努力。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大聯合特徵

  有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必有中華民族的大聯合。反之亦然。所以大一統和大聯合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本書着重講了中華各民族之間的大聯合。在回顧中華大聯合的形成和發展的進化軌迹中,揭示大聯合觀念的意藴,即民族不分大與小,先進與落後,分散與集中,都是一律平等的;由56個民族大聯合而形成的中華民族,是個民族複合體;這個民族複合體内的大聯合,表現爲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大聯合。也只有這樣的民族大聯合的大一統才能真正强固。

  在當代,中華民族的大聯合,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具備條件,更能真正做好。國家内部各民族的大聯合,可以促進周邊地區的安寧,維護政局的穩定,實現各民族的全面發展,提高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聲望,這是以國家的大一統爲目的的;同時,國家的大一統能促成民族的大聯合,促成各民族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並形成取長補短、互利共進的局面,這是以國家的大一統爲動力的;在今天的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有關主張,也符合中國的實際情况。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時指出:“解决民族問題,中國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國聯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我們認爲這個制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况。”(《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57頁。)這是以國家的大一統爲正道的,因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

  當代中華大聯合中所顯示的凝聚力量,表現出民族的平等、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富强等六個方面的特徵。(《周恩來論民族團結》,《貴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第4頁。)把這些特徵歸結起來可以看到,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大聯合特徵,都是各民族共同需要的民族特徵。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大團圓特徵

  在中華民族大一統、大聯合的長期歷史進程中,早就形成了一種情結,並深深地扎根於中華大地之上,扎根於每個炎黄子孫等的心田裏。這就是大團圓的觀念。也因此成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重要特徵之一。大團圓觀念可以追溯到早期中華文化的典籍之中。在先秦人的觀念裏頭,大團圓是世界的原初狀態,又是與分裂相對的社會人倫追求,一種和諧統一的心態和社會秩序,表現爲聚合祥和之意。如“陰陽遇爲類,類則聚,聚則和合而吉”。“分則類離,離則兇矣”。(《周易尚氏學》。)中華民族大團圓的觀念意識隨着歷史的進展而不斷豐富,涉及婚姻、宗族、君臣、師友等的尚喜心理和家園邦國的和樂境界,並成爲遷客騷人詩情畫意中的千古絶唱。中國傳統戲劇中的悲歡離合,以大團圓爲結局的審美情趣,幾乎是人所共有的意識,並生長出民族的凝聚力量。這與中華民族對生存、禦侮、强家、富國的根本利益的追求緊密相關。

  在當代的中國大陸,56個民族和合雜居而處,民族地區在逐步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因而出現了千家萬户慶團圓的盛世景象。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的兒女長期隔離。其中的香港,被英帝國主義强佔了百多年,澳門也被葡萄牙佔領,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與悲劇。但是當代中國的强盛,“一國兩制”的威力,香港和澳門終於在1997年和1999年先後回歸祖國;臺灣也將按“一國兩制”的國策,逐步解决統一的大問題。久别兒女盼團圓,並逐步達到中華大團圓的目的,這將是不争的事實。此外,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也由於當代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日高,沉澱在血液中的故土之情、思鄉之念日增。萬裏赤子盼團圓,萬裏赤子可團圓,世界華人大團圓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大團圓特徵,充分展示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情愫,因而是傳統性特徵。有了這個傳統性特徵,中華民族的長期統一和長期聯合就更牢固,因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徵之一。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大開化特徵

  開化原指啓蒙、教化,引伸義有開放、開明、開通、開竅、開拓等。書中所説的開化,主要是後義。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除了近代封閉捱打之外,總的特徵是大開化。大開化爲它的凝聚力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中國的地理淵源、血統淵源、思想淵源促成的結果。可以説,從先秦到秦朝,是大開化的探索導入時期;從西漢到隋唐,是大開化的發展繁榮時期;從五代到前清,是大開化的成熟衰退時期;從近代到現代,則是大開化的蜕變新生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其特點。總的説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具有大開化的特徵,還是離不開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追求。也只有在民族内部龢民族外部進行大開化,才能滿足民族自身的各種利益,達到自强不息、有容乃大的狀態。而近代中國的落後,也從反面證明瞭封閉的惡果,夜郎自大的惡果。

  在當代中國大陸,鄧小平就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改革就是搞活。對内搞活也就是對内開放,實際上都叫開放政策。對外是開放,對内也是開放。”(《鄧小平同志論改革開放》,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91頁。)對外開放不僅要對西方開放,也要對蘇聯、東歐開放,還有一個是對第三世界開放。(參見上書。)而大陸内部的開放,則是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開放。這些開放政策,使中國大陸迅速崛起。而在港澳臺地區,由於與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廣泛聯繫,其大開化也因自己發展的迫切需要而從未放鬆,本章對此作了闡析。同時還對世界華人社區的大開化進行了概説。   

  從當代中華大開化的風采中可以看到,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和世界華人社區的炎黄子孫等,對大開化作爲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時代特徵這一點,越來越有共同的認知。因爲時代大開化的必然性、重要性和國際性告訴人們:時代大開化是現代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减少内耗、增强當代中華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强國富民、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的重要保证,是發揚民主、開創精神文明全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同時,時代大開化又是參與國際市場競争的需要,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需要,是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只有大開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把當代中華民族推向時代的高峰。

  前述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大一統,主要表現爲國土特徵,大聯合主要表現爲民族特徵,大團圓主要表現爲傳統特徵,大開化主要表現爲時代特徵。這些主要特徵的有機和合,就是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共同特徵。

  九

  本書的第七編主要講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功能即内部功能、外部功能、上層功能和基層功能等四個方面。通過對其功能的較爲系統的論述,進一步認識中華凝聚力在當代的系統結構。

  爲振興中華而探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功能

  “功能”一詞源於自然科學領域,一般指器官或物體所發揮的功效和作用,現於人文社會科學方面被廣爲應用,泛指客觀世界任何一個物質系統所具有的功效、能力。本書所説的民族凝聚力的功能,是指民族凝聚力對於民族及其成員自身生存發展等産生的作用。首先是内部作用即内部功能。民族凝聚力具有一般的内部功能,如對人心維係與感召功能,對社會群體的整合功能等。此外,它還具有特殊的内部功能,如中華各民族的同根同祖、同胞一體的觀念,以中原爲宗的大一統意識,求同思維和群體本位的價值取向,以及歷代王朝綜合治理國家的方略,其功能不僅巨大,而且非常明顯。因此,瞭解當代中華凝聚力内部功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及它們兩者的辯證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讓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首先需要認識充分發揮的主觀條件。我們認爲,構建完善的社會價值體系,正確處理民族内部問題,加强愛國主義精神的開發,堅持和完善執政黨的自身建設等方面,就是使當代中華凝聚力内部功能充分發揮的主觀條件。其次,還要認識充分發揮當代中華凝聚力内部功能的客觀條件。這大致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民族間事實上不平等的消除和共同繁榮等等方面。同時,又必須科學地發揮和運用主客觀條件之間的關係,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統一。

  可以説,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功能,是它的根本功能。有了這一根本功能,就有了民族自立的基礎,它可以促進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有了這一根本功能,就有了民族自立的活力,它可以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了這一根本功能,就有了民族自立的保证,它可以促進中華民族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因此,只有堅定地依靠於根本功能,才能更好地凝聚當代中華民族的力量。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外部功能

  同它的内部功能一樣,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外部功能,也有一般與特殊的問題。一般的外部功能,例如生存競争功能、協調平衡功能、外引與輻射功能等;特殊的外部功能,例如保持獨立自主的功能,對外開放兼容的功能,國際交往中平和禮讓的功能等。外部功能的一般與特殊的關係,當然是相對而言的,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有利於充分發揮當代中華凝聚力外部功能的作用。

  要充分發揮當代中華凝聚力中外部功能的作用,也有個内部條件與外部條件的問題。振興與發展民族經濟,安定與團結的政治局面,繁榮和進步的民族文化等,都是内部的重要條件。而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的世界潮流,與世界各民族和諧的關係等,則是外部功能充分發揮的重要條件。因此,有了好的内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外部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而且,好的内部條件和外部條件還得有機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如果説,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功能是其根本功能,那麽外部功能就是它的重要功能。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强盛,固然要以内部功能爲根本,但平等世界民族關係,包括健全平等的國際法制體系,緩和世界各民族之間的政治關係,抑制民族之間不義戰争因素的增長等,對强固當代中華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義務。同時,在互利世界民族利益上,包括推動世界各民族經濟社會環境的改善,生産力水平的提高,生産關係的進步等,也對强固當代中華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對於促進世界民族文明方面,例如,促進世界民族的思想建設、文化建設、審美建設等,也同增强當代中華凝聚力息息相關。綜觀歷史上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外部功能上對世界的巨大影響,以及當代中華在國際事務中的巨大作用,研究它的外部功能及其發揮,自然是必要的。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上層功能

  所謂上層功能,指的是决策層的功能,既包括執政的上層,也包括各種社團的上層,在决策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在當代中國大陸,“上層”的外延相當寬泛,從管理的意義上説,是指省部級以上的黨政機構、主要社團的中央領導機構等。本書大致地把上層功能劃分爲執政上層功能和社團上層功能兩大類型。中國大陸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是由工人階級通過中國共産黨來領導的,中國共産黨便處於執政上層的核心,具有領導指引功能,宏觀决策功能,選賢任能功能,監督檢查功能,平衡協調功能,應激預警功能,維護主權功能,道德感召功能等。中國大陸的社團上層,主要指三種類型:一是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工會、共青團和婦聯,二是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參與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民主黨派,三是一般的非政治性群衆團體。社團上層具有政治協調功能,智力諮詢功能,促進統一功能,人民外交功能,宗教聯絡功能等。在當代中華凝聚力中,上層功能中的執政上層功能和社團上層功能形成核心與拱衛的關係,平等與合作的關係。

  要充分發揮當代中華凝聚力中上層功能的作用,就應研究下列條件:執政上層必須堅强有力,社團上層必須密切協作,同心同德形成合力;還要研究下列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密切聯繫群衆原則,工作責任制原則,精簡和效率原則,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等。執政上層功能和社團上層功能的正確、全面發揮,將産生一系列積極的效應。這些效應的集中表現是大大激發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

  我們認爲,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内部功能是根本功能,外部功能是重要功能,而上層功能則是精英功能。列寧指出:“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善於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第210頁。)這些“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之類的杰出人物、精英人物,表現在當代中華凝聚力上,便有其精英功能,即率領人民前進,推動國家强盛,促進民族興旺,功不可没,光昭日月。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基層功能

  與上層功能相對應,還有當代中華凝聚力中的基層功能。這裏講的基層,是指當代中國大陸各種社會組織中最基本的一層,它同人民大衆存在着最直接的聯繫。書中將基層功能大致分爲執政基層功能和社團基層功能。執政基層主要是指中國共産黨的基層組織,及其領導的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基層建制,具有宣傳執行功能、把關定向功能、組織保障功能、示範引導功能、教育幫助功能、監督制約功能、協調疏導功能等。社團基層在當代中國,主要是指以人們的職業、經驗、性别、宗教信仰等特徵標誌而建立的、代表這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的基層社會團體。它具有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獨立開展工作,維護社團利益,自覺服從大局,支持、監督、制約、促進安定團結等功能。前述的執政基層功能和社團基層功能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

  在當代中國大陸,充分發揮基層功能的條件,主要是黨的方針政策必須科學正確,黨的基層幹部必須模範帶頭,社團基層組織必須積極工作。而充分發揮基層功能的原則,主要是遵循領導服務的原則,遵循政治領導的原則,遵循法律準繩的原則。

  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基層功能也就是群衆功能。基層組織的基礎性、廣泛性和群衆性,最直接地體現群衆的力量。因此它一是具有創造民族歷史的秉性,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精神財富的生産者,人口生育的承擔者和歷史前進的推動者;二是具有實踐民族富强的責任,在發展社會生産力方面,增强祖國綜合國力方面,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方面,無不顯示其巨大的實踐作用;三是具有建設民族文明的力量,包括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和生態文明等等方面,没有廣大基層及人民群衆的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因此,在當代中華凝聚力基層功能的研究中,必須高度重視群衆功能,“衆志成城”。“衆人拾柴火焰高”,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前述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功能、外部功能、上層功能和基層功能,分别表現爲根本功能、重要功能、精英功能和群衆功能的特質。這些功能特質互爲條件,互爲因果,並形成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總體功能。總體功能的充分發揮,有待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物力、智力、引力和活力的和合作用。

  十

  本書的最後一編主要研究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發展,包括對比發展、内部發展、外部發展和全面發展等四個方面。對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發展研究,尋找其中帶規律性的歷史與現實經驗,具有重大的意義與作用。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對比發展

  有比較才能有鑒别。從中華凝聚力的縱向發展進行對比,可分爲縱向内部對比和縱向外部對比。縱向内部對比是對中華民族内部各種聚合力量進行對比。在書中重點從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方面來進行内部的縱向發展對比。因爲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凝聚力的本質所在,抓住其本質的東西進行發展的對比,才是最爲關鍵的問題。而中華民族精神又賦予中華歷代文化方面。首先是中國的哲學思想。它是本民族文化的核心部位,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理論和思維的最高水平,並引導和影響着中國的文學藝術、教育科學、倫理道德等等方面。縱觀中華民族内部民族精神的發展,當代中華凝聚力繼承了歷史上形成的刻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優良傳統;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爲人類多作貢獻的優良傳統;維護國家民族團結統一的優良傳統;反對外國侵略、保衛國家主權和獨立的優良傳統;同一切阻礙文化發展和破壞社會進步的反動勢力作鬥争的優良傳統,等等。而從縱向外部對比發展來看,瞭解中國封建社會形成較早、解體較遲;前期興盛、近代衰落;當代崛起、面目一新,等等,都於中華凝聚力的現實發展起着促進作用。

  中華凝聚力既有縱向的對比發展,也有横向的對比發展。中華民族是個複合民族,其内部各民族都有自己發展的歷史和文化,它們在中華大地上形成取長補短的局面。其外部也與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發生聯繫。通過横向内部與外部的對比發展,尤其可以瞭解到20世紀世界各民族的發展趨勢,當今世界幾種類型的國家,以及當代中華民族如何面對世界現代化的問題。

  總之,對當代中華凝聚力對比發展的探討,只能從大體上作出一些論説,而主要目的在於揭示這種比較發展的意義,即知己知彼,明確方向,樹立信心,以發展當代中華凝聚力。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發展

  這與前述的對比發展有所不同。對比發展較着重於歷史的發展過程,着重於歷史過程中的縱向與横向在内部和外部方面的發展對比。而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發展,則主要是指它在當代、在内部的發展。因此,其當代内部發展就有它的主要使命:一是統一國土,二是昌盛民族,三是貢獻人類。統一國土要反對各種分裂主義,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爲中華民族國土的完整,民族的獨立自主而不懈努力。昌盛民族要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進行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爲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現代化國家。貢獻人類則是指當代的中華,不僅要自立自强,還要對世界人類及其文明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當然,中華凝聚力在當代的内部發展,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在中國大陸,它的發展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因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也爲實踐所證明。在中國的臺港澳地區堅守“一國兩制”的國策,繼續走資本主義道路來進行内部的發展。海外的華僑和外籍華人,則依據他們所處的僑居國或籍國的具體國情,尋求華僑自身和華人自身的發展,並爲中華凝聚力的當代發展作出努力。

  在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部發展中,由於上述三種不同情况,故有内部發展的求同存异問題。首先是社會主義的中國大陸與臺港澳地區之間的“一國兩制”而出現的求同存异;其次是社會主義的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國的外籍華人之間的“异國兩制”而産生的求同存异;還有許多方面的求同存异,書中都做了一些探討。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外部發展

  中華民族自身的發展,如前所述,主要是它的内部發展,此外是它的外部發展。在當代,與世界各民族和平共處,是其外部發展的使命之一。列寧認爲,在資本主義勢力還很强大的情况下,全世界向社會主義過渡將會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因此需要和平共處。我國曾經在50年代提出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並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作出了巨大貢獻,爲世界許多國家所公認,也對增强當代中華凝聚力産生了重大的影響。而與世界各民族交流合作,則是當代中華外部發展的第二個使命。這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的發展都迫切需要的。事實也説明,只有加强與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才能促進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外部發展的第三個使命,就是與世界各民族共建文明。現代文明是在共建中創造的。任何一個民族文明,都離不開世界的進步與文明,社會主義的文明更需要與世界各民族共創共建。

  在今天,中華凝聚力外部發展的條件已相應地具備。其中,民族的實力,包括政治實力、經濟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實力等方面在逐步加强;民族的地位,隨着民族的覺醒改變了世界力量的對比,已成爲多極世界中的主要一極,並成爲第三世界的大國,其綜合國力等方面的提高而逐步上昇;民族的影響,也由於20世紀50年代初抗美援朝和外交工作,50年代到70年代反對霸權主義,80年代以來對外政策的開放而日益擴大。

  在這樣的形勢下,炎黄子孫等應丢掉民族的自卑感,通過瞭解本民族的悠久歷史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通過瞭解本民族的科技成就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通過瞭解本民族的優秀文化以增强民族的自愛心;通過瞭解本民族在當代的發展優勢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奮心。同時,要堅决反對大國沙文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一個重要原則。中華民族近代的長期落後,原因之一,就在於清王朝以“天朝”自居,奉行大國沙文主義。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在今天,只有虚心地向外國學習,在學習中發展自己,可以少走彎路。當然,這種學習不是照搬照鈔,不是搞“全盤西化”,這是要認真克服的問題。只要我們在外部發展中的上述基本態度對頭,就一定能够在强化當代中華凝聚力方面做好相應的工作。

  關於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全面發展

  在考察了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對比發展、内部發展和外部發展的基礎上,應當對它的全面發展作出一些探討。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全面發展,主要是指它的内部發展和外部發展的綜合發展,以及内部發展和外部發展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係。首先,全面發展離不開内部發展。内部發展是全面發展的主要根據。毛澤東曾經指出,内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這個道理也完全適用於分析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全面發展。從這裏出發,我們認爲它的内部發展是外部發展的首位原因、首位任務和首位結果。這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尤其是近20年來中國大陸致力於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深入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逐步强固,内部發展勢頭良好,就促成了全面發展的大局。因此,要使當代中華凝聚力得到進一步的、全面的發展,應當緊緊地抓住内部發展這一根本。

  其次,全面發展不能只有内部發展爲依據,還必須有外部發展爲條件。這也是毛澤東一再强調的觀點。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條件。在當代中華凝聚力的研究中,必須重視其形成和發展的外部條件,這在前面一章中已有專門的論述。這些條件是很重要的。因爲它是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重要任務和重要結果。本書對此也作了一些闡析。現在看得很清楚,中國大陸之所以能够較好地取得内部發展,並爲全面發展創造了前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善於運用外部條件和外部發展的結果。因此,在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全面發展中,外部發展不僅促成内部發展,外部發展本身也必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才能更好地爲全面發展服務。

  可以説,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全面發展,已經顯示了它的總趨勢:一是國際化的趨勢;二是現代化的趨勢;三是時代化的趨勢。要全面發展當代中華凝聚力,不講國際化、現代化和時代化,就不能適應世界發展的總潮流,更不能把它引向更高的層次。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反復强調的觀點。我們應當認真領會他在這些方面的科學見解,以促進當代中華凝聚力全面的可持續發展。

  到此爲止,我們對全書8大編32章的主要思路已作了粗略的介紹。從中可以看到:由當代中華凝聚力的内涵導引出來的當代中華凝聚力的成因、主體、客體、屬性、特徵、功能和發展等一系列論題,搆成了當代中華凝聚力領域的一個體系。但這個體系還不是成熟的。尤其是論证所涉及的多學科知識,和所跨越的數千年之久的古今中外的時空事件,對於我們來説,要全面地準確地把握是困難的。也因此,本書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甚至存在不少錯誤,有待今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這是作者在1991年12月30日搆思、1997年6月13日完稿、1998年6月13日改定的稿子。屬範英等撰著、中共中央黨校1998年9月出版的《當代中華凝聚力(上下册)》一書的總論,曾發表在《現代哲學》等多家報刊上,後收進範英等撰寫、中國人事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的《珠水雲山育芳菲》一書。前書曾獲得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優秀理論著作成果一等奬等多項奬勵。)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