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圳砲樓保護初探



  姚樹賓(姚樹賓,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

  【中文摘要】本文對深圳砲樓的現存數量、風格造型進行了簡要介紹;從砲樓産權、文物保護現狀及人們對砲樓的親近感等三方面闡述了砲樓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護龢利用的原因。最後從三個方面對深圳砲樓的保護進行了初步探討,對於使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能够互補,達到共同促進和發展的目標,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關鍵詞】砲樓 保護 古建築

  Abstract: The thes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number and styles of the blockhouses exist in Shenzhen,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why they haven't got enough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from the angles of property rights,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views of the public. Then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blockhouses from three sides,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Key words: blockhouse protection historic building

  

  在深圳兩會召開期間,關於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建設方面的提案有近20條,有關於加强保護龍崗客家圍屋的建議,有關於將南頭古城保護工程納入市政府投資計劃的建議,有增加博物館展覽經費投入和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建議等,這些建議提得都挺好。不過深圳砲樓的保護問題却没有引起委員們的關注。文物保護專家們强烈呼吁:對深圳砲樓的保護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了。

  一、深圳砲樓的現狀

  深圳砲樓是什麽樣的建築呢?筆者這裏所説的“砲樓”並不是抗日戰争日本侵略軍修建的砲樓,而是歷史上民間爲了防盗和自衛目的建造的建築,據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深圳砲樓課題調查組統計,深圳尚存從清代嘉慶年間到民國時期的砲樓556座。目前在深圳特區的中心地帶,人們已經完全看不到這些古老的建築了,即使還有二三座幸存的砲樓,也被都市里的高樓大厦給淹没了,要想把它們找出來猶如大海撈針。但是在深圳特區的外圍,主要在寶安、龍崗兩區的許多鄉村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砲樓在其他歷史建築和一些鋼筋混凝土建築中間若隱若現。

  大家都知道已經被列入世界級文化遺産的“開平碉樓”,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與開平等五邑地區隔海相望的深圳地區(包口香港、東莞等地),也分佈着一種與所謂“碉樓”類似的傳統建築物,其實在當地人們也管它叫“砲樓”,不同的是開平砲樓是以西洋建築風格爲主,而深圳砲樓是以中國本土建築風格爲主。古建築保護專家甚至認爲,深圳砲樓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亞於甚至超過開平碉樓,因爲碉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無法長期保存,而砲樓爲夯土結構,其本土文化内涵更是對深圳歷史文化的發展有着特别的意義。

  古城、圍屋和砲樓本來應當合稱深圳本土歷史文化三大寶貝,可是由於某些原因這些砲樓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護龢利用。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首先,産權問題,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深圳砲樓的産權基本都屬於私人所有。對於砲樓的業主來説,拆了這些好看不好用的砲樓建座新樓出租出去,多收租金這是多好的事情呀。經濟好租金高,就是我們保不住砲樓的原因,這樣説來也太諷刺了吧,不過這種諷刺就是出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南頭古城的現狀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反觀開平碉樓,他們的産權也有兩種形式,一種屬於村莊的集體所有,在開平碉樓中被人稱爲“衆人樓”,屬於集體財産,尋找一種使全體所有者都滿意的處置方法非常不容易;一種屬於村民個人所有,但碉樓的所有者往往比較富裕,其中大部分現已移居港澳或國外,國内的親屬没有完全的處置權。這兩種原因都使碉樓的拆除成爲整個拆遷活動的重要障礙之一,使碉樓相對較多的保留下來。其次,砲樓没有列入到文物保護單位。深圳砲樓基本没有列入到文物保護名列,而産權又是私人的,當砲樓被拆掉時,没有法律方面的約束,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無法可依,也就阻擋不了了。
按照文物保護專家預測,現存的五百餘座砲樓如果不列入到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加以保護,那麽十年内這些砲樓將基本被拆除。第三,我們和這些砲樓没有文化上的親近感。開平碉樓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保護並申遺成功,其重要原因是大部分開平人和碉樓有着直接的文化聯繫,有些人乾脆就是自己家都有碉樓,深圳砲樓處境尷尬在於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由於宣傳不够,大部分市民不知道深圳還有這樣一些寶貝。

  可是我們必須保護這些砲樓,在一座城市里扎根,不僅僅需要在這裏賺錢,還需要跟這座城市進行靈魂上的溝通,很多深圳文化人稱大鵬所城爲深圳的根,這非常正確,但從某種意義上講,深圳砲樓同樣是深圳本土文化的根。

  二、深圳砲樓的保護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經濟飛速發展,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在2009年4月最新公佈的2008年度中國最具競争力前十個城市中,深圳位居第二,僅次於香港,領先於北京、臺北及廣州。經濟飛速發展,文物古迹毁壞的速度也是驚人的,據深圳砲樓課題組調查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拆毁的砲樓數量大概二倍於現在存留的。

  如何對深圳砲樓進行保護擺在了文物工作者的面前。對深圳砲樓的保護問題筆者有以下幾點拙見:第一,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應該把深圳砲樓列入到文物保護單位,市級不行,區級、街道級也可以,只要有助於保護,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製作深圳砲樓保護規劃,並加大宣傳力度,使砲樓的産權所有者,瞭解深圳砲樓的歷史價值、研究價值,以及子孫後代的受益價值等。第三,建議政府部門將深圳砲樓與文化創意産業聯合起來,選擇一兩處砲樓密集的區域作爲試點,例如觀瀾街道辦有120座砲樓,設在觀瀾大水田古村落的版畫基地就可以把這些砲樓充分利用起來,跟業主商量把這些砲樓整體承租下來,可作爲藝術家的工作室或者辦成一個小展覽室,這樣既保護了文物古迹又解决了文化産業工作場所問題。面對深圳如此衆多的砲樓,如何真正深入地研究瞭解它們,如何保護着一大批民族傳統樣式的砲樓,是一個難題,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總之,只要下决心辦法總會是有的。兩三代以後,我們的子孫就是文化意義上的深圳人,到時候他們必定要尋找本土文化的遺産,我們今天所做的就是希望他們以後不會失望的。

  

  附記: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同事張一兵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在此深表感謝。

        

  參考文獻:

  1.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深圳砲樓調查與研究》,知識出版社2008年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